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606章 反复犹豫

帝国争霸 第606章 反复犹豫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来到造船厂后,赵禹先给杨翰林打了电话,得知王开元去了外地,要过两天才回来。

白止战也没有闲着,在船厂安排的接待人员陪同下,去参观了那几艘已经进入到舾装阶段的主力战舰。

至于赵禹,他是大忙人,只是由他直接负责的战舰,就有好几种处于设计阶段,得尽快完成,好在造船厂的船台空出来之后动工,不然就要耽搁几个月,因此不可能专职充当白止战的向导。

让白止战感兴趣的,并不是第二批“行省”级大型航母,是配套的大型巡洋舰。

在对待大型巡洋舰的态度上,帝国海军一直很矛盾,或者说反复了好几次。

最初,包括白止战在内,众多海军将领都觉得有必要建造大型巡洋舰,即快速战列舰实在太贵了,如果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跟舰队航母配套建造,必然会挤占大量经费,从而导致航母的数量减少。

用造价低得多的大型巡洋舰替换,也就合情合理了。

在设计的时候,准确说是在项目审核阶段,帝国海军才发现,大型巡洋舰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

关键就是,造价并没有低到能够替换快速战列舰的程度。

原因也很简单,大型巡洋舰的动力系统并没有缩水,采购价格根本就降不下来,而配套的主炮因为是重新设计,加上采购数量不会多到哪里去,以及配套弹药得单独购买,实际造价也不低。

在一艘战舰上,动力系统与武器系统是占比最高的两个部分。

拿快速战列舰来说,动力系统大概占到造价的四分之一,武器系统占五分之一,两者相加差不多就一半了。

相反,像装甲这些,反到没那么昂贵,毕竟帝国的钢铁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

动力系统没有缩水,关键在于海军提出的战术指标,也就是需要拥有超过,至少是与重巡洋舰持平的航速。

大型巡洋舰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已经超过快速战列舰。

要说的话,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帝国海军在大战爆发之前设计与建造的快速战列舰,其速度指标,都是按照为航母护航来设定的。

拿“旭海”级来说,最低要求30节,最高才32节。

在进入到建造阶段之后,因为经费的问题,海军还做了妥协。

只要求以最快速度持续航行4个小时,因此可以提高动力系统的安全荣誉,通过超负荷运转达到最快航速。

如此一来,就能够把动力系统的额定最大输出功率降低一些,从而大幅度降低造价。

这也没啥好奇怪的,那是在大战爆发之前。

别说是快速战列舰,即便是更重要的舰队航母,也必须量入为出。拿不到经费,或者是经费不够,再好的战舰也只能留在设计图纸上。更何况,在“旭海”级之前还有4艘升格来的快速战列舰。

显然,这个办法在大型巡洋舰上根本就行不通。

一场空袭,最多就持续几个小时,而一场在远洋上进行的追逐战,往往要持续数日。

大型巡洋舰在设计之初,其实是为了压制重巡洋舰,在远洋歼灭重巡洋舰,不是专职为航母提供掩护。

在大战爆发前,包括帝国海军在内的,各列强海军都已启动后条约型重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狭夷海军仅建造2艘的“利艮”级,以及纽兰海军大批量建造的“巴尔的摩”级。

虽然帝国海军也有后条约型重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项目,但是海军上下早知道,能够压制重巡洋舰的肯定不是重巡洋舰,而是配备口径更大的主炮,航速也更快,装甲更厚实的大型巡洋舰。

要说的话,其实就是新时代的战列巡洋舰。

不同的是,大型巡洋舰针对的是重巡洋舰,并不要求具备能够跟快速战列舰并肩作战的能力,也就是不要求能对付快速战列舰的火力,把原本用在火力上的吨位用来增强航速与续航力。

显然,在大型巡洋舰的主要性能指标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航速。

帝国海军从一开始,就要求大型巡洋舰得拥有不低于现役重巡洋舰的速度,最好能够超出1节到2节。

显然,这个要求一点都不低。

在已知的现役重巡洋舰当中,航速最高的有34节,最低的也有32节。

要让排水量达到了25000吨的大型巡洋舰的航速超过32节,需要的推进功率,不会低于排水量35000吨,航速30节的快速战列舰。如果达到35节,那么需要的推进功率还要提高大约40%。

虽然闹大之后,帝国海军降低了要求,把最高航速设定为33节,但是设计单位给出的核算结果依然非常惊人,既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需要达到15万马力,比当时还在设计阶段的“旭海”级多了2万马力。

仅此一点,就会让造价增加10%。

最后,帝国海军再次向现实低头,决定直接用“旭海”级的动力系统,并接受在此条件下的32节的最快航速。

不过,到“旭海”级建造的时候,获益于技术进步,比如超高压锅炉问世,其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已经提高到了15万马力。

可是即便如此,动力系统的采购价格依然居高不下,而且大型舰用锅炉的产量一直就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在满足航母与战列舰之后,还需要考虑舰队油船与战斗支援舰,最后才是大型巡洋舰。

总而言之,动力系统成为了影响大型巡洋舰造价的头号因素。

当然,武器系统也一样。

按最初的设想,主炮有两种口径可选,250毫米与300毫米,而且设计单位也给出了不同的配置方案。最为廉价的方案是4座双联装240毫米主炮,最为昂贵的方案是3座三联装300毫米主炮。

选这两种口径,也只是习惯使然,或者说可以借鉴,从而降低开发与制造难度。

只是,不管哪一套方案,都无法绕过一个难题。

前无畏舰全部退役之后,帝国海军再没有使用240毫米与300毫米炮弹的战舰,连配套的弹药都全都销毁掉了。

所幸的是,这个问题到后期得到完美解决,也就是使用从迢曼帝国引进生产的280毫米舰炮,连炮弹的生产线都直接从迢曼帝国采购。

因为280毫米炮弹并不具备对付战列舰的能力,对付巡洋舰则是绰绰有余,迢曼海军也愿意提供穿甲弹的生产技术,换取帝国海军掌握的先进技术,所以帝国海军并没有花力气设计新式穿甲弹。

可见,在大战爆发之前,只是帝国海军就在大型巡洋舰的取舍上反复了好几次。

等到大战爆发,那就更加犹豫不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