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72章 最后一炮

帝国争霸 第72章 最后一炮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头,最后一发了!”

“哐当”一声,毋奇铁将最后一发多用途榴弹装进炮膛。

zt-99b还在飞驰,准确说是以最快速度倒车,倒退进入靠近前沿的炮位,而且炮塔已转到180度方向上。

屁股朝向敌人,在打出最后一枚炮弹之后,才能以最快速度撤离。

用光的不止是炮弹,还有烟幕弹。

在大约5分钟之前,为了从已经暴露的阵位撤下来,司徒麟亲手把最后2枚烟幕弹打了出去。

还有2组8枚杀伤榴弹,只是全都用不着。

开火之后就会暴露,并遭到敌人攻击。如果没尽快从阵位上撤下来,哪怕是zt-99b也肯定凶多吉少。

司徒麟的这辆zt-99b是最后一辆还在战斗的坦克,其他坦克早没了音讯。最后一次通信还是在10多分钟前,警卫排最后一辆zt-99b的车长报告,用光了全部炮弹,他已经下达弃车命令,让车组成员把坦克上的机枪拆下来,准备转移到附近阵地上去,继续跟攻上来的敌人交战。

打掉最后一发炮弹之后,司徒麟他们也得放弃坦克。

其实,司徒麟已经做好安排。

撤下去后,汤学兵负责毁掉坦克上的敏感设备,特别是通信电台。

数字电台里面有一块用来储存通信密码的芯片,必须得毁掉,绝不能落到敌人手上。

毋奇铁负责往车外搬运弹药,特别是机枪子弹。

把几万发枪弹利用起来,依托有利的防御地形,能跟敌人好好的打上一仗,不至于坐以待毙。

司徒麟则负责拆下机枪,并且在附近选一处合适的阵地。

只要摆在合适的位置上,2挺8毫米机枪的威胁就不可小觑,特别是用来对付随坦克作战的步兵。

上面没有下达撤退命令,就不能撤退!

就算战死,也要留在阵地上。

坦克咆哮着退上斜坡的时候,司徒麟在毋奇铁的肩膀上拍了几下,起身钻出了炮塔。

司徒麟他们已经退到防御阵地的中间地带,离前沿有200米。

北面的阵地已经被敌人占领。

只是,仍然有少数东骆沙官兵在抵抗,哪怕几乎全都是伤员,使用的也是步枪之类的轻武器。

时不时的,有枪声传来。

不太密集,而且是小口径枪械在开火。

因为初速更高,射速也更快,所以小口径枪械的枪声更清脆,听着像是爆豆子,非常的独特。

使用小口径枪械的,就是东骆沙官兵。

虽然早在十多年前,西骆沙就跟随时代潮流研制了5.45毫米小口径枪弹,后来还成为西陆集团标准口径弹药,但是在西骆沙陆军的主力部队,使用的仍然是发射7.92毫米中间型枪弹的突击步枪。

这种枪弹,其实是来自迢曼帝国,是由迢曼陆军在战后根据实际情况,开发的第二代中间型枪弹。

与第一代中间型枪弹比,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把弹壳长度增加到了43毫米,以此提高装药量,解决了第一代7.92毫米中间型枪弹威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很快就被全球数十个国家采用。

第二代7.92毫米中间型枪弹可以说是战后诞生的,最为成功的步枪弹药之一。

虽然跟小口径枪弹相比,中间型枪弹的缺点很明显,比如初速不够高,弹道性能不够理想等,但是中间型枪弹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弹头的质量更大,中远距离的存速更高,远**度明显高于小口径枪弹。

在400米到800米的交战距离上,中间型枪弹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显然,在西大陆东部平原上,交战距离超过400米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正是如此,西骆沙陆军才保留了大量使用中间型枪弹的突击步枪,而且主要提供给一线突击部队。

至于发射小口径枪弹的突击步枪,反到不太受重视,主要配备给二线部队。

其实,在研制5.45毫米枪弹的时候,西骆沙陆军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并没想过这种枪弹能成为制式弹药。

如果不是迢曼陆军好高骛远,把重点放在4.7毫米无壳弹上,遇到根本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及其他几个竞争方案都存在问题,比如比利时的fn公司向北孤集团看齐,洛克陆军还坚持使用7毫米中间型枪弹,布兰陆军的6毫米枪弹的技术基础源自梁夏帝国,西骆沙陆军的方案也不会中选。

用外界的话说,5.45毫米枪弹成为西陆集团的制式弹药,也是没有更好的选择。

正是如此,5.45毫米枪弹并没有全面推广,在西陆集团内部,主力依然是7.92毫米中间型枪弹。

东骆沙陆军则恰好相反,6毫米小口径枪弹是唯一制式步枪弹药。

整个东方集团都没有中间型枪弹。

除小口径枪弹,就是8毫米全尺寸步枪弹。

这也不能怪东骆沙陆军。

其实,早在20多年前,东方集团准备统一弹药口径的时候,东骆沙陆军就想法搞到了一些7.92毫米中间型枪弹,而且以此为基础,研制了一批8毫米中间型枪弹,参与集团制式弹药的招标竞争。

当时,东骆沙陆军已经发现第一代7.92毫米中间型枪弹存在的缺陷,同样是通过加长弹壳加以解决。

在性能上,由东骆沙研制的8毫米中间型枪弹,比西陆集团的第二代7.92毫米中间型枪弹还稍微好一些,能够满足东方集团提出的各项性能指标,在很多方面是几种参选弹药中最突出的。

可惜的是,东方集团最终还是选择了梁夏帝国的8毫米全尺寸步枪弹。

选择8毫米步枪弹的原因,除了射程更远与更好的终点弹道性能之外,还跟统一步枪与机枪弹药有关。

不要忘了,8毫米中间型枪弹最多能够充当班用机枪的子弹,肯定无法取代8毫米全尺寸步枪弹成为重机枪的弹药。更何况,当时已经出现通用机枪的概念,还大有取代重机枪的趋势。

此外还有,通用机枪至少要配发到步兵排,甚至会加强给步兵班。

如果选择了东骆沙提交的中间型枪弹,就得为步兵部队配备2种枪弹,必然会加大保障负担。

使用8毫米全尺寸枪弹,就没这个问题了。

当然,这个选择的直接结果,就是逼迫东方集团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后,着手研制小口径枪弹。

虽然在整个波伊战争中,8毫米全尺寸枪弹这样的大威力步枪都有非常抢眼的表现,特别是在西部山地作战的时候,威力巨大的枪弹,确保了远程交战时的威力,让步兵能在更远的距离上开火,但是全尺寸枪弹的问题同样暴露得一览无余,而最突出的,就是后勤保障的负担太大。

简单的说,就是枪弹太重了。

在这场战争中,帝国陆军总共用掉7500亿发各类枪弹,击毙1名敌人需要用掉50万发枪弹。

显然,只是往前线运送弹药,就是天大的麻烦。

在战况激烈的时候,运输直升机的头号任务就是向前线运送枪弹!

此外,枪弹的质量太大,必然导致步兵的携带数量降低,使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大幅度降低。

当时,帝国陆军的一名步兵,正常情况下能携带5个20发弹匣,外加1盒100发散装子弹,总共携带200发枪弹。

这是战斗标准。

与之相比,使用7.92毫米中间型枪弹的波伊士兵,战斗状态下能够携带300到350发枪弹。

在几乎所有的战斗当中,帝国陆军的步兵都遇到过弹药不够用的问题。

此外就是,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前,纽兰共和国已经率先推出5.56毫米小口径枪弹,而且性能非常的突出。

即便是在西陆集团,比利时的fn公司也针对出口,研制了5.56毫米小口径枪弹。

在这个背景下,梁夏帝国才发起第二轮标准口径枪弹的选型工作,同样要求在东方集团内部统一口径。

最终胜出的就是帝国陆军推崇的6毫米小口径枪弹。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东方集团各个成员国,都陆续用发射6毫米小口径枪弹的步枪取代了发射8毫米全尺寸枪弹的步枪。

东骆沙陆军也一样。

虽然还有一些老式步枪保存下来,但是要么提供给民兵使用,要么改造成了半自动狙击步枪。

配发给作战部队的,全是小口径步枪。

其实,6毫米小口径枪弹并不差。

在帝国陆军率先采购发射6毫米小口径枪弹的班用机枪之后,包括东骆沙在内,东方集团的其他成员国都陆续采购与装备了班用机枪,而且很多就是从梁夏帝国进口,或者购买许可证自行生产。

要说的话,班用机枪的普及,极大提升了步兵的战斗力。

在之前的几十年里,帝国陆军的步兵,所能依靠的直接支援火力,一直都是配发到排一级的重机枪与通用机枪。

虽然通用机枪威力巨大,射程也更远,但是对步兵来说,实在太重了。

当然,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那么强的压制火力。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统计,在绝大部分时候,步兵面对的敌人其实都在600米内,最多只有800米,因此步兵班对压制火力的需求,也只有600到800米,比通用机枪超过1000米的射程近得多。

其实,也就是这个需要,帝国陆军装备了尺寸最大的小口径枪弹。

关键就是,使用步枪子弹的班用机枪,至少要达到800米的射程,最好能压制1000米外的集群人员。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测试,北孤集团的5.56毫米枪弹与西陆集团的5.45毫米枪弹的有效射程都很难达到800米,更别说1000米。哪怕采用最新的技术,比如使用更好的材料制造弹头,能提高射程,但是必然会导致枪弹价格暴涨,做为大量消耗的弹药,对成本肯定是非常的敏感。

既要提高射程,又要把小口径枪弹的优势保存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适当增大口径。

这种小口径步枪加班用机枪,而且共用弹药的装备体系,就是东方集团的一大特色。

当然,在战斗当中的表现也非常突出。

打到现在,东骆沙陆军的预备役部队,能靠一个不满员的步兵营,顶住西骆沙陆军一个装甲旅的进攻,除了由司徒麟他们提供的支援,特别是zt-99b在反装甲战斗当中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之外,关键就是东骆沙的步兵班有更凶猛的近距离压制火力,往往都是依靠火力压制击退敌人的进攻。

在阵地防御战当中,数量众多的班用机枪,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说得直接一点,西骆沙陆军恐怕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即防御阵地上到处都是机关枪。

可惜的是,进攻开始之前的那轮炮击,已经击溃了守军。

“头!”

“瞄准就开火!”

说这话的时候,司徒麟已经把安装在环型座圈上的通用机枪转了过来,把枪口对准了枪声传来的方向。

其实,敌人的损失也很惨重。

“轰”

刺眼光芒出现,随即就是震耳欲聋的炮声,毋奇铁将最后一枚多用途榴弹打了出去。

瞄准的是一辆在1000多米之外的bmp-2步兵战车。

其实,司徒麟根本没有看到炮弹击中目标。

刺眼的炮口焰让他暂时失明。

随后,坦克就飞驰起来。

“嗵嗵嗵”

听到从旁边传来的声响,司徒麟知道,毋奇铁也钻出了炮塔,在用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开火。

坦克在剧烈的颠簸,而且速度非常快。

又过了几秒钟,司徒麟的视力才完全恢复。

不断的有曳光弹从附近飞过,主要是枪弹,不过也有一些小口径炮弹。

“哒哒哒”

虽然没有看到敌人,但是朝着出现闪光的方向开火就准没错。

敌人倾洒过来的弹雨越来越密集,仿佛这辆zt-99b是唯一目标。

或许还真是唯一的目标!

“别停下,不要走直线!”

大声叮嘱汤学兵的同时,司徒麟还迅速朝四周扫了一眼。

他在寻找友军,可看到的却不是友军。

“大汤圆,3点钟方向,直接冲过去!”

那是一辆已经冲到后方的t-72m,而且正把炮口转过来,准备干掉这辆朝着南面狂奔的zt-99b。

防线早就被敌人突破了,有敌人的坦克出现在后方,也不是什么怪事。

在司徒麟下达命令之后,汤学兵立即驾驶坦克转向。

车体出现了明显的倾斜,主要是转向速度太快。

可惜的是,仍然不够快。

敌人的坦克在大约100米外,司徒麟亲眼看到,125毫米滑膛炮的炮口已经转过来,就差开火了。

对穿甲弹来说,这个距离实在太近了。

可是,对坦克来说,100米却太远了。

完蛋!

当刺眼火焰出现的时候,司徒麟抓紧了机枪的握把。

不过是一种无济于事的本能反应,在被穿甲弹打中之后,抓紧任何东西都没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