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407章 顽强巨兽

帝国争霸 第407章 顽强巨兽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在14日,依然由舰队与舰载航空兵担纲。

不过,这次换了个位置。

舰队官兵到“狭夷”号上去,操作高射炮“拦截”来袭的“敌机”。

为了逼真,还使用了遥控无人靶机来模仿敌机。

简单的说,就是让舰队官兵用“狭夷”号的高射炮,拦截飞来的靶机,检验该舰的防空作战效率。

此外,也是为了找到有效的攻击战术。

这么安排,其实跟纽兰海军有关。

按六局提供的情报,纽兰联邦的设计师与工程师参与了“狭夷”号的设计建造,而且狭夷海军已经把“狭夷”号的设计图纸交给纽兰海军,还派遣设计人员前往纽兰联邦,或许会参与纽兰海军新式战列舰的设计建造工作,可能会把“狭夷”号上面一些有价值的,比如说集中部署高射炮的设计方式利用起来。

要说,纽兰海军还没有快速战列舰呢,更别说使用快速战列舰的经验。

等“北卡”级建成服役,纽兰海军首先得解决使用快速战列舰的战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狭夷海军取经。

据此推断,纽兰快速战列舰在防空火力配置上,会倾向于狭夷快速战列舰,而且会更加强大。比如像帝国海军一样,采用40毫米机关炮增强中近程的火力密度,用20毫米机关炮取代高射机枪。

正是如此,才需要借助“狭夷”号寻找有效的攻击战术。

耽搁一天,其实是需要一天时间,让造船厂的工人堵上被航空鱼雷与航空炸弹弄出来的窟窿。

到15日,第二个主角到来。

没错,就是“旭海”号。

几天之前,“旭海”号还在浦州造船厂里维修。

为了参与测试,不但暂停了维修工作,还特别为一门主炮换上新炮管,并且带上所有型号的400毫米炮弹。

“旭海”号的任务,就是测试400毫米炮弹的威力。

这项测试持续了足足半个月。

主要就是,每次命中之后都要停下来,安排技术人员到“狭夷”号上测绘,把炸开的窟窿堵上后,再重新开始。

关键还有,要测试的炮弹太多了。

闹到最后,连“鲁河”号都来凑热闹,顺带测试了350毫米炮弹。

第41特混舰队在15日离开测试海域,白止战与赵禹也在当天搭乘巡逻机回国,所以两人是在事后知道的测试结果。

跟之前理论计算结果差不多。

“狭夷”号是空有6万吨的舰体,防护能力比“旭海”级稍微好一点,也就只是好一点而已。

老式的400毫米穿甲弹,质量950千克的轻弹,对“狭夷”号的威胁微乎其微,要在大概7000米的距离上才有50%的机会击穿“狭夷”号的主装甲带,对炮塔与司令塔,等重点防护部位,缩短到5000米都未必能击穿。在交战距离扩大,进入曲射交战阶段后,轻弹没办法击穿“狭夷”号的水平装甲。

新式的400毫米穿甲弹,即1080千克的重弹,在8千米到17千米的区域内,均能够击穿“狭夷”号的装甲。即便在交战距离扩大到20千米的时候,都有30%的概率击穿水平装甲。

关键是最新式的穿甲弹,重达1280千克的超重弹。

这种在战后才正式定型投产,还没配发给舰队的新式穿甲弹,几乎能够在全射程范围内打穿“狭夷”号的装甲。

关键就是,平射时的穿甲性能都非常强悍!

只不过有一个前提条件:用99型55倍径400毫米舰炮。

根据海军后来做的研究,还跟制造炮弹的材料有关。

这个发现,让帝国海军开始探索用超硬金属制造穿甲弹的可能行,并投资开发生产与加工超硬合金的工艺。要不然,帝国海军也不可能率先开始用钨合金制造穿甲弹,在战争后期还用来制造航空穿甲弹。

至于350毫米炮弹,哪怕是650千克的新式穿甲弹,对“狭夷”号也没有威胁,几乎在全射程内都无法打穿其装甲。

当然,这并没让人感到意外。

这个结果,等于把所有老式战列舰打入了冷宫,就连“龙兴”级都不例外。

“龙兴”级的400毫米舰炮,受到药室容积的限制,无法使用超重弹,甚至没办法把重弹的威力全部发挥出来。因为无法利用现有炮塔安装99式400毫米舰炮,而更换炮塔不但成本高昂,还非常麻烦,得占用船坞,所以从战时效费比的角度来看,“龙兴”级连改造价值都没有。

结果就是,好不容易从澄江港里打捞起来,修复了的老式战列舰,在大战期间全都成为了支援登陆部队作战的炮舰。

拿“狭夷”号当靶子的测试还没有结束。

后来,在排出舰体里的海水,堵住被炮弹炸出来的窟窿,拖到深水海域后,进行了最后一轮测试。

在最后一轮测试中,有两个主角,轻巡洋舰与潜艇。

使用的全都是重型鱼雷。

这次测试,变相证明了由申普与朱华圣提出的战术的正确性。

当时,是先由一艘潜艇,朝“狭夷”号的左舷齐射6条重型鱼雷,并全部命中,导致左侧舱室进水数千吨,左倾接近20度。

如果是一艘已经建成的战舰,恐怕已经倾覆沉没了。

接着,由一艘轻巡洋舰,朝其右舷发射了4条重型鱼雷,同样是全部命中。

结果,“狭夷”号不但没有沉没,还因为右舷舱室进水,把倾斜给扳正了,准确说是把左倾减少到了6度。

在挨了10条重型鱼雷之后,“狭夷”号依然顽强的漂浮在海面上!

到第二天,在完成了全部的测绘工作之后,才由轻巡洋舰用4条鱼雷将其击沉。

其实,在最后的鱼雷攻击中,帝国海军还测试了磁近炸引信。

可惜的是,因为试制的引信没能正常工作,所以没有获得有效的测试结果。

在第三次挨了重型鱼雷之后,“狭夷”号都还在海面上挣扎了差不多半个小时。

直到舰尾完全沉没,把舰首抬离海面,由于巨大的自重使舰体从中间折断,才迅速沉到海底。

这也证明,巨大的舰体本身就是生存力的保证。

当然,这也变相证明了建造大型航母的必要性,采用薄装甲与小分舱,同样能够提高航母的生存能力。

通过这次测试,排除了所有针对大型航母的质疑声。

从此开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帝国海军的航母越造越大。

当然,这一系列实弹测试都是秘密进行的,要不然也不会安排在旭海进行。

在对外宣称上,“狭夷”号被当成废钢铁卖给了高巨王国的拆船企业。

其实,送去拆掉的是“狭夷”号的姊妹舰,在长泣遭到破坏的二号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