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69章 战术反击

帝国争霸 第69章 战术反击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敌人像发了疯一样,在炮火准备结束前就发起进攻。

等到司徒麟收到前线部队的消息,带警卫排赶到的时候,敌人已经攻上了阵地。之前投入战斗的第三坦克连损失了5辆坦克,剩余6辆坦克分散在长达2千米的防线两端,面对的是70多辆t系列坦克。

不是精锐的t-80u,也不是滥竽充数的t-72a,而是一种之前没出现过的新式坦克。

外形跟t-72a比较相似,只是炮塔的尺寸明显大了一圈,而且在炮塔与车体外面安装了反应装甲。

一种全新的t-72?

不管是或不是,敌人的坦克实在是太多了。

在大约2千米的战线上,投入相当于2个装甲营的近70辆坦克,表明敌人打算一鼓作气的拿下这处阵地。

准确的说,敌人总共投入3个装甲营。只是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损失了大约1个营的兵力。

这差不多就是一个装甲旅的全部兵力!

简直疯了!

那些被摧毁的坦克,全都在防线北面2000米以外,其中一些在4000米之外,超过了坦克炮的射程。

显然,摧毁那些坦克的是重型反坦克导弹。

守卫该处阵地的东骆沙军队只有4具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备弹不足10发,不过司徒麟带来的机步连,各有一个专门负责打坦克的导弹排,每个排有6个反坦克小组,配发6具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而且各备弹6枚。两个机步连,只是由步兵直接使用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就多达72枚。

因为每个反坦克小组有5名成员,其中2名是射手,最多能携带3枚导弹,所以在一次战斗当中,能使用的导弹只有36枚。通常情况下,剩余的导弹都放在战车上,没办法带上前线。

如果是在山地作战,还会把导弹携带量降低到2枚,以减轻作战负担,提高反坦克小组的战术灵活性。

此外,步兵战车也搭载了反坦克导弹。

为了便于后勤保障,陆军统一采用“弩炮”反坦克导弹,车载型与步兵型只是采用不同的发射器,以及步兵型配有简易瞄准装置,而车载型直接使用战车的瞄准系统,不需要额外配备瞄准设备。

反坦克导弹能发威,不止是射程足够的远,还跟后方炮兵提供的支援有关。

在进行反击的时候,炮兵用了照明弹。

部署在后方阵地上的反坦克小组,抓住这宝贵的几分钟时间,打出一波小**,用“弩炮”摧毁了数十辆坦克战车。

为了提高反击效率,很多反坦克小组在10分钟之内发射了3枚导弹。

这个发射频率,远远超过平常的训练。

所幸的是,大部分反坦克小组都是在3000米,甚至4000米之外发射的导弹,所以没遭到敌人反击。

可惜的是,敌人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

即便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西骆沙军队都没停止前进,反到利用第二轮炮击,推进到防线前沿。

其实,从炮火准备结束算起,西骆沙装甲部队只用10分钟就攻上了防御阵地。

在第二轮炮击,也就是由远及近的弹幕炮击中,暴露了的反坦克小组损失惨重,几乎全都丧失了作战能力。

结果就是,西骆沙装甲部队在顶住了第一波反击后,就基本没有遇到抵抗。

虽然依靠设在反斜面阵地上的防炮洞,大部分东骆沙官兵躲开了炮击,遭受的伤亡与损失并不大。

可问题是,根本来不及返回防御阵地。

此外,大部分防御工事已被炮击摧毁。

相对于西端的防御阵地,东边的这片阵地,修建的时候明显粗心得多,不止是巴甫洛夫没有过来监督,跟地形也有关系。

整片阵地,在一处突出的山丘上。

虽然山丘的坡度并不陡,但是接近50米的高度差,对防御极为有利。

只是靠散兵坑,又没合适的武器,连火箭筒都不是很多,东骆沙官兵根本挡不住滚滚而来的钢铁洪流。

要说的话,这也是西骆沙陆军发动进攻的一大特色。

不惜代价的突破对方的防线,扩大突破口,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之后,再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做出调整。

简单的说,就是在强攻阶段,不惜代价的取得突破。

其实,这也是在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准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为了夺得战场主动权,所能采取的唯一战术。

也就是这一点,直接决定了西骆沙在发展武器装备时的基本立场。

往简单说,不管多么先进的武器装备,在全面战争中都是消耗品,损失率不会因为技术水准高而明显降低。

相对而言,同类型武器装备的损失率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比如主战坦克,就算帝国陆军的zt-99系列更先进,战斗损失率也不会比性能稍微差一些的t-80u低多少。

按照成本计算,那么t-80u的交换比肯定在zt-99之上。

关键还有,主战装备在战争期间,特别是开战初期的生产效率肯定不太高。因为需要花大量时间完成战争动员,所以在战争初期能投入的主战装备,主要看在战争爆发之前的储备数量。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各个主要国家都很重视和平时期的战备工作。

比如在上次大战结束后,梁夏帝国就针对主战装备,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而且一直施行至今的封存体系。从几万吨的航母,到士兵用的步枪,都会在退役之后封存,以便在战争爆发之后重新使用。

此外,就是让武器装备尽可能的简单,降低生产的难度。

在这方面,西骆沙做得最为彻底。

简单的说,西骆沙的武器装备以简单可靠著称。小到装备近百个国家,算上各类改进型的总产量超过1亿支的ak系列突击步枪,大到t系列主战坦克,以及mi系列军用直升机均是如此。

其实,这也是t-72能在西骆沙陆军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

不要忘了,跟t-80相比,t-72其实是简配版本。

可是,t-72的产量却是t-80的好几倍!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t-72足够的简单,生产所需工时相当于t-80的三分之一,生产成本还不到t-80的一半。

这意味着,t-72能在战争爆发之后大批量生产!

这也是西骆沙军队不害怕打消耗战的底气所在。

在完成战争动员后,只是一条生产线,一个月就能生产1000辆,而西骆沙总共有3条t-72的生产线。

之前让迢曼陆军的装甲部队顶上,主要是因为前锋部队需要进行燃油补给,并且让官兵们得到必要的休整,哪怕只是吃一顿热饭,在路边睡上2个小时,毕竟从伏尔加格勒一路打过来,中途根本没有停歇过。

连续战斗,没人受得了。

现在的问题是,迢曼装甲部队的表现很不给力,没取得突破,最后还是得依靠西骆沙的装甲部队。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或许是对迢曼军队的表现感到不满,也有可能是为了证明自身的战斗力。

西骆沙陆军一口气投入了一个装甲旅!

面对钢铁洪流,东骆沙的官兵几乎丧失了斗志。

这不是勇气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办法跟敌人交战。

如果不是司徒麟有先见之明,让三连11辆坦克部署在防线后方,而且提前设定好突击线路,从而赶在敌人冲上来之前回到了阵地上,通过犀利的反击顶住了敌人的进攻,不然防线已经被敌人突破。

只是,代价也非常惨重。

6辆主战坦克,分成了2个战斗单位,分别在防线的东边与西边,而且采用的都是机动防御战术。

简单的说,就是充分利用提前设置好的火力点,不断的改变防御位置,避免被敌人的反坦克火力盯上。

打到这个时候,需要担心的,不止是那些新式主战坦克打出的穿甲弹,还有从远处射来的反坦克导弹。

要说的话,反坦克导弹的威胁还要大一些。

打到现在,没有一辆zt-99b被敌人的穿甲弹摧毁,至少炮塔与车体正面的装甲没被打穿过。

只是,已有几辆zt-99b被敌人的重型反坦克导弹摧毁。

阵地上面烟雾缭绕。

不是夜间下雾,也不是硝烟,而是坦克在战斗中释放的烟幕。

敌人的反坦克射手跟在主战坦克后面,而且是搭乘步兵战车作战。在攻上阵地,准确说是到达防线前沿才下车,然后就地寻找隐蔽点,并架起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开始搜寻与攻击坦克。

在激烈的战斗当中,根本没法照顾到敌人的反坦克射手。

通常由协同作战的步兵,使用大口径机枪,或者射程相当的自动榴弹发射器来对付敌人的反坦克射手。

可惜的是,根本没有协同作战的步兵。

守在阵地上的东骆沙军队已经是溃不成军,2个机步连伤亡惨重,剩余官兵一时半会根本上不来。

战斗打得非常惨烈,敌人的坦克已经攻上阵地,就等步兵来占领。

只是,司徒麟根本没有多想,也没有时间多想。

“各单位报告情况。”

“我是章建国,在阵地西侧,有3辆坦克,弹药已所剩无几,穿甲弹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了。”

“我是牛海龙,在阵地东边,也还有3辆坦克,穿甲弹各10发左右。”

听到报告,司徒麟心里顿时一紧。

牛海龙是三连二排排长,而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应该副连长直接指挥二排作战,而报告情况的是排长,表明副连长的座车已经被摧毁。

或许,副连长已经阵亡殉国。

“兄弟们,敌人已经攻上了阵地,被动防守根本顶不住,我们打一波反击,把敌人赶出阵地,为步兵争取时间。”

“收到。”

“明白。”

“全体都有,标准突击队形,章建国注意左侧,牛海龙盯住右边,看清楚识别标志,瞄准之后再开火!”

“为国赴难”

“为国赴难”

……

这次,不是司徒麟喊的口号,其他车组的官兵首先喊了出来。

“为国赴难!”

汤学兵跟着大喊了一声,随后就踩下油门。

“稳着点!”

司徒麟提醒了已经兴奋起来的驾驶员。

在战斗的时候,通过喊口号等方式让情绪兴奋起来,主要是为了克服恐惧,点燃官兵的斗志。

现在需要斗志,可是绝对不能犯低级错误。

“头!”

“瞄准就开火!”

“嘭”

司徒麟刚下达命令,毋奇铁就踩下发射炮弹的踏板。

虽然可以通过操纵杆上的开关控制坦克炮开火,但是zt-99b保留了踏板开关,确保在特殊情况下依然能开火。

其实,毋奇铁早就盯上了那辆炮塔上有几根鞭状天线的坦克。

虽然看不清敌坦克炮塔上的编号,但是从天线的数量就能判断出,肯定是一辆指挥官的战车。

只有指挥官的战车,才会搭载额外的通信电台,也才需要安装更多的通信天线。

依靠双向稳定系统,不管是快速飞驰,还是突然加速或减速,zt-99b都能够让炮口对准瞄准的目标。

再说,不到2000米的距离,根本不算远。

正是如此,在冲出藏身的灌木丛之后,毋奇铁就急不可耐的打出了第一炮。

这个距离,确实太近了。

大概1800米,对于初速达到了每秒1750米的脱壳穿甲弹来说,飞完也只是1秒钟多一点而已。

其实,在坦克稳定下来,红外成像仪重新获得清晰图像,穿甲弹已经击中目标。

没有发生殉爆,不过有1名坦克成员从炮塔里爬了出来。

没有等毋奇铁切换火控开关,用并列机枪扫射,那家伙就从坦克上溜下来,然后不见了踪影。

显然,那辆坦克已经被穿甲弹摧毁了。

就在这个时候,跟在后面的4辆zt-99b也开火了。

汤学兵没停下,只调整了坦克的行进方向,让车体与炮塔的朝向保持一致,尽可能的让正面对准敌人。

这么做不但是因为车体与炮塔的正面防护最为坚固,还跟火炮的稳定有关。

如果火炮轴线与车体中轴的夹角太大,那么在开火之后,就需要耗费更多时间来消除产生的震动。

当然,主要是防护。

任何坦克,哪怕是60多吨的“挑战者2”型,侧面装甲厚度也很薄,别说是威力巨大的穿甲弹,即便是一般的破甲弹,甚至是步兵手里的火箭筒都能打穿,并且干掉坦克里面的人员。

这次,司徒麟他们采用的是密集队形,5辆坦克的横向间隔距离在50米左右。

敌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司徒麟他们的任务是突击,扰乱敌人的战斗部署,吸引敌人的注意,不是在这里打歼灭战。

也没有打歼灭战的资本。

剩下11辆zt-99b,大概有120发穿甲弹,如果按六成的命中率计算,根本就不足以摧毁敌人全部的坦克。

能把敌人吓跑,就很不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