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86章 千里眼

帝国争霸 第86章 千里眼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当防空警报响起的时候,刘向真没有返回司令舰桥,而是走到舷窗旁,举起望远镜朝不远处的“南江”号看了过去。

在前桅杆顶部,有一个正在旋转,像是一个大号簸箕的物体。

那是一面天线。

不过,不是电台的天线,也没有任何一种电台天线长成那个模样。

没错,那是雷达的天线!

那面天线,只有工作的时候才会旋转,平时都是固定不动的。

为了保密,也是为了欺骗与误导,仅有的几艘装备了雷达的战舰,在进出港口的时候都不得使用雷达,还要让天线固定在某个角度上,再套上一个帆布罩子,从远处看像是一种吓唬驱赶飞鸟的设备。

此外,帝国海军从没对外公布过任何跟雷达有关的信息。

迄今为止,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只是知道,帝国海军装备了一种跟电台类似的,能在很远的距离上发现飞机的电子设备。其工作远离,很有可能是通过监听侦察机的电台,来确定侦察机的方位。某些国家的情报机构甚至想当然的认为,那是一种大尺寸,高精度的高倍望远镜。

其实,雷达到底有什么价值,刘向真也说不准。

不用奇怪,因为在几个月前,准确说是九月底,“北河”号与“南江”号着手为即将开始的舰队演习做准备的时候,也就是分头去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才在维护的时候装上雷达。

此后,也就试用了几次。

按照安排,在今年的舰队演习中,为了检验雷达的战术价值,还专门安排了单独的演习科目。

可惜的是,演习开始后不久,局势就迅速恶化。

刘向真只知道,“南江”号上的雷达,对机群的探测距离最远超过了一百千米,而对单架飞机的探测距离也能达到四十千米,远远超过肉眼的可视范围,只是探测的精度,仍然算不上理想。

当然,精度差点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及时发现敌机,就能指挥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从而获得更多的时间,大幅度提高防空作战效率。

按照开发雷达的金林无线电研究所给出的评估报告,在雷达的协助下,战斗机的作战效率能够提高二十倍。

刘向真觉得那些高度近视的工程师在吹牛。

只是,就算没有二十倍,提高几倍是肯定没问题的。

在第二航空特混舰队做的几次内部演练中,防空战斗机均在雷达的指引下,及时准确的发现与拦截了敌机。

用飞行员的话来说,只是能及时发现来袭敌机,那就足够了。

在过去的防空作战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法及时发现逼近的敌机,更不要说预知敌机的来袭方向。就只能面面俱到,至少需要在主要威胁方向上部署足够多的战斗机,浪费宝贵的防空力量。

有了雷达,能做到有的放矢。

这次就是如此。

发出防空警报的就是“南江”号,雷达发现了一批从东北方向飞来的敌机,判断为狭夷海军的舰载机。

一支机群,大概有十架敌机。

“在一百千米之外,我们的战斗机正赶过去。”作战参谋庄毕胜少校赶了过来,向刘向真汇报了情况。“敌机采用密集编队,间隔距离也就几十米,飞行高度不到三千米,推断是97舰攻。”

刘向真只点了点头,表示听到了。

如果是战斗机,一般不会采用如此密集的队形,往往两架或者三架组成一个小编队,而且小编队之间的距离拉得比较开,还会有一定的高度差,确保在遇到敌机之后,各小编队能相互照应。

此外,战斗机的飞行高度一般不会低于五千米。飞得高才看得远,而且格斗的时候,占据高度优势的一方往往能够取胜。

只是,杀来的不止一队97舰攻。

很快,“南江”号发来新的报告,雷达又探测到几支小编队敌机,其中三支编队在高空飞行。

只是,无法判断敌机的性质。

在高空飞行的,有可能是战斗机,也可能是俯冲轰炸机。

如果能测出敌机的飞行速度,就能够做出判断。海军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让金林无线电研究所开发能测速的雷达。只可惜,新式雷达的研制工作还没启动,至于能够在什么时候研制出来,更加不得而知了。

用不着刘向真吩咐,负责防空作战的参谋就做出了调整。

有点繁琐,首先要获得“南江”号提供的情报,再标注到海图上,然后对整体战局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负责防空作战的参谋在此期间综合这些信息做出判断,最后才下令调整防空部署。

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几分钟。

正是如此,白止战才提出由快速战列舰充当防空指挥舰,把航母从繁琐的防空作战当中解脱出来。按白止战的意思,只要有必要,就在搭载雷达的快速战列舰上设立专门的防空作战指挥部。进行防空作战的时候,编队里面的所有战舰都得听从指挥,由快速战列舰充当防空的核心力量。

当然,这只是美好设想。

不过,耽搁几分钟,肯定比两眼一抹黑好得多。

最显著的价值,其实就是让指挥官对战场局势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及时的做出最恰当的部署。

简单的说,就是把钢用在刀刃上。

比如,在拦截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与攻击机的时候,不用派遣太多战斗机,能够逼迫轰炸机扔掉炸弹、让鱼雷机投掉鱼雷就行了。没有炸弹与鱼雷,就算飞到了航母上空也只能干瞪眼。如果断定来袭的是战斗机,甚至用不着理会,毕竟没哪种舰载战斗机能挂上重磅炸弹执行轰炸任务。只有在确定敌人的轰炸机与鱼雷机得到了战斗机掩护,才需要让防空战斗机全力以赴。

当然,关键是时间。

把发现敌机的距离由目视的不到二十千米,提高到一百千米,意味着进行防空拦截的时间增加了至少二十分钟。哪怕只是提高到六十千米,多出来的四十千米也能够让舰队多获得十分钟的拦截时间。

在防空作战中,哪怕只是五分钟,也无比宝贵。

拿俯冲轰炸机来说,从加速冲刺,到投下炸弹,前后也就几分钟。

战斗还没打响,准确说是没在刘向真面前打响,雷达的价值就展现了出来。那些被发现的敌机机群全都遭到了拦截,而且轰炸机与鱼雷机在遭到拦截后丢掉了炸弹与鱼雷,放弃了突击。

只是,雷达不是万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