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385章 凑热闹

帝国争霸 第385章 凑热闹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等到上午10点过,才收到最新消息。

东狭夷首相文卫已通过公开渠道,正式发布了投降声明,还下令让所有军队立即停止抵抗与战斗。

只是,帝都那边依然没消息。

在是否接受东狭夷投降的问题上,帝国内部一直就存在巨大分歧。

几个月前,决定派兵攻占长泣港,由牛满与泽三去组建政权,其实就是这个分歧导致的结果。接下来,帝国跟长泣政权建交,并宣称在狭夷本土进行的是两个政权的内战,也与此有关。

在根本上,就是为了从狭夷抽身,避免陷入这个有几千万居民的泥潭。

先不说攻占狭夷全境要动用多少兵力,只是在大战期间维持多狭夷的占领,都是一个大麻烦。

不然的话,狭夷皇国在几个月前就战败了。

此外,白止战还有一个猜测。

或许,薛远征早已获得东狭夷政权即将投降的消息,或者是有类似的判断,也才会给白止战安排在年内攻打管岛的作战任务。关键是,白止战以此为由离开帝都,恰好避开即将到来的风暴。

要说的话,恐怕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接受东狭夷投降。

也很简单,狭夷皇国有几千万人,而且在不久之前,由这几千万狭夷人武装起来的狭夷海军才偷袭了帝国海军。

再说,西狭夷政权是干嘛的?

当初让牛满与泽三去长泣成立西狭夷政权,薛远征给民众的说辞,就是能让帝国从狭夷皇国抽身。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返回狭夷皇国?

如果东狭夷政权没投降,那还说得通,毕竟狭夷皇国的战事一直在消耗帝国的资源,特别是武器弹药。可现在,东狭夷政权已经投降,让西狭夷政权去接管好了,哪里还需要帝国出面?

那几千万难民?

又不是帝国的子民,跟帝国有啥关系?

当然,这只是在说气话。

不管怎样,都必须接受狭夷皇国投降。

理由,就一个。

如果拒绝,就意味着要跟所有的敌人死战到底,准确说是所有敌对国家都会跟帝国死战到底!

帝国能战胜全世界?

能又如何?

难道因为面子或者别的什么理由,就让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将士去送死!?

还有,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够战胜所有敌国?

这么一个一个的推下去,至少要十年,甚至需要二十年!

虽然帝国早就做好单挑全世界的准备,也没指望跟其他列强沟壑,但是争取的胜利,并非不接受敌国投降。

只要敌国宣布投降,帝国就已经取得胜利!

跟所有的敌人死战,帝国肯定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历史上,其实有前车之鉴。

洛克帝国。

当初,洛克帝国几乎把整个西大陆统一了起来,结果却贪心不足,倒在了最后一个陆上敌国面前。

哪怕再往前看,强大的秦帝国也是奋六世余烈,才完成统一大业。

梁夏帝国迄今,还不到一百年呢!

换个角度,接受狭夷皇国投降或许还是打开局面的机会。

没错,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等到中午,都没有新的消息。

白止战再没多耽搁,先给机场打了个电话,然后带着周涌涛赶了过去。

这次,他没有在机场给刘长勋打电话,而是直接上了那架皇室成员专用的飞机。

下午四点左右,白止战回到帝都。

在他赶到海军司令部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肯定是白止战走了之后,赵禹打电话告诉了刘长勋,所以刘长勋在等着白止战,然后就带他去了首辅官邸。

白止战没猜错,薛远征在努力说服战时内阁的其他成员。

虽然首辅是内阁的领袖,拥有战时决策权,但是按照帝国的相关制度,像接受敌国投降这种大事,必须获得皇帝的批准。关键是,必须以内阁的名义向枢密院递交受降书,也就需要获得半数以上大臣的支持。

所幸的是,薛远征的努力没白费。

在白止战乘飞机离开浦州的时候,薛远征就说服了最后两名大臣,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支持。

他在下午就去了枢密院。

结果,刘长勋带着白止战与周涌涛到达首辅官邸的时候,薛远征还没回来。

其实也没有等多久。

晚上8点不到,薛远征就回来了。

大概是一直在忙碌,连晚饭都没有顾得上,所以在薛远征回来后,生活秘书立即把晚饭送了过来。

白止战也没吃晚饭,连午饭都没有顾得上。

借着吃晚饭的功夫,白止战看了由薛远征带回来的受降声明。

因为是妥协的结果,也就是为了说服其他内阁大臣,出面接受东狭夷政权投降的不止有梁夏帝国,还有西狭夷政权,并以西狭夷政权为主。为此给出的理由就是,梁夏帝国早已承认西狭夷政权,并且跟西狭夷政权签署了同盟条约,因此发生在狭夷本土的战争其实是狭夷皇国内战。

东狭夷政权投降是宣告内战结束。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为狭夷皇国的人道主义灾难负责。

人道主义援助?

当然得有,不过到底给多少,那得看心情,或者说是帝国的能力,肯定不太多,没办法面面俱到。

薛远征带回来的是初稿,还要修改与润色。

不出所料,在明天上午发布。

此外,就是举行受降仪式的事情。

按照薛远征的意思,首先得由西狭夷政权去接管东狭夷军队,不要求控制全境,不过至少得占领皇都与东皇都。

当然,关键是控制狭皇。

道理也很简单:狭皇是政权合法性的象征。

放眼全球,恐怕也就只有狭夷皇国一个国家的皇室延续了2000多年,不管政权怎么更迭都没改变过。

这也是狭夷皇国称为“皇国”的一大原因。

按照薛远征的估计,最快要到下个月,西狭夷的国民自卫队才能控制局势,然后才谈得上正式受降的事情。

虽然以西狭夷政权为主,但是帝国肯定得参加。

此外,还要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签署投降书。

按照薛远征的意思,最好是在一艘战舰上,而且得是战列舰,地点最好是在东都湾,可以考虑由陆军将领为首。

不管怎样,后期的战争几乎都由陆军承担。

至于人选,薛远征推荐的李云翔。

此外,还得算上大皇子李清。

海军这边,不是白止战,就是刘向真,而且薛远征与刘长勋都倾向于把这个殊荣给予白止战。

也很简单,在击败狭夷海军的几场决定性海战当中,充当主力的是白止战。

只是,白止战急匆匆的返回帝都,不是要赶回来凑热闹,更不是担心会派刘向真代表海军去受降,而是为了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