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81章 擒贼擒王

帝国争霸 第81章 擒贼擒王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在王庆恩这里,李天凌还打听到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消息。

张家正其实准备了两套作战方案,告诉李天凌的是其中之一。

在这两套作战方案当中,李天凌他们都是佯攻,负责吸引敌人的火力,主力的是王庆恩亲自统帅的4架“轰-12a”。

简单的说,“轰-12a”的作战行动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确保摧毁西陆集团的前线司令部,瘫痪敌人的战场指挥系统,为西北战区争取几天时间。

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奔袭莫萨。

其实,能不能顺利完成首要任务都是个未知数。

早在波伊战争期间,帝**队就展现出了很强的电子战能力,不但广泛的使用电子干扰设备,还组建了专门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部队,并且研制装备了专门用来对付雷达的反辐射导弹。

此外,大型电子侦察机也是在这场战争中崭露头角。

在这场战争期间诞生的新式技术兵器,以及依托技术兵器发展的新式战术,无一例外的表明,在未来战争当中,通过打击对方的指挥与通信体系来夺取战场的主动权,将是获取胜利的捷径。

要说的话,甚至是不二选择。

波伊战争结束之后,帝国空军大肆投资研制各种电子战设备,诞生“攻-8fz”这类专业的电子攻击机。

在战争中,任何一方都得努力增强电子战能力,提高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相对而言,最有可能遭到打击的就是前线指挥中心。

帝**队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指挥部搬到天上去,以c-29大型客机为载体,发展出了大型预警指挥机。

在战役级别的作战行动,“指-8”足够充当多军兵种联合指挥部。

帝国空军还有专门的战略指挥机,也就是“指-9a”。只不过数量有限,而且至今没有通过全部的测试项目。

按照设计指标,“指-9a”能搭载一个120人的战区级司令部,以及足够的通信设备,在战线后方1000到2000千米的区域巡航飞行12个小时,还能够通过空中加油把部署时间延长到24小时以上。

只是,“指-9a”的进度一直很慢。

不是说存在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而是暂时没这方面的需要。

帝国空军采购的6架“指-9a”都处于半闲置状态,名义上是在进行验收测试,其实是在等机会。

严格说来,是为了节约经费。

只要需要,这几架“指-9a”能在1个月之内做好准备,并投入使用。

其实,有3架“指-9a”在西北战区,就部署在车里雅宾斯克东边的空军基地,充当备用的战略指挥中心。只不过,这些“指-9a”没参与之前的作战行动,主要在战线后方进行测试。

此外,帝国空军还有十几架也用c-29为平台的“特-3ea”通信中继飞机。

总而言之,帝**队靠这些支援飞机,建立起一套完全基于空中平台,而且达到战役级别的指挥体系。

当然,这套体系并不是十全十美。

最突出的问题,其实就是平台的种类太多,相互配合与协作比较麻烦。

为此,帝国空军已经选中了全球最大的c-49大型客机,以其为载体,打造一套完整的空中指挥中心。

显然,西陆集团并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虽然由迢曼帝国发起成立与实际控制的空中客车公司是全球三大民用航空企业之一,其研制与生产的民航客机遍布全球,但是受到电子技术的限制,西陆集团始终没有研制出真正意义上的空中指挥平台。

正是如此,西陆集团只能在地面上做文章。

这就是全球独一无二的,部署在铁路上的指挥列车。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西骆沙这边总共有20列指挥列车,都有承担战役以上级别作战行动的能力。

西陆集团的前线司令部,肯定在其中一列上面。

要想找到这列指挥列车,就没那么容易了。

从伏尔加河西岸到西大陆另外一端的加莱海峡,有全球密度最大,也可以说是最完善的铁路系统。

因为一直主张战略进攻,还需要动员众多盟国,更加得确保在局面发生转变的时候能够迅速完成部署调整,所以在西骆沙与迢曼帝国之间,拥有总里程超过10万千米的铁路,以及大大小小上千座车站。

其实,这也是西陆集团把司令部放在列车上的关键所在。

依靠这套复杂、严密与繁琐的铁路网,指挥列车能够到达任何需要到达的地方!

此外,在伏尔加河以东地区,铁路网也非常的发达。

关键还有,西陆集团的地面部队,必须依托铁路提供的后勤保障,也就只能沿着铁路线推进。

那么,指挥列车还能够跟随作战部队一同向前推进。

把司令部放在列车上面,最大的好处,其实是能躲避可能遭到的打击。

以帝国空军的战略打击能力,摧毁固定部署的司令部根本就没有难度,只看是否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

可是,要对付一列行进中的列车,就没那么容易了。

战争爆发之后,在战线西边的平原上,随时有数千趟列车在运行。

更加要命的是,没法通过常规侦查手段区别指挥列车与货运列车。

帝国空军再是强大,也不可能同时攻击几千趟列车。

可见,只是找到指挥列车就是天大的麻烦。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跟普通列车比,指挥列车最为显著的特点,其实就是需要频繁的进站,以便利用设在沿途的通信结点。

虽然在指挥列车上,肯定有很多电台,还能获得其他平台的协助,确保能够直接给作战部队下达命令,但是任何无线电信号都可能被敌人截获,测算出信号源的准确位置,再发起攻击。

此外,无线电信号加密也是一个问题。

在理论上,没有无法破解的密码,因此就算是加密电报,也有可能被破解,并泄漏军事机密。

总而言之,西陆集团的指挥列车,主要依靠设置在铁路沿线的通信接入点,使用地面通信线路来发送作战命令。

其实,在西骆沙所有列车站里面都有类似的通信接入点。

此外,在铁路沿线,每隔几十千米还有备用接入点。

只不过在战争时期,因为有大量军列向前线运送部队与物资,所以指挥列车往往会去小车站。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还会使用支线铁路上的备用接入点。

和平时期,军情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清楚西陆集团设在前沿地带的临时接入点。

当然,军情局所做的远不止这些。

虽然靠这些通信接入点,指挥列车能充分利用有线通信线路,但是再怎么有效,都无法彻底的消除自身的电磁信号。

准确的说,指挥列车肯定得向外发送信号。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用来确认身份的微波信号。

每一趟指挥列车上,都有一套自动运行的微波通信设备,其唯一任务,就是每隔几分钟或几秒钟发送一次身份识别信号,让附近部队知道这是指挥列车,避免被误伤,同时获得己方部队的掩护。

关键就是,识别信号中包含指挥级别。

当然,如果在危险地区活动,还会派其他指挥列车执行欺骗任务,那就更加需要通过识别信号来确认司令官的位置。

军情局努力几十年,都没搞到西陆集团指挥列车身份识别信号的破解密码。

不过,军情局已经掌握了识别信号的工作频段。

用王庆恩的话来说,现在需要的,其实就是搞清楚哪一趟才是真正的指挥列车。

大战已经爆发,而且东方集团打得还不算太差,如果西陆集团的指挥列车在靠近前线的地方活动,肯定有掩护。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至少有5到10趟同种类型的军用列车负责进行战术欺骗。

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军用列车一般在帝国空军战术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外,而且会一直在铁道上行驶。

显然,同时攻击5到10趟军用列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投入足够的轰炸机,因为这些军用列车分布在几十万平方千米的区域之内,根本没办法保证所有的攻击行动在同一时间开始。

那么,在第一次攻击后,其他的指挥列车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邻近的车站。

除了紧急疏散列车上的官兵之外,还会得到防空部队的掩护。

此外,西骆沙空军也会派战斗机过来提供掩护。

在理论上,摧毁西陆集团前线司令部的概率最高也就20%。

可见,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搭载了前线司令部的那趟指挥列车。

用王庆恩的话来说,只要能找到就肯定能摧毁。

“照你这么说,要如何才能找到那趟列车?”

“联合行动。”

李天凌锁紧了眉头,不过没接话,等王庆恩说下去。

“按照上面的安排,西北战区会在14日晚上,在从萨马拉到新罗西斯克的整条战线上展开反击,而且是同时开始,各部队发起反击,也就是打响战斗的时间差不超过5分钟,尽可能确保一致。”

“到时候,西陆集团在整条战线上的作战部队,都会跟后方联系,汇报交战情况与请示上级安排。”李天凌接着说了一句。

王庆恩点点头,说道:“几十个师的作战部队同时与司令部联系,要向这么多部队下达指令,哪怕指挥列车停在火车站里面,有线通信线路也未必够用,到时候肯定会用电台分担通信任务。”

“负责欺骗的指挥列车没有电台?”

“当然有,不过肯定无法在同一时间启动。按照军情局推测,哪怕敌人想到让其他指挥列车启动电台,中间也会有大约5到10分钟的时间差,而利用这点时间,足以确认司令部在那趟列车上。”

“既然意识到危险,指挥列车就不会留在车站里面。”

“放心吧,军情局已经安排侦察卫星进行变轨机动,确保在反击开始之后至少有一颗侦察卫星在战场上方。”

“这只有10到15分钟。”

“在提前部署到位的情况下,我们肯定能够在10分钟之内找到那趟指挥列车,并射出空地导弹。”

“只需要10分钟?”

王庆恩笑了笑,说道:“这个嘛,你放心好了。在过来之前,我们进行过几次演练,每次花的时间都不到10分钟。”

“4架轰炸机够了?”

“摧毁指挥列车只需1架轰炸机。”在出这话之后,王庆恩才明白李天凌的意思。“在理论上,一架‘轰-12a’能在10分钟内覆盖大约20万平方千米范围的区域,因此4架就能够照顾4个方向。”

其实,李天凌已经明白过来。

空军派4架“轰-11a”过来,绝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西北战场那边,从北到南总共就只有4处主要战场,即乌法、萨马拉、阿斯特拉罕与新罗西斯克。

这4处战场其实都只有战役级别,战区的面积都不到20万平方千米。

严格的说,只有阿斯特拉罕与新罗西斯克这两处战场的范围较大,另外两处战场连战役级别都没达到。

没啥好奇怪的。

乌法与萨马拉都是次要方向,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都不太多,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按照李天凌的理解,哪怕西骆沙大军攻占了奥伦堡,也别想打到叶堡。

要说的话,东方集团一直把奥伦堡当成消耗敌人兵力的次要方向,所有的部署都是为了把敌人引到该方向上去。

可惜的是,敌人并不是笨蛋。

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陆集团没有把重点放在北边的两处战场上,依然集中兵力攻打阿斯特拉罕与新罗西斯克。

可是,并没能由此认定,搭载前线司令部的指挥列车没在北面战场上。

依靠完善且强大的通信系统,指挥列车可能在前线任何一处地点,也有可能在离前线较远的后方。

只是,在前线的可能性更大。

原因就是,西骆沙的将官更加喜欢在前线指挥战斗,似乎觉得龟缩在后方是怕死怯懦的行为。

所幸的是,这4处战场都不算大,交战区域也较为集中。

在1处战场部署1架“轰-12a”就足够了。

像王庆恩说的,只要发现了指挥列车,1架“轰-12a”就能将其彻底摧毁,不存在打不掉的问题。

就算使用短程导弹,“轰-12a”也能挂在24枚。

对付1趟指挥列车,最多就需要4到8枚导弹。

哪怕为了保险,让邻近的另外一架“轰-12a”进行补充轰炸,在完成主要任务之后都还有2架“轰-12a”没有用掉弹药。

显然,这就是为次要任务准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