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57章 举棋不定

帝国争霸 第157章 举棋不定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如果可以,斯塔克愿意把配备反舰弹头的“三叉戟”c4全都装在1艘“俄亥俄”级潜艇上,并且把这艘潜艇编入特混舰队,担负起反舰作战重任,让其他的“俄亥俄”级干本职工作。

可惜的是,现实没这么理想。

这些导弹,分别装在5艘“俄亥俄”级潜艇上,而且每艘都是14枚,也就是刚好装满两套垂直发射系统。

只要5艘“俄亥俄”级同时出手,发射的导弹就能形成饱和攻击!

可问题是,这些潜艇还装载了更多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其实,斯塔克早就向海军司令部提出这个问题,希望能够让少数几艘“俄亥俄”级专门搭载反舰型的“三叉戟”c4,并且编入航母战斗群,从而减轻舰载航空兵、以及水面战舰的制海反舰任务。

在理论上,1艘“俄亥俄”级的反舰火力超过了整支航母战斗群。

要说的话,还没有什么战舰,甚至没有舰队能够在一次攻击当中,同时投射200枚重型反舰导弹。

即便是空军的轰炸机群,也没有这个能力!

其实,纽兰海军一直就有类似的计划,也就是装备项目。

不过,用来搭载重型反舰导弹的不是潜艇,而是巡洋舰级别,甚至更大的水面战舰。

没错,就是“武库舰”。

按照纽兰海军做的规划,武库舰其实就是导弹时代的战列舰。

这种战舰,排水量达到了数万吨,仅次于航母与两栖攻击舰,超过了包括巡洋舰在内的所有战舰。与其他战舰不同的是,武库舰没配备昂贵的电子设备,其主要使命就是搭载与发射各种类型的导弹,尤其是反舰导弹,以及用来打击地面目标的巡航导弹。凭借强大的搭载能力,武库舰将是舰队里的主要打击力量,从而让包括航母在内的其他战舰能集中力量干好本职工作。

纽兰海军没有选择具有武库舰特性的“俄亥俄”级潜艇,有很充足的理由。

在舰队作战中,跟潜艇配合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因为没有搭载电子设备,需要跟其他战舰协同作战,比如得借助由其他战舰提供的战场信息,所以在战斗当中,武库舰肯定得频繁跟其他战舰进行通信联络,而潜艇天生就存这方面的缺陷。

此外就是,在纽兰海军眼里,“俄亥俄”级搭载的导弹还不够多。

按海军提出的战术性能指标,武库舰至少要能搭载288枚垂直发射的导弹,最好能够达到432枚。

“俄亥俄”级的载弹量还不到最高标准的4成。

最关键的,其实是“俄亥俄”级无法搭载弹道导弹。

发展至今,纽兰海军依然在重点打造反舰弹道导弹,而且发展武库舰,就与正在研制的反舰弹道导弹有关。

在某种意义上,武库舰就是做为反舰到导弹的搭载平台而研制的。

没有反舰弹道导弹,就肯定不会有武库舰。

这里,跟打击链的前端,也就是搜寻目标、获取目标信息与发起攻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弹道导弹能在几分钟之内飞到上千千米,甚至是数千千米之外,而巡航导弹需要飞行数个小时。

对于一直在航行的舰队来说,几分钟与几个小时不是同一个概念。

关键就是,在几分钟之内完成的攻击,对情报的要求比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低了几个数量级!

这个特点,对武库舰来说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其实,也就是使用反舰弹道导弹发起攻击,在火控环节中交换的信息更少,才不需要为武库舰配备昂贵的火控系统。

按纽兰海军的作战设想,只需获取目标战舰或者舰队的方位信息,武库舰就能用反舰到导弹发起攻击。

如果换成巡航导弹,肯定要麻烦许多。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才明确提出,武库舰至少装载64枚射程在1500海里以上,最好能达到2000海里的反舰弹道导弹。

至于其他导弹,主要是用来对付地面目标。

相对而言,武库舰的研制难度并不大。

5家参与竞标的造船厂,都提出了能够满足海军要求的设计方案,而且无一例外的采用了商船的建造标准,其中2家还提出可以用已有的商船进行改造,或者直接使用商船的设计图纸。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其实是能够大幅度降低设计与建造成本。

不是说造船厂在为海军节约,而是海军提出的招标书里把价格限定为5亿纽币,还要求承包商签订固定金额的合同。

至于民用船只是否合适,海军并没觉得有多大问题。

道理也很简单,武库舰是导弹的搭载平台,而且肯定编在航母战斗群里面,有护航战舰保护。

那么,武库舰并不需要多强大的生存能力。

此外,如果必须按照战舰的标准建造,问题也不大,造船厂肯定能够办到,只是没办法把造价控制在5亿纽币以内。

与武库舰相比,做为核心武器的反舰弹道导弹,才是真正的麻烦。

就斯塔克所知,哪怕能够研制出反舰弹道导弹,造价也极为昂贵,肯定不可能像巡航导弹一样大批量采购。

其实,巡航导弹也很贵。

别说是“三叉戟”c4战略巡航导弹,即便是“战斧”这类战术巡航导弹,纽兰军方的采购价格都超过100万纽币。

显然,如此昂贵的巡航导弹,为武库舰的存在价值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按照432枚的标准计算,哪怕全都是战术巡航导弹,其总价值也超过4亿纽币,跟武库舰的造价基本持平。

让抗损能力极差的武库舰搭载如此多,如此昂贵的导弹,合适吗?

正是如此,国会已经3次否决了由海军提交的建造计划,还要求海军设法提高武库舰的生存能力。

其实,在战术上同样有问题。

武库舰本身没有什么战斗力,更像是海军的“战略轰炸舰”,跟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较为相似。要让武库舰发挥作用,肯定离不开其他战舰,特别是航母,也就是舰载航空兵提供的掩护。

丢掉了制空权,武库舰恐怕连1分钟都活不了。

也就是说,哪怕有了武库舰,航母仍然是舰队里的绝对核心。

既然围绕航母打造特混舰队,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发展舰载航空兵,而是搞一种连战舰都算不上的东西?

把武库舰升级成为战舰?

显然,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严格按照战舰的标准建造武库舰,不降低战术性能指标,武库舰的造价就绝对会跟航母持平。再把昂贵的导弹算上,武库舰的实际维持价格同样不会比搭载几十架舰载机的航母低。

至于作战的效费比,两者更加没有可比性。

说得直接一点,既然不差钱,为什么不多造几艘航母呢?

其实,斯塔克就是航母的坚定拥护者,一直反对发展武库舰,至少不是现在搞的那种武库舰。

在他看来,武库舰应该是以舰载航空兵为主的,现有突击力量的有效补充。

也就是说,武库舰的使命是用搭载的导弹执行首轮突击任务,提高突防率,并降低舰载航空兵的作战损失。

制海作战也是如此。

在发现敌舰队之后,由武库舰发射的反舰导弹进行首轮突击,消耗敌舰队的战斗力,特别是防空火力。如果能摧毁,哪怕是瘫痪敌舰队的主力战舰,那就更好了。接下来,才是舰载航空兵发起突击,用反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武器,摧毁与歼灭所有敌舰,取得舰队决战的胜利。

只是首轮突击就足够了。

在面对上百枚,甚至是数百枚重型反舰导弹的生死关头,任何一支舰队都无法派战斗机执行截击任务。

其实,只要能够打掉敌舰队里的主要防空战舰,就算是大功告成。

没有防空战舰掩护,而且难以派出防空战斗机,即便是梁夏舰队,也肯定顶不住接踵而至的空中打击。

换个角度,安排舰载航空兵执行首轮突击任务,那将是另外一个结果。

不要忘了,纽兰海军缺的不止是航母,还有性能先进的作战飞机,以及更加宝贵的高素质飞行员。

真要是硬碰硬,纽兰海军没什么胜算。

按照这个思路,斯塔克在几年之前就提出,没必要搞武库舰,“俄亥俄”级就能够执行反舰任务。

办法也很简单,就是为搭载的“三叉戟”c4换上反舰弹头,再像其他战舰那样编入航母战斗群。

指挥上的问题?

让“俄亥俄”级与航母搭档,就跟在航母后面,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浮上海面,以便跟其他战舰进行通信联络。

再是紧张,也不差这几分钟!

一次把168枚“三叉戟”c4发射出去,哪怕对手是拥有3艘超级航母的特混舰队,那也是绰绰有余!

可惜的是,在几年之前,斯塔克人微言轻,没有人把他的建议当回事。

不过,几个月之前,斯塔克的这个建议终于获得了海军司令部的重视,而且立即进入到行动阶段。

此时此刻,隶属于夕落洋舰队的6艘“俄亥俄”级就在造船厂里大修,其中主要项目就是为搭载的“三叉戟”c4导弹换上反舰弹头。在完成之后,这6艘潜艇将通过望夕运河开赴东望洋。

这么安排,只是因为生产反舰弹头的工厂,也就是雷声公司的兵工厂在东海岸地区。

当然,还跟东望洋舰队的“俄亥俄”级潜艇得执行作战任务有关。

按照斯塔克的部署,10艘“俄亥俄”级分成2支分队,其中第1分队在后方,执行的战略威慑任务,在必要的时候对梁夏帝国本土,或者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前沿军事基地发起打击。另外一个分队编在第51特混舰队里面,准确说是在舰队后面,并直接听从斯塔克的指挥。

这5艘“俄亥俄”级都搭载了具有反舰能力的“三叉戟”c4。

问题就在这里!

早在几天之前,第1分队的5艘“俄亥俄”级就按计划向西航行,前往可以攻击梁夏本土的北东望洋西部海域,而且这5艘潜艇处于最高战备状态,只听从最高统帅,也就是总统或者代替总统行使军事指挥权的参联会主席下达的命令。别说斯塔克,就算是东望洋舰队司令官,也无权调整作战部署。

斯塔克能够指挥的,也就只有第2分队的5艘潜艇。

这已经很有面子了!

如此一来,要是斯塔克打算替空军擦屁股,也就是在5日白天让巡航导弹潜艇参战,动用“三叉戟”c4打击阿留群岛与霍瓦依群岛上的军事目标,不但会暴露作战意图,还可能暴露行踪。

即便一切顺利,也有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比如,在得知纽兰海军的“俄亥俄”级在北东望洋上发射了巡航导弹之后,白华伟很有可能放弃前往约顿岛附近海域的念头,率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撤回去,在威岛或者北马群岛附近海域待命。

这么安排,其实是为了保护本土,阻止纽兰海军的巡航导弹潜艇继续向西航行。

仅仅如此,那还没什么。

要命的是,如果由此猜到纽兰海军的真实意图,梁夏海军肯定会做出调整,拼了老命都会守住中转岛。

这样一来,突袭就会演变成鏖战。

如果没能在几天之内占领中转岛,并演变成持久战,哪怕到最后拿下了中转岛,也不可能夺回霍瓦依群岛。

说得直接一点,第2分队的5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是斯塔克手里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筹码,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使用。

现在是万不得已吗?

这才开战的第二天!

正是想到这个问题,斯塔克一整夜都没有睡觉。

激战正酣,就算没受到困扰,斯塔克也不会离开航母的司令舰桥。

即便在天亮后,斯塔克都没做出决定,其实什么都没做。

斯塔克为自己留了一手,空军同样有备用计划。

无法依靠前线基地,也能利用本土腹地的机场,大不了多安排一些加油机,多进行一次空中加油。

其实,斯塔克有种预感,准确说是根据交战情况做出的判断。

梁夏海军很快就会采取行动!

关键就是,在开战之后,梁夏海军一直在向北东望洋派遣巡逻机,梁夏空军也出动了大型电子侦察机与预警机。

不到24小时,就有数十架梁夏军队的大型飞机在北东望洋上被击落。

如此巨大的损失都没让梁夏军队打退堂鼓,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梁夏军队确实不知道第51特混舰队的行踪。

在这种情况下,白华伟还能够稳如泰山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