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18章 战术调整

帝国争霸 第118章 战术调整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等到10点过,那架通用直升机才飞回来。

直升机上,不但有8名陆战队特种兵,还有1名身份特殊的战俘。

侯赛因的长子库萨。

丁镇南安排发动心理战,并且派轰炸机对巴士x发起地毯式轰炸,真实根本目的是为了把库萨赶出来。

说得直接一点,让库萨觉得大难临头。

结果,还真是如此。

在轰炸开始前,提前部署到巴士x北面的特种部队就拦截了从城区出来的车队,在经过激烈的战斗后,抓获伪装成平民,试图以平民身份逃离巴士x的库萨,还击毙了保护他的十多名警卫。

要说的话,这还得多亏军情局提供的帮助。

昨天晚上,一架隶属于空军,不过由军情局使用的大型电子侦察机就赶了过来,一直在巴士x东南方向上徘徊。

这架侦察机的任务,就是监视巴士x城区里民用频段无线电信号。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库萨打算逃离巴士x,肯定不会使用军用电台跟后方联系,毕竟伊拉克的所有军用电台都在联军的监听之下,只要发出信号就会被发现,然后就会遭到轰炸或炮击。

库萨使用的必然是海事卫星电话这类民用通信设备。

可问题是,像海事卫星电话这类高档玩意,在伊拉克肯定不太多。

别说平民,即便是在伊拉克军队里面,也就高级将领有资格使用卫星电话,而且使用频率并不高。

究其原因:电话费太贵。

这套由纽兰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共同出资打造的卫星通信系统,一直就以贵出名,也始终没能获得推广。发展到现在,占据主要市场的,依然是由梁夏帝国推行的,依靠地面基站的无线电话通信网络。

其实,只有很少的伊拉克家庭有电话。

也就是这架侦察机截获国际海事卫星电话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才确定了库萨的位置,随后通报给埋伏在附近的特种部队。

按特种兵报告,在被抓后的时候,库萨还试图蒙混过关,坚称自己是平民。

此后,还在试图逃跑的时候,被枪托砸了几下,受了点轻伤。

忙到中午,军情局派来的情报官员才确认了库萨的身份。

随后,丁镇南随同军情局的情报官员押送库萨返回哈立德国王军事城。

至于攻打巴士x的作战行动,用不着丁镇南去操心。

虽然库萨不肯下达投降命令,但是在指挥官都已经逃走的情况下,守卫巴士x的伊拉克军队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此外,到明天下午,心理战就将再次升级。

这次将投放抓获库萨的照片。

不出所料,陆战队将在2到3天之内完成攻占巴士x的作战行动,或许只需要去接受伊拉克军队投降。

在回到哈利德国王军事城后,军情局的情报官员把库萨押上了一架运输机。

至于怎么处置库萨,还轮不到丁镇南说三道四。

不过,丁镇南也没在哈立德国王军事情呆多久。

在签署了几份命令之后,他再次出发。

当然,这次乘坐的是一架战术运输机,目的地是塞马沃。

在之前的几天里面,帝国陆军的第17装甲师已经通过塞勒曼机动到了塞马沃,并且开始为进攻巴格x做准备。

至于后勤保障,暂时主要靠空运。

要说的话,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为了支撑第17装甲师,丁镇南通过施授良搞到了20架重型战略运输机,还有60架大型运输机。

这些运输机以哈立德国王军事城,以及另外几座大型机场为基地,每天能向塞马沃运送大约2500吨物资。

其实,运力还能够提高。

在理论上,执行往返航程不到2000千米的运输任务,20架“运-10”与60架“运-11”每天能飞2个来回,最多能向前线运送上万吨物资,即便无法每次达到最大运载量,也能够运送7500吨。

只是,限制运输能力的,不止是运输机的运载能力,还受机场的吞吐能力限制。

在塞马沃,只有一条2000米的跑道。

这意味着,“运-10a”没法满载降落,准确说无法以设计的最大重量着陆,必须得降低重量。

在2000千米的跑道上着陆,“运-10a”除了降低载油量,载货量还要减少到80吨。

这个运力,并不比载重量超过60吨的“运-11”强多少。

使用“运-10a”,也主要是其货舱尺寸更大,能够运送zt-99b这样的主战装备,以及部分大尺寸货物。

此外,塞马沃机场几乎没有基础设施,没法为运输机提供有效的保障。

这意味着,运输机在卸下了货物之后就要起飞,因此在做任务规划的时候,得把返航的燃油计算进去,进一步降低了载重量。

不说别的,因为跑道的周转时间高达30分钟,所以该机场在理论上,每天就只能接纳48架次的运输机。

要达到每天7500吨的运量,首先就得把跑道的周转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

所幸的是,帝国空军已经派来专门的工程部队。

按前线提供的报告,肯定能在下个月,也就是开始攻打巴格x的时候把空运量提高一倍以上,平均每天为5000吨。

其实,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丁镇南去前线,就是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支持达到满编战斗状态,而且得到加强的第17装甲师,一天5000吨的补给量,其实根本算不上充足。

现在,第17装甲师共有5个作战旅。

其中,第171旅与第172旅是货真价实的装甲旅,装备规模差不多,各自拥有330辆主战坦克与300辆步兵战车,此外还拥有包括数十门自行榴弹炮在内的近千辆,各种性质的战斗车辆。

第173旅与第177旅都是机步旅,其中第177旅是临时组建的预备队,装备水准相当于第173旅的七成。在第173旅,差不多有240辆主战坦克、380辆步兵战车,以及近千台其他作战车辆。

第174旅为炮兵旅,主战装备的180门自行榴弹炮与80多门远程火箭炮。

除了这5个作战旅,第17装甲师还有1个航空支援旅,拥有300多架直升机,其中的主力是大约200架“直-8”系列通用直升机,以及大约80架“直-x”系列重型直升机。因为是不承担作战任务的航空支援部队,所以该旅没有配备武装直升机,不过可以按需要在作战时增编。

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师直属特战营。

全师,总兵力已经超过3万。

前面已经提到,这种大而全的编制体系一直就是帝国陆军的特色。

和平时期,帝国陆军的所有甲种师都按照军的规模搭建指挥机构,而甲级步兵师身按照集团军的规模在搞建设。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作战部队在战时都能迅速扩充。

要说的话,第17装甲师的扩充幅度还不算大,毕竟之前部署在西部战区,面向北玄地区与新月地区,作战压力并不是很大,因此第17装甲师的编制规模在几个甲级装甲师当中不算突出。

此外就是,也没必要过度的扩充。

对于一支有3万名官兵,数千台主战装备,数百架直升机的作战部队来说,每天5000吨的消耗量根本不算多!

遇到激烈战斗,第17装甲师仅仅是弹药消耗,每天就会朝过1万吨。

其实,这也是丁镇南的底气所在。

在名义上,帝国陆军只投入两个师的兵力,可是实际上,这两个师在完成扩充之后的战斗力相当于2个军。

关键,还全都是装甲师,或者说是装甲军。

不说别的,第17装甲师就有1000余辆zt-99b主战坦克!

别说在波沙湾地区,哪怕放到大陆战场上,1000辆zt-99b主战坦克,也能发动一场大规模地面进攻。

再说,还有实力更加强大的第7装甲师呢!

不过,后勤保障依然是个大问题。

关键就是,第17装甲师扩编的时候,并没增加保障部队的规模,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联军的身上。

简单的说,第17装甲师在前面冲锋陷阵,联军在后方运送弹药物资。

现在的问题是,联军未必跟得上。

那么,就只能想办法缩短后勤补给线,也就是地面补给线的长度。

其实,这也是丁镇南来到前线解决的主要问题。

除了塞马沃的机场,能不能在沿途夺取或者修建更多的机场,从而通过空运尽量的把物资送到靠近前线的地方。

第17装甲师的指挥官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不但空军派了工程部队过来,第17装甲师也有一个独立工程营,而且得到了加强,具有很强的工程作业能力。

要说的话,帝**队从来不缺乏工程作业能力。

从第一次全球大战开始,帝国陆军的工程作业能力就已举世闻名,此后几十年更是始终如一。

不过,第17装甲师的师长,付卫民少将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按丁镇那提出的新战术,就不要指望能保持足够的推进速度,即地面部队肯定得等到后方的工程建设。

此外就是,第17装甲师必然承受更大的作战压力。

在最初的计划当中,第17装甲师的任务,其实是完成战役分割,阻止部署在南部地区的伊拉克军队回防。

虽然要求第17装甲师向北推进,即参加攻打巴格x的作战行动,但是有一个前提,在巴士x的第5陆战师会赶来,承担一部分作战任务,从而让第17装甲师能够抽调出几个旅北上。

现在的问题是,第5陆战师不会赶来参战。

丁镇南说得很清楚,在扫荡了巴士x的残敌后,第5陆战师就会去法奥港登船,到时候最多会让高巨王国的装甲旅北上,因此第17装甲师需要承担更多的作战任务,比如原本由第5陆战师承担的任务。

显然,这个要求并不低。

别看第17装甲师有3万多官兵,5个作战旅,可是能够冲锋陷阵的,其实也就只有其中4个装甲旅与机步旅。

这4个旅总共还不到2万名官兵。

按照付卫民少将的说法,如果要承担第5陆战师的部分任务,他最多能够派1个装甲旅北上。

如果真有需要,他还可以把师部警卫营派上去。

另外的3个旅都得留在南面。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在塞马沃的东南方向,有大约40万伊拉克大军。在巴士x被攻占之后,这些伊拉克军队都会蜂拥着赶往巴格x。更要命的是,这些伊拉克军队都会从塞马沃经过!

靠3个旅顶住40万伊拉克军队!?

就算有足够的空中支援,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何况,在攻打巴格x的战斗开始之后,未必能够获得足够的空中支援,即海军航空兵肯定要以巴格x为主。

面对潮水般蜂拥而来的敌人,第17装甲师的这几个旅,肯定是疲于奔命。

到时,能够抽调1个装甲旅北上,就很不错了。

当然,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在告诉丁镇南。

攻打巴格x的重任,还是得靠第7装甲师。

不是付卫民认怂了,而是坦然的面对现实。更重要的是,这确实是在为自己手下的将士着想。

师长拿下任务,去赴死的却是基层部队的官兵。

对此,丁镇南心里有数。

如果付卫民没有为部下着想,他就不是一个好师长,更不可能得到几万名官兵的爱戴与追随。

至于现实困难,也确实存在。

问题不在第17装甲师这边,而是在第5陆战师的身上,或者说是由战局决定。

换个角度来看,用1个师的兵力,就能够稳住相当于伊拉克国土面积三分之一,人口更是占到接近一半的南部地区,已经很不容易了。到时候,第17装甲师不给其他的部队添麻烦就很不错了。

所幸的是,在丁镇南拟定的作战计划当中,第17装甲师是次要作战部队,并不是攻打巴格x的主力。

结果就是,丁镇南在塞马沃只耽搁了几个小时。

在了解清楚情况后,他就搭乘运输机离开了塞马沃。

其实,丁镇南很清楚第17装甲师的情况,也就没强求。

除了各种现实原因,还有一个没人提到的问题。

第17装甲师来自西部战区,施授良与丁镇南都是西北战区的人。

不管怎样,付卫民肯接受指挥与安排,没在暗中跟丁镇南对着干。

既然来自西北战区,丁镇南自然会更家重视同样来自西北战区的部队,率先到达波沙湾的第7装甲师。

要说的话,这也不算是任人唯亲。

毕竟,每个战区都有自己的体系,指挥官与参谋更加了解自己所在战区的作战部队。

从一开始,丁镇南就把第7装甲师当绝对主力看待,还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该师将士绝不会让他失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