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70章 痴人说梦

帝国争霸 第170章 痴人说梦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白华伟提到丁镇南,还以较为隐晦的方式提到了新军事学说,显然是另有目的。

虽然欠缺经验,但是江文龙不笨,知道白华伟肯定不是随口一说,要不然不会叫他来到外面的露天回廊上。

“最初的时候,包括我在内,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丁镇南是在胡说八道。”

“新军事学说?”

白华伟摇摇头,否定了江文龙的说法,接着开始的话说道:“不管怎么样,新军事学说具有很突出的意义,至少是大胆尝试,没必要否定。让我们觉得不解,无法接受的,其实是对全球大战的否定。”

这次,江文龙没有插嘴。

对他来说,全球大战完全是历史,别说是亲身经历,哪怕是跟亲历者都没半点交集。

“过去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里,我们始终都相信,只要能调集全部力量,就能凭借全球最多的人口,最完善的工业体系与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通过一场大规模战争,击败所有的敌国,至少是最主要的对手。”

说到这里,白华伟叹了口气,只是没让江文龙开口接话。

“真要说的话,在第一次全球大战中,我们离这个目的只有一步之遥。要不是狭夷皇国突然背叛,以及纽兰联邦加入了同盟集团,肯定是另外一个结果。只可惜,这不过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假设。”

“问题是,就算这个假设变成了现实,我们在第一次全球大战中大获全胜,所能获得的结果也不会比现在,也就是第二次全球大战好多少。事实上,在击败同盟集团之后,我们仍然得面对迢曼帝国。”

江文龙说这些话的时候,白华伟只是认真在听,并没有要发表意见的意思。

“再说了,以第一次全球大战的技术水准,跨洋攻打纽兰本土的难度极大,基本上无法取得成功。”

江文龙也不是随便说说,毕竟现在有些人喜欢为第一次全球大战复盘,并且通过推演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对此,江文龙一向嗤之以鼻。

这时,白华伟微微点了点头。

要说的话,两栖登陆作战一直就是海军的头号难题,而且直到第二次全球大战,舰载航空兵发展起来之后,才有了本质上的改变。在此前的所有战争中,打赢两栖登陆作战的希望都很渺茫。

在历史上,布兰王国就靠长弓手,在滩头阵地挫败了入侵的洛克大军。

其实,即便到了近现代,也就是在第一次全球大战当中都是败多胜少,罕有旗开得胜的经典战例。

比如为了击败忒尔帝国,布兰王国动员数十万大军,以及差不多半支海军,在东陆心海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登陆作战行动。鏖战了数月,伤亡数十万官兵,损失数艘无畏舰,最后还是以失败收场。

就是这场登陆作战,让时任海军部长的丘尔不得不引咎辞职。

即便是比较成功的战例,比如狭夷陆军在冰风暴半岛南端的登陆作战行动,也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而且在登陆成功之后,因为后继投入不到位,没及时扩大突破,使得登陆成功的价值大打折扣。

要往根本上讲,就是由海到陆的投送能力不足。

其实,就是凭借这一点,布兰王国才能称霸全球上百年,只是用一支强大的舰队就能粉碎来自西陆强国的军事威胁。

这个特点也决定了,远征行动是败多胜少。

在历史上,有很多类似战例。

比如在梁骆战争与第一次全球大战之间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只是对付几万移居玄大陆的殖民者,布兰王国就动用了几乎所有的陆军,烧掉了相当于2年岁收的巨额军费,以伤亡数万名官兵的代价,取得了惨胜。关键是,到最后还是做出妥协,承认了这些殖民者的特权。

在这方面,梁夏帝国也一样。

最有代表性的,也就是远征迪文王国。

在称霸梵炎洋之后,也就是后陈炳勋时代,为了扩大帝国的利益范围,为进军奥洲打下基础,当时的海军总司令刘振堂提议,攻打位于东南地区最南面,也就是在奥洲大陆北面的迪文王国。

因为是被郁金王国的殖民者统治,所以在东南地区,迪文王国很特殊,与其他殖民地的关系不大。

只是,其战略价值非常巨大。

以迪文王国为跳板,能把远程奥洲的战线缩短九成,而且可以在人口较少,更容易取得成功的西海岸地区登陆。

关键还有,迪文王国仅仅是一个弹丸小国,人口不到50万,而且以土著为主。有较强战斗力的移民总共都没1万,其中能够拿起武器战斗的壮年男性,最多才2000人,而愿意战斗的恐怕还不到1000人。

按照刘振堂的计划,迪文王国能一鼓而下!

结果却是,在先后投入3支地面部队,动用了半数战舰,也没能占领这座面积1万多平方千米的岛屿。在鏖战数年,并且伤亡上万名官兵之后,帝国海军不得不撤军,就此放弃攻占迪文王国的念头。

其实,也就是通过这场战争,迪文王国才赢得了帝国的尊重,并且在第二次全球大战结束后正式宣布独立建国。

迪文王国由此成为西东望洋地区,唯一由西方殖民后裔控制与主宰的国家。

可见,要在第一次全球大战期间,发动一场远渡重洋的登陆作战行动,而且是针对仅次于帝国的纽兰联邦,那根本就不是在冒险,而是把成千上万的将士送入屠宰场,去做毫无意义的牺牲。

就算到了20多年之后的第二次全球大战后期,在只剩下负隅顽抗的纽兰共和国时,帝国当局都只能选择隐忍。按当时做的估算,登陆与攻打纽兰本土,哪怕选择难度最小的作战方案,也会在登陆阶段伤亡大约25万名官兵。要想战胜纽兰共和国,遭受的伤亡恐怕会超过500万。

显然,这是一个谁都无法接受的代价。

在此之前,帝国陆海两军的伤亡总共都不到200万!

关键还有,如此巨大的伤亡,会让取得的胜利黯然失色。哪怕是占领整个北孤大陆,也没办法抵偿遭受的损失。

可见,就算顺利的打完了第一次全球大战,也无法取得全面胜利。

最终所得到的结局,跟第二次全球大战没有本质的区别。

要说的话,第二次全球大战本身就是第一次全球大战的延续,属于梁夏帝国的胜利只是晚了20多年到来。

既然如此,又哪来的全面胜利呢?

江文龙的思路非常清晰,而且说得很直接,并没有因为白华伟是舰队司令,就变得谨小慎微。

当然,这其实是帝国海军年轻军官的特色。

“就像你说的,我们也是在经过反复推演之后,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白华伟并没觉得江文龙胆大包天,毕竟没有点胆色,也进不了舰队司令部。“同样的,这个结论也证明了丁镇南的观点。”

“打全球大战的思想是错的?”

白华伟点点头,才说道:“当时,仍然有一部分高级将领不愿意接受,而且以海军将领为甚。只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打全球大战的思想已经存在数十年,一直被我们奉若至宝。更重要的是,不到一百年,就诞生了两位战神级别的统帅,更加坚定了我们打全球大战的念头。”

“这……”

“再涌现出一位战神级别的统帅,我们或许就能够在第三次全球大战当中,击败以纽兰共和国为首的所有西方强国。”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白华伟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对此,江文龙明显有点尴尬。

谁都知道白华伟是白止战的儿子,而且是最受关注的小儿子。

主要就是,白止战晚婚,而且除了大儿子之外,接下来3个都是闺女,在晚年才有了第二个儿子,以及最小的女儿。等到白止战离开海军司令部的时候,白华伟刚好成年,并且以当年最优成绩考入帝国海军学院。

从他穿上军装的那一天开始,就被认定是战神的接班人,帝国海军在下一场全球大战当中的统帅。

其实,这主要跟他年少时的表现有关。

可惜的是,世界上没有天才,却有不少拔苗助长的蠢行。

总而言之,白华伟更多的是盛名在外。

不是说他的能力不够强,而是远远达不到与名声相符的程度。

按较为公允的说法,白华伟的指挥才能最多就跟刘向真相当,跟白止战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至于在下一次大战当中,能否涌现出第三位战神级别的统帅,那就不大好说了。

其实,可以说希望不大。

关键就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战结束后,大致和平的局面已经维持40多年,那些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纵横沙场的老将都已逝去,即便是年轻军官也已老迈,比如现任帝国首辅周涌涛。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周涌涛只有20多岁,是名副其实的小鲜肉。

从传承的角度来看,以白华伟为代表的这一代,就是最后一批还能够从参加过大战的前辈那里获得指点的军官。再往后,哪怕是海军学院的高材生,也未必能见到刘向真,更别说是由校长面授机宜。

更加糟糕的是,在大战之后,就没打过像样的海战。

数十年来,帝国海军的主要任务,都是去对付与收拾那些不太听话的小国,充当维护帝国利益的大棒。

这种类似于治安的作战行动,根本就锻炼不出高素质的官兵队伍,特别是统帅级别的指挥官。

不要忘了,白止战并非从一开始就是海军战神。

在年轻的时候,他参加过守望者海峡海战,向舰队司令官提出了具有重大意义,还改变了战局的建议。在第一次全球大战结束后,他以监造长身份,参与了帝国海军所有舰队航母的设计与建造工作,并且在每年的舰队演习中扮演主角。即便是如此,也经过了近20年的磨练,才有此后的一战成名。

不说别的,那个时代的帝国海军,甚至是整个帝国都在为复仇做准备。

哪怕期间也没有大规模战争,更别说舰队决战,可是帝国海军上下都没有松懈,官兵全都憋着一口气。

相比之下,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就太舒服了。

在获得了全球霸权,成为全球头号海军后,帝国海军一下就松懈下来,特别是在白止战离去之后。

不是说后面的几位司令官不给力,是时代变了。

就拿征兵来说,在过去,没人会相信,帝国海军会遇到招不到新兵的窘境,而现在成了常态。别说是普通士兵,哪怕是军官,也一年不如一年。原因很简单,有才华的年轻人更加愿意从事赚大钱的工作,而不是到军队去吃哭,哪怕海军的待遇一向很高,吸引力也比不上银行、医生与律师。

能拿百万年薪,为什么要去军队吃苦?

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白止战那样的战神的可能又有多大?

对于这个问题,江文龙更加有发言权。

当初,如果不是他坚持己见,而且拿保护人权的相关法律来说事,恐怕他会成为帝国皇家学院的学生。他的父母都认为他应该拿着全额奖学金,去帝国皇家学院攻读法律,或者更热门的金融学。关键是,他的高中老师也希望他能够去帝国皇家学院,主要是他所在的中学已经很多年没有学生考入帝国皇家学院了。

一名职业军人,哪怕在退役的时候当上了将军,终其一生的收入,也不及律师或者金融操盘手的零头。

此外,当上将军的概率极为渺茫。

帝国海军学院每年招收3600名新生,而一名军官的服役生涯一般在35年左右,帝国海军总共有600多名现役将领,因此晋升将军的概率仅有0.4%,即2500名军官,才有1个能成为将军。

对平民出身的军官来说,晋升的概率更低,大概为平均值的十分之一。

相比之下,一个兢兢业业的外科医生,平均只要20年,就能够成为主治医师。如果是律师,只要运气不太差,找对了搭档,努力奋斗15年左右,就能有自己的事务所,或者成为合伙人。

显然,这就是年轻人不大愿意参军的原因之一。

有才华的年轻人不愿意参军,平常也没有多少锻炼机会,又哪来的战神呢?

其实,官兵的素质,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别看帝国海军一直注重军风军纪,可是以现今这些年轻官兵,哪怕白止战复生,也未必能够横扫四海。

从这个角度看,指望“战神”来取得全面胜利,无疑是痴人说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