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74章 全面退守

帝国争霸 第74章 全面退守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只是一个晚上,阿斯特拉罕的外围防线就被敌人攻破了,超出所有人预料。

所幸的是,局面没有表现的那么糟糕。

为了突破这条防线,西陆集团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天亮之后,空军出动侦察机,对伏尔加河东岸战线进行了一次全范围侦查。

西陆集团不但动用了3个装甲旅,还出动了1个军属炮兵旅、1个火箭炮营与至少3支营级低空突击部队。

参战总兵力超过了18000人,动用的各类主战武器更是不计其数。

其中,只是主战坦克就超过了500辆。

仅仅在防线东端主阵地附近,就有接近100辆t系列主战坦克的残骸,而在西端主阵地附近,坦克战车的残骸更多。

西陆集团投入的3个装甲旅,基本都已丧失了作战能力。

到此为止,仅仅是在伏尔加格勒到阿斯特拉罕的这条进攻路线上,西陆集团就损失了差不多1000辆主战坦克。

关键就在这里。

该方向上,西陆集团总共才3个师级装甲部队,就算把其他部队的也算上,能够动用的主战坦克也就在1500辆到1800辆之间。关键是,在此之前的战斗当中已经损失了数百辆坦克。

也就是说,西陆集团在该方向上,损失了约三分之二的主战坦克。

这意味着,西陆集团的地面部队基本上丧失了突击能力,就算还能够发动进攻,那也是强弩之末。

现在,摆在西陆集团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

一是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攻打阿斯特拉罕,在这座已变成堡垒的城市,跟绝不投降的东方集团的守军死战到底。

或许能拿下阿斯特拉罕,也有可能在此遭遇战略性失败。

二是暂时停止进攻,等预备队跟上来,再去攻打阿斯特拉罕。

显然,稍微有一点脑子的指挥官都会选择后者。

可问题是,预备队在什么时候才能跟上来?

虽然在所有方向上,西陆集团的大军都已取得突破,但是损失都不小,而且都提前动用了预备队。

比如在新罗西斯克那边,预备队已经替代主力。

如果只是一个方向出了问题,那还没什么好担心的。

预备队有梯次之分,在进攻初期,跟随突击部队前进的,其实是战役级预备队,也就是集团军级的预备队,主要任务是在战役级别的战斗当中,为主力部队提供支持,以确保达成战役目的。

往上,还有战略预备队。

在西骆沙陆军,战略预备队是第9集团军。

该集团军部署在伏尔加格勒西边,和平时期的在编率为60%,而且能够在72小时之内完成动员,并达到满编状态。

关键就是,该集团军有全套主战装备,在完成动员之后就能开赴战场。

在大战爆发前,该集团军已完成动员,总兵力达到了15万,其主力是1个装甲师与3个机步师。

这里,3个机步师是轻装甲部队。

其实,这也是预备队的特点,拥有较强的战略机动能力,能够在关键的时刻出现在关键地点。

可问题是,只有这么1个集团军。

在西骆沙陆军的作战计划中,第9集团军所肩负的头号任务,就是协助顶在前面的第1集团军攻打阿斯特拉罕,或者是在第1集团军拿下了阿斯特拉罕之后,赶在东方集团完成部署调整前继续向东突击。

当所有方向都出了问题,只靠1个集团军,肯定是杯水车薪。

再说,第9集团军本身不算强大。

在西骆沙的五个主力集团军当中,最强的肯定是第1集团军,不但满编总兵力达到惊人的35万,而且和平时期的在编率都高达95%,几乎能够在任何时候投入战斗,不存在需要花时间进行动员的问题。

另外的3个主力集团军,总兵力都在25万到30万之间,在编率不低于90%。

可见,第9集团军最弱。

现在,要靠第9集团军去堵住所有的漏洞,显然是勉为其难。

更加要命的是,在第一阶段战略进攻当中,西骆沙陆军的头号任务并不是拿下阔海北面的阿斯特拉罕,而是进军新罗西斯克,夺取这座位于墨海东北的港口,切断梁夏帝国与东骆沙的海运航线。

最终目的,仍然是扫荡枷锁路桥,攻打与占领跋窟油田。

为了达到目的,西陆集团不但在枷锁陆桥方向投入了2个主力集团军,也就是第3与第7集团军,还投入了接近一半的物资,就连第9集团军都派了一个机步师过去,专门守卫后勤补给线。

此外,枷锁陆桥那边的进攻行动,占用了太多运输力量。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进军阿斯特拉罕的行动遇到麻烦的时候,西陆集团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运力把预备队送上来。

当然,也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可用。

要说的话,这是帝国空军的功劳。

在之前几天里,帝国空军的战术航空兵以遮断轰炸为主。

虽然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只是多用途战斗机就被击落数百架,还因为遭到偷袭而损失了1架前出的大型预警指挥机,阵亡与失踪的飞行员接近1000名,但是取得的战果也很突出,摧毁了1500千米范围内大约三分之二的火车头,摧毁的列车车厢更是不计其数,并且通过轰炸桥梁与隧道,使得从西骆沙腹地到前线的铁路运输量,直接减少了6成,而且难以在段时间内恢复。

依靠公路运输,也只是聊胜于无。

虽然装甲部队主要依托公路推进,但是在大规模战争中,主要还是得依靠铁路,公路为辅助性质。

这也是大陆战场的基本情况。

在伏尔加河的东西两岸,交通都以铁路为轴线,依靠沿途车站与公路连接,再通过公路连接各地。

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御方,都高度依赖铁路。

原因也很简单,在海运与内河航运都靠不住的大陆腹地,只有铁路能够承担海量的运输任务。

当然,还有兵力的问题。

以当前的局面,西骆沙最多能把第9集团军的2个师送上来,至少都需要3天,还无法保证这2个师能获得足够的给养。根据前面几天的表现,比如作战损失率,2个师肯定于事无补。

要想维持进攻势头,必须依靠西陆集团的其他国家,特别是迢曼帝国。

按照军情局掌握的情报,迢曼帝国等西陆集团成员国对西骆沙做出了承诺,保证会在开战之后派地面部队参战。

关键是派多少部队参战。

按较为可靠的说法,迢曼帝国至少会投入1个军的兵力,而其他的主要成员国,即罗利王国、洛克国、斯班王国与布兰王国,投入的兵力都不会少于1个师,众多的二流盟国,投入的兵力也在旅级以上。

要这么算的话,盟国提供的兵力大约有2个军。

其实,这些部队大多是部署在西骆沙的占领军,只有洛克国与布兰王国的军队没有部署在西骆沙境内。

2个军不算少,更何况都是长期部署在前线的精锐部队。

可问题是,这些盟友的作战部队,其实都是战略预备队,在计划当中,并不会参与首轮突击任务。

原因就是,盟友的军队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完成战前动员。

即便是日常战备水准较高的迢曼驻军,也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动员工作,然后还要花几天时间开赴前线。

为此,西陆集团盟军大举参战的时间,其实是在开战之后半个月。

要说的话,西骆沙陆军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做的战备,即首轮突击时间为15天,最低目标攻占阿斯特拉罕。

在拿下了这座城市之后,才能停下来,等待盟友的援军到达。

现在的问题是,西骆沙军队无论如何都无法在15天之内打下阿斯特拉罕,也就不可能按照计划完成作战任务。

等盟友的援军赶到,再发起进攻?

显然,这很不现实。

关键也就一个,东方集团绝不会坐以待毙,除了会利用这些时间加强防御部署,还可能发起反击。

真让东方集团顺利发起反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到时,就算是顶住了东方集团的反击,也只能放弃进攻行动,并提前转为战略防御。

可惜的是,这也是西骆沙当局最不愿意接受的结果。

也许,迢曼帝国是想借这场战争,消除西陆集团的内部矛盾,并巩固自身地位,从而维护其霸权。

可是,西骆沙当局想获得的,必然是重新实现统一。

不但要打下阿斯特拉罕,还要占领整个东骆沙。

提前转为防御,那么西骆沙什么都得不到。

在继续进攻与停止前进之间,西骆沙当局必然选择前者,哪怕明知道会因此丧失取得更大胜利的机会。

再结合空军获取的战场信息,不难判断出,敌人最多会停留一天,也许在半天之后就会重新发动进攻。

只是,投入的兵力不会太多。

东方集团也没法投入足够的兵力来顶住敌人的进攻。

正是如此,在13日的上午,回到阿特劳之后,廉明阳从郑直爽那里收到消息,他们有半天时间调整状态。

损失的武装直升机,暂时是不要想了。

别说是“直-10a”,现在连“直-7w”都没有,最快要等到月底,才有望获得补充的武装直升机。

不过,运输直升机足够的多,而且缺乏飞行员。

这些直升机全是通过铁路运送过来的,而且主要是“直-4”,其中一些甚至处于半封存状态。

其实,这些直升机原本就存放在东骆沙东部的沙漠里面。

除了早期型号,在波伊战争后期生产与装备的“直-4”都在退役之后封存,而且存放地点就是东骆沙的克孜勒库姆沙漠

原因也很简单,这里是全球最干旱的地方,年降水不足40毫米。

所谓“封存”,其实是拆掉易损部件,做了防锈处理后,再用帆布裹起来,而不是真的密封。

因为非常干燥,所以就算是露天摆放,问题也不大。

在启封后,只需要做必要的检查,更换容易老化的耗材,进行必要的测试,就能交付给部队使用。

有十多架“直-4d”已经组装起来,并且完成了检修。

廉明阳没跟其他飞行员争功,不是他大度,而是他驾驶的那架“直-10a”在返航途中爆了一台发动机,一时半会根本修不好,除非是征用其他机组的武装直升机,不然就得去飞运输直升机。

对廉明阳来说,飞“直-4d”没有任何挑战性。

“直-4d”是帝国陆军飞行学院的教练直升机,所有的飞行员在毕业之前,都要驾驶这种直升机飞行50小时,才能够参加结业考核,而且在几十个飞行考核项目中,用的也是这种直升机。

原因无二,“直-4d”不但便宜,而且非常的皮实耐用。

其实,武器操作员也要掌握飞行技巧,因为遇到特殊情况时,需要由武器操作员驾驶直升机。

因为只是在紧急时刻控制直升机,所以姜尚贵这样的武器操作员,也是在“直-4d”上接受飞行训练。在和平时期,武器操作员每年都要进行一次集训,主要项目就是单独驾驶直升机飞行。

在此,廉明阳领到了新任务。

尽最大的努力,向阿斯特拉罕运送兵力与物资,并且在返航时接走重伤员,送往后方的战地医院。

别看“直-4d”一次只能运载1吨多货物,但是往返飞行一趟也就只需要2个小时。

关键还有,“直-4d”以皮实著称。

波伊战争期间,“直-4d”就以极高的出动强度,证明是一种极为可靠的运输直升机。在帝国陆航的作战记录中,有1架“直-4d”创造了在3天的战斗中,出动42了架次,总共飞行56小时的纪录。

至今,该纪录都没有被打破!

用陆航飞行员的话来说,只要飞行员没有累垮,那么“直-4d”就能一直飞行!

如果没有这种极为可靠的直升机,波伊战争也不会打十几年,最多只需要几年时间,就能够逼迫帝国撤军。

其实,也正是因为非常可靠,帝国陆军才将大部分“直-4d”封存了起来。

现在,这些封存的直升机开始发挥余热了。

领了任务,廉明阳与姜尚贵就去“领”了一架“直-4d”,随后在地勤部队招募了2名机枪手。

随后,在让后勤保障部队装载货物的时候,两人才赶去吃了早饭。

至于安装舱门机枪,机枪手负责,不用飞行员亲自过问,等到出发的时候,再做检查也不迟。

此时,已经是上午10点过。

其实,在停下来的时候,廉明阳与姜尚贵才感到了饥饿,仿佛整个人都被掏空,浑身上下没半点力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