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230章 内部斗争

帝国争霸 第230章 内部斗争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纽兰共和国暗中跟梁夏帝国协商,让迪迦拉的心情变得十分糟糕。

去会议室宣布散会之后,迪迦拉又回到了书房,并且让秘书去把西部战区司令,前不久才获得晋升的查吉特上将留下来。

在梵罗陆军中,查吉特算得上是迪迦拉的心腹。

道理也很简单,在迪迦拉当上总理的时候,查吉特还是陆军少校,而在此后的几年之内就蹿升为陆军少将。虽然此后的几年表现平平,在大战爆发之前才晋升为中将,但是只过了短短的几个月,就再次获得晋升,随后就在迪迦拉的安排下,以陆军上将的身份出任西部战场总司令。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值得羡慕的位置。

之前已经说过,主战场是在西北,西部战场只起到衔接作用,而且跟相邻的三个战场有扯不清的关系。

说得严重一点,西部战场本身就是梵罗陆军内部权力结构的缩影。

部署在以斋普尔为中心的北部防区的作战部队,有一部分是来自西北战场,而且高级军官或多或少跟西北战场的作战部队有关联。部署在南部防区,特别是乌代布尔附近的作战部队则主要来自南部战场,大部分官兵来自南方省份,仅孟卖籍的官兵就占到了三成。部署在科塔的作战部队则主要依靠北部战场,不但很多官兵来自冈伽罗平原,就连给养物资也高度依赖北部战场。

虽然主力部队几乎全都部署在斋普尔附近,即西北派系占了多数,但是并不表示能够让南方派系与北方派系的部队俯首帖耳。事实上,派系之争一直都是梵罗陆军最为严重的内部矛盾。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战场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在斋普尔之外未必能得到执行。

要说的话,这也是迪迦拉不愿相信军方将领的关键所在。

对那些来自贵族阶层的高级将领来说,头号目的并不是打赢战争,而是如何在战争当中获得好处。

不止现在,而是在过去数千年里,一直都如此。

其实,这也是南方次大陆的特色。

不管是被来自北方的雅利安人所征服,还是在瘸子帝国统治时期,乃至被布兰王国的殖民者奴役,这片土地上的人,依然按照出身来划分高低贵贱,居于统治阶层的贵族永远都是贵族。

当然,迪迦拉也不例外。

甘巴拉家族是南方次大陆上历史最悠久的贵族之一,能追溯到1000多年之前,而且始终都是统治阶层的核心成员。

换句话说,如果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些掌握着梵罗国命脉的家伙并不介意输掉这场战争,哪怕得像几百年之前那样,遭受外来强权的统治,毕竟受苦受难的永远都是最底层的贱民。

其实,这也是梵罗国立国数十年,至今没有实现工业化,甚至连工业化门槛都没摸到的关键所在。

阻挠工业化的主要力量,就来自掌握着国家命脉的贵族阶层,尤其是控制着大量土地的各大家族。

说得难听一点,贵族阶层通过控制土地就能够剥削其他阶层,获得丰厚的收入,过上富足的生活,还能够利用掠夺的财富建立用来保护自身利益的武装力量,还有什么理由推进社会改革呢?

换种方式来说,改革成功了,那还是统治阶级,如果改革失败了,就可能失去一切。

既然无法获得更多好处,自然没必要进行改革。

关键还有,工业化的基础是大批能够参加社会大生产的工人。

这意味着,必须得提高国民素质,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

新兴的工业国,无一例外的都是通过发展教育,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完成了传统工业强国用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才实现的产业革命。梵罗国要想成为工业强国,同样需要加大在教育上的投入。

只是,受过教育的工人,不仅仅是产线上的劳动者,更加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推动者。

显然,产业工人天生就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死敌,而且产业工人必然会采取行动维护自身利益。

正是如此,梵罗国的义务教育搞了几十年,至今都没有能够全国推广,有超过80%的国民是文盲。

连工人都没有,工业化从何谈起?

如果还是过去的那一套,也就是布兰王国那样,通过殖民统治掠夺资源与财富,问题还不大。毕竟在遭受布兰王国殖民统治之前,南方次大陆就没有统一过,而且绝大部分时期都遭到外族奴役,而各个大家族依然活得好好的,并没有说因为遭到外族的奴役就完全没办法活下去了。

要说的话,布兰王国的殖民统治,反到给贵族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不说别的,来自布兰王国的先进武器装备,让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阶层拥有更加强大的暴力机器,从而在内部阶层斗争当中获得绝对优势,让遭受统治的底层贱民完全丧失了反抗能力。

此外,一个位于更高层级的统治者的出现,还有效缓解了统治阶层的内部纷争。

也就是在布兰王国殖民统治时期,以大家族为基础的土邦的势力范围才稳定了下来。

跟过去几千年相比,布兰王国统治的200多年,其实是南方次大陆最稳定与繁荣的一段时期。

至少对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来说,这200多年简直是生活在天堂里面。

可惜的是,这已经成了历史,而且历史绝不会重演。

早在100多年之前,也就是梁夏帝国首次夺得梵炎洋的霸权之后,南方次大陆的贵族阶层就发现,这个新来的强大存在,跟布兰王国截然不同,其掠夺的对象不是资源与财富,而是更加本质的东西。

开发资源与创造财富的劳力!

当然,土邦统治者也在其中。

关键就是,跟位于最底层的贱民相比,统治者的数量实在太少了,根本就满足不了新霸权的胃口。

此外,梁夏帝国并没有承认贵族的统治权,也没想过发展代言人,或者说通过贵族来掠夺资源与财富。

要往根本上讲,梁夏帝国在南方次大陆退信的不是殖民统治,是民族解放运动!

也就是在此后的几十年,即第一次全球大战爆发前,梁夏帝国带来的影响,让南方次大陆的开明贵族认识到了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并且产生了独立建国,以及实现民族全面统一的思想。

甘巴拉家族就是首批支持民族独立运动的开明贵族之一。

只是,开明贵族只是极少数。

道理也很简单,随着民族独立运动到来的必然是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而贵族阶层依赖的统治秩序肯定会土崩瓦解。哪怕贵族阶层能够依靠积累的财富,以及比财富更加宝贵的知识与文化,抓住社会变革的机遇,也不等于说,所有的大家族都能在新的统治阶层里面获得一席之地。

其实,绝大部分传统贵族会被这场大变革淘汰,沦落为统治对象。

显然,这才是梵罗国的统治阶层不愿向梁夏帝国俯首称臣的关键所在。

核心问题,其实非常的简单。

放眼全球,只有梵罗国,准确说是南方次大陆,拥有能让梁夏帝国再上一层楼所需的劳动力。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至今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庞大的人口规模既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比如全球第一的工业实力,无与伦比的战争潜力与超强的发展动力;也产生了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比如没有一个国家能承接梁夏帝国进行产业升级转移出来的低端制造业,更别说提供完成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市场。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梁夏帝国的产业升级一直进展缓慢,而且随着生产力发展,贫富差距导致的内部矛盾变得愈发严重。

具体来说,梁夏帝国既有最尖端的高科技产业,也有大量劳动力密集型的轻纺工业。

毫无疑问,航空工程师的薪酬肯定远远的超过纺织工人。

虽然梁夏当局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消除与缩小贫富差距,但是最多也就只是暂时缓解了社会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矛盾。关键是,梁夏当局的干预行为,到最后还是得由社会买单。

最明显的影响,也就是逼迫本土企业向外转移,特别是低薪酬制造业。

要说的话,早在几年前,梁夏帝国“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已经显现了出来。只是在周涌涛住进首辅官邸后,开始致力于军事改革,通过军事建设来加大社会投入,才没有让“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变得更严重。

当然,这种非正常状态肯定无法长久维持下去。

在根本上,依然需要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那么,就必须为推动产业升级开辟一个足够巨大的海外市场,而且这个海外市场必须同时承担起接收低端制造业的重任。

简单的说,就是得有足够多的能参与社会大生产的工业人口。

显然,这只能是南方次大陆。

关键还有,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这个市场,唯一可行的办法,也就是让南方次大陆重回土邦时代,分解成数个,甚至数十个国家,再通过一个松散的军事政治联盟把这些分散的市场整合到一起。

其实,这也是梁夏帝国不肯放过梵罗国的关键所在。

对此,迪迦拉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而且早就意识到,不管是开明贵族,还是那些守旧的贵族,都不可能在梁夏帝国的统治下获得立足之地,而且延续了数千年的梵罗文明,都很有可能就此消亡。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同样是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且在绝大部分时候都保持着大一统的局面,其文化基本就没有断裂过。单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梁夏帝国才是真正的传统帝国。

可想而知,伴随着资本、产业与技术一起到来的还有文化与思想入侵。

要说的话,文化与思想入侵早已到来。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在梁夏帝国的大力推动下,东方文化已经盖过了西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不说别的,梁夏语就以“使用人口最多”为由,在战后取代了布兰语,成为全球第一通用语。

至于流行文化,更不用多说。

显然,对梵罗国的统治阶层来说,这肯定不是好事。

关键就是,在布兰王国殖民统治200多年,加上历史的惯性,梵罗国的民族文化更加倾向于西方。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地理隔绝,哪怕同在巨大陆,梵罗国与东方文化的往来都不是很密切。事实上,在过去几千年里,反到是梵罗国在影响东方文明,比如发源于南方次大陆的佛教。

正是如此,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之后,梵罗国历任总理全都竭力主张跟纽兰共和国结盟,依靠外来援助对抗强大的梁夏帝国,保护本国的核心利益,尤其是在南方次大陆上的霸权地位。

与之前的总理不同的是,迪迦拉表现得更加的积极主动,还直面核心问题。

不管跟谁联合,梵罗国要想发展壮大,都必须以自身发展为根本。

那么,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

仅就国内改革而言,迪迦拉的头号敌人并不是梁夏帝国,而是国内那些掌握着实权,身居高位的保守分子。

其中,又以军队的高级将领为主。

显然,这也是迪迦拉不惜上演苦肉计,也要把梵罗国带入战争的关键所在。

只有一场规模最够大的战争,才能让迪迦拉获得深入军队权力核心的机会,从而消除改革的主要障碍。

当然,涉及到国本的改革肯定是任重道远。

虽然通过之前那出闹剧,迪迦拉已经解决了一大批高级将领,基本上控制了西北战场的作战部队,但是从大局出发,特别是为了保持国内局势稳定,迪迦拉没有把矛头对准另外三个战场的作战部队。

关键还有,在当时也没这个能力。

迪迦拉现在能够控制的,其实也就只是西北战场的作战部队。

就算梵军主力,特别是陆军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都在西北战场,可是就大局而言,其他三个战场也非常重要。

其中又以西部战场为主,或者说现在得以西部战场为主。

在控制了西部战场之后,才能插手南部战场与北部战场!

正是如此,迪迦拉才重用查吉特。

虽然查吉特的家族是中央邦的头号大地主,在冈伽罗河南岸拥有数千万亩土地,但是其政治立场跟甘巴拉家族相似,都支持改革,相信能够通过改革让国家发展壮大,并且获得更多的利益。

关键,其实就是查吉特家族在中央邦的影响力。

让他出马,至少能够获得北方派系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