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95章 全力以赴

帝国争霸 第195章 全力以赴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投入了充足的兵力,加上巧妙的战术安排,这样的攻击行动,想要失败都不大可能。

只要压制住防空战斗机,由20架b-52g投射的数百枚重型反舰导弹,肯定能消灭第六十一特混舰队。

不过,斯塔克并没掉以轻心。

在派出护航战斗机之后,3艘航母又各自出动了2架ea-6b电子攻击机。

安排舰载预警机指挥护航作战的难度极大,主要是预警机的航程不够,飞行速度也跟不上战斗机编队,而冒险前出又有被敌机击落的风险,不过派遣几架电子攻击机为护航战斗机提供支援,就没那么麻烦了。事实上,第51特混舰队也就只有这6架ea-6b状态良好,能升空执行作战任务。

显然,斯塔克从一开始就把希望寄托在轰炸机身上,没想过要依靠舰载航空兵消灭第六十一特混舰队。

其实,这也反映出,纽兰海军的战前准备确实不够充分。

第51特混舰队的3艘超级航母都只搭载了6架ea-6b。

虽然这个数量比平时增加了50%,但是相对于高强度的作战行动,6架电子攻击机肯定不堪重负。

要说的话,梁夏海军也有类似的问题。

和平时期,梁夏海军的一支舰载航空兵联队里,通常有1个小队的电子攻击机,一般是4架,少数为6架。只是梁夏海军总共有15支舰载航空兵联队,装备的电子攻击机却达到了120架。

也就是说,在标准情况之下,每支舰载航空兵联队有8架电子攻击机。

平时减少部署数量,其实是因为电子攻击机的维护保养比较麻烦,而且在日常战备巡逻当中,出动电子攻击机的机会比较少。少搭载几架,不但能够减轻航空部门的作业负担,还能节约一大笔开支。

至于多出来的,编在非部署状态的航空兵联队里面。

因为随时都有几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处于非部署状态,所以说留下几十架电子攻击机,也就是部署在海军航空站里面,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存在因为利用率不高遭到论议两院责难的问题。

其实,也就是因为战备部署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跟同型号的舰载攻击机比起来,电子攻击机的服役寿命长得多。比如梁夏海军的“攻-5cz”已经服役了差不多30年,而同时代的“攻-5c”早已退役,即便是晚了近10年才加入战斗序列的“攻-5f”都已经陆续退役,而“攻-5cz”至少还要服役15年。

当然,在进入战斗状态之后,肯定得恢复战时编制。

在波沙湾战争爆发之后,梁夏海军就立即做了调整,让执行作战任务的舰载航空兵联队的电子攻击机分队达到满编状态。

实战证明,8架依然是远远不够!

相对于频繁的作战行动,特别是在战争的初期,在需要强行突破敌人防空网的时候,每次作战行动都需要电子攻击机的掩护,而且作战强度非常大,使得电子攻击机部队几乎是在疲于奔命。

关键还有,海军的电子攻击机拥有更加全面的作战能力。

相对于空军的“攻-8fz”,海军的“攻-6cz”不但能够使用电子干扰吊舱压制敌人的防空雷达,还能够使用反辐射导弹直接攻击敌人的防空雷达,具有相当完备的独立作战能力,能独自完成防空压制任务。

在通常情况下,“攻-6cz”都是以双机编队出动,分别负责电子干扰与防空压制。

如果由空军的作战飞机来执行类似的干扰压制任务,不但需要出动2架“攻-8fz”,还要出动数架携带反辐射导弹,专门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战斗机或者攻击机,作战效率明显不如海军的“攻-6cz”。

正是如此,在波沙湾战争中,海军的电子攻击机非常受欢迎。

除了得掩护舰载攻击机,在很多时候还被召唤去掩护空军的作战飞机,甚至伴随轰炸机作战。

任何时候,都会有几架“攻-6cz”在战场上空徘徊,而“攻-6cz”也由此成为出动频率最高的舰载机。

按照波沙湾战争的经验,一支舰载航空兵联队,至少都需要12架电子攻击机。

可惜的是,在短期之内,不但没有那么多的电子攻击机可用,在航母上也没有更多的空间来支持额外的电子攻击机。

不是没法停放,而是没法提供必要的维护保障。

前面已经提到,电子攻击机对维护保障有比较高的要求,特别是那些复杂的电子设备需要频繁的进行检修。

因为电子设备容易受到环境影响,所以维护工作必须在机库里面进行。

别说大型航母,即便是超级航母,也只是在机库前后各设有一座维修车间,能够对精密设备进行维护检修。

显然,需要进车间维护的不止电子攻击机。

在大部分时候,维修车间都是用来对雷达、发动机、数据链等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

不说别的,只是给几十架舰载机的发动机进行维护,就需要大量时间,准确说是占用大量的车间时间。

那么,可以用来维护电子攻击机的时间就不会太多。

正是如此,1艘航母搭载8架电子攻击机,就已经是极限了。

其实,梁夏海军早就认识到了电子攻击机不足所产生的问题。

只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太容易。

关键,其实是技术。

按照梁夏海军做的规划,或者说是想出的办法,其实是通过技术手段,让电子攻击机不再那么的特殊。

道理也很简单,所有的电子攻击机都是以攻击机为平台,只是通过装备与挂载专门的电子战设备,并且安排电子战军官操作,获得了强大的电子战性能,而在本质上依然是一种攻击机。

电子攻击机如此的复杂,关键是技术不够先进。

如果技术足够先进,那就不需要专门的电子战设备,也不用,或者说减少电子战军官的人数。

其实,相关的先进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比如梁夏空军为“战-20”研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测试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强大的电子战能力,除了能以被动工作的方式模仿电子侦查设备之外,还能够通过相位控制,对敌方的雷达进行压制式干扰。

此外,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智能化技术的出现,以及在军事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让操作电子设备变得不再那么复杂,也就能够用1名电子战军官来完成过去需要2名,甚至3名电子战军官才能够完成的操作。

正是如此,梁夏海军的下一代电子攻击机,跟舰载攻击机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

简单的说,通过更换少数必要的机载设备,使用相关的火控软件,并且挂载与使用专门的电子战吊舱,“攻-12”的双座型就能够执行电子攻击任务。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在内部弹舱携带反辐射导弹。

这样一来,一支攻击机大队当中,至少有一半,也就是12架攻击机能用来执行电子战任务。因为减少了载机种类,所以还能够扩大攻击机的编制规模,比如多搭载一个大队,也就增加了12架电子攻击机。

可惜的是,在参战之前,纽兰海军对电子攻击机的价值并无清楚认识。

就算知道电子攻击机很重要,纽兰海军也没认识到,平常编制的4到6架,根本就不堪使用。

结果就是,在攻打中转岛的战斗当中,两支特混舰队的ea-6b的出动强度,全都达到设计最大标准的两倍以上。

部分时候,1架ea-6b要在一天之内出动5个架次,相当于设计标准的2.5倍。

按照统计,第51特混舰队的ea-6b,每架日均飞行时间超过10个小时,而第52特混舰队的更是达到12个小时。

如此高的出动强度,必然导致电子攻击机的完备率急剧降低。

在此之前,第51特混舰队就损失了3架ea-6b,而且全都是因为高强度出动所导致的飞行事故。即便是剩下的15架,也只有6架处于能出动的良好状态,另外9架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没办法出动。

其实,就算是能够出动的这6架,也有一些小问题。

6架电子攻击机也只够执行一次攻击任务。

正是如此,在首轮攻击当中,斯塔克才没有动用这些电子攻击机。

按照安排,这6架电子攻击机都在战斗机之后升空。

显然,这跟通常采用的出动顺序不大一样。

以往,如果需要安排电子攻击机执行攻击任务,或者说是为攻击机群护航,得首先让电子攻击机起飞。

道理也很简单,电子攻击机飞得最慢。

在挂上了4具电子干扰吊舱,以及1具大型副油箱之后,ea-6b的巡航飞行速度不到每小时800千米,而f-14b的巡航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1000千米,即便是a-6d,也在每小时800千米以上。

为此,就需要让电子攻击机首先起飞,然后在飞行途中,通常都是在进入战区之前,跟攻击机群汇合。

要说的话,这也是海军舰载电子攻击机的主要缺陷。

在梁夏海军也一样。

因为电子攻击机的飞行速度太慢,所以每次攻击行动需要精心策划与安排,而且没法保证每次都能够执行到位。在波沙湾战争中,梁夏海军舰载航空兵有大约17%的攻击任务没有能够执行,其中超过60%是因为电子攻击机没部署到位,或者攻击机群没有与电子攻击机汇合所导致。

显然,如果电子攻击机飞得足够的快,能够全程与攻击机群一同行动,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梁夏空军坚持用重型战斗机为平台研制电子攻击机,而且尽可能的让电子设备内置,甚至取消外挂武器能力的关键原因。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子攻击机有足够快的飞行速度。

梁夏空军的“攻-8fz”的巡航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1000千米,甚至能够超音速飞行!

正是如此,“攻-8fz”是唯一能配合战斗机执行进攻任务的电子攻击机。

当然,在这次行动当中,纽兰海军的电子攻击机不需要飞得太快,因为其掩护的对象是速度更慢的轰炸机。准确说,其实是护航战斗机也不用飞得太快,在轰炸机到达之前发起突击就行了。

不管怎样,6架ea-6b至少能够帮助f-14b机群夺得制空权。

其实,斯塔克非常清楚,他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能不能消灭第六十一特混舰队,还得看运气。

如果史密斯少校的推测没错,那么在第六十一特混舰队上空,或许有40架战斗机!

此外,还有数架舰载预警机,以及在防御作战当中也能发挥作用的电子攻击机。

果真如此,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或许能顶住这轮攻击。

只是,这也意味着,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必须把大部分战斗机用于舰队防空,而不是派去掩护发起反击的轰炸机。

换句话说,如果梁夏海军已经推测出第51特混舰队的大致方位,而且打算发起反击消灭第51特混舰队,除了得借助空军的轰炸机,还必须由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安排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

正是如此,斯塔克现在所担心的,其实是舰队防空。

在电子攻击机升空之后,3艘“尼兹”级航母的航空勤务人员并没停下来,而是立即让一直留在飞行甲板上面,在此之前已经挂上了空空导弹的f/a-18战斗机升空,以加强舰队防空。

接着,就是各自出动1架e-2c。

加上在之前升空的3架,第51特混舰队上空总共有6架舰载预警机!

安排这么多预警机,其实是为了给防空巡洋舰减负,让防空巡洋舰能专心执行舰队防空任务。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不动用防空巡洋舰的情况下,预警机能够指挥外围的防空战斗机拦截来袭敌机。

关键就是,e-2c只有2名指挥员,最多能够同时指挥4架战斗机作战。

如果要在同一个方向上指挥更多的战斗机,要么让防空战舰提供协助,要么多派几架预警机。

安排6架e-2c,在理论上能够同时指挥24架战斗机。

因为预警机分成了内外两批,所以能够指挥24架战斗机分批次拦截来袭敌机,从而增强防空作战的弹性。

不过,这也决定了,此战之后的10多个小时之内,没有预警机可用!

最后,才是让剩下的f-14b升空。

不过,顺利出动的战斗机只有12架。

有3架f-14b在准备阶段检测出故障,没有能够按计划升空。

最后一架f-14b离开“尼兹”号的飞行甲板的时候,已经快到上午7点了。

虽然预警机没有发现来袭的敌机,但是第52特混舰队也没有派来战斗机,甚至没有对斯塔克的命令做出回复。

对此,斯塔克也很无可奈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