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279章 六亲不认的朱元璋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79章 六亲不认的朱元璋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不得不说,学好数学,是相当有用的。

柳淳嚣张无比地给朱元璋讲解变法的成效。

哪怕老朱都震撼了,相比起枯燥的文字,柳淳的准备,丰富有趣太多了。

简单的两个圆形,就把变法的好处展示的一清二楚。

“陛下,在变法之前,士绅地主大约占了不到四成的土地,可他们呢,只负担了一成五的税收。这里面有他们藏匿土地的问题,也有士绅官僚可以免赋的因素。总而言之,情况很明白,百姓人多,地少,负担重……同样种一亩田,同样的产出,老百姓拿到的回报就比士绅平白少了一大截!”

“陛下从开国之初,授田百姓,严厉抑制兼并,可问题是兼并之风,屡禁不止。甚至有老百姓,主动投献,原因就在这里!因为税赋不公平!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老百姓给士绅地主当佃农,也比当自耕农负担轻。士绅有强烈的兼并意愿,老百姓又想摆脱沉重的赋税,二者结合,土地兼并,也就不可避免!”

“臣推行变法之后,首先清丈田亩,将一些本属于百姓的田产,返回百姓。然后按照土地面积,摊入丁税,如此一来,士绅负担的赋税甚至比百姓稍微高一些。”

经过清丈返回之后,士绅所占土地,已经不足三成,但是因为丁税摊入了田亩之中,换句话说,就是田多交的多,不再是人多交的多。

所以士绅负担的税赋比例,反而更高了一些。

这个结果当然符合老朱的期望。

“陛下,臣还设想过,对田亩在一千亩以上的大户,征收每年不少于百分之三的额外田赋,以此来抑制兼并,维护土地的公平。”

朱元璋一边听着柳淳的讲解,一边看着手上的资料,频频点头,笑容可掬,脑门上的抬头纹都笑开了。

自从朱标一死,老朱虽然每日依旧处理政务,但不得不说,他已经失去了大半的灵魂,只是机械,麻木地做事。

有些时候,他只是想用忙碌来填充所有时间,让自己暂时从丧子之痛中解脱出来。

可以说,在朱标死后的这几个月,老朱像一个痛失儿子的父亲,远多过大明的皇帝。

他有时候甚至在问自己,失去了继承人,他宵衣旰食,殚精竭虑,还有什么价值?

柳淳的时机把握实在是精准,他在这时候送来了变法的成果,终于把老朱的注意力,拉回了政务上面。

“这是田亩的情况,你所说的商税如何了?”

柳淳忙道:“陛下,长沙自古以来,都是商贾云集之地,贸易十分繁荣。根据臣的计算,一年之内,贡献的商税已经达到了五万两!”

“五万两?这么多?”

柳淳笑道:“很正常的,这还仅仅是大宗的交易,一些街头巷尾的小商小贩,并没有征税。”

朱元璋笑道:“他们日子也不容易,征他们的税干什么?不是有人常说,要藏富于民吗!朕也要学会抓大放小!”

老朱欣然大笑,长沙虽然繁荣,但是毕竟比不过苏州,杭州这些地方,甚至比不了松江和北平,以苏州的情况来看,一年征收几十万的商税,几乎毫不费力。

“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如果把商税铺开,五年之内,仅商税一项,就能达到一千万两!”

柳淳讲的是真金白银的钱!

老朱忍不住怦然心动,这么多的钱,足够把府库填满了吧?老朱不改农民的本性,柳淳却道:“陛下,随着财力的增加,朝廷可以做的事情,就会多许多!”

“比如可以在各地整修道路,建立起运粮大路。既能为朝廷输送税粮提供便利,又能让老百姓互通有无,方便商贾交易,实在是一举多得!”

柳淳笑呵呵画着大饼,明初的财税还算充足,但因为弊端太大,等到了明世宗的时候,朝廷岁入二百多万两,光是九边的军费,就需要三百多万两!

缺口之大,真不知道是怎么撑过来的。

柳淳提议,及早打好基础,对于日后的发展,绝对有好处。

钱多了,用来修路,铺桥,疏通巷道……这样一来,就能方便各地生意往来,渐渐形成统一的市场。然后统一商税,统一金融体系……整个大明,就会连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这一次的变法,可绝不是多收几两税,多征几石粮食那么简单。

按理说老朱是开国君主,他直接定规矩就算了,柳淳为什么还用变法来定义他的举动呢?

很简单,因为他在变秦汉以来,绵延两千年的成法。

历代都讲究轻徭薄赋,柳淳却认为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朝廷必须弄清楚,自己的责任所在,不能白白享受百姓的供养。

因此柳淳将长沙府多征上来的粮食和税金拨出一半,兴建了学堂,主要招收寒门子弟入学,而且柳淳还设计了奖学金的制度……

“比如,如果不出意外,在几年之内,长沙府就有望超过武昌,成为湖广第一大财赋重地,文治也会冠绝湖广。”

老朱仔细阅读柳淳给他的资料,频频点头。

“朕还在小时候就常听人说,有钱的人家,越过越有。朕以往总觉得是有钱人,善于经营,勤俭持家,才能让家业越来越兴旺。直到今天,朕才如梦方醒,原来是朝廷的税收,对他们太宽厚了!他们是在占朝廷的便宜,不!”

老朱冷冷道:“他们是吃两头,吃过了朝廷吃百姓!对了,官字不就是长了这么两张嘴吗?”

老朱越说越气,忍不住骂道:“柳淳,你个臭小子,这些事情,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朕?你还是藏着,掖着,可恶!”

又挨骂了!

这一次柳淳没有半点气恼,相反,还差点笑出来!

骂我了,老朱又骂我了!

柳淳的心里欢呼,可下一秒又觉得自己太便宜了,竟然喜欢找骂!只能用力甩头,可就是挡不住高兴。

那个勤勉刻薄的朱元璋,又回来了!

柳淳看得很明白,别看朱元璋对臣子特别狠,但是他却比大多数帝王,更爱自己的孩子。

对朱标就不用说了,哪怕太原的晋王,老爹柳三已经查出了一些端倪,但这些日子,老朱为什么没有动作?

很多人或许会说,你搞什么鬼?

太子都死了,老朱难道不该发疯,不该大杀四方吗?

你小子慢慢吞吞,犹犹豫豫,让大家伙很不爽,你知道吗?

柳淳深表无奈,他不是不想快意恩仇。但问题是,古往今来,不要说太子,死的皇帝还少了?

那些死的稀里糊涂的皇帝,哪一位查得清清楚楚了?

还不都是糊涂着。新君都巴望着赶快忘了老皇帝才好,哪怕父子,都不能免俗,就拿世宗嘉靖来说,他刚死,继位的裕王就改年号隆庆!

隆重庆祝!

也不知道他在府里放没放鞭炮……

朱标之死,情况也差不多,老朱首先考虑的是江山的继承人。

只要确定了储君,他才能重新恢复状态。

之前赐死傅家爷仨,那只是牛刀小试,先出口怨气而已,真正的大菜才刚刚出炉,正准备上桌。

“陛下,口说无凭,臣也是等到结果都出来,才敢递交,本来应该早些让陛下知道,臣这些日子,心神恍惚,浑浑噩噩的,臣,臣有罪!”

朱元璋怒哼了一声,“你是在说朕,不是说你自己!”老朱起身,缓缓踱步,“朕承认是悲伤了一些,也耽搁了一些时间,拖延了一些政务!可是,朕的儿子没了!难道不许朕伤心吗?”

柳淳慌忙跪倒,“陛下,臣也是为了懿文太子伤心,臣没有别的意思。”

朱元璋摆手,“不管你有没有别的意思,朕都是大明的皇帝,是天下臣民的君父,朕会打起精神,该做的事情,朕心里有数!你小子退下吧,回头写个更详细的方略出来,全面推开变法,势在必行!”

得到了老朱的答复,柳淳是喜不自胜,他已经不指望能改变朱允的想法了,或许从老朱下手,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就在柳淳从宫里出来,朱元璋紧咬牙关,咯吱作响!

这几个月以来,朕都在干什么?

朕的雄心壮志,朕的勇气都哪去了?

变法的事情不说了,就连太子的死,朕也不敢面对吗?才杀了几个无关痛痒的人,怎么向太子的在天之灵交代?

“朱!假如你真的害死了大哥,朕绝不饶你!”

“传旨!”

朱元璋对着暗处冷冷道:“立刻给柳三下旨,让他全力以赴,朕要看到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