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66章 装甲反击

帝国争霸 第66章 装甲反击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敌人在进攻之前的炮火准备不但急促,还非常猛烈。

眨眼功夫,猛烈的炮火就覆盖了东骆沙军队的防御阵地,将这座已经成为焦土的山丘变成烈焰肆虐的炼狱。

地动山摇般的感觉,就像是世界末日。

只是,持续时间也非常短暂。

前后,总共还不到10分钟。

至于炮击效果,还真不好说!

因为现代防御作战当中,不再是靠前部署重兵,也不再依靠人海战术,兵力多少并非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所以对于进攻方来说,依靠炮火打击削弱防御方的战斗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多时候,防御方会把兵力放在防线后方。

即便迫不得已,也会在反斜面阵地设置供士兵藏身的防炮洞。

因为担心遭到炮火反击,特别是面对拥有炮兵雷达,还以自行火炮为主的野战炮兵部队的对手时,需要尽量让炮兵远离战线,所以在实战当中,进攻一方的炮兵部队都不可能靠前部署。

此外,炮兵雷达的广泛应用,对炮兵的持续开火时间产生了严格限制。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10分钟就已经是极限了。

防守方的炮兵部队,在依靠炮兵雷达确定敌方炮兵阵地之后,最多只需要10分钟就能发起反击。

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甚至能在5分钟之内开火!

对进攻的一方来说,也就得把火力打击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在敌人的炮火准备结束之前,部署在后方的东骆沙炮兵部队已经开始反击,只是力度不太大。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有一个炮兵营,而且只有2个连装备的自行榴弹炮。

必须得说,东骆沙陆军的炮兵比帝国陆军的炮兵更靠谱。

因为长期面对西骆沙的军事威胁,而且以战略防御为主,所以东骆沙陆军非常重视支援火力。

当然,也跟东骆沙的空军不够强大有直接关系。

帝国陆军还在使用40倍径150毫米榴弹炮的时候,东骆沙陆军就已经装备采用zt-80底盘,并将动力舱前置,配45倍径身管的150毫米自行榴弹炮,而且独自研发出几种增程炮弹。

其中,火箭增程弹的射程达到了40千米,底排增程弹都高达35千米。

因为性能非常先进,特别是射程优势,所以在几年之前,帝国陆军从东骆沙购买生产许可证,并自行生产了150辆。

有趣的是,此后就没了下文。

这150辆自行火炮也在不久之后,全部移交给了预备役部队。

按照战前规划,这些火炮已经列入了清库名录,最终将以二手装备的价格,出售给不是很富裕的盟国。

原因也很简单,西陆集团已经着手研制52倍径的自行火炮。

与之相比,45倍径身管的自行火炮明显是高不成、低不就。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才决定,直接研制55倍径身管的自行火炮,用来取代全部的现役火炮。

因为身管的长段直接决定了火炮的外弹道,装备不同身管的火炮,必然会对后勤保障与战术条令产生影响,所以早在东方集团成立的时候,就确定了第一代标准,设定40倍径为统一身管长度。

第二代标准是55倍径,并非东骆沙率先采用的45倍径。

其中玄机,还涉及东方集团的主导权。

通过掌握集团标准的制定权,提高在集团里的地位,一直就不是怪事。

在10多年前,确定东方集团的第二代标准口径弹药的时候,梁夏帝国的霸权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先是在第一轮公开投票中,否决了东骆沙提出的5.45毫米小口径弹药,然后在第二轮补充投票中,让高巨陆军提出的最有技术潜力的5.6毫米方案出局,最终由帝国陆军主导的6毫米方案胜出。

虽然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这个选择是高瞻远瞩,即6毫米枪弹的威力更大,发展潜力远远超过了西陆集团的5.45毫米枪弹与北孤集团的5.56毫米枪弹,其远程性能,能够与上一代大口径枪弹媲美,但是以当时情况,也就是小口径弹药大行其道的时候,整弹质量并没降低的6毫米枪弹能胜出,跟梁夏帝国在东方集团中威权不无关系,是政治影响力左右军事决策的典范。

只是,火炮的研制难度远在枪械之上。

新式火炮的研制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不止是缺乏资金,还存在大量技术难关。

别说是在近期交付,能在几年之内拿出样炮就很不错了。

战线后方,提供火力支援的那2个连,装备的就是这种被帝国陆军称之为zs-86r的自行榴弹炮。

其实,炮火反击也非常短促。

因为炮兵靠后部署,所以就算有炮兵雷达,也未必有足够的射程能对侦查到的,所有的敌方炮兵阵地开火。

要说的话,大部分敌方的炮兵阵地都在zs-86r的有效射程之外。

在炮火反击结束前,司徒麟已经带着部队来到阵地东边。

行进途中,司徒麟把任务安排了下去。

3个坦克连以排为单位,在阵地东北依次展开,保持200米间隔距离,司徒麟直接指挥的营属警卫排在最北面。

至于加强的2个机步连,跟在坦克连屁股后面,在战斗打响之后负责殿后,并在撤退的时候提供接应。

按照正规战术,2个机步连的步兵战车都留在后方几千米处。

在反击开始后,让步兵下车设置防御阵地。

如果反击行动遇到麻烦,比如没完成任务,不得不选择撤退,就得用反坦克导弹攻击敌方的坦克战车。

其实,这都是常规战术。

做为第4机步师仅有的几个装甲营当中的一个,第04101营的官兵都非常清楚,该怎么打这场反击战。

不说别的,他们都是正规军,而不是临时招募的预备役人员。

其实,这也是司徒麟他们第一次参与实战。

哪怕在过去几年里,每年都要参加几次大规模演习,其中肯定有实弹对抗部分,但是演习就只是演习,远远无法跟实战相比。

不说别的,司徒麟都很紧张。

就像演习一样,他让驾驶员汤学兵把坦克停在了队伍最前面,警卫排的4辆坦克全都在后面。

全营,也只有警卫排有5辆坦克。

另外3个连都是11辆坦克,每个排3辆,以及连长与副连长的座车。

通常情况,连长与副连长直接指挥一个排,充当进攻的尖刀部队,而另外一个排在后方充当替补。

在坦克停下来之后,司徒麟就呆在炮塔外,准确的说是站在车长的位置上。

虽然按照正常配置,zt-99b只配备一挺高射机枪,但是从阿斯特拉罕出发前,司徒麟专门找来几十挺自动榴弹发射器,给每辆坦克装了一挺,用来增强近距离战斗时对付步兵的火力。

要说的话,这也是zt-99系列最大的问题。

因为采用了自动装填机,不再需要装填手,所以跟zt-80系列相比,zt-99系列在战斗当中,只有车长能操作架设在炮塔上的机枪等武器。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面对近距离的敌人时,往往是难以招架。

针对这个问题,帝国陆军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研制一种由车长在炮塔内遥控,专门用来对付附近敌人的武器系统。只可惜,相关的研制工作还在进行,就算是研制成功,也只能用在下一代改进型上面。

当然,总有其他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多装一些自卫武器。

出来“透气”的还有炮长毋奇铁。

汤学兵也打开了头顶的舱门,只是没把身子探出来。

要说的话,最憋屈的就是驾驶员。

为了确保车体前部的装甲足够厚,除了采用大斜角设置之外,还大幅度压缩了驾驶员的腿部空间。

虽然采用了自动变速器、方向盘式驾驶系统等减轻驾驶员负担的设备,但是留给驾驶员的空间非常的狭窄,也必然导致在长期驾驶坦克作战的时候,驾驶员会因为体能快速消耗而极易疲劳。

说是透气,其实主要是紧张。

10分钟不到,司徒麟抽了两根香烟。

点上第三根香烟的时候,他还朝后方看了一眼。

另外4辆坦克的车长也在炮塔外,而且全都在抽烟。

在左前方,防线的西端,战斗已经打了10多分钟,不但能够看到爆炸的刺眼闪光,还能依稀听到爆炸声与枪声。

准确的说,其实是机关炮开火的声响。

隔着几千米的距离,枪声根本就传不过来。

至于机关炮的炮声,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

守卫防线的东骆沙军队,根本没有机关炮,最大口径的武器,也就只是13毫米大口径机枪。

使用机关炮的肯定是敌人的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都已投入战斗,只能说明敌人已经攻上了阵地,至少推进到阵地前沿。

巴甫洛夫为什么还不发信号?

司徒麟很担心,甚至是害怕。

巴甫洛夫手里只有2400名官兵,而且在今后几天之内别想获得援助。

如果在第一天晚上就拼光了,哪怕只是遭受了惨重伤亡,也意味着无法完成由战区司令部安排的任务。

防线提前沦陷,阿斯特拉罕就很有可能被敌人攻占!

只是,司徒麟同样知道,做为一名资深指挥官,巴甫洛夫不会犯低级错误,他或许是在等待最佳时机。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一次决定性的反击挫败敌人的进攻锐气。

要打得好,也许今晚的战斗或许能够就此结束!

从战术层面看,这需要尽可能的让敌人集中在防线前方,也就是尽量在防线前沿挡住敌人的前进步伐。

当敌人集中兵力攻打东骆沙军队守卫的防线时,由司徒麟他们从侧面发起突击,就能够一举击溃敌人。

关键,其实就是发起反击的时机。

抽完第三根香烟的时候,司徒麟看了一眼手表。

已经是凌晨1点25分,他们在此等了15分钟!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司徒麟习惯性的掏出第四根香烟。

其实,他的烟瘾并不大,现在烟不离手也只是因为太过紧张。

如果巴甫洛夫那边有个什么闪失,保不准没等他们发起反击,就会被敌人包抄,反击战将变成突围战。

“头!”

在司徒麟埋下头准备点烟的时候,毋奇铁大喊一声。

左前方的夜空,出现了一枚正在上升的照明弹,还是红色的!

随即,第二颗与第三颗照明弹蹿入了夜空。

司徒麟先一愣,随后就把香烟夹到耳朵上,还收起了打火机。

“各单位注意,全体官兵做好战斗准备!”在等了一阵,确认没有第四颗信号弹后,司徒麟才钻进了炮塔,同时发出命令。“各连排按照计划行动,警卫排与我一起行动,按预定战术发起反击。”

“为国赴难!”在稍微停顿了一下后,司徒麟大声喊出帝国禁卫军的战斗口号。

“为国赴难!”

……

第4机步师原本就是禁卫军的骑兵师,后来改制成为机步师,很多禁卫军的传统保留了下来。

很快,发动机的轰鸣声掩盖了从耳机里面传来的口号声。

在达到最大扭矩转速的时候,汤学兵才松开了刹车。

别看zt-99b在披挂上反应装甲之后,战斗重量接近60吨,但是在1500马力发动机推动下,起步时依然有推背感。

当然,在日常训练当中,严禁以这种方式起步,因为会加快变速器的磨损速度。

只是现在,没有人管那么多。

在冲出去之后,坦克剧烈的颠簸起来。

公路在阵地的西边,司徒麟他们所在的地方其实是一片洼地,地面上坑坑洼洼,跑起来不颠簸是怪事。

这也是坦克的价值所在。

第4机步师的那辆个机步旅所装备的轮式战车,就算能够在野外行进,也会因为剧烈颠簸而丧失作战能力。

只有坦克等履带式战车,才能在野外行进的同时与敌人交战。

也就十几秒钟,编号“41001”的这辆zt-99b,也就是司徒麟的座驾就从藏身的洼地里冲了出去。

敌人,还在数千米之外。

哪怕zt-99b的速度很快就超过了每小时40千米,也要在大约10分钟后,才能进入到交战距离。

“头,两点钟方向。”

在汤学兵提醒之后,司徒麟才把由他直接控制的车长周视仪转了过去。

几百米外有一架直升机,准确说是一架被击落的武装直升机,机身已彻底烧毁,还有几处部位在燃烧。

所幸,火势并不大。

离直升机几十米的地方,有两名军人,应该是直升机飞行员。

在看到帝国陆军的坦克之后,这两名军人才从藏身的地方爬起来,朝正快速飞驰的坦克挥手致意。

司徒麟立即联系了后方的机步连,安排步兵战车过来接走飞行员。

前方,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

虽然还隔着几千米,但是透过红外成像仪,能够清楚看到爆炸产生的火光,还有在火光照耀下的坦克战车。

敌人已经推进到了防线前沿,甚至攻上了东骆沙军队的防御阵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