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40章 防不胜防

帝国争霸 第140章 防不胜防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战备巡逻是一件很枯燥,甚至有点痛苦的事情,对于重型战斗机的飞行员来说,那就更加如此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帝国海军的飞行员都不是很喜欢重型舰载机。

原因也很简单:重型舰载机的续航力实在是太强了!

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重型舰载机的飞行员都会准备几个专用的密封袋,用来盛放排泄物。在螺旋桨飞机的时代,飞行员还能把装满了的密封袋丢出机舱。上次大战中,出现过巡逻机用“屎弹”袭击敌方船只,迫使敌人弃船投降的奇事。只是进入喷气时代后,就没那么方便了。等到返航的时候,特别是降落到航母上,如果不小心弄破了密封袋,就会被屎尿糊满一身。

此外,在驾驶战斗机的时候撒尿,而且不尿到裤子上面,那还是一门技术。

当然,在“战-9”服役之后,这门“技术”基本没有了用武之地。

跟以前的舰载战斗机比,“战-9”配备了更加完善,也更加先进的自动驾驶仪,极大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

关键还有,后座的导航员也能驾驶战斗机。

虽然海军从来没要求导航员达到飞行员的技术水准,但是在设计“战-9”的时候认真的听取了基层官兵的意见,为导航员保留了一套操作系统,确保在飞行员发生了意外,无法操作战斗机的情况下,能够由导航员驾驶战斗机进行紧急迫降。哪怕只是控制战斗机飞行,也比直接失控好得多。

这个设计还有一个好处,不用为“战-9”采购配套的高级教练机。

“战-9”的飞行员都是在飞过中级教练机,拿到了上舰许可之后,在“战-9”上完成最后的5次考核飞行。

通常,负责考核的教官坐在后面,而接受考核的新手在前面。

虽然帝国海军还是采购了高级教练机,主要就是“战-9”飞行一个小时的开支,足够让教练机飞行10个小时,因此采购高级教练机进行日常训练的费用反而低一些,但是通过同型机训练,“战-9”飞行员的培训合格率远高于“战-6”,结合高级教练机,能够让培训效率达到最优。

正是如此,在换装“战-9”之后,帝国海军并没有遇到飞行员不够的情况,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就把飞行员系数提高到了1.5,达到形成作战能力的最低标准,而之前往往需要耗费5年时间。

此外,一些有天赋的导航员,还有机会成为飞行员。

朱廷伟的搭档,胡海涛少尉就是如此。

6月下旬,他才通过了三试,也就是飞行考核。在经过半年的观察期之后,他就会成为战斗机飞行员。

推荐他的,就是朱廷轩。

当然,推荐导航员去参加飞行员考核,对朱廷轩来说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

现在的帝国海军航空兵司令,朱耀祖中将就是朱廷轩的小叔,也是帝国海军大将朱华圣的小儿子。

起飞之后,胡海涛才告诉朱廷轩,他已经收到调令,过几天就要去新部队报道。

大战已经爆发,帝国海军一直在扩充编制,新建了几支联队,需要飞行员,因此观察期全部取消。

按照海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通过三试的准飞行员直接编入作战部队。

当然,这并不是说两人就要分开。

他们所在的第十二舰载航空兵联队本身就是一支“预备队”,其存在价值,就是为了在战时扩编。

准确的说,充当扩编的骨干。

虽然帝国海军总共保留了15艘航母,以及15支舰载航空兵联队,但是在任何时候,最多只有10艘航母处于部署状态,也就只有10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充当主力,另外5支联队是替补。

关键还有,按照第三次军事改革做的调整,舰载航空兵联队不与航母对应,而是以轮替方式部署。

这么安排,就是要让充当替补的5支联队处于超编状态。

比如在第十二联队,除正规的2个战斗机大队与3个攻击机大队,还额外编有5个混成大队。即便在和平时期,第十二联队都拥有140架作战飞机,而在战时还可以把规模再扩充一倍。

为了保持作战能力,联队里的正规大队都会以轮换方式,临时编入其他的联队,并且随其他联队执行部署任务。

只是,额外编入的大队,通常配备从一线部队退下来的老旧飞机。

说得直接一点,其实就是要保持规模,让更多的飞行员获得训练机会,在和平时期也能保持状态。

相对而言,培训飞行员的难度比生产战斗机高得多,海军的舰载机飞行员更加如此。

因为编制过于庞大,就只有几个正规大队,所以替补联队平常部署在地面,以海军航空站为基地。

朱廷轩早就收到了消息,第十二联队即将一分为三。

在现有的联队之外,还将新增第二十二与第三十二联队,而且由第十二联队的骨干去担任联队长与大队长。

不出所料,朱廷轩将去第二十二联队,担任重型战斗机大队的大队长。

关键,胡海涛也有可能被分配到第二十二联队,并且编入重型战斗机大队。

这样一来,他还是朱廷轩的部下。

只是,朱廷轩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胡海涛,毕竟他是通过关系获得的内部消息,相关任命还没有下达。

飞了接近1个小时,才与加油机汇合。

不是说“战-9b”的巡航飞行速度不够快,而是要让前出的战斗机先补充燃油,也就得飞慢一点。

前后用了差不多5分钟,朱廷轩驾驶的“战-9b”从那家空军的“油-29a”获得了5吨航空煤油。

飞行高度超过8000米,在云层上方,气流很稳定,算得上顺利。

随后,加油机就转向返航了。

在此之前,这架“油-29a”已经为另外7架“战-9b”战斗机各补充5吨燃油。

要说的话,这也是大型加油机的优势。

换成海军自己的攻击机,哪怕是“攻-5”,在飞行700千米之后,最多也就能够为其他飞机提供6吨燃油。

只是,有一个问题,朱廷轩一直想不明白。

为了给海军舰载机服务,空军专门改进了几十架“油-29a”,准确说是为这种加油机增添了1套软管加油设备。

有趣的是,每架“油-29a”只有1套,安装在左翼外侧的挂点上,1次就只能为1架舰载机加油。

空军给出的理由是,“油-29a”只有1名加油设备操作员。

显然,这个理由根本就说不过去!

“油-29a”在通常情况下有5名机组成员,出了正副飞行员,还有加油设备操作员,领航员与机械师。进行加油作业的时候,完全可以让领航员或者机械师控制一套加油设备。再说了,对内部空间充足的加油机,多安装1套控制设备,增加1名加油设备操作员,根本就不是难事。

西陆集团一直使用的是软管加油设备,其大型加油机有3套加油设备,在理论上能够同时为3架飞机加油。

就算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也可以在右侧机翼下安装一套加油设备。

要说的话,真正的原因,或许是空军不想承担额外任务,想让海军自己掏钱采购大型加油机。

其实,海军也有类似的想法,不过是租用。

当然,这些跟朱廷轩没什么关系。

补充了燃油后,朱廷伟追上了中队里的其他7架战斗机,又向东飞行了100多千米。

在他东边还有2个中队。

严格的说,其实只有1个半中队。

“战-9”是帝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大与最重的舰载战斗机,而且采用可变后掠翼,主翼无法折叠以缩小停放时占用的甲板面积,部署状态下,占用的空间比上一代,即“战-6”多出大约20%。

受此影响,装备“战-9”的重型战斗机大队的编制规模缩减到20架,由3个中队减少为2个半中队。

因为“战-9”的性能更好,特别是截击能力远远超过了“战-6”,所以缩编之后的战斗力非但没减弱,还增强了一大截。

通常情况,由大队长直接指挥那半个中队,也就是1个小队的4架战斗机。

现在,那半个中队的“战-9”就在最前面。

这4架“战-9b”从南到北,保持大约150千米的间隔距离,在预警机前方大约550千米处搜索飞行。

如此一来,等于把搜索范围往东延伸了200多千米!

关键就是“战-9b”的火控雷达。

做为帝国海军有史以来最为强悍的舰载战斗机,还是全球第一种配备远程空空导弹,能够朝150千米之外的敌机开火的截击机,“战-9b”拥有帝国,乃至是全世界最先进,探测距离最远的火控雷达。

“战-9b”装备的平板缝隙火控雷达,理论上对高空飞行的b-52,拥有超过300千米的探测距离,跟踪距离不低于200千米。即便对战斗机大小的目标,探测距离都不会低于200千米。

正是如此,“战-9b”完全能独自完成截击任务。

在舰队防空作战中,“战-9b”还经常被当成小型预警机使用。

此外,这么安排也有战术方面的考量。

“战-9b”前出用火控雷达搜索前方空域,如果敌人出动了预警机与电子战机,未必能发现跟在后面的“指-8c”,反到有可能认为,那些“战-9b”是单独活动,或者是来自某艘航母。

如果敌人试图发起突袭,就得首先干掉这几架“战-9b”,也就会暴露作战意图。

跟在后面的就是第一中队的8架“战-9b”。

这8架战斗机,全都保持无线电静默,不但没启动火控雷达,甚至没有使用会被敌人截获的长途电台。

战斗打响之前,只接收预警机或其他战斗机提供的战场信息。

在理论上,8架“战-9b”能够同时朝48架轰炸机开火,然后还能够用格斗导弹与航炮对付漏网之鱼。

从战术层面看,肯定是绰绰有余。

虽然纽兰空军拥有上千架战略轰炸机,只是b-52系列就生产了1000多架,但是当今的指挥体系,特别是使用空射巡航导弹进行远程打击,能同时出动2个大队,也就是40架轰炸机,就是极限了。

不是说看不起纽兰空军,而是没有哪支空军办得到。

帝国空军也不例外!

至于像第二次全球大战那样,组织发起千机大轰炸,不是不可能,而是没什么意义。

所谓的千机大轰炸,不是在同一时间进行,往往会持续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并且以小机群为单位,分批次投入战斗。

其实,随着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弹药诞生,就不再以投入的轰炸机的数量来衡量战略轰炸的规模。

只是,并不等于说,防御压力减轻了。

不说别的,谁能保证agm-86c的射程只有1500千米?

虽然军情局的分析有较高可信度,纽兰空军会根据对手,即帝国空军与海军的重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确定空射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确保载机能够在防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外投射导弹,提高载机的生存能力,但是帝国空军有数百架加油机,防空战斗机能飞到1500千米之外执行截击任务。

其实,帝国空军自己就在研制射程超过2000千米,甚至是2500千米的巡航导弹。

如果agm-86c的射程超过了1500千米,那么纽兰轰炸机就能够在更远的地方开火!

关键还有,更远的射程,让发起攻击的一方有了更多的战术选择。

比如说b-52机群可以向南绕行,在霍努岛的东南方向发射导弹,避开霍努岛东边的防空战斗机。

不管什么时代,主动权都在进攻方的手里。

正是如此,才得让一个中队留在后方。

为了应付来自其他方向,特别是南边与东南的威胁,朱廷轩的中队分成了2个小队,由他直接指挥的小队在预警机的东南方向上,另外1个小队在预警机的东边,2个小队保持着差不多100千米的距离。

这样一来,如果敌机从南面杀来,至少有1个小队的4架“战-9b”能够及时赶到。

其实,朱廷伟一直想不明白。

既然相信纽兰共和国会出兵参战,还很有可能跟梵罗国一样,在正式宣战之前发起突然袭击,那么帝国当局为什么不先向纽兰共和国宣战,然后出动轰炸机,对纽兰本土,至少是其西海岸地区发起打击。

哪怕不会有多好的效果,也总比被动防御强吧。

只要双方正式开战,那么现在这种防不胜防的状态就不会存在了。

不过,朱廷轩同样相信,帝国当局肯定有很重要的理由,因为现任首辅周涌涛,是他最崇拜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