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93章 接二连三

帝国争霸 第193章 接二连三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虽然安排了预警机在西南方向上执行巡逻任务,但是距离实在太远了,没法跟攻击机群保持实时通信。

通常,在这种距离超过1000千米的作战行动当中都得依靠通信卫星。

可惜的是,通信卫星遭到了攻击,至今都处于瘫痪状态,而且没人知道能够在什么时候恢复运行。

结果就是,只能断断续续的收到攻击机群发回来的报告。

首先与敌人交战的,是前出的护航战斗机。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说惨烈。

在遭到梁夏战斗机拦截之后,f-14b机群非到没有转向规避,还加速突击,凭借速度来缩短交战距离。

其实,这也是纽兰海军舰载航空兵的典型护航战术。

与执行防空任务比,护航任务的最大特点,其实就是没有预警机,以及防空战舰提供的支持。那么对于护航战斗机来说,在遇到防空战斗机的时候,唯一的机会,其实就是抢在被击落之前,缩短到目视交战距离之内,然后通过格斗空战来取得胜利,或者说缠住对方的防空战斗机。

在纽兰海军航空兵看来,快速突击是最有效的护航手段。

道理也很简单,防抗战斗机依托的是靠后部署的预警机,而护航战斗机快速突击必然会对预警机构成威胁。为了保住预警机,防空战斗机就得拦截突击的护航战斗机,也就没法对付跟在护航战斗机后面的攻击机群了。

依据这一战术理论,纽兰海军拟定了一套很详细的护航战术。

显然,快速突击的f-14b确实是个不小的威胁。

只是,梁夏舰队也早有准备。

不要忘了,在发起攻击之前,那些执行侦查任务的f/a-18d已经暴露了纽兰特混舰队的存在。

也就是说,在攻击机群杀到之前,梁夏舰队已经加强了舰队防空。

f-14b机群面对的,就是以“战-9b”为首的防空战斗机。

要说的话,梁夏舰队也下了血本。

从3支突击集群发回的报告来看,梁夏舰队至少出动了32架防空战斗机,还构筑了两道防空拦截网。

正是如此,在拦截了护航战斗机之后,还能对付跟在后面的攻击机群。

只是,梁夏舰队的指挥官肯定没想到,纽兰舰队的攻击机群分成3个编队,从3个方向发起突击。

其实,这已经违背了基本的攻击战术。

为了提高攻击机的突防概率,或者说在遭到拦截之后的突防比例,往往会采用大机群的方式发起攻击。

这样一来,哪怕遭到了拦截,也有部分攻击机能够突破敌人的防空网。

此外,还能更有效的利用护航战斗机。

毕竟,护航战斗机是掩护一个方向的攻击机群,而攻击机群里面有多少攻击机,反到是次要问题。

换句话说,如果把3艘航母派出的战斗机放在同一个方向上,那就是24架f-14b,肯定能够对梁夏舰队的防空网构成严重威胁,比如冲散防空战斗机,从而让攻击机群到达攻击海域上空。

哪怕要分散敌人的防空力量,最多就分成两支机群。

正是如此,梁夏舰队在做防空部署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东边与东北。

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那确实就是第六十一特混舰队。

通常情况,在高强度的防空作战当中,双航母战斗群最多只能关注到两个方向,即搭载的舰载战斗机,以及2艘航母的出动速度,也就只能确保在2个主要方向上投入足够的防空力量。

再多的话,就得增加第三艘航母。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航母战斗群要面对来自多个方向的威胁,所以在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的时候,往往都采用三航母战斗群。事实上,也只有3艘航母才能搭载足够的舰载机,构筑起足够牢固的防空网。

结果就是,从东南方向突击的机群并没有遇到阻拦。

等到前出的预警机发现来袭的攻击机群时,准确说是前出的护航战斗机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做出调整。

当时,升空巡逻的“战-9b”都处于交战状态,而紧急出动的“战-9b”还没有赶到。

大概是担心被击落,或者是舰队指挥官下达了命令,那架“指-6c”在判断出来袭敌机是f-14b之后就转向飞走了。

随后,跟在f-14b后面的24架a-6d开始加速冲刺。

其实,这些a-6d一直都在加速冲刺,主要是其飞行速度本来就不快,冲刺速度与巡航速度没有太大差别。

只是,在护航战斗机去人已经赶跑了敌人的预警机之后,a-6d机群才把飞行高度提高到500米。

在此之前,24架a-6d都在贴近海面的超低空飞行。

要说的话,超低空突防一直就是a-6d的拿手好戏。

设计a-6d的那个时代,便携式防空导弹与配备了火控系统的小口径自行高射炮都没有问世,威胁最大的是各种远程防空导弹与大口径高射炮,因此超低空突防是相对较为有效的突击手段。

其实,在这个时代的攻击机都很重视低空性能。

具有代表性的,除了纽兰海军的a-6,还有梁夏海军的“攻-5”,以及西陆集团的“美洲虎”与“狂风”ids等。

这些攻击机都具有非常出色的低空稳定性,而且实现的手段都差不多。

简单的说,就是高翼载。

虽然高翼载会降低机动性能,让飞机变得更加笨重,但是相对的,越是笨重的飞机,低空飞行的稳定性就越好。

也就是凭借这一点,a-6d拥有很出色的低空稳定性。

其实,按照最出的设计思想,a-6d的首要任务就是挂上半穿甲航空炸弹,在贴近海面的高度上,飞到敌舰的上空,并投下炸弹。毕竟在设计a-6d的时代,反舰导弹还是一种很不靠谱的武器。

只是这次,使用的反舰导弹。

在驱逐了梁夏舰队的预警机之后,f-14b并没撤退,而是继续向西北突击。

随后,梁夏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就杀了过来。

除了有4架“战-9b”之外,还有几架“战-12a”。

显然,遇到了紧急情况,梁夏舰队把多用途战斗机都派了出来。

与另外2个方向上一样,护航的f-14b竭尽所能的缠住敌人的防空战斗机,为攻击机创造突防的机会。

其实,也只有该方向上的突击取得了突破。

在凌晨3点50分左右,至少有2个中队的a-6d在距离梁夏舰队大约150千米的地方投下了携带的反舰导弹。

按编队长机的报告,在发起攻击之前,已经探测到了梁夏海军的航母。

准确的说,是通过雷达探测到的信息,确认在150千米外有一艘航母,而不是小得多的防空战舰。

总而言之,16架a-6d相继发起攻击。

至于第三个中队的8架a-6d,因为在突击的过程当中遭到拦截,没能到达发起攻击的海域。

150千米这个攻击距离,算得上非常理想。

“鱼叉”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能达到185千米,因此就算是遭到干扰,还有第二次攻击机会。

关键就是,在这个射程上能采用跃升弹道。

简单的说,就是在逼近敌舰,也就是进入进程防空系统的拦截范围前,反舰导弹迅速爬升到高空,再俯冲发起攻击。

此举,最大的好处,其实就是能够有效的提高导弹的突防率。

针对以速射炮为代表的末端反导拦截系统有非常突出的效果。

因为导弹的机动范围大,而反导系统的随动系统未必跟得上,所以在面对突然爬升的反舰导弹的时候,反到系统未必跟得上,也就有可能丢失目标,从而错过最宝贵,也是唯一的拦截机会。

16架a-6d,总共投射了近60枚“鱼叉”反舰导弹。

这个数量,不足以歼灭第六十一特混舰队,但是肯定能重创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并使其丧失部分作战能力。

要说的话,这些导弹也就只够对一艘航母发起饱和攻击。

不要忘了,在航母附近,肯定会有一艘防空巡洋舰,以及数艘具有一定防空作战能力的护航战舰。

其实,就算是反潜护卫舰也配有防空导弹。

何况,空中还有防空战斗机。

在预警机的指挥下,准确说只要预警机能够及时发现来袭的反舰导弹,就能引导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

哪怕瘫痪,甚至是击沉一艘超级航母,也就只需要10多枚反舰导弹,可是能够突破重重拦截的反舰导弹肯定不多,别说是击沉航母,能够让航母受到重创,短暂丧失战斗力就不错了。

关键还有,“鱼叉”针对的就不是航母这类超级巨无霸。

在纽兰海军的战术体系里面,承担反航母作战重任的其实是“战斧”的反舰型,也就是bgm-109系列重型反舰导弹,而agm-84“鱼叉”属于轻型反舰导弹,主要用来对付中小型战舰。

可惜的是,“战斧”导弹的空射型号无果而终。

其实,就算有,也会因为太笨重,特别是尺寸太大,无法由舰载机挂载与使用。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航空兵才不得不一直使用“鱼叉”。

至于传说中的那种新式反舰导弹,也就是“沉默彩虹”的反舰型,就算研制了出来,暂时也只能提供给岸基航空兵使用。不是说太过笨重无法由a-6d挂载,而是a-6d的电子设备不够先进。

在纽兰海军的计划当中,挂载使用“沉默彩虹”反舰导弹的,其实是还在研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服役的a-12攻击机。

只是,斯塔克也没有指望靠一支攻击机群干掉第六十一特混舰队。

要说的话,那些攻击机能够顺利把挂载的反舰导弹发射出去,就很不错了。

说得直接一点,哪怕3支机群全都取得了突破,而且从3个方向发起攻击,也无法全歼第六十一特混舰队。

毕竟,对付agm-84这类亚音速轻型反舰导弹,并不是一件多困难的事情。

别说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即便是第51特很舰队也能顶住这种程度的攻击。

正是如此,斯塔克想达到的目的,其实是通过这轮攻击,打破梁夏舰队的作战部署,为接下来的攻击创造机会。

没错,就是由轰炸机发起的攻击!

在第51特混舰队出动舰载机发起攻击的时候,40架挂着重型反舰导弹的b-52g正在东北东望洋上空向西飞行。

按后方提供的消息,这些轰炸机都能够在天亮前后到达。

其实,只需要一支编队的20架轰炸机就够了。

这也是斯塔克做出的部署。

让20架b-52g参与打击第六十一特混舰队的行动,另外20架在后方待命。

此外,第51特混舰队会安派舰载战斗机,为轰炸机群护航,确保轰炸机群能够顺利的完成攻击任务。

正是如此,在a-6d机群发起攻击的时候,第51特混舰队的3艘航母都在为天亮后的战斗做准备。

因为已经找到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所以不再需要安排舰载机执行侦查任务。

相对而言,防空任务变得更加的沉重。

毕竟,梁夏军队肯定会发起反击。

为此,斯塔克对航空作战做出了调整,让原本安排执行侦查任务的24架f/a-18都转为执行舰队防空任务。准确说,是卸下副油箱与侦查吊舱,挂上空对空导弹,并且做好起飞的准备。

当务之急是让在12日夜间出动的防空战斗机返航。

道理也很简单,只有f-14b具有足够大的航程,能够为轰炸机群提供掩护,也就得让这些战斗机尽快做好升空准备。

正是如此,也才得让f/a-18执行防空任务。

关键就是,第51特混舰队的3艘航母都只搭载了1个大队的24架f-14b,没有多余战斗机可用。

哪怕每艘航母只回收10来架战斗机,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主要就是,肯定得在飞行甲板上面保留一批防空战斗机,还得在飞行甲板上完成再次出动的检修工作。

此外,就是必须在攻击机群返回之前让护航战斗机升空。

不然的话,飞行甲板会乱成一团。

毫无疑问,这是高强度保障作业,在平时根本就遇不到,也就只有在高强度的战斗当中才会出现。

显然,这也是纽兰海军最欠缺的东西。

忙中难免不会出错。

“尼兹”号这边的情况还稍微好一点,毕竟配属给旗舰的都是最为优秀的官兵。

在“斯普”号与“哈尔”号那边,不到一个小时就各自报废了一架战斗机,原因都是勤务人员在做维护的时候操作不当。

快到凌晨5点,斯塔克都不得不怀疑,能否赶在天亮之前派出护航战斗机。

关键就是,完成了攻击任务的舰载机已经返回,而且燃油均所剩无几,都需要尽快降落到航母上。

在进入到回收作业状态之后,就别想派出防空战斗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