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213章 紧急回国

帝国争霸 第213章 紧急回国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10月15日夜,帝都郊外的空军基地。

从专机上走下来的时候,丁镇南就看到了站在外面的施授良。

显然,他也是在收到了消息之后动身返回帝都,参加由周涌涛首辅主持召开的军方高层会议。

至于会议内容,跟北东望洋上刚刚结束的战斗有关。

“刚收到消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主力编队已经到达霍努岛的北面,‘周宽德’号恐怕是回不来了。”

丁镇南只点了点头,并没有接话。

上车之后,施授良接着说道:“白华伟已经回到珍宝港,只是按打听到的消息,首辅没让他回来。”

丁镇南愣了下,随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虽然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打了胜仗,击沉了第52特混舰队的两艘大型航母,但是这个结果并不在计划之中。

按照周涌涛亲自批准的作战计划,此战许败不许胜!

战术上的胜利,不等于战略上的胜利。同样的,在战术上遭受了失败,不等于在战略上也遭受了失败。

在战略层面上,此战的根本目的,其实是给纽兰共和国留下一线希望,让其把战略重点放在东望洋上,比如调集重兵攻打霍瓦依群岛,也就无法在其他方向用兵,特别是出兵参加大陆战场上的战斗。

为此,就得在战术层面做出让步。

在拟定计划的时候,周涌涛就在反复强调,帝国海军的底线是守住霍努岛,以及群岛西边的战略防线,即威岛、管岛与北马群岛,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部分岛屿,而且能够接受战术层面的失败。

言外之意,就算输掉了舰队决战,也没有关系。

关键就是,最快到年底,帝国海军就能够向东望洋增派3艘超级航母,到明年年初还能增派3到6艘大型航母,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纽兰海军最多能够攻打与占领群岛中的部分岛屿。只要能够守住霍努岛,那么等帝国海军发起反击,夺回被纽兰海军攻占的岛屿不过是举手之劳。

此外,到明年年初,纽兰海军依然仅6艘航母可用。

最快要到明年年底,甚至是后年年初,第二批3艘“尼兹”级超级航母才有可能交付给纽兰海军。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至少都有大半年的时间来扭转战局。

从这个角度看,别说仅丢掉部分岛屿,哪怕丢掉整个霍瓦依群岛,对总体战局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只是,出于政治层面的原因,必须守住霍瓦依群岛,哪怕只是霍努岛。

原因也很简单:纽兰共和国参战的头号战略目的就是夺回霍瓦依群岛,因此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后,纽兰共和国很可能会选择见好就收,至少会转移战略重点,通过在其他方向发起进攻,比如出兵西大陆与南方次大陆,消耗梁夏帝国的军事势力,迫使帝国当局接受失去了霍瓦依群岛的既成事实。

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

从霍瓦依群岛出发,除了离得稍微近点的威岛,往西离得最近的,就是远在4000多千米之外的北马群岛。

这个距离,决定了东望洋战争的走向。

说得直接一点,除非纽兰领导人的脑袋进了水,觉得倾全国之力能够战胜梁夏帝国,不然在攻占了霍瓦依群岛之后,就会放弃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且调集全部兵力死守霍瓦依群岛。

要是发展到这一步,帝国的处境将非常的凶险。

道理也很简单:从帝国这边出发,发起一场跨越数千千米的进攻行动,取胜的希望同样非常渺茫。

至少在新历151年,也就是开战的第二年,没什么胜算。

不要忘了,帝国海军在新历151年最多能往东望洋增派9艘航母,而纽兰海军可以调动6艘航母。哪怕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没有遭受损失,双方的航母数量为14比6,也仅勉强超过发动进攻需要的两倍兵力优势。只要两支特混舰队在前期的战斗中遭受损失,帝国海军就无法获得两倍兵力优势。如果推迟发动反击的时间,双方的兵力对比还会缩小。

结果显而易见,只要错过新历151年,夺回霍瓦依群岛的希望将持续降低。

其实,丢掉霍瓦依群岛本身就是计划的一部分,只不过,不是被纽兰海军攻占,而是在停战谈判当中,当作停战的筹码移交给纽兰共和国,从而让纽兰共和国在一个对梁夏帝国相对有利的时间点上退出全球大战。

显然,这也是必须死守霍努岛的关键所在。

失去这个筹码,就算有机会跟纽兰共和国进行停战谈判,也未必能够取得对帝国有利的谈判结果。

现在的问题是,纽兰海军攻打霍瓦依群岛的作战行动以失败收场,哪怕第51特混舰队完好无损,3艘“尼兹”级超级航母依然能战,而帝国海军的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已经丧失了航空作战能力,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也遭受重创,在短时间内难以发起反击,纽兰海军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兵力投送手段,也就是登陆舰队,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无法发起攻打霍瓦依群岛。

在战略层面上,纽兰共和国已经遭受惨败。

说得直接一点,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纽兰当局唯一的选择,也就是放弃攻占霍瓦依群岛的幻想。因为不存在谈判条件,而且在遭受挫败之后,纽兰当局也不会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跟帝国谈判,所以在放弃攻打霍瓦依群岛的念头之后,就肯定会在其他方向用兵,改变不利的局面。

显然,这其实是帝国当局努力避免出现的情况。

纽兰共和国继续在东望洋上发力,承受压力的就是帝国海军,而且能够利用广袤的东望洋来换取时间。说得直接点,就是依靠相对有限的投入,牵制敌人的主力,从而能在其他方向投入更多的兵力。

东望洋这边冷下来,等于得由陆军承担大部分压力,也就必然会对“其他方向”的作战行动产生负面影响。

这个“其他方向”,也就是西北战场与南方次大陆。

显然,这也是周涌涛让丁镇南与施授良火速返回帝都的原因。

“你对此有何看法?”丁镇南一直没吭声,这眼看就快到首辅官邸了,施授良终于问了出来。

“很难说。”

听到这话,施授良顿时眉头紧锁。

“到现在,战局可以说已经没啥秘密可言,双方在战略层面上的目的,其实已经大白于天下。对我们来说,在稳住东望洋的局势之后,肯定会在陆地战场上发力,毕竟海军在短期之内没有进军孤大陆的实力。”丁镇南稍微停顿了一下,才说道:“关键是,我们接下来会在哪个方向发力。”

“你是说……”

丁镇南笑了笑,并没有接话。

其实,这关系到“霍瓦依群岛攻防战”之后的战略计划。

虽然按照周涌涛的意思,等到“攻防战”结束之后,再来确定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毕竟接下来要怎么打,得由“攻防战”的结果来决定,但是在大体的方向上,无外乎也就两个选择。

西北战场与南方次大陆。

一直以来,丁镇南都倾向于后者。

不是说他在南方次大陆那边担任联军的指挥官,倾向于以南方次大陆为主,而是由战略目的决定。

不要忘了,帝国的终极目的,并不是通过这场大战击败全部对手。

在根本上,只是为了获得一个更加有利的战后环境。

为此,就需要借助这场战争,解决一些对帝国构成直接威胁,或者对帝国的利益产生巨大影响的敌对因素。

显然,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不在此范围之内。

相对而言,位于南方次大陆的梵罗国对帝国构成的威胁,还远在西陆集团之上。

不说别的,帝国对外输出产品的6成,进口能源的8成,进口矿物的4成,以及超过半数的战略航线都途径梵炎洋,得从梵罗国的家门口路过,而且几乎所有航线都在梵罗国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

此外,到波沙湾与玄大陆的空运航线,也要途径南方次大陆,或者从附近经过。

也就是说,就算梵罗国没有一支成规模的海军,也能够依靠空军封锁航线。

站在帝国的立场上,要想确保途径梵炎洋的战略航线在战时畅通无阻,唯一的办法就是对梵罗国实施全面战略轰炸,特别是摧毁梵罗国的空中力量,让梵罗国无法利用岸基航空兵对付运输船队。

其实,丁镇南去南方次大陆之后,首先部署实施的就是战略轰炸。

迄今为止,针对梵罗国的作战行动依然以战略轰炸为主,地面作战行动暂时还处在被动防御阶段。

可问题是,击败西陆集团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别说下面的指挥官,连周涌涛都有这样的冲动。

至于其中原因,丁镇南也很清楚。

在始武大帝创建了帝国之后,一百多年来,帝国上下的头号目的,就是消除来自边界之外的安全隐患。在打了两场全球大战,以及不计其数的局部战争之后,帝国高层才清楚的认识到,实现“边境安全”的唯一办法,就是称霸世界岛,击败能在地面遇到的所有敌人,包括曾经的盟友。

其实,这是比较隐晦的说法。

直接一点,也就是一家独大。

除了梁夏帝国,在世界岛上再无超级霸权!

为此,就必须击败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或者说被迢曼帝国操控的西陆集团。

在战前拟定的作战预案,全都以击败迢曼帝国、粉碎西陆集团为主要目的,着重强调在西北方向投入重兵。

说得直接一点,像周涌涛这样的元勋,终其一生都在为击败迢曼帝国努力。

结果就是,在大战爆发之后,帝国向西北战场投入重兵,所有的准备都是以击败西陆集团为目的。

可见,要想让帝国高层回心转意,肯定不是很容易。

正是如此,在施授良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丁镇南才是欲言又止。

不要忘了,施授良是西北战区总司令。

此外,他与周涌涛的关系还非同一般,向施授良吐槽等于在向周涌涛抱怨,未必有好的结果。

这次战略选择的重要性,也不需要丁镇南出言提醒。

到底是在西北用兵,还是把重点转向西南,除了得看帝国的整体战略,还要考虑敌人的战略调整。

在根本上,这才是关键所在。

纽兰共和国在东望洋遭受惨败后,唯一的选择,其实就是出兵西大陆,协助西陆集团跟帝国作战。

去南方次大陆?

首先得有那个能力!

不管参加哪个方向上的地面战斗,都得用运输船队投送兵力物资,因此海运航线的畅通与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显然,通往西大陆的航线与通往南方次大陆的航线,完全没有可比性。

前者基本畅通无阻,至少在短期内不存在被切断的风险。

至于后者,哪怕纽兰海军没遭到重创,也难以在短期内打通前往梵罗国的航线,更别说保持航线畅通无阻。

说得难听一点,就算帝国海军丢掉了封锁梵炎洋的所有军事基地,也能依靠总数已经超过100艘,而且以每个月近10艘的速度增长的潜艇部队封锁梵炎洋上的海运航线,阻止纽兰共和国向梵罗国提供支援。

哪怕暂时没有相关情报,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纽兰共和国将出兵西大陆。

相对而言,就算帝国倾尽了全力,也无法保证在纽兰共和国出兵之前击败西陆集团,更别说是扫荡整个西大陆。

如此一来,帝国就更加应该把重点转向南方次大陆。

就算最后还是得跟西陆集团决一死战,从军事战略的角度看,也应该首先集中兵力解决后顾之忧。在扫荡了南方次大陆,也就是击败了梵罗国之后,再在西北战场上用兵,才有更大的胜算。

要说的话,在击败了梵罗国之后,大战说不定就会宣告结束。

毕竟,没有梵罗国牵制,就算获得了纽兰共和国的援助,西陆集团也挡不住梁夏帝国的兵锋。

严格说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力量能够抵挡帝国陆军的钢铁洪流。

只是,丁镇南同样清楚。

就是这层原因,即在梵罗国战败之后,纽兰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可能会知难而退,第三次全球大战就此结束,所以帝国高层会有所保留,也就是为了达到原订目的,选择把重点放在西北。

其实,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丁镇南才不愿意多说。

打仗是一回事,丁镇南再笨,也不会把自己放在帝国领袖的对立面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