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267章 见异思迁

帝国争霸 第267章 见异思迁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虽然很不厚道,但是在12月3日的下午,收到迪迦拉下令死守焦特布尔的消息后,汤普森就打电话向查吉特请辞,以去前线获取第一手信息为由,离开了乌代布尔,并且在当天晚上到达焦特布尔。

其实,这也不算上见异思迁。

汤普森是杰克逊的心腹部下,之前也是应杰克逊的安排来到乌代布尔,地位超过普通的军事顾问。

再说,他是纽兰的陆军少校,拥有外交赦免权,不受查吉特节制。

关键还有,安排给南方战场的顾问不止他一个,因此就算没有他,查吉特也可以去找其他的顾问。

最关键的就是,查吉特早就去了科塔,根本就管不了乌代布尔这边的事情。

必须承认,汤普森的政治嗅觉非常的敏锐。

要说的话,这也是能够得到杰克逊重用的原因。

虽然查吉特是迪迦拉亲手提拔与重点栽培的指挥官,但是近期发生的事情,预示着查吉特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跑去科塔,迪迦拉更不会直接向焦特布尔的指挥官下达命令。

正是如此,汤普森才宁愿去焦特布尔冒险,也不愿跟随查吉特去更安全的科塔。

再说,科塔未必就更加安全。

除了持续遭到轰炸,前几天还受到远程火箭炮问候,包括列车站、机场与变电站在内的众多重要基础设施均已瘫痪。就算东方联军还远在数百千米之外,逃到科塔的查吉特也未必能够高枕无忧。

几乎就在汤普森到达焦特布尔的同时,丁镇南乘坐的运输机到达斯兰首都科城。

与以往不同是,这次没人来机场接机。

此外,丁镇南也没有带随从过来,穿的还是一件空军的少校军服,冒充西南战场的空军参谋。

这么安排,也就是为了保密。

为此,丁镇南还专门找到军情局的联络员,让军情局安排了一名情报人员,去司令部冒充顶替他。

所幸的是,军情局从来都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再说,只是转发由丁镇南本人下达的作战命令,不用频繁跟外界接触,也没有多大的挑战性。

随同丁镇南来到科城的,只有两个人,侯晨晟与刘尊山。

前者,只是顺道来考察情况,准确说是了解斯兰这边的军事基地,过几天就要返回古吉邦的前线。

至于后者,负责协助丁镇南拟定在梵罗国东海岸地区发起登陆行动的作战计划。

虽然西南战场的战斗还没有结束,西北战场的主攻行动也没开始,即便是在古吉邦,第五陆战师也没办法脱身,但是在拿到由军情局提供的关键情报后,丁镇南立即启动了在东海岸地区登陆的作战预案。

这份情报,其实就是迪迦拉发给焦特布尔前线指挥官的命令。

显然,精心策划的战略欺骗已经产生效果。

不出所料的话,梵军将死守焦特布尔,并且在此跟第十七装甲师鏖战。在南边,随着第五陆战师的2个战斗旅杀到,梵军南方集群必然会缴械投降,第五陆战师的2个战斗旅还将顺势南下攻占乌代布尔。

最迟在12月15日,第五陆战师的作战部队就能回到古吉邦,并且在此搭上前往梵罗国东海岸的舰船。

至于西北战场,跟丁镇南没有直接的关系。

按巴军拟定的作战计划,在第十七装甲师拿下焦特布尔,向斋普尔推进的时候,就将出动50万大军,在第二十四机步师的协助之下发起战略进攻,争取在年内完成头号任务,也就是攻占德城。

不过,巴军的计划确实有点天马行空。

当然,这是客气的说法。

按照丁镇南的估计,就算巴军真的出动50万大军,而且得到第二十四机步师,以及第三十三步兵师全力支持,最快也要到明年的1月底,才有望打下德城,而实际很有可能会拖到二月份。

不是丁镇南看不起巴军,而是在攻占德城之前,需要战胜数百万梵军。

攻打德城的作战行动绝对是一场硬仗!

正是如此,在出发之前,丁镇南还专门给付卫民打了个电话,叮嘱付卫民,用不着急于求成,要稳打稳扎。

换句话说,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打下焦特布尔,确保以最好状态去攻打斋普尔。

只有这样,才能够用相对来说非常有限的兵力,也就仅仅是第十七装甲师,拖住斋普尔的数十万梵军。

如果让斋普尔的数十万梵军北上,攻打德城的战斗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当然,关键还是在西北战场。

在根本上,依然是兵力。

其实,丁镇南在过去几天所做到事情,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替西北战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首先就是,从留在斯兰的第十三陆战师抽调了2个加强团,前往古吉邦替换第二十四机步师的2个增编旅。

只是,需要补充的不仅仅是兵力。

在替换部队到达后,第二十四机步师的2个增编旅直接从古吉邦北上,也就会带走主战装备。

当初,丁镇南也是这么向第二十四机步师的汤伯辉少将做的保证。

可问题是,暂时没有多余的船只向古吉邦运送主战装备。

能找到的滚装货轮,全被派去协助第五陆战师。至于登陆舰,得参与在梵罗国东海岸的登陆作战行动。

为此,丁镇南在11月最后一天,举办了一场宴会,宴请了所有联军高级将领,不过主要是盟军将领。

当然,几乎全都是盟军在南方次大陆这边的最高指挥官。

也就是借这场宴会,丁镇南向这些年龄比他大,军衔也比他高的将军摊牌。

丁镇南首先给了盟军将领一个选择的机会。

两个选项:要么跟随梁夏军队到前线作战,要么在后方负责后勤保障。

结果,几乎所有盟军将领都用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选择了后者,或者说排除了第一个选项。

随后,丁镇南就提出了一个要求:无条件交出主战装备,在司令部规定的时间之内送到前线,交给帝国陆战队。

既然是在后方负责保障工作,自然用不着那些主战装备。

关键还有,丁镇南还让这些将军立军令状。

当时,丁镇南还让警卫锁死书房,而盟军将领在签了军令状之后才能离开。

虽然周涌涛在事后打电话把丁镇那臭骂了一通,但是此举的效果非常显著,之前磨洋工的那些盟军全都变得非常的积极。短短的三天,就做好了移交主战装备的准备工作,并且表示会绝对服从丁镇南的调度。

从盟军那搜刮到的主战装备,足够武装第十三陆战师。

只是,丁镇南需要的不止是主战装备。

宴会次日,丁镇南还签署了几份调令,把聚集在巴铁的南部地区,尤其是卡拉港附近的几支盟军,以执行后勤保障任务为名派往西北战场,用来替换在那边打杂怠工的第二十四机步师。

当然,也减轻了巴军的任务负担。

借着此事,丁镇南还给主要盟军,比如高巨王家陆军与狭夷皇家陆上卫队制订了极为详细的任务清单,规定每个月从卡拉港与瓜港向巴铁的北部地区运送物资的总量,而且定下了惩奖规则。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哪怕只是战地军规,那也是军规,在战时拥有跟军法相同的效力,完成不了肯定会受到严惩。

说得严重一点,当时主官甚至会因为没能完成任务而掉脑袋。

把盟军发动起来后,等于大幅度降低了第二十四机步师在保障方面的负担,使其能集中兵力执行作战任务。

这反映出,丁镇南不太相信盟军的战斗力。

当然,不等于放着盟军不用。

丁镇南对盟军的第三个安排,也就是让其作战部队尽快进入战斗状态,充当联军战略预备队。

为此,丁镇南还专门找到侯晨晟,让他从第五陆战师抽调一批表现突出的军官,尤其是在战斗中负伤,得在后方休整一段时间的基层军官,组建一支教官团,去给盟军的作战部队补课。

这个在当时看来无关紧要的安排,在后来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按照丁镇南做的这一系列的部署,在12月的中旬,西北战场的兵力,除掉巴军之后都有25万。

这里,还没包括第三十三步兵师。

关键就是,第三十三步兵师不在丁镇南的调配范围之内。

直到搭乘运输机离开卡拉港,丁镇南都没收到指示,因此第三十三步兵师依然隶属西北战区的卫戍司令部。

要想调动本土卫戍部队,必须获得首辅的授权。

也就是说,帝国高层还没有就是否动用第三十三步兵师,从本土直接对梵罗国发动进攻做出决定。

其实,这并没让丁镇南感到意外。

在他拟定的作战计划中,就没有提到过第三十三步兵师。

别说是丁镇南,连刘尊山都知道,第三十三步兵师才是真正的战略预备队,或者说是夺取战略胜利的王牌。

按照丁镇南的估计,要在取胜有望的时候,周涌涛才会让第三十三步兵师参战。

至于战术安排,其实非常的简单。

只要联军在西北战场的西线,也就是巴铁这边牵制住了梵军主力部队,打垮梵军的战斗意志,第三十三步兵师就会冲下无极高原,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冲向梵罗国首都,一举占领这座意义重大的城市。

不过,重要的不是城市本身,而是其象征意义,尤其是政治上的象征意义。

说得形象一点,梵罗国既是战争泥潭,也是无价的宝藏,其潜在价值不但让觊觎者垂涎欲滴,还会引发更大的麻烦。等到梵罗国轰然倒下,跟随梁夏帝国参与围猎的猛犬,必然会一拥而上,抢食最为肥美的部位。如果没能控制住这些猛犬,等到梁夏帝国上场时,恐怕骨头都不会剩下几根。

为此,就必须先入为主,掌握政治主动权。

其中关键,也就是单独占领德城。

要说的话,过去的教训依然历历在目。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后期,也就是骆沙联邦战败之前,帝国当局本着大局为重的原则,没有让地面部队突击莫萨,把占领莫萨的机会留给了迢曼军队。只是在最后关头,才猛然醒悟过来,派遣空降兵,通过空运与空投发起突击,夺取了莫萨城郊外的机场,而且在最终占领了半个莫萨城。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骆沙就被割裂成东西两个部分。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帝国当局没让地面部队停下来,抢先攻入莫萨城,哪怕迢曼帝国出兵占领了骆沙西部边境地区,也会因为缺乏政治合法性,承认与接受梁夏帝国在骆沙的主导地位。

或许,骆沙就不会分裂。

没有了西骆沙,迢曼帝国未必能够在战后组建西陆集团,而且就算组建了,也不会有现在的规模。

不要忘了,在西陆集团,西骆沙的军事实力仅次于迢曼帝国,陆军更加是集团第一!

可见,有了骆沙联邦的教训,帝国当局肯定会避免梵罗国的局势失控,也就得确保单独占领德城。

正是如此,丁镇南压根就没有打第三十三步兵师的主意。

按照他的判断,25万大军已经足够。

其实,就算勉强了一点,斯兰还有三个陆战师,而且至少有一个陆战师充当东海岸登陆作战行动的预备队。

也就是说,如果有必要,可以把这个陆战师派过去救急。

关键还有,西北战区需要救急的时候,恐怕已经是新历151年1月份,而到时候可以调动的作战部队肯定不止现在这些。

不说别的,陆军至少有十个预备师在年内完成整训。

就算需要重点照顾西北战区,向大陆战场增兵,确保春季攻势能如期展开,也肯定能调动2到3个师过来。

总而言之,在经过这番部署之后,西北战场的兵力问题已经得到缓解。

至于能够取得多大成果,丁镇南反到没有放在心上。

关键就是,按照陆军司令部命令,西北战场的作战行动由巴铁三军参谋部全权负责。

这是首辅亲自下的命令!

此外就是,将由李天凌担任联军的参谋长,虽然是临代,但是接下来的几个月,由他说了算。

这么一来,就算出了问题那也是李天凌的责任。

当然,上面做这个安排,其实也是在利用李天凌的身份去跟巴铁当局周旋,毕竟在巴铁军人眼里,廉旭升不但是帝国陆军的战神,还是巴铁的救星,因为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期间,在帝国主政的就是廉旭升。也是在他的坚持之下,帝国才会跟巴铁结盟,让巴铁搭上梁夏帝国这座靠山。

显然,丁镇南可没有李天凌那样的影响力。

有李天凌坐镇,自然轮不到丁镇南来操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