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08章 再接再厉

帝国争霸 第108章 再接再厉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虽然已是深夜,但是围攻塞马沃的战斗并没有停止。

塞马沃只是一座人口不到10万的小城市,城区面积只有几平方千米,几乎没有高层建筑物。

攻城战在下午就已打响,推进速度却始终快不起来。

第5陆战师的增援部队在天黑前到达,然后花了3个小时做准备,在夜间10点左右才投入战斗。

此前,一直是刘尊山指挥的突击部队在攻打塞马沃。

虽然增援部队已经到达,但是刘尊山没有让部队撤下来,仍然顶在最前面,充当攻坚的主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增援部队以步兵为主,装甲部队只有刘尊山的那个营。

不是没有做好安排,而是需要进快把燃油弹药等物资送上去,也就只能让后勤部队轻装简行。

从塞勒曼到塞马沃只有一条公路,没办法让装甲部队与后勤部队同时推进。

“丁参谋,你在这里等一会。”

在把丁镇南送到前线指挥部,丢下一句话之后,带他过来的那名参谋就离开了,准确说是去找刘尊山。

因为是临时来前线,没提前安排,所以刘尊山并不知情。

所幸的是,第5陆战师的联络军官去过联合部队司令部,见过丁镇南,也知道丁镇南的身份。

城区里的战斗还在进行,不算太激烈,偶尔能听到炮声与爆炸声。

离得太远,枪声不是很明显。

也就在联络军官离开之后几分钟,一队装甲车从指挥部外面经过。

不是步兵战车,而是自行迫击炮,而且炮管伸出了车体,应该是口径120毫米的重型迫击炮。

这东西是攻城利器。

在战后确定的几种标准口径当中,迫击炮只有两种,其中的一种就是120毫米。

虽然帝国陆军一向不是很重视野战炮兵的建设工作,准确说,其实是没给予野战炮兵太高的地位,但是在帝国陆军的营级作战单位中,至少都会配备一个装备120毫米迫击炮的炮兵排。

在机械化部队,比如机步师,装备的是用装甲输送车改造来的自行迫击炮。

这就是开始开过去的那几辆战车。

虽然120毫米迫击炮的口径要小得多,炮弹也要轻一些,但是迫击炮的初速低,发射时的加速度要低得多,承受的外力更小,可以把弹壳做得更薄,从而装填更多的炸药,因此爆破杀伤效果远远超过同口径榴炮。

对付没有加固的建筑物,120毫米迫击炮的毁伤效果跟150毫米榴弹炮差不多。

即便遇到加固工事,也可以使用特种炮弹。

关键还有,迫击炮依靠高抛弹道,很适合打击藏在高大建筑物后面的目标。

在攻城作战中,大口径迫击炮经常用来摧毁由敌人据守的建筑物,或者隐蔽设置的防御工事。

上次大战期间,为了对付永备堡垒等防御工事,交战双方都研制了大口径臼炮。

即便到了现在,迫击炮也主要用在城市战场上。

很快,城区里面就传来了低沉的炮击声与猛烈的爆炸声。

虽然在几千米之外,但是爆炸产生的火光,准确说是火球发出的光芒依然非常刺眼,仿佛点亮了整片夜空。

丁镇南也没有久等,大概15分钟后,一辆装甲救护车从城区的方向驶来。

刘尊山在车上,不过没受伤,只是搭了顺风车。

在他从车上下来后,装甲救护车就开走了。车里有几名伤员,其中两名躺着的伤势还很严重,得立即送往野战医院。

“你怎么来了?”

“过来看看这边的情况,前方打得很激烈?”

“还好吧,就快推进到市政府了。保持现在的进攻势头,明天清晨就能打下市政府。”

“伤亡呢?”

刘尊山没回答这个问题,丁镇南也没多问,两人去了路边的指挥中心,其实就是一个大帐篷。

里面只有几名营部参谋,在刘尊山使了眼神后,全都识趣出去了。

“伤亡不太大,不过也不少。减员比例大概在两成左右,其中阵亡32人。”刘尊山一边说着,一边点上了香烟。“战斗力没受到影响,只是官兵都非常疲惫,最好能够撤下去休整半天。”

丁镇南微微点点头,不过没接话。

“你过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快到凌晨1点了,七个小时够不够?”丁镇南在说这番话之前,看了眼手表。

刘尊山先愣了一下,随后就锁紧眉头。

“东线那边的情况不大理想,伊拉克军队在撤退之前点燃了几乎所有油井,地面部队没办法按照计划推进。虽然已经对部署做了调整,让陆战队的2个营顶上去,但是没办法保证及时到位。”

“所以说,需要我们这边加把劲?”

丁镇南点点头,表示刘尊山说得没错。

“我们的兵力……”

“兵力直接从兄弟部队抽调,补上在突击作战中遭受的损失,而且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加强。”

“具体的任务?”

“沿一号高速公路,进军巴士拉。”

听丁镇南这么一说,刘尊山猛的一愣,不过没多说,顺手翻出了一张战区地图。

三五几下,刘尊山就在地图上描绘出进军路线。

没必要做解释,丁镇南也是陆军军官,显然看得懂军事地图,也就知道从塞马沃到巴士拉有多么遥远。

“主要是后勤保障,我的意思是,”丁镇南走过去,指出了地图上的几个地点,“分别在纳西里耶、杰利拜与鲁迈拉附近,靠近一号公路的地方设置临时的补给点,通过空运提供弹药与燃油。”

“有那么多直升机?”刘尊山朝丁镇南看了过去。

“运输机。”

刘尊山先一愣,随后说道:“要这么安排的话,需要先出动空中突击部队,控制一片足够大的开阔地。”

“这个不用你操心,我会做好安排的。”

“我们在什么时候出发?”

“最迟明天上午8点整。”丁镇南又惯性的看了眼手表,其实是在暗示刘尊山,时间非常的宝贵。

“行,我先去把部队撤下来。我派参谋送你去机场,然后……”

“你去忙,我自己去机场就行了。”

丁镇南都这么说了,刘尊山没再跟他客气,毕竟他在过来之前没有打招呼,都能找到前线指挥部。

其实,加快突击速度的最大问题,就是后勤保障能不能跟上。

一个加强的陆战队装甲营的保障工作,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就算以现在的规模,也就是大约130辆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20多门自行榴弹炮,以及数百台其他车辆,全速突击一天要消耗掉大约350吨燃油,还要用掉100吨包括饮用水在内的其他油水,再算上易损的零部件,以及给养等,每天消耗物资接近500吨,而且还没有包括弹药。

如果在其他战场上,比如阿斯特拉罕那边,往前线运送500吨物资没有多大的难度。

道理也很简单,前线与后方的距离就几十千米,通用直升机一天能飞几个来回。

可是在波沙湾这边,就没那么简单了。

离得最近的直升机基地,在南面大约200千米之外的拉夫哈。

不是陆战队不愿意把直升机往前部署,而是没办法往前部署,即公路只通到拉夫哈,也就只能通过公路把物资运送到拉夫哈。如果把直升机部署到离战场更近的地方,比如联军控制的第一个据点塞勒曼,那也意味着需要用数量不多的军用卡车,向这座荒漠里的城市运送直升机消耗掉给养物资。

显然,这丧失了用直升机进行战术空运的意义。

距离超过200千米,直升机在一天之内只能飞2趟,最多就3个来回!

关键还有,陆战队航空兵的主力是6吨级的通用直升机,运载能力在2吨以内,因此一架通用直升机一天向前线运送的物资不到4吨,总共需要调集100多架通用直升机,才能够完成空运任务。

显然,在拉夫哈根本部署不了那么多的通用直升机。

因为拉夫哈只是一座临时的前进基地,所以最多只能支持一个大队的30架直升机。

如果突击部队遭遇敌人,爆发激烈的战斗,就更加麻烦。

在高强度的战斗中,一个加强装甲营,能在一天之内用掉上千吨弹药。

波伊战争期间,在守为阿巴斯的战斗当中,帝国陆战队的一个合成营创造了在一天之内用掉5万余枚炮弹与1500万发枪弹,弹药消耗量高达2200余吨的纪录,而且至今都没被打破。

所幸的是,空军留下了几十架战术运输机。

其实,这些战术运输机一直就是丁镇南手里的“预备力量”。

虽然“运-9”的运力不如“运-10”这类大型战略运输机,最大载重量仅30吨,而且在野战机场起降,还需要把载重量控制在24吨以内,但是战术运输机有一个大型战略运输机所没有的能力,能在没有铺装的野外场地起降,而且在轻载的情况下,降落滑跑距离还不到1000米。

简单的说,只要找一块长度超过1000米,宽度达到30米的平整场地,就能够让战术运输机起降。

显然,在波沙湾的荒漠里面,并不缺乏这样的场地。

要说的话,最多得提前出动一支空中突击部队,控制住起降场地,并且清除掉场地里面较大的障碍物,比如较大的岩石。

陆战队没编入空中突击部队,不过陆战队所有的步兵部队都能够执行空中突击任务。

在现代登陆作战行动中,空中突击已是投送兵力的主要手段,要不然帝国海军不会装备足足15艘两栖攻击舰。

这种登陆战舰,除了能够搭载气垫船与登陆艇,还能够搭载几十架直升机,以海面与空中突击的方式发起登陆作战行动。

总而言之,让陆战队去前线开辟几处野战机场,并不是什么难事。

有了野战机场,又有足够多的战术运输机,补给就不是难事。

哪怕每一个架次只能运载24吨货物,也就只需20架次,就能够为突击部队提供维持一天进攻所需的物资。

当然,如果爆发了激烈战斗,还需要多安排几十个架次运送弹药。

对战术运输机来说,别说是200千米,哪怕从哈立德国王军事城出发,大约600千米的航程,也不算遥远。正常情况下,一架状态良好的战术运输机能在24小时内,在600千米的航线上执行4次运输任务。如果使用集装箱,或者便于装卸的货盘,在理论上还能够多飞1个架次。

理想情况之下,只需要20架“运-9f”就能支持1个加强装甲营。

解决了后勤保障的问题,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正是如此,刘尊山才没抱怨。

凌晨2点不到,在替换的部队顶上去之后,突击部队从城区里面撤了出来,并在前线指挥部附近就地休整。

其实,最多算得上休息。

打到现在,把进攻之前的准备工作算进去,突击部队的官兵已经奋战整整两天,期间还经历了一场沙城暴。

要说的话,沙城暴的威胁还在伊拉克军队之上。

不说别的,很多zt-99al的红外成像仪就在沙尘暴当中损坏,到现在都没修好。

当然,官兵面对的头号问题还是疲惫。

很多官兵从坦克战车上下来,躺在路边就进了梦乡。

所幸的是,他们不是在孤军奋战。

刘尊山忙到3点过,在做好安排,主要是给增援上来的后勤保障部队安排工作,比如维修受损的仪器设备,帮助坦克与战车补充燃油,为坦克擦拭炮管,以及提前把需要用到的弹药准备好。

这些工作,原本都应该由作战部队的官兵负责。

当然,关键是运输车队。

哪怕会在中途进行3次补给,也需要带上足够多的运输车辆,比如油罐车,确保在任何时候都有燃油。

没有弹药,还可以选择撤退。

要是没有燃油,在遇到担任的时候就只能挨打。

哪怕刘尊山非常信任丁镇南,也会留一条退路,而不是把全营官兵的性命寄托在一句承诺上。

在刘尊山去休息的时候,丁镇南搭乘的“攻-2eg”已经回到哈立德国王军事城。

东线那边,情况并没有好转。

陆战队还在做调整,准确的说是让几艘登陆舰去达曼港,装上步兵战车等主战装备,再开赴位于科威特城北面的登陆场。

这么折腾一番,怎么都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按作战部队发来的报告,在科威特城北面登陆的2个步兵营,最快能够在20日的凌晨发动进攻。

如果期间出了问题,恐怕还要推迟12个小时。

对此,丁镇南也是无可奈何。

现在,他只能把希望放在刘尊山那边,希望他们能顺利突破伊拉克军队的防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