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539章 必然的选择

帝国争霸 第539章 必然的选择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有趣的是,纽兰海军当初决定建造“阿拉斯”级大型巡洋舰,其实就是因为“衣华”级的造价太贵了。

严格说来,大型巡洋舰在纽兰海军中有自己的定位,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尼兹提出建造准舰队航母之后,更加需要一种比快速战列舰小一些,不过防空战斗力不会差太大的大型战舰,充当准舰队航母的贴身保镖与带刀侍卫,以增强准舰队航母的战场生存能力。

毫无疑问,大型巡洋舰肯定不行。

不要忘了,由尼兹提出的准舰队航母,其实是以后条约型重巡洋舰为基础,标准排水量在15000吨到18000吨之间的“次航母”,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造价低廉,能在战时大规模建造。

当然,肯定经得起消耗。

拿更昂贵的大型巡洋舰为准舰队航母提供掩护?

不说是否划算,仅仅是建造速度,大型巡洋舰肯定跟不上准舰队航母。

正是如此,尼兹才提出,在取消后继几个批次的“阿拉斯”级的建造规划之后,扩大加快“巴尔的摩”级的建造规模与建造速度,提前启动下一种重巡洋舰,也就是即将完成设计的“俄勒冈”级的建造工作。

如果时间足够,还需要对“俄勒冈”级的设计做出调整。

主要就是,通过放大排水量,适当的提高作战性能。

要说的话,只有通过扩大排水量,才能获得更加宽敞的甲板面积,也才能布置更多的高射炮。

当然,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得考虑安装中等口径的高射炮。

梁夏海军已为部分战舰,特别是专职防空的远洋巡洋舰配备了80毫米高射炮,其作战效率明显超过130毫米两用副炮,所以纽兰海军同样得考虑尽快让3英寸,即常说的76毫米高射炮量产。

显然,这必然要更宽的甲板。

此外,还得考虑采用口径更大的主炮。

当然,尼兹也明确提到,对海作战是次要需求,首先确保的是防空能力与建造速度。

至于在8英寸与12英寸之间的舰炮,比如10英寸舰炮,有的话就用,而没有的话也不强求。

如果来不及对设计做出调整,就要提前启动新式重巡洋舰的设计工作。

其实,相关的工作早已开始。

这就是暂时命名为“得梅因”的重巡洋舰。

因为这种战舰在设计的时候,排水量等关键指标就全面超越了条约时代的重巡洋舰,却没有达到大型巡洋舰的水准,所以又被称之为“增强型重巡洋舰”,也由此以重巡洋舰的名义申请了项目拨款。

按尼兹的意思,在“得梅因”级的设计工作完成后,就用这种18000吨级的重巡洋舰来取代所有现役重巡洋舰。

当然,也有可能在建造的时候把“得梅因”级的吨位再放大一些。

要说的话,尼兹更倾向于后一种选择。

道理也很简单,配备8英寸舰炮,哪怕是最新式的mk16型,都不是梁夏海军大型巡洋舰的对手,甚至无法压制梁夏海军的重巡洋舰,因此使用灵活性非常糟糕,存在任务太过单一的问题。

如果配备10英寸舰炮,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可见,尼兹想要获得的,仍然是一种20000吨以上的大型巡洋舰。

新式重大型巡洋舰的吨位远低于“阿拉斯”级,战斗力也差得多,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造价低廉。

如果只是增加吨位,并更换主炮,能把造价控制在同型重巡洋舰的150%以内,从而成为一种造得起,也用得起的大型战舰。

不管怎样,肯定比“阿拉斯”级便宜得多。

要说的话,这种新式战舰其实就是降低了吨位,缩小了主炮口径,取消了旗舰功能的廉价版“阿拉斯”级。

尼兹绕了这么大个圈子,也跟当前的局面有关。

有那么多战舰需要建造,根本没有多余的产能用来建造使用范围有限,造价不便宜的大型巡洋舰。

到了一年、甚至是两年之后,产能不足的问题还存在吗?

关键就是全面战争动员。

就像梁夏帝国,在正式参战之后,纽兰联邦没立即进行全面战争动员,只是在军事与工业领域进行了动员。

不说别的,纽兰军队仍然通过招募来扩充兵力,至今都没有强制公民参军服役。

当然,招募的新兵已经足够多了,没必要推行强制措施。

在经济上,纽兰联邦依然以市场经济为主,几乎所有商品都可以自由买卖,只有极少数以军事用途为主的贵重资源与尖端设备实施配给与管制,并严格禁止进行市场交易,民众的生活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其中道理,也非常简单。

在全面动员状态下,军人与平民全都处于高压状态之下,因此能够坚持的时间肯定非常有限。

前面已经提到,在全面战争状态下的维持时间也就5年左右。

关键还有,一个国家的规模越大,工业化程度越深,在全面动员状态下的维持时间反到越短。

至于内在因素,跟工业国的民众普遍接受过教育有很大关系。

最典型的,就是梁夏帝国与骆沙帝国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当时,双方只是全面战争就熬了八年,而梁夏帝国最终不但取得胜利,还没有爆发严重动乱,就是因为工业化进程处于初级阶段,工业化程度还不够高,民众更愿意为了胜利而忍受各种各样的煎熬。

也可以说,民众更愿意相信宣传,也更容易被鼓动。

打到最后,梁夏帝国在即将攻占叶堡的情况下,没继续向西进攻,让骆沙帝国获得喘息机会,最终不得不坐下来跟骆沙帝国进行停战谈判,也与梁夏帝国的工业化程度超过骆沙帝国有很大关系。

对当时的帝**民来说,在已经取得空前胜利的情况下,停战显然是合理选择。

要说的话,在这场大战当中,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先进行全面动员的那一方更有可能战败。

可问题是,到现在这个地步,不进行全面动员,纽兰联邦也必然战败。

按之前的分析,也许要不了2年,纽兰联邦就会因为完全丧失东望洋的制海权,在本土遭到威胁之后,不得不承认战败。搞不好的话,也许到明年今天,就得考虑要如何才能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了。

尼兹所强调的,也就是这个问题。

从海军的角度来看,要想按照计划完成所有的战舰,唯一的选择就是立即进行全面战争动员,通过实施配给制来提高军火的生产效率,加大在军事上的投入,让造船厂获得更多的资源。

当然,这也意味着,纽兰联邦将率先进入冲刺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