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200章 大起大落

帝国争霸 第200章 大起大落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第52特混舰队根本没能坚持到日落时分,在下午3点左右,就用光了好运气。

如同之前派防空战斗机过来一样,快到3点的时候,第52特混舰队突然发来了遭到袭击的电报。

大概是不相信,或者是担心出错,负责通信联络的参谋军官没在第一时间汇报。

耽搁了差不多15分钟,在3点一刻,收到第52特混舰队的第二份电报后,通信参谋才向司令官汇报。

其实,也算不上是耽搁。

两支舰队相隔数百千米,哪怕提前15分钟派出战斗机,至少也要在45分钟之后才能够赶到,在遭到梁夏海军打击的情况下,就算第52特混舰队处于最佳状态,都没办法坚持30分钟,何况还没有处于最佳状态。严格说,第52特混舰队在遭到攻击的时候,战斗状态可以说非常糟糕。

此后的战斗就是最好的证明。

关键就是,在敌机袭来之时,在空中巡逻的f-14b总共才12架,而且只有4架处在敌机来袭的方向。

要命的是,即便在2艘“纽兰”级的飞行甲板上面,仅有聊聊几架重型战斗机处于战备状态。

这些防空战斗机所面对的是足足16架“战-9b”。

此外,至少有1架“指-6c”与4架“攻-5cz”参与了进攻行动,准确说是为前出的护航战斗机提供支持。

这些敌机全都来自东边。

还不到5分钟,该方向的4架f-14b就被击落。

更加要命的是,在其他方向上的战斗机赶过来之前,在这边活动的e-2c与后方失去了联系。

直到这个时候,第52特混舰队的指挥官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严格的说,主要是袭击来得太过突然,前后也就几分钟,第52特混舰队的指挥系统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

等到防空战舰启动雷达,才发现,在东边失联的那架e-2c已被击落。

此外,来袭的敌机,准确说是前出护航战斗机的数量不是16架,是24架,其中分成了2个编队的8架在低空飞行。

这8架“战-9b”在进入e-2c的搜索范围之前,在高空飞行的那些战斗机成功的引开了预警机的视线。

要说的话,这也是舰载预警机的一大缺陷。

受搭载平台的限制,主要是载机太小,无法配备性能先进的数据处理设备,也就是常说的机载计算机,像e-2c这类小型预警机很难照顾到各方面,因此在作战使用上往往都得跟其他平台协作。

相对而言,舰载预警机的独立作战能力都非常有限。

说得直接一点,当e-2c需要依靠雷达监视那些在高空快速逼近的敌机时,就很难关注其他方向。

结果就是,这8架“战-9b”在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逼近了e-2c。

以当时的情况,有理由相信,击落4架f-14b的也是这些从低空逼近的战斗机。

虽然f-14b在被击落之前就已经向高空的敌机开火,但是在被击落后,其发射的“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因为失去中段引导,根本没有进入到末端自主攻击阶段,也就没能对来袭敌机构成威胁。

当然,在预警机完蛋后,第52特混舰队的外围防空网已被洞穿。

此后赶到的8架f-14b,都是在没有太大悬念的情况下,被敌机击落。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在敌机后面有预警机与电子攻击机,不但能及时发现逼近的纽兰战斗机,还能够对纽兰战斗机进行压制干扰,削弱火控雷达的探测性能,确保己方战斗机能够抢先发起攻击。

等到在航母上待命的战斗机紧急升空,敌机已经逼近第52特混舰队。

在此之前,敌机已经找准了方向。

不要忘了,在外围的预警机被击落后,第52特混舰队就进入了战斗状态,让防空战舰启动雷达。

也就是说,就算“攻-5cz”没有截获“纽兰”号发出的电报,也肯定截获了防空战舰发出的电磁信号。

只要朝着防空战舰飞行,就肯定没错。

其实,编在第52特混舰队里的3艘“提康”级巡洋舰,全都在航母附近,其中1艘就在两艘航母的东边。

当时,也就是这艘巡洋舰首先启动了雷达。

也就是在进入防空战舰,准确的说是“标准2”防空导弹的有效射程之前,那些突前的战斗机才转向飞走。

显然,在电子攻击机的支持之下,战斗机能够很轻松的避开防空战舰。

不过,这也意味着,攻击将接踵而至。

让斯塔克略感意外的是,首先发起攻击的,并不是梁夏空军的轰炸机,也不是隶属于岸基航空兵的巡逻机。

从第52特混舰队发来的战报看,发起攻击的是舰载航空兵。

道理也很简单,在遭到攻击之前,防空巡洋舰并没发现攻击机群,也没探测到从高空射来的反舰导弹。

关键,攻击防空巡洋舰的是轻型反舰导弹!

差不多3点25分左右,空战开始之后不到15分钟,位于最东边,担任防空哨舰的“邦克”号巡洋舰遭到攻击。

因为遭到电子攻击机的压制,加上反舰导弹是在贴海高度上飞行,所以在距离巡洋舰不到40千米的时候,才被雷达探测到。

这个距离,实在太近了!

哪怕全都是亚音速轻型反舰导弹,可是40千米的距离,再加上蛇型机动,也能在大约150秒内飞完。

仅仅2分半钟!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邦克”号最多能用远程防空导弹拦截一次,然后就将进入到近程防空作战阶段。

要命的是,“邦克”号是防空巡洋舰,没配备近程防空导弹!

虽然在去年的时候,该舰借助第一次大修,把前后两部mk-26型双臂导弹发射器换成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大幅度提高了导弹的搭载数量与多目标交战能力,但是其近程防空火力,依然十分的羸弱。

主要就是,mk41还无法装载“海麻雀”进程防空导弹。

不是说装不下,而是在纽兰海军看来,这么做太过浪费。

其实,纽兰海军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也在想办法解决。这就是,在“海麻雀”的基础之上,发展一种性能更加先进的中程防空导弹,不但能够用mk-41装载,而且能在一具发射管里面装填4枚导弹。办法很简单,主要是采用折叠弹翼缩小装填空间,以及使用双推力火箭发动机来提高射程。

要说的话,这也是在向梁夏海军学习。

在大战爆发前,梁夏海军已经接受了一批新式中程防空导弹,而且用来装备了包括巡洋舰在内的主力战舰。这种新式防空导弹就是采用的一坑四弹设计,只是其性能指标超过了一般中程导弹的上限,比如最大射程达到了60千米,跟上一代远程防空导弹差不多,具有一定的区域防空能力。

可惜的是,纽兰海军投资研制的新式中程防空导弹,还处于概念论证阶段。

正是如此,在“提康”级防空巡洋舰上就没有中程防空导弹。

针对这个问题,纽兰海军采用编队战术来弥补。

简单的说,就是用其他战舰,比如用通用驱逐舰为防空巡洋舰提供近距离防空掩护,从而让防空巡洋舰能够专心于远程防空作战。

为此,在防空巡洋舰的附近,通常都有1艘驱逐舰。

只是,这次是例外。

“邦克”号在执行突前警戒任务,主要就是配合预警机,而且航母战斗群就在其后方大约50千米处。

也就是说,在“邦克”号附近没有驱逐舰。

离得最近的2艘驱逐舰,分别在“纽兰”号与“小鹰”号的附近,配合另外2艘防空巡洋舰作战。

其实,第51特混舰队的驱逐舰本来就不够用。

不要忘了,掩护运输船队撤退的那4艘“基德”级就来自夕落洋舰队,而且之前编在第51特混舰队里面!

受此影响,第51特混舰队只剩下了4艘“斯普”级驱逐舰。

除掉留下来掩护航母的2艘,另外2艘分别在航线的左前方与右前方,负责驱离埋伏在航线附近的敌潜艇。

其实,这才是驱逐舰的本质工作。

总而言之,“邦克”号在发射了30多枚“标准2”之后,就只能依靠安装在前烟囱两侧的2门“密集阵”近防炮对付来袭的反舰导弹。

当然,还有前后两门5英寸舰炮。

至于结果,自然是不用多说。

虽然在战斗里明确提到,“邦克”号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哪怕在被雨点般的反舰导弹淹没的时候,主炮与近防炮都还在朝来袭的导弹开火,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最终依然没能避免战沉的结果。

也就在3点半左右,“邦克”号在大爆炸当中沉没。

按照第52特混舰队发来的战报,袭击“邦克”号的是1支舰攻大队,至少24架重型舰载攻击机。

按照每架挂在4枚反舰导弹计算,那是足足96枚!

显然,就算加上一艘驱逐舰,也顶不住这么多反舰导弹。

当然,战斗并没有结束。

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拥有3艘航母,如果1艘航母出动一支重型舰载攻击机大队,就还有2支机群。

这显然不需要猜测。

在3点35分左右,位于编队北面的“小鹰”号航母战斗群首先遭到攻击。

与“邦克”号的遭遇几乎是如出一辙,在护航战斗机的掩护之下,一支重型舰载攻击机大队突击了“小鹰”号航母。

关键就是,这些攻击机依然是在超低空投射的导弹,没有给防空巡洋舰开火的机会。

不同的是,攻击机群没有在护航战舰身上浪费弹药。

近百枚反舰导弹全都射向了航母!

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很简单。

“小鹰”号在遭到袭击之前,也已经进入战斗状态,包括使用搭载的对空警戒雷达搜寻来袭敌机。

要说的话,这也是“纽兰”级存在的一大问题。

因为没有获得所需拨款,所以一直到大战爆发,3艘“纽兰”级都没有能够对通信指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结果就是,“纽兰”级跟护航战舰的协同作战能力一直存在问题。

比如在进入到防空作战阶段之后,“纽兰”级没办法利用护航战舰的协助,只能使用自己的雷达搜寻敌机。

那么,就很有可能在战斗中暴露行踪!

不要忘了,梁夏舰队的攻击机获得了电子攻击机的支持,也就知道在防空战舰的后面有没有航母。

这轮攻击,可以说是相当的干脆利落。

虽然掩护“小鹰”号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击落了差不多40枚反舰导弹,提供近距离贴身掩护的护卫舰还在最后关头,替航母挡下近10枚反舰导弹,但是到最后,依然有10多枚反舰导弹击中“小鹰”号。

其实,这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数字。

主要就是,很多反舰导弹在同一时间到达,就算在附近的战舰上旁观,也没法看清楚到底有多少枚反舰导弹击中了航母。

唯一能肯定的,“小鹰”号已经遭到重创,还丧失了战斗力。

至于能否航行,还需要更详细的报告。

几乎就在“小鹰”号遭到攻击的同时,最多晚了2分钟,“纽兰”号也遭到梁夏攻击机群的袭击。

攻击战术仍然如故。

一个由24架“攻-5”组成的机群在防空巡洋舰的拦截范围之外,向“纽兰”号发起了攻击。

当然,发挥关键作用的依然是那些在远处徘徊的电子攻击机。

至于结果,也没有什么悬念。

按照第52特混舰队在3点45分发来的战报,“纽兰”号被多枚反舰导弹击中,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而且航速降低到20节以内,最终很有可能会降低到14节,也就是仅2套推进系统能正常工作。能否把航速提高到20节以上,还得看损管抢修结果,能否修复受损的动力系统。

如果动力系统与推进系统都出了问题,差不多是宣判了“纽兰”号的死刑。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没办法把航速提起来,那么第52特混舰队的指挥官就得考虑放弃这艘航母,以保全航母上的官兵。毕竟没办法迅速撤离,也就意味着肯定会在几个小时之后再次遭到攻击。

此外,“小鹰”号的情况更糟糕。

当时,“小鹰”号已经停了下来,进水量超过了1万吨,而且一直在增加。虽然该舰的官兵还没放弃,舰长没下达弃舰命令,但是除非发生了奇迹,比如让动力系统重新工作,不然该舰肯定会完蛋。

只是依靠几台备用的发电机,哪怕能够控制住进水,也无法推动航母离开交战海域。

该舰官兵,特别是舰长,只是还没认识到,他们的努力已经毫无意义。

其实,对斯塔克来说也一样。

虽然只损失了4艘战舰,其他战舰均毫发无损,但是2艘航母完蛋后,第52特混舰队已经名存实亡。

失去了第52特混舰队,等于失去了夺回霍瓦依群岛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