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22章 王子参战

帝国争霸 第122章 王子参战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动员王子参战,还要下放到基层部队,绝不是小事。

所幸的是,沙乌地国王懂得轻重。

两天之后,施授良回到哈立德国王军事城,还带来了好消息。

沙乌地国王已经答应了他的要求,派王子到基层部队担任指挥官,而且听从联合司令部调遣。

关键还有,沙乌地国王提出了一个能让王子积极参军的办法。

战争时期,把兵役年龄的男性王室成员的年奉降到最低,也就只够勉强维持日常生活开支的水准。

具体一点,没有成家的王子每个月只有3000金元,成家的王子根据家庭情况,每个月在6000到10000金元之间。

在沙乌地,这点钱根本就不算多!

沙乌地的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0金元,而且平民的月收入都在1500金元以上。

显然,对那些习惯了奢侈生活的王子来说,每个月几千金元,根本不算多!

只是,没有哪个王子有异议。

道理也很简单,全球战争已经打响了,沙乌地承担了波沙湾战争的大部分开支,这些钱几乎都要从王室的金库里面扣除,毕竟国家财富掌握在王室手里,没有理由让平民承担战争开支。

与之相比,沙乌地王室,乃至整个国家的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到降低了不少!

在波沙湾战争爆发之后,沙乌地的石油出口量就一直在减少。

随着全球大战爆发,沙乌地已经开始对西陆集团的国家实施禁运,石油收入锐减了大约三分之一。

此外,进口却持续增长。

不说别的,8月份的国际粮价就已经上涨了差不多30%,而且在全球大战爆发后仍然在持续上涨。

显然,沙乌地王室必须得想办法削减开支。

当然,此举主要还是让代表王室的王子去前线作战。

为了鼓励王子参战,沙乌地国王也很大方。

只要是在前线作战,那么每个月都能获得5000金元的战斗补助,并且按照出勤天数提供额外的津贴。

在理论上,到营级单位服役,每个月能够获得10000金元的额外补贴。

如果在战斗中立下功劳,那就更加不得了。

只要统帅的部队在战斗当中取得胜利,那么在战斗结束之后,将按照参战时间,给予该部队的指挥官,每天至少为1000金元的奖励。如果取得了重大胜利,比如攻占了城镇、歼灭敌人的主力部队,还能获得额外的奖励。

总而言之,打了胜仗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励。

因为奖赏针对部队的指挥官,不限于王子,非王室成员的官兵也能够获益,所以此举还能起到提高士气的作用。

不过,对众多王子来说,金钱方面的奖励反到是次要的。

是否积极参战,还将决定在王室里的地位。

按照沙乌地国王提出的“王室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改革方案,今后的王室元老,也就是委员会的成员,不再是终生担任,而是采用类似积分的竞争方法,每年都根据实际表现进行替换。

主要参考标准就是“贡献积分”。

简单的说,为王室做的贡献越多,排名越靠前,那么在轮替的时候就越有机会进入到王室核心圈。

衡量贡献,或者说贡献积分当中,分量最重的就是军功。

要说的话,这才是大招。

虽然沙乌地有数千王子,但是核心圈,总共也就那么几十个,其他的王子只是拥有王室血统。

进入核心圈的王子,才是“货真价实”的王子!

原因也很简单:沙乌地王室的资产已经超过了10000亿金元!

别说在沙乌地,放眼全世界,也没有一个家族能够与之媲美。

显然,跟每年几万金元、最多几十万金元的年奉比,参与王室资产运作所获得的好处才是真正的大头。

其实,发展到现在,沙乌地王室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依然是其开国国王的七个嫡系儿子,以及这些嫡系儿子的儿子。很明显,对于众多俗出的王子来说,根本没有染指王室资产的机会。

这次改革,等于让几千名俗出的王子有了奔头。

要说的话,这也是沙乌地王室进行改革的必经之路。

哪怕原来的体系能维持下去,也足够让沙乌地继保持富有,从而维护与巩固王室在沙乌地的统治地位,让嫡系家族继续掌握这个国家,但是肯定没办法让沙乌地成为军事强国,跟被说是称霸波沙湾。

换个角度来看,也就是这场全球大战,逼迫沙乌地王室进行自我改革。

说得直接一点,梁夏军队在波沙湾战争中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已经让沙乌地国王与王室的核心成员认识到,如果错过这次改革的时机,也许在大战结束之前,沙乌地王室就将灰飞烟灭。

在根本上,梁夏帝国需要的是一个能并肩作战的沙乌地,而不是一个什么都干不了的沙乌地。

关键还有,沙乌地实在太富有了。

有一个成语能很好的形容沙乌地。

怀璧其罪!

做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储备国、生产国与出口国,每年只是出口石油就能够获得数千亿金元的利润,3000万沙乌地人趟着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有数十万成员的沙乌地王室更加以不劳而获、奢侈糜废而全球闻名。

沙乌地拥有的财富,超过了人口是其20多倍的梵罗国!

即便在波沙湾地区,跟周边的产油国相比,沙乌地拥有的财富同样是首屈一指。比如波伊国的人口是沙乌地的两倍,而其石油出口收入还不到沙乌地的三分之一,人均用有的财富不到沙乌地的一半。

和平时期,还能够通过利益输出,换来和平与稳定。

到了战争时期,就没这么容易了。

不要说在北面虎视眈眈的波伊国,还有一致盯着新月地区的迢曼帝国,即便是被沙乌地王室当靠山的梁夏帝国,也未必能容忍一个好逸恶劳的盟友,更别说沙乌地还没跟梁夏帝国正式结盟。

当然,沙乌地王室也一直在为改革做准备。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所有王子在成年之后,都必须到沙乌地皇家军事学院深造,而且在毕业之后,都得去皇家军队服役,至少都要干3年,而拥有王位继承权的嫡系王子得多服役3年。

原因也很简单,成为军官才能掌握军事指挥权,军队是维持王室统治权的基础。

此外还有,几乎所有的嫡系王子都在服役期间到巴铁与梁夏帝国进行深造,其中部分还以名誉军官的身份,在梁夏皇室管辖的卫队里服役,也由此获得由梁夏皇室颁发的荣誉军官证书。

这是为了维护与梁夏帝国的友好关系。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安排拥有王位继承权的王子为梁夏皇帝服务,以此承认梁夏帝国是沙乌地的“宗主国”。

现在的沙乌地国王,在20多年之前,就担任过梁夏皇帝的侍卫,而且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册封为王储。

因为所有的王子都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哪怕其中不少是货真价实的二世祖,根本就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是几千个王子当中找出几百个有才能,能够统帅军队作战的显然不是什么难事。

其实,对与很多俗出的王子来说,参军服役是主要、甚至唯一的出路。

正是如此,俗出王子都非常重视这条通道,不管是在军校里学习,还是后来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乃至到基层部队服役,都有不错的表现,至少个人军事才能不会差到哪里去,率领营连级部队作战肯定没有问题。

要说的话,这些俗出王子一直是沙乌地皇家军队的骨干力量。

按照丁镇南的了解,在沙乌地皇家军队的基层军官,特别是陆军基层军官当中,俗出王子占比超过了六成。

在参加了作战行动,准确说是担负后勤保障工作的几支沙乌地军队中,派到前线吃苦的就是这些俗出王子。

说起来,也就是这些俗出王子,让丁镇南改变了对沙乌地王室与军队的看法。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俗出王子的存在,同样倒逼沙乌地王室进行改革,或者说是放权的头号原因。

那些获得实战经验,而且得到基层官兵拥戴的俗出王子难道没有政治野心?

对众多的俗出王子来说,欠缺的就只是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而这场大战,就把机会送到了他们面前。

等到几千名俗出王子掌握了军权,其政治诉求又没得到满足,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果王室爆发内乱,完蛋的肯定不止是掌权的嫡系,而是整个沙乌地王室,甚至是整个国家。

至于现在的掌权者,肯定会死得非常难看。

那么,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沙乌地王室唯一的选择也就是进行改革,给予那些立下战功的俗出王子更多的权力与利益。

此外,就是通过改革逐渐向世俗靠拢。

要说的话,梁夏帝国一直不太重视与沙乌地的关系,比如至今都没有跟沙乌地签署同盟条约,在很大的问题上,就是因为沙乌地王室不肯改革,不愿意放弃权力,也始终没有成为一个正常的现代化国家。

在本质上,沙乌地其实还是封建王国。

显然,对于当今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国来说,肯定要跟封建王国划清楚界线,维持先进开明的形象。

不要忘了,因为“帝国”的身份,梁夏帝国一直遭到纽兰共和国这些“民主”国家的诋毁与抨击,哪怕梁夏皇室早已经通过自我改革,放弃了治国大权,建立起当今最优越的国家治理体制。

可见,梁夏帝国同样希望沙乌地进行改革!

说得客气一点,如果沙乌地王室不肯改革,那么在时机到来之后,就会通过一场革命改变这一切。

对于处在旋窝中心的沙乌地王室来说,显然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管怎样,沙乌地国王做的这些,其实就是维护王室的统治地位,说成是给王室续命也没错。

对于那些长期受到排挤,处在核心圈外的俗出王子来说,这同样是翻身的大好机会!

用施授良的话来说,在沙乌地国王颁布了王室改革方案之后,就有上千名王子表示愿意前往基层部队服役。

不过,要去基层部队的,不止是王子。

按照沙乌地王室的安排,将给每位王子安排一个警卫班,而且警卫官兵全都是来自王室卫队。

此外,联军提供相等的警卫力量,即安排一个专门保护王子的警卫班。

关键就是,联军得安排军衔对等的教官去基层部队,给沙乌地王子当副官。

虽然在名义上,由教官率领的军事顾问团来指挥沙乌地军队作战,但是名义上,这些军队依然是由沙乌地王室控制。简单说,军事顾问团只是提供建议,依然由担任指挥官的王子下达作战命令。

这么安排其实是为了保持王室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

按照施授良的意思,他已经做了努力,可是沙乌地国王不愿意妥协与退让,也只能接受这个要求。

对此,丁镇南也是无可奈何。

当然,他在这两天里面也没闲着。

在施授良回来之前,他已经从第5陆战师、第17装甲师与第7装甲师抽调1000多名官兵。

其中,大约有600名官兵来自第5陆战师,而且全是归队的伤员。

依靠这些官兵,加上从联军司令部抽调的联络军官,其实是翻译,总共组建了50支各有20人的军事顾问团。

针对施授良提出的问题,丁镇南也很直接。

当天,他就草拟了50份晋升令,并且送给施授良签字。

简单的说,就是任命50名少校军官。

还好,施授良以战区司令官、以及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就有相关的授权,并不需要获得国防部批准。

准确的说,是在施授良签字之后,再由国防部批准。

因为是由低级军官晋升为中极军官,所以一般不会被驳回,而要晋升为中校,那就需要由国防部授权。

至于这50名军官,严格说来都是丁镇南的人。

用施授良的话来说,丁镇南利用这个机会提拔了一大批才能出众的年轻军官。

只是,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哪怕换别的人,同样会抓住这个机会。

关键还有,由丁镇南提拔的这些年轻军官,在之前的战斗当中都有不错的表现,早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不管怎样,至少解决了问题。

至于警卫人员,是由联军司令部统一安排,不用丁镇南操心。

9月30日的夜间,丁镇南在司令部举办欢送宴会,其实是聚餐,也就是多准备了一些菜肴。

随后,50支军事顾问团分别赶往各自的部队。

按照计划,攻打巴格x的作战行动在明天上午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