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255章 眼高手低

帝国争霸 第255章 眼高手低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丁镇南在29日的凌晨,快天亮的时候才收到消息,而此时,前线的战斗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战斗在28日深夜打响,首先跟第十七装甲师先头部队遭遇的是一支侦察分队,最多就一个连的兵力。因为在深夜,而且是突然遭遇,所以在交火之后,梵军的侦察连立即就往东撤退。

对于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的前线指挥官来说,显然不会放过送到面前的战功。

只是,在下令追击之前,前线指挥官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与梵军侦查部队遭遇之前大约15分钟,之前一直在杰伊瑟尔梅尔上空徘徊的那架联合指挥机因为没有能够按照计划跟加油机汇合,准确说是原本派过来的加油机,被临时派去执行其他任务,所以不得不提前返航,接替的联合指挥机才从瓜港那边的空军基地出发,最快都要1个小时后才能到达。

要说的话,正是联合指挥机提前撤离,先头部队才没及时发现迫近的敌人。

如果加油机按计划到达,先头部队肯定能收到消息,至少提前几分钟知道前方有一支梵军的侦查部队。

千万不要小看这几分钟。

处于战斗状态的突击部队最多只要3分钟,就能够由行军状态转变为突击状态,并且把作战命令下达到每一个坦克车组。

导致加油机没能按时前来的原因,是负责掩护的制空战斗机需要补充燃油。

简单的说,在此前大约半个小时,一批梵罗战斗机从斋普尔那边杀来,附近的制空战斗机全都被召唤前去拦截。在折腾十几分钟之后,那些梵罗战斗机才加速摆脱制空战斗机。因为是全速截击,而且没跟梵罗战斗机交火,所以大部分制空战斗机的燃油都已所剩无几,为了保留最低先对的指控力量,也就只能临时安排在附近待命的加油机为4架“战-11”进行空中加油。

正是如此,才没法给联合指挥机加油。

梵罗战斗机发起的突击,除了消耗掉制空战斗机的燃油之外,并没有产生别的作用。

不过,这也不能责怪前线指挥官。

在与梵罗侦查部队遭遇之后,前线指挥官就询问了后方,协调联络员明确告知,联合指挥机在转向返航之前并没有发现威胁,即在先头部队的东边没有梵军主力部队,而且接替的联合指挥机也即将到达。

至于联合指挥机提前撤离的原因,协调联络员并没有告诉前线指挥官。

以当时的情况,协调联络员未必知情。

可见,前线指挥官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只是巧合。

正是如此,先头部队才在没有完全搞清楚战场局面的情况下,全速追击向东逃窜的梵军侦查部队。

直到闯入梵军的伏击圈。

战斗在29日凌晨0点20分左右打响,先头部队也就追击了不到半个小时。

必须得说,经历过波沙湾战争的考验之后,第十七装甲师的官兵,尤其是几个战斗旅的官兵,个人素质都十分过硬。

虽然遭到突然袭击,但是先头部队并没被击溃。

顶在最前面的第17103装甲营是首当其冲,在短短几分钟内,突前的三连就遭受了灭顶之灾,13辆ZT-99B当中的11辆被摧毁,另外2辆被堵在道路中间无法动弹,而且包括连长与3个排长在内的数十名官兵当场阵亡。只不过,三连的官兵并没有因为遭到伏击而自乱阵脚,哪怕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也没有溃散,反到通过顽强的抵抗,为跟在后面的部队争取到几分钟的宝贵时间。

三连在前面死战的时候,紧随其后的五连迅速的进入到战斗状态,还通过反击扩大了防线的正面宽度。

关键还有,五连是第17103装甲营唯一的机械化步兵连,只有1个坦克排,另外4个都是步兵排,而且每个排都有4辆步兵战车,算上连部的2辆,总共达到18辆,近距离火力非常凶猛。

利用这几分钟时间,五连站稳了脚跟,主要就是让步兵就地构筑防线。

与此同时,位于队伍后面的第17304机步营也遭到攻击。

所幸的是,在第17304机步营的后面,还有一个战斗营,之前在前面开路,因为有几辆坦克的跑断了履带,而留下殿后的第17102装甲营。关键是,该营落后了约5千米,没有进入伏击圈。

关键就是,梵军不可能等到突前的第17103装甲营冲出去后,再来合上包围圈。

可见,这是非常典型的“断头截尾”伏击战术,只要投入的兵力够多,那么进入伏击圈的敌人基本得全军覆灭。

至于兵力,显然没什么好担心的。

按梵军公布的战报,此战投入了1个装甲师与1个机械化步兵师,还从另外3个步兵师各抽调一个旅,参战官兵达到了32000人,出动600辆主战坦克,480辆步兵战车,以及其他车辆数千台。

关键还有,策划与指挥伏击行动的是纽兰顾问。

要说的话,这也是伏击战能够打成的关键所在。

就事后披露的一些内幕消息,在策划阶段,梵军的高级将领坚持认为,动用这么多主力部队,至少得把突前的东方联军,也就是第171装甲旅与第174机步旅全都包进去,并争取一举消灭这2个旅。

只看兵力,梵军将领的要求不算过分。

第171装甲旅与第174机步旅的总兵力12000出头,梵军投入的兵力超过了32000,差不多是其3倍。

再把伏击优势算上,梵军的优势确实十分明显。

可问题是,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歼灭2个战斗旅?

在首轮交战后,梵军就没了突袭优势,还要面对强大的梁夏空军,到时候凭什么围歼2个战斗旅?

等到梁夏空军全力出动,被消灭的恐怕是梵军。

别说梵罗军队,即便是西路军团,也不敢妄言在一场战斗中消灭梁夏陆军主力装甲部队的2个战斗旅。

关键就是,在主战装备方面,梵军并没有优势可言。

第171装甲旅与第174机步旅都是名副其实的主力部队,前者拥有236辆ZT-99B,后者也有168辆,总共超过400辆。考虑到ZT-99B有更强的战斗力,完全能够弥补200辆的差距。

其他主战装备也差不多。

至于官兵人数上的差距,对战斗力产生的影响,显然没有数字表现出来的那么巨大。

不说别的,在第171旅与第174旅里面没有非战斗人员,而在梵军部队里,哪怕是中央军的主力装甲部队,都有不少非战斗人员,而且主要还是高级军官雇用的随从,根本就不是军人。

这些私人随从占用军队名额,也只是要用纳税人的钱来支付佣金。

至于是否能够作战,那些手握大全的军官,显然不会想太多,毕竟基层士兵的战斗力本来就很差。在梵军高层,就没人指望依靠基层官兵战胜敌人,似乎只要有了优秀的军官,就能率领部队打胜仗。

把官兵素质也算上,别说2个师,哪怕再增加2个师的兵力,也未必能一口气吞下梁夏陆军的2个战斗旅。

在大陆战场上,西陆大军取得的最佳战果,只是击溃了梁夏陆军的一个装甲旅,准确说是该旅在撤退的时候没有带走放在旅部的军旗,结果落到了西陆军团手上,让西陆集团有了口实。

实战当中,要想成建制的歼灭一个营,都十分困难。

正面交战,梁夏陆军的2个战斗旅能够轻而易举的击溃梵军的1个集团军!

正是纽兰顾问坚持,才把伏击目标锁定为先头部队。

事实证明,即便对付5个营,梵军投入的兵力都明显的捉襟见肘。

道理也很简单,先头部队是在公路上行军,而且是在追击之前遭遇的侦查部队,不可避免的要把队伍拉长。在参战兵力不变的情况下,梵军没办法扩大伏击圈的范围,也就难以把先头部队一口吞下。

要说的话,在最初的几分钟,梵军打得非常的顺手。

不过,只持续了几分钟。

在很大程度上,这也证明了一个观点,即梵军更加适合打顺水仗,在遇到意外,特别是遭受挫折之后,梵军官兵的战场表现就会急转直下。往根本上讲,这也是梵军官兵素质不够好的问题。

交战开始后大约5分钟,在战场东边,第17103营那边,局面就发生逆转。

关键,就是三连那两台没有被摧毁的ZT-99B主战坦克!

在梵军的装甲部队发起突击,准确说是从公路两侧冲过来的时候,这两台主战坦克立即就成了梵军坦克的梦魇。

短短的几分钟,两台ZT-99B就用极为精准的炮火,摧毁了7辆梵军坦克,而且还全都是最新式的M1A1。

也就这几分钟,梵军就被打懵了。

在停止进攻的时候,梵军甚至没有找到那两台ZT-99B,只大致判断在公路上,不清楚其具体的位置。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公路上面摆着十几台ZT-99B的残骸,而且大部分都在熊熊燃烧,产生的浓烟肯定干扰了红外夜视仪。

此外,梵军的注意力在五连那边,没有留意已被击溃的三连。

主要问题,还是在遭到反击之后停止进攻,而不是说立即对进攻战术进行调整,消灭反击的敌人。

结果就是,在梵军停下来重新部署进攻的时候,又有5台M1A1报废。

进攻还没打响就损失了1个连的坦克!

关键还有,因为迟迟没发起进攻,梵军正在丧失战场主动权,至少后面的五连有更多的时间调整防御部署。

等梵军在0点40分左右重新组织发起进攻的时候,五年的步兵战车已经散开,下车作战的步兵也已占据有利位置。也正是如此,梵军面对的是18台BZ-98上的重型反坦克导弹与30毫米机关炮。

当然,还有100多名复仇心切的步兵。

别说梵军的士气已经因为进攻受挫而受到动摇,就算是气势如虹,也未必能够一举突破由一个建制完整的机步连守卫的防线。更何况,这条防线的宽度就只有几百米,并不存在兵力密度不够的问题。

正是如此,战场东边的突袭,迅速演变成强攻。

其实,在战场西边,梵军面对的局面也非常的糟糕。

关键就是,没把第17102装甲营包围进去。

虽然依靠突然袭击击溃了第17304机步营,该营的减员率超过了70%,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但是受到第17102装甲营威胁,梵军的主力部队没在第一时间发起突击,也就没能合上包围圈。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致命的失误。

在战斗打响后,第17102装甲营就丢下了那几辆履带受损的坦克,营长亲自率领另外的32辆ZT-99B发起突击。

让32辆ZT-99B摆开了阵势,还是在夜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小事情。

波沙湾战争就已经证明,ZT-99B的夜战能力为当今最强。

关键还有,帝国陆军纠正了在波沙湾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主力部队的ZT-99B进行了改进。

主要改进项目,就包括换上BZ-98步兵战车上的那套红外夜视仪。

因为配备的重型反坦克导弹拥有6千米的射程,而且在突击作战当中,步兵战车肯定是在主战坦克的后面,与敌人的距离也更远,所以帝国陆军为BZ-98配备了性能最好,价格也更加昂贵的红外夜视仪。

正是如此,在波沙湾战争中,ZT-99B甚至需要由BZ-98指引目标。

此后,帝国陆军为所有一线主力部队的ZT-99B更换了红外夜视仪,把ZT-99B的夜战能力提高到BZ-98的水准。

在正常情况下,改进之后的ZT-99B能在夜间发现4000米之外的坦克战车。

配合最新的125毫米整装穿甲弹,ZT-99B能在这个距离上,打穿绝大部分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

只是,命中率肯定不会太高。

当然,配属第十七装甲师的ZT-99B全都进行了改进。

相对而言,就算出口给梵罗陆军的M1A1没在红外夜视仪上缩水,其夜间的最大观察距离也只有2000米。

虽然在动对动的战斗中,坦克的开火距离一般都在2000米以内,超过了2000米,精度就没有保证,但是能看得更远,也就能提前发现敌人,从而掌握主动权,比如避开敌人的锋芒,从侧面发起冲击。

其实,第17102装甲营就是这么干的。

准确的说,在第17102装甲营发起冲击的时候,该方向上的梵军正在围攻之前遭到伏击的第17304机步营。因为没有看到西边的第17102装甲营,或者说第17102装甲营迟迟没出现,所以充当预备队的梵军放松了警惕,靠前部署的一些坦克战车甚至擅自投入战斗,隔着几千米朝第17304机步营开火。

结果就是,在第17102装甲营杀到的时候,梵军被打得措手不及,精心部署的包围圈就这么被突破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第17102装甲营的32辆ZT-99B几乎逆转了战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