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53章 有限目标

帝国争霸 第153章 有限目标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让对手以不擅长的方式作战。

这是斯塔克拟定的作战计划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虽然在不久之前才晋升海军准将,成为第51特混舰队的指挥官,还拿到第五舰队的指挥权,但是在过去的10多年里,斯塔克一直在研究梁夏海军的将领,特别是有可能成为对手的年轻将领。

其中就包括白华伟。

前面已经提到,白华伟更加善于防守。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梁夏海军组织进行的舰队对抗演习中,由白华伟指挥的舰队,在初期总是处于防守态势,并且通过防守消耗对手的斗志与战斗力。等局面发生逆转,有了足够巨大的优势之后,他才会转守为攻,通过决定性的舰队决战来击败对手。

依靠这套打法,白华伟在舰队对抗演习中很少尝到败绩。

只是,仅有的几次失败,都跟在演习初期没能进入防御状态,被迫发起主动进攻有直接关系。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白华伟确实不太擅长进攻。

如何在开战初期逼迫白华伟选择进攻,将决定海战胜败!

站在这个角度也就不难明白,斯塔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策划这一出真假连环计了。

只是,这并非关键。

按照斯塔克的设想,跟白华伟决战是后期任务,而在初期引诱白华伟进攻,其实是为了分散梁夏海军的注意力,让白华伟率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去别的地方,从而获得取得决定性胜利所需要的时间。

这个“决定性胜利”没有在阿留群岛,是在霍瓦依群岛,而且在群岛的最西端。

没错,就是中转岛!

这里,涉及到纽兰共和国的总体战略。

如果由纽兰共和国决定发动第三次全球大战的时间,至少还要推迟10年,最好能够推迟20年。

道理也很简单。

在接下来的10年之内,纽兰海军至少还能获得3艘“尼兹”级超级航母,甚至有希望获得4艘。如果把时间延长到20年,纽兰海军则能够获得6到8艘超级航母。只要国际局势总体上保持稳定,那么不管是在10年之后,还是在20年之后,梁夏海军拥有的航母仍然是15艘。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

随着纽兰海军发展壮大,梁夏帝国肯定会对限制海军的法案做出修改,允许海军拥有更多的航母。

只是,等到10年或者20年之后,纽兰海军肯定能在东望洋上跟梁夏海军分庭抗礼。

到那时候,纽兰共和国就会有更大的战略抱负,比如在第三次全球大战中,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哪怕不可能彻底打败梁夏帝国,也能争取称霸东望洋,让东望洋的局面回到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前的样子。

可惜的是,到底在什么时候开战,不由纽兰共和国做主。

关键还有,纽兰共和国肯定不能抛弃西陆集团,单独向梁夏帝国叫板。

这么一来,就只能调整战略目标。

摆在纽兰当局面前的现实很残酷。

说得简单一点,留给纽兰联邦的时间窗口,就只有一年,最多一年半,即在梁夏帝国完成战争动员之前的这段时间。

如果没能在此之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那就不止是骑虎难下那么简单的了。

说得严重一点,到这个时候,纽兰领导人只能自求多福,祈祷梁夏领导人没有要跨过东望洋,到孤大陆开疆拓土的野心。

不管怎样,双方的实力对比摆在那里。

这些年来,特别是在跟梁夏帝国恢复邦交,超级霸权得到承认之后的10多年,纽兰共和国的舆论界充斥着狂妄自大的言论,很多人似乎觉得,在发展了几十年之后,纽兰共和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梁夏帝国。有人专门搜寻与罗列了很多所谓的“数据”,来证明梁夏帝国已经日薄西山,肯定会被正在冉冉升起的纽兰共和国超越与取代,而且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比较典型的是,梁夏帝国的制造业在走下坡路,服务业占比超过七成!

可问题是,梁夏帝国有10亿人,而纽兰共和国才4亿出头。

其实,即便是整个北孤集团,总共也就只有大约6亿人,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总共才5亿。

也就是说,这两个集团的总人口都才勉强超过梁夏帝国!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并不是孤军奋战,东方集团有数十个成员国,官方统计的人口超过了18亿!

不管是国与国来比,还是拿集团对比,梁夏帝国与东方集团的人口总量都超过了对手的总和。

更加恐怖的是,梁夏帝国早已完全实现工业化。

其10亿人口,城市化率超过85%,仅有不到5%的人口从事第一产业,而工业人口占比接近25%。

也就是说,梁夏帝国有2亿5000万工业人口!

纽兰共和国第二产业在人口中的占比约为35%,即有差不多1亿5000万工业人口,而迢曼帝国仅有不到3000万工业人口。

此外,第三产业的占比,在战争时期其实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

说得简单一点,第三产业更像是劳动力蓄水池。

在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后,数量众多的第三产业劳动力将成为工业、军事、农业等行业的候补人员。

至于劳动技能,对早已普及义务教育,正在推广高等教育的梁夏帝国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关键还有,梁夏帝国从来没有荒废过战备!

虽然第二次全球大战已经结束了40多年,但是很多在大战期间,以及战后重建时期兴建的工业设施都保留了下来。在波伊战争之后,为了消耗巨大的国内产能,梁夏帝国开始在基础建设上做文章。等到周涌涛上台执政,更是以“内陆大开发”的名义,拉开了新一轮基础建设的序幕。

现在,梁夏帝国的铁路里程超过了36万千米,为全球第一,差不多是排名第二的纽兰共和国的2倍。梁夏帝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8万千米,为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纽兰共和国仅相当于其三分之一。梁夏帝国总共有26000个机场,运营航班超过8万架,全都是全球第一,而且都是排名第二的纽兰共和国的数倍。其他的工业指标,就算有一部分低于纽兰共和国,那也只是暂时的,或者很片面。比如说钢铁产量,梁夏帝国本土的钢铁产量在大战爆发之前已经低于纽兰共和国,可是高附加值的特种钢材,梁夏帝国一直是全球第一,远远超过纽兰共和国。

可见,梁夏帝国缺少的其实只是战争动员。

等到梁夏帝国完成战争动员,爆发出来的战争潜力,足够单独挑战全世界!

关键,也就是人口!

严格的说,其实是拥有知识,具备必要的劳动技能,能参加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人的工业人口。

只是,如果连人口都不够多,又何来的工业人口呢?

毫无疑问,这也是纽兰当局高度重视梵罗国的关键所在。

在这可世界上,仅人口规模而言,能够跟梁夏帝国匹敌,而且有望在未来超越梁夏帝国的也就只有梵罗国。

其实,这也是纽兰当局不太愿意在这个时候打第三次全球大战的原因之一。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纽兰领导人的眼里,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梵罗国就肯定能够实现工业化。

只有到了梵罗国实现工业化的那一天,才有望彻底打败梁夏帝国。

不管怎样,至少在这场大战当中,不要指望能够取得绝对的胜利。

那么,所能争取的,也就只是片面的胜利。

显然,这就是纽兰共和国总体战略的关键所在。

用一句话来说:争取在一年,最多一年半的时间内,夺回被梁夏帝国实际控制的霍瓦依群岛。

如此一来,纽兰海军的进攻行动,就得围绕霍瓦依群岛展开。

攻打阿留群岛?

虽然纽兰当局一直宣称拥有阿拉斯地区的主权,但是没人能否认,纽兰当局的这个诉求很难获得承认,或者说欠缺法理依据。再说了,阿拉斯地区寒冷贫瘠,战略价值根本没办法跟霍瓦依群岛相比。

哪怕纽兰当局有心,也要首先收回霍瓦依群岛。

要想在一年左右拿下霍瓦依群岛,还没有兵力优势,难度非常大。

正面硬拼,半点胜算都没有。

这个时候,战术成为了关键。

首先就需要引开梁夏海军的主力,也就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

其次,还要争取一举夺得制海权,降低后期作战的难度。

当然,在进入到登陆作战阶段后,必须得投入足够多的兵力,确保在梁夏海军发起反击之前完成占领行动。

关键之战,其实就是夺取制海权。

这也是最难的地方。

按照传统思想,夺取制海权,就得寻找敌舰队进行决战,而且通过消灭敌舰队来夺得制海权。

毫无疑问,这也是纽兰海军无法采取用的战术。

哪怕调集5艘航母,而且斯塔克才华出众,有足够大的把握歼灭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也未必能获得跟其决战的机会。

其实,这也正是梁夏海军安排白华伟去指挥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原因。

正是如此,斯塔克提出了“以陆制海”的作战计划。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通过夺取一座具有关键价值的岛屿,切断到霍瓦依群岛的航线,封锁霍瓦依群岛。

在整个霍瓦依群岛当中,这个关键岛屿就是中转岛。

中转岛距离霍努岛差不多2000千米,往西到威岛也大约2000千米,这恰好超过岸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

只要能一举拿下中转岛,就能通过部署在该岛的作战飞机封锁霍瓦依群岛。

到这一步,梁夏海军将别无选择,只能派舰队发起反击,也就是围绕中转岛跟纽兰舰队决战。

攻打中转岛的难题并不是攻打中转岛本身。

在理论上,只要前期的准备工作充分到位,能够在3天,最多5天之内打下中转岛,并不存在久攻不下的可能。

其实,中转岛本身就是易攻难守。

正是如此,在过去几十年里,梁夏海军并不是很看重中转岛,或者说没有在中转岛的防御部署上投入太多资源。

和平时期驻守中转岛的是一支岸基航空兵联队,总共还不到2000人。

在大战爆发后,帝国海军只增派了几百名勤务人员,好为额外增加的几十架巡逻机提供服务。

真正的难处其实就是夺取制海权。

按照斯塔克的判断,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肯定会在霍瓦依群岛南面,约顿岛西边活动,而且距离霍瓦依群岛不会太近。等到纽兰共和国参战,白华伟还会根据情况,对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活动海域做出适当的调整。

往简单说,就是呆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海域内,并同时为霍瓦依群岛提供掩护。

只要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还在,纽兰海军就别想放开手脚,最多轰炸霍瓦依群岛,肯定没办法发起登陆作战行动。

显然,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完全可以呆在霍瓦依群岛南面,在1000千米之外出动舰载机打击登陆霍瓦依群岛的纽兰军队。因为不敢让舰队冒险南下,所以原本能够在几天之内完成的速决战,将演变成消耗战。

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甚至不需要出动舰载航空兵,只是用巡航导弹,就能给予在霍瓦依群岛登陆的纽兰军队迎头痛击。哪怕要安全起见,也可以前往威岛附近海域,出动舰载机为战略轰炸机提供护航掩护。

只要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霍瓦依群岛附近活动,就是天大的麻烦。

斯塔克敢打赌,白华伟做梦都想打一场消耗战。

只需要拖上几个月,等到那些那几艘之前在港口维护的航母归队,白华伟就会在适当的时候转守为攻。

其实,斯塔克竭力避免的也就是打消耗战。

要说的话,这也是斯塔克搞了这么多名堂,可以说殚精竭虑,哪怕要承担风险都得把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引开的根本原因。

斯塔克没有太大的奢望,只是想要获得3到5天的时间。

前面就已提到,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能在3到5天之内打下中转岛。

到那时候,就算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杀回来,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最多不过打一场舰队决战。

正是如此,斯塔克才选择了在约顿岛以东海域实施佯动。

只要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上当,哪怕在到达约顿岛之后就转向返回,仅仅是单边航行都要2天。

如果能够提前得知第四十一特混舰队转向东去,至少都能够获得3天时间。

现在,斯塔克就在等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