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巫中仙 > 第六十七章 经验

巫中仙 第六十七章 经验

作者:雪满林中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8 来源:笔趣阁

更不要说,这方大虞主时空名实高度合一。

有着名义,就有着相应的力量,气运!

陶小吴一旦结果征南将军印,和天子节杖。

轰然一声,庞大的朝廷气运就降临了下来,惹得山川响应,风云变色。

一股强大的力量,不仅降临在了陶小吴身上,同时也降临在了整支征南大军的身上!

炽红如同烈火一般的气运昂然降临,将整个军队的气运提升了三倍不止,浓烈如火,仿佛直接照耀天际。

最终力量汇聚在陶小吴身上的那一刻,已经为青色!

仿佛青色旌旗一般烈烈作响!

在这一刻,不论是那位泰元公,还是天庭仙人,鬼神道的道人,纷纷敬畏的低头弯腰恭敬行礼。

这是对于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是表示对于朝廷天命的敬畏!

毕竟在这方世界,大虞新朝才是正统,才是获得天地人三者承认,获得世界意志承认的正统所在。

此刻天子授权下来,陶小吴手持天子节杖,腰配将军印绶,自然也得到了气运的拥护!

这种力量相隔十多里,一直传入到了茂安城中,震动了整个茂安。

以至于茂安城中死守的梵僧们个个惶恐不安。

更是有着几位梵神化为流光,陨落在了灵界深处!

这便是和朝廷,和此方天地作对的代价!

接下来使者宣读召旨,宣布了对于败退而回的屯骑校尉历河,和射声校尉苑章的处置。

不过还好,天子也知道这次败仗非战之罪,再加上两人将功折罪,在大蓟关下大败茂州军,斩下黄岳首级的事情,拿下大半的茂州。

因此也就不过只是训斥了一通,算是功过相抵了。

否则按照大虞军法的严酷,这两个人最轻也都是要被剥夺军职,白衣从军,立功自赎了!

而对于下面的士兵们,当然就不会这么苛刻了,天子进行褒奖,对一部分立功者进行了赏赐,其他士兵也是赏赐了酒肉有差。

并且对于投降的茂州军队也是既往不咎,宣布战后分配土地云云。

旨意传出,各军都是欢呼震动,攻城不克的颓废一扫而空,重新恢复了士气。

这让陶小吴对于那位天子虞宿的本事越发高看。

“不愧是白手起家,自创基业之辈啊!对于军队人心的拿捏正好……

换到后世,还不知道那些守成之君会如何处置这次的事情。

搞不好处置不好,士气反而大跌……”

能够白手起家,虞宿对于军队士气自然非常了解,拿捏的十分精准。

此刻上下都对天子感恩戴德!

只是,陶小吴忽然为之摇头。

“将军为何摇头?难道是认为国家的处置有何不妥?”

那泰元公忽然开口,对陶小吴问道。

陶小吴淡淡的叹了一口气,道:“我对天子的处置当然没有意见,只是有些担心大虞日后的长治久安啊!”

“哦?何解?”

这泰元公本来就有着找茬的心思,此刻就咄咄逼人的问道。

陶小吴本就是有意引开这个话题,此刻面对泰元公的逼问,也不气恼,只是淡淡的问一句:“泰元公乃是儒门大贤,当知道朝廷长治久安知道在于什么!”

那位泰元公白眉微微一扬,道:“长治久安之道,自然在于民心。

只要民心归附,天下自然太平!”

陶小吴轻叹一口气,道:“是啊,那么该如何得到民心呢?要知道民心就是人心,人心易变难安,今日饱食,明日就要衣暖,衣食饱暖就要思***。再然后,就是功名利禄了……

敢问泰元公如何满足天下人心?”

那泰元公一时间张口结舌。

换了一个人来,当然可以狡辩,用着儒家种种经典论述来驳斥陶小吴的言论,说一些人心纯良,人性本善,只要教化得当,万不会如此之类的话。

但是泰元公怎么也是儒门大贤,自己都不相信这些话,如何能够说出口去反驳陶小吴……

他可是从大虞旧朝时代,儒门变法走过来的老人了。

如果当年儒门相信这一套,就根本不会有当时的变革!

陶小吴此时自顾自的道:“国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所以想要长治久安,只要满足一部分人的愿望就足够了!”

泰元公很想说荒谬,但是却也觉得陶小吴的话离经叛道之余,似乎有些道理,一时间反驳的话都没有说出。

两人的这一番谈话,将朝廷前来宣读旨意的使者,高浩云等天庭仙人,还有鬼神道的道人都跟吸引住了,一时间都注意了过来。

却听陶小吴淡淡的道:“一个皇朝必须要有根基,至于这个根基是什么……

当年前朝耕战,数十万甲士及其家属就为根基。

而我大虞太祖当年,白手起家,也是以功臣将士,功勋爵位体系们为立国根基。

然而后来功勋爵位体系瓦解,大虞根基顿时失去,这才有后来的乱子。

这才有当今天子再造大虞……

只是天子想好了没有,如今我们这大虞新朝,到底什么是根基所在呢?”

这一番话,让诸人陷入沉思。

陶小吴却看向了高浩云笑了起来,道:“某不才,学了一些秘法,能够反照历史长河,见到未来种种,无数王朝生灭。

总结起来,后世历代王朝也都是如此。

这点,高真人应该也有所体会!”

高浩云微微愕然,他们这些天庭仙人都是蜀山时代开辟太乙仙界,然后又被天帝启带到这个时空的。

对于陶小吴的话自然能够理解,他们都认为陶小吴是天帝启的使者,能够前往太乙仙界,自然也能看到了后代王朝历史的轮回。

于是微微点头,为陶小吴佐证。

陶小吴淡然道:“我观后世历朝历代,能够长久者,无不经营自己根基。

有着一朝者,以府兵之法来重建军功爵制,所有府兵每人赐田地百亩。

后来又有一朝者,见前朝府兵不过延续百年,已经无地可分,府兵崩溃。

于是吸取教训,以禁军为朝廷根基。不仅父死子继,而到了水旱灾年,更是收容招募青壮为禁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