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56章 大萧条之祸

帝国争霸 第56章 大萧条之祸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回到帝都,白止战的第一感受就是深入骨髓的寒冷。

虽然这才初冬,但是白止战觉得,比二十年前,首次来帝都的那个严冬还要冷,仿佛空气都要冻结了。

不仅仅是气温,还有萧条的市井。

由新历89年开始的大萧条,迄今已经持续了十年。

虽然在三年前,纽兰联邦的新政初见成效,世界各国就相继宣布,成功渡过最为艰难的时期,大萧条已经过去,又一个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但是真相却恰好相反,而且比舆论宣传的还残酷。

凯恩斯主义战胜大萧条了吗?

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

在纽兰联邦开始推行新政的时候,帝国最有名的经济学家就断言:那不过是往一锅滚水里面加了一瓢冷水,或者说是丢了一个巨大的冰块进去,暂时把水温降到沸点之下;因为锅底的烈火没有熄灭,所以要不了多久就会重新沸腾,而且锅已经装满,再容不下更多的冷水与冰块了。

那该怎么办呢?

在大约三年前,狭夷皇国就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帝国新历96年初,纽兰联邦再一次发起号召,提议在“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的基础之上,签署一份新条约,把限制海军军备的期限再增加五年,最好是十年,为越来越紧张的国际局势降温。

这个提议,得到了梁夏帝国与布兰王国的全力支持,却遭到狭夷皇国反对。

虽然闹到最后,三个主要缔约国达成协议,签署了被称为“第二伦泰条约”的第二阶段限制军备条约,但是该条约同时规定,如果狭夷皇国没有在次年年初,即帝国新历97年的第一天成为缔约国,将全面放开对主力舰与母舰的限制,准确说是各项性能指标的上限,等于是不做限制。

结果就是,狭夷皇国没有在次年缔约,“第二伦泰条约”变成了废纸。

在根本上,就是大萧条所致。

如果缔约,继续严格的限制海军军备,那么要不了五年,狭夷皇国的经济就将完蛋,包括造船厂与钢铁厂在内的众多企业将倒闭,会有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甚至会由次引发全国暴动。

为此,就只能把过剩的产能用来生产军火。

哪怕这是饮鸩止渴,也比马上完蛋好得多。

再说,如果到最后走投无路,更加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才有通过对外扩张转移国内矛盾的可能。

在当年的年中,狭夷海军启动了“超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也直到这个时候,外界才知道,在“海军假期”结束之前,狭夷海军已经秘密完成了超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而且各项指标均大幅度超过了条约限制。

可见,狭夷皇国早就下定决心要退约,根本不会答应把期限延长五年。

这下好了,各列强重新回到了赛场上。

从经济角度看,发展军备跟新政中大力搞基础建设,其实是一个道理,即通过没有直接产出的支出来来消耗严重过剩的工业产能,为企业提供新的订单,让工厂开工,让工人能获得养家糊口的工作机会。

不同的是,军备竞赛需要通过军事扩张来实现价值。

此外,这杯鸩酒的止渴效果到底如何,还因人而异。

对狭夷皇国与布兰王国这种千万级体量的列强来说,多造几条战列舰,把海军规模扩大三分之一,就能够在短期内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让数十万个家庭的数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人衣食无忧。

少了几百上千万的饥民,国内局势肯定能稳住。

可是,对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这种亿级规模的超级霸权来说,那就不行了。

在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纽兰联邦的失业率接近百分之三十,梁夏帝国的失业率也超过了百分之二十。

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家庭人口计算,纽兰联邦有六千万人、梁夏帝国有一亿人处在吃了上顿没下顿,随时有可能饿肚皮的困境之中。

多造几条战舰,让这些人吃饱饭?

显然,这很不现实!

别说几条战舰,哪怕多造几支舰队也无济于事。

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的巨大体量决定,只有对全球格局重新洗牌,重新划分殖民地,重新瓜分市场与资源,才能走出由大萧条产生的困境,创造出一个能够稳定存在数十年的和平局面。

当然,重新洗牌肯定需要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

其实,这也正是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在扩充军备的时候,跟布兰王国与狭夷皇国存在的本质区别。

什么意思?

高瞻远瞩与鼠目寸光的区别!

自始至终,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都在朝着最后目标,也就是通过一场大战,在重新洗牌之后,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霸权,成为国际秩序与利益架构的制定者与维护者,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宰。

为此,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在扩军的时候,都非常全面,以夯实基础为首,注重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

布兰王国与狭夷皇国呢?

最多只是把扩军当成解决经济危机的手段,没有更加长远的打算,哪怕有,有没有能力实行。

两年多前,帝国海军就提出每年建造四艘主力舰的长远规划,而且得到了帝国内阁与论议两院的支持。在拿到拨款之后,帝国海军在新历97年启动第一轮建造计划,在四家造船厂各订购了一艘主力舰。此后在98年与99年,也各下达了四艘主力舰的订单,造舰计划得到了全面落实。

关键,帝国海军把航空母舰也算作主力舰。

纽兰海军没有把航母当成主力舰,不过同样以每年开工三艘或四艘的速度,开始稳步扩充舰队的规模。

只是,就如前面提到的,扩充军备对经济产生的帮助远没想象的那么明显。

大萧条的余波还没散去,梁夏帝国的经济依然很不景气。

要说什么的话,也只是比十年前好了一些,至少民众对未来不再那么悲观,开始积极的面对挑战。

哪怕生活依然艰辛,只要有希望,就有积极向上的动力。

其实,帝都的变化也非常大。

最明显的,就是郊外的机场。

虽然民用航空还在萌芽状态,飞机只是少数富人的玩具,但是经过二十年飞速发展,飞机早已为民众熟知。

用来运输邮件之后,飞机的下一个用途就是继汽车、货车与轮船之后,成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