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38章 官兵状态

帝国争霸 第138章 官兵状态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虽然“周宽德”号的舰长金振邦上校拍着胸脯向白华伟做了保证,该舰的全体官兵,绝对不会辜负信任与重托,但是对这个保证,白华伟根本没有放在心上,或者说没跟这个晚辈较真。

别看金振邦只比白华伟小了几岁,不过他确实比白华伟低了一辈。

没错,他是金洪大将的孙子。

至于“周宽德”号5000多名官兵的状态,在白华伟来到珍宝港之后,处理的第一件事情就能说清楚。

9月下旬,珍宝港驻军在进行例行抽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准备返回帝国本土的干货运输船“贝佳湖”号申报的生活给养,比正常情况多了25%,比规定的浮动上限高出了15%。

随后,驻军司令部派遣卫队登船检查,发现了藏在该舰上面的几十名海军官兵。

全都来自“周宽德”号,带头的竟然是轮机部门的少校副官。

在随后的审查当中,“贝佳湖”号的舰长承认,他收取了这些官兵的贿赂,才让他们搭了顺风车。

当然,这些来自“周宽德”号的官兵都违反了军法,严格说都是逃兵。

虽然全都有情可原,比如那名轮机部门的少校副官,原本是安排在7月底回家结婚,后来把婚礼推迟到了10月底,可是随大战爆发,他的请假申请被驳回,才找“贝佳湖”号的舰长,但是没办法由此否定他们当逃兵的事实,而按照帝**法,逃兵不但要革除军职,还面临牢狱之灾。

战争时期,逃兵是罪加一等。

如果遇到个狠心的法官,那名少校很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其实,只是革除军职就够惨的了。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帝国进入战争状态,被革除军职之后,别说是享受军人福利,就连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最终肯定是流落街头。

当时,金振邦就在为这几十名部下找关系。

虽然是很丢面子的事情,但是他们怎么说都是金振邦的部下,而一名优秀的指挥官肯定懂得护短。

关键,这些官兵没一个想当逃兵。

其中一名技术士官,在8月中旬接到家书,得知父亲被查处患了绝症,而他是独子。按照相关的规定,即便在战争时期,独子都有权回家省亲,特别是父母病危亡故,军方都得无条件放人。因为负责的海水淡化系统出了故障,而他是唯一掌握了这套系统的技术士官,所以他没有立即请假,而是留下来完成维修工作。结果等他准备请假的时候,第四舰队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原本应该调来的技术士官被派往遭到重创的第五十一特混舰队,部门负责人没有批准他的探亲请求。

在审理期,这名士官的父亲病故。

对于这些部下,金振邦能说什么?

白华伟来到珍宝港之后,金振邦立即来找到他,为这些部下求情,希望白华伟能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

在金振邦写下担保书后,白华伟押下了驻军司令部的指控书。

虽然此事得到圆满解决,哪怕只是暂时的,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让白华伟不得不感到担忧。

所幸的是,海军司令部没有把事做绝,或者说及时做了调整。

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原本是“刘长勋”号、“周宽德”号与“陈炳勋”号,并且由状态最好的“刘长勋”号任旗舰。在波沙湾战争爆发后不久,帝国海军用“贺永兴”号替换状态不太好的“陈炳勋”号。虽然“贺永兴”号的状态也不大好,需要进行安排在中期大修前的首次入坞维修,但是跟“陈炳勋”号相比,肯定好得多,而且就算没入坞维修,也有较为完备的作战能力。

“贺永兴”号的动力系统能达到最高设计输出功率,在测试当中,还跑出了35.5节的最高航速。4部蒸汽弹射器的使用次数全都低于维修周期的30%,4根阻拦索是新换的,不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贺永兴”号是“陈炳勋”级最后一艘。

虽然在整体上,跟同批次的2艘没多大的区别,但是“贺永兴”号在建造期间,“薛远征”号就已经开工,而“贺永兴”号也由此成为了“薛远征”级的试金石,采用了大量原本为“薛远征”级开发的武器设备。

主要就是自卫武器。

除了采用绰号“烈焰风暴”的1130a十一管速射炮之外,还采用了dk-16“海毒蛇”中短程防空导弹。

dk-16“海毒蛇”其实就是dk-6“海蛇”的改进型,或者说换代产品。

因为dk-6装备了帝国海军几乎所有大中型战舰,还出口给几乎所有盟友,在数十个国家的海军服役,保有量非常巨大,总共有大约1000套发射系统,所以在研制dk-16时,帝国海军就明确要求,必须得兼容dk-6的发射系统,在不做太大变动的情况下,把持续作战能力提高3倍。如果能保留dk-6的火控系统,或者只是做简单改进就能兼容,那就再好不过了。

此外,导弹性能也必须有所提高。

比如射程从dk-6的24千米提高到40千米,最好能达到50千米;能够攻击掠海飞行的目标,射高不低于12000米,最好能有20000米;可用机动过载不得低于45g,末端为主动制导,最好能采用多模式导引头;导弹的发射质量不超过dk-6,并争取减重20%;弹体长度不超过dk-6,且必须采用折叠弹翼。

虽然帝国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并不低,但是得益于技术进步,特别是比冲更大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以及电子设备小型化,只要不是太在乎成本,研制出满足海军要求的导弹并不是问题。

其实,在研制后期,帝国海军已经基本放弃了dk-6的发射系统。

道理也很简单,随着“青州”级大量服役,“卢城”级驱逐舰开始接受现代化改进,垂直发射系统成为了主流,传统的斜臂发射架与箱式发射系统肯定会被淘汰,兼容dk-6发射系统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当然,“陈炳勋”级航母采用的依然是dk-6的发射系统。

其实,连“薛远征”级都一样。

不止因为便宜,还跟航母的布局有关。在寸土寸金的飞行甲板上,没地方安装垂直发射系统,用来自卫的中短程防空导弹都安装在外飘甲板上,也就没法采用需要占用内部空间的垂直发射系统。

当然,从实际使用的角度看,也没有必要。

航母需要的是自卫火力,区域与远程防空由巡洋舰承担,因此航母的防空系统以点防御为主。

简单的说,凭借1130a与dk-16,“贺永兴”级拥有6艘“陈炳勋”级中,最为强悍的自卫火力。

因为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不再受火控通道限制,还能够拦截帖海飞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所以只是dk-16系统,就把航母的防空反导能力提高了数十倍,让航母首次拥有了可靠的自卫火力。

如果“贺永兴”号早几个月过来,肯定会取代“刘长勋”号,成为特混舰队的旗舰。

关键就是,第二批次的3艘“陈炳勋”级都按照旗舰的标准建造,都配备了完善的舰队指挥系统。

原因就是,在建造第二批“陈炳勋”级的时候,帝国海军放弃了专职旗舰。

虽然把2艘在大战后建造的专职旗舰,即“天岭”号与“安岭”号保存了下来,分别担任东望洋舰队与南方舰队的旗舰,但是在帝国海军的造舰规划中,早就确定不再建造形同鸡肋的专职旗舰。

其实,专职旗舰本身就是特殊时代的产物。

随着电子设备做得越来越小,性能却越来越好,根本就不再需要用一艘几万吨的战舰来搭载通信设备。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海军要求所有航母都得具备充当旗舰的能力。

正是如此,“贺永兴”号成为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副旗舰”,而且单独编为1支航母战斗群。

这么安排,跟“贺永兴”号来自南方舰队有关。

除了航母,编在同一支航母战斗群里的2艘防空巡洋舰,3艘通用驱逐舰与3艘反潜护卫舰全都来自南方舰队。

要说的话,就只有在海面下活动的大型攻击潜艇属于东望洋舰队。

这一套南方舰队的体系,在东望洋这边总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其实,这也算是帝国海军的“光荣”传统。

发展至今,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依然是水火不容。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哪一天,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的官兵不再争斗,那才真的要感到担忧。

时至今日,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的关系,更像在相互竞争。

显然,在和平时期,这种来自内部的竞争是推动海军发展的主要力量。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舰队对抗演习。

大战结束之后,舰队对抗演习改为在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之间举行,交替在双方主场进行,而且轮流扮演假想敌。

今年的舰队对抗演习在南方舰队的主场梵炎洋进行,东望洋舰队派“周宽德”号航母战斗群参演,并且充当假想敌,偷袭处于非战备状态下的南方舰队,以检验南方舰队的防御体系与战术思想。

其实,这也是“贺永兴”号战斗群的价值所在。

按照白华伟的安排,在出海之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将举行内部对抗演习,而且由“贺永兴”号战斗群扮演假想敌,也就是纽兰海军的东望洋舰队,对扮演第四舰队的2支战斗群发起攻击。

显然,南方舰队的那些官兵,特别是战斗群指挥官,具有跟东望洋舰队官兵截然不同的战术思想。

这样一来,在演习中就更有机会找出东望洋舰队存在的漏洞。

哪怕很丢面子,也总比在战场上被敌人击溃好得多。

数十年来,帝国海军能纵横天下,始终保持着全球最强的强大战斗力,掌握着最先进的战术思想,以及全球最好的武器装备,跟这种建立在内部竞争体系之上的自我提升有巨大的关系。

出海的第二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就进入到了对抗状态。

虽然随时可以结束对抗训练,但是白华伟没有打破沉没,联系保持无线电静默的“贺永兴”号战斗群。

保持隐蔽状态,对潜在敌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至于遭到纽兰舰队突袭,白华伟反到不太担心。

演习海域在霍瓦依群岛西南,离纽兰西海岸至少都有6000千米,中间隔着整个霍瓦依群岛。

除非纽兰战舰能够潜航,不然不可能出现在能够袭击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地方。

至于能潜航的潜艇,哪怕是运气好到爆棚,也未必能突破由大型攻击潜艇、舰载反潜巡逻机、反潜直升机与反潜战舰构成的,覆盖范围超过了500千米的4道反潜网,别说还有岸基反潜巡逻机提供的第五道反潜屏障。霍瓦依群岛附近2000千米的海域,一直都是纽兰潜艇的禁区。

当然,白华伟并没掉以轻心。

在出海前,他就反复叮嘱驻军司令魏兴武少将,不管是什么消息,只要是跟纽兰共和国有关,都得在第一时间告知。

要说关系,魏兴武也是名门之后,他是海军航空兵上将魏成文的孙子。

此外,他还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为人处事都特别稳重。

受时区的影响,白华伟是在3日深夜收到梵罗国参战的消息。

当时,他就下达了最高战备命令。

因为暂时没有纽兰共和国参战的消息,所以在跟参谋商量后,他没有打破静默,也没有跟“贺永兴”号战斗群联系。

到了4日凌晨,他收到了由海军司令部转发的消息,一份来自陆军的警告。

其实,就是由丁镇南发出的警告,让他高度重视纽兰海军的威胁,做好遭到纽兰舰队突袭的准备。

在转发的时候,海军司令部的通信参谋省去了落款人的签名。

结果,变成了来自陆军司令部的警告。

对这份来自陆军的警告,白华伟并没抛到脑后,不过也没产生足够的警惕,最多只是放在了心上。

直到这个时候,他都没有打破无线电静默。

以当时的情况,白华伟或许觉得,凭借严密的侦查体系,肯定能够及时发现逼近的纽兰舰队。

可惜的是,他忽视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以侦查卫星为基础的全球海洋监视与侦查系统,已经在大战爆发之后遭到重创,无法保证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

这套系统,就是监视纽兰海军的主要手段!

相反,纽兰共和国还没参战,其侦查卫星安然无恙,能够以最高效率运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