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316章 家有一老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16章 家有一老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爹,您老人家拿个主意,到底能不能去柳淳的学堂?”赵勉满脸的为难。

刘三吾捻须轻笑,“老夫问你,孩子愿意吗?”

“这个……当然愿意了。”赵勉气咻咻道:“爹,这么大的事情,不能听孩子的吧!我的儿子,怎么,怎么能……”

这位赵尚书,赵天官,是真的纠结难受了。

“爹,怎么说呢,柳淳这个人的本事,我五体投地。至于柳淳带出来的那些学生,抛开变法与否不谈,他们都颇有些冲劲儿,肯吃苦,关心百姓,比起寻常的官吏,强多了。我执掌吏部,负责考评百官,平心而论,只要有九年时间,这帮年轻人成长起来,那可就了不得了。”

柳淳的第一批弟子,全都是太学生。

因为长沙变法有功,被老朱破格授予七品冠带。

接着又外放各地为官,最高的,居然当了右布政使,这绝对是一步登天,接下来就算老朱还要提拔,柳淳都不会答应,这些学生也不会接受。

超擢是可以的,但屡次超擢,那就不行了。

这帮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三年一次考评,三次考满,正好是九年的功夫。

比如说一些知府,调进京城,接掌小九卿,甚至出任侍郎,都是可以的。那些知县呢,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

升任知府,或者进入都察院,六科廊。

总而言之,十年之后,朝堂上下,里里外外,到处都会有柳淳的人。

这是一个趋势,只要不出意外,势不可挡。

让儿子进入学堂,甚至成为锦衣卫,不要说师父柳淳,光是这一群前途远大的师兄弟们,互相帮衬着,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什么?

或许有人说是知名度,是名师辈出,是师资雄厚……其实相比这些,人脉才是最关键的。有很多时候,你不是天赋不够,而是根本就接触不到。学科越来越细化,如果遇不到行业的前沿名师,没有一些早已成名的师兄师姐,没人相互帮助,提携指点……光凭着一个人,是很难闯出一片天地的。

哪怕在古代,一个读书人之所以有名气,那也是靠着朋友之间,互相吹捧……如果你连参加滕王大宴的资格都没有,空有王勃的才华,也没机会写《滕王阁序》啊!

进入了柳淳的学堂,就等于拥有了目前为止,最为强大的一张关系网。

赵勉对此,那是心知肚明。

可问题是,赵勉的心里,有一道最大的坎儿。

“爹,别的都不说了,柳淳标榜科学,说他跟理学不同,最最难以接受的,他居然以墨子和杨朱为祖师,这,这简直是大逆不道啊!身为儒者,孔孟门徒,我,我绝不能让儿子背叛儒家!绝不!”

赵勉红着脸,用力摇头,态度格外坚决!

刘三吾瞧着女婿,并没有生气。

“你这个想法,也不算错,的确,儒墨两家,当年斗得可是很凶啊!至于杨朱,更是被骂了两千多年,十足的卑鄙小人。不过老夫问你,今日之儒,跟孔夫子之儒,一样吗?”

“这个……”赵勉咧嘴苦笑,“孩儿不及岳父博学,但我也清楚,孔孟之道,就已经有了很大差别。董仲舒上天人三策,以阴阳五行为框架,杂收黄老之学,已经和纯儒有了差别。李唐之后,释教东渡,乱我道统。数次灭佛,杀得是血流成河。等到两宋之后,理学兴起,二程学自周敦颐,号为纯儒之学,可他们的学问又来自先天图,这先天图是陈抟老祖的,如何算得了纯儒呢?”

到了赵勉这个地位,以他的眼界,当然很清楚,儒家只是名字没有改变,其中的内涵实质,已经大相径庭。

尤其是朱熹以后,更加不一样了。

只要看过高中的教材,就应该有感觉,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都希望让自己的学问,变成治国之道,而且两位都积极奔走,只不过到处碰壁罢了。

而程朱理学,则更强调修身养性,仿佛一个人修成了圣人,然后治理天下,就顺理成章了。

可鲜有人想过,就算你成了孔夫子,孟夫子,不一样没有用武之地吗!

有句话怎么说来的,一切古代史,都是现代史。人们会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所思所想,去揣度阐释古代的事情。

历史如此,学说思想也是如此。

明初的时候,刚刚从乱世走出来,读书人的脑筋还不是那么僵硬,更不是榆木疙瘩。

至少能混到六部尚书一级,赵勉不是呆瓜。

当问题是,让他的儿子背叛儒家,这就太难接受了。

“哈哈哈!!”

刘三吾哑然轻笑,“你啊,还是没有把书读通透了,你当圣贤之道,是那么简单吗?”

赵勉一惊,“请岳父指点。”

老头轻笑道:“柳淳虽然标榜学问来自杨朱和墨子,但试问,墨家的学说,儒家就没有用过吗?比如儒家一向反对滥用武力,反对追逐边功,大肆征伐,这不就是墨家的主张吗?所以啊,读书做学问,不要用门户之见。而且老夫也坚信,以儒家的之广阔,儒门之浩大,足以兼收柳淳的科学一脉!”

“哦!”

赵勉大惊,“岳父,你是说,儒家会吞掉柳淳?”

“非也!也可能是柳淳从里面吞了儒家……毕竟秦汉以来,我们都是外儒内法,现在变成外儒内墨,或者外理学,内科学……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赵勉觉得脑子都不够用了,这也太刺激了。

“爹,您老真觉得会有儒学跟科学合流的日子?”

刘三吾轻笑,“或许老夫看不到那一天,但你也别意外,红花白藕青荷叶,儒释道三教归来是一家。理学科学,同出一门,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柳淳现在为了开宗立派,才把墨子和杨朱抬出来。等他的门生够多了,势力够强了,就会向理学妥协……或者呢,理学就会向科学低头。”

“总而言之,孩子能在柳淳门下,崭露头角,日后必定有飞黄腾达,光大门楣之日!”

赵勉起身,连连给老岳父作揖。

真不愧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刘三吾是真正做到了老眼平生空四海,这么复杂的事情,愣是被老爷子三言两语,给说得明明白白。

纠结什么门户之见,柳淳这小子有本事,他的弟子有前途,让儿子过去读书,那不是情理之中吗!

至于他想当锦衣卫,假如真有一天,锦衣卫变成了人人羡慕的衙门,儿子在里面做事,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赵勉觉得自己通了,想明白了,有点轻飘飘的,好像悟道了似的!

他二话不说,赶快准备束,告诉儿子,转过天,他亲自前往鸡鸣山,到了柳淳学堂的外面,发现来求学的人还真不少。

柳淳这个学堂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正常的入学,从基础开始学起,大约和小学差不多。另外一种呢,就是随班跟读。

比如一些年纪大的,已经有了事情的,他们想学习算学,想了解地理,天文,水利,既可以跟着小学生,从零开始,一点点学习,也可以报名一些专门的课程。甚至还能安排实习……完全是一个大杂烩。

赵勉花了好长时间,从弄明白了。

“孩子,你读了不少书了,也有基础了,就不要跟着那些小孩子一起念书了,爹给你挑了个算学班,这是柳淳最拿手的东西,也是你最薄弱的,怎么样,爹安排不错吧?”

少年郎沉吟了片刻,用力摇头。

“爹,我想拜师求学,就要从最基本的学起,我要上一年级!”

“什么?”赵勉惊得眼睛瞪老大,“一年级?一年级都是七八岁的孩子,我还看到了五岁的呢!你,你都快十二了,跟他们一起读书啊?你不嫌丢人?”

少年昂起头,“我比他们大又有什么,他们学的东西,我好多都不会,比如音乐,美术,手工,体育,我都不懂的!以前我读的学堂,先生除了四书五经,什么都不教,比这里差多了!”

赵勉咧嘴苦笑,那不是不教,而是科举不考啊!

不过能成为柳淳门下的弟子,貌似也不用考科举……“行啊,爹什么都不说了,你就在这里读书,一年之后,我要考察你的学问,要是不行,就别怪爹爹不客气!”

儿子不管什么,欢呼着上学去了。

赵勉气哼哼往回走,这都算什么事啊?

他刚走出不远,迎面正好碰到了左都御史杨靖。

在这位杨大人的身后,也跟着一个少年。

“是赵兄!”

杨靖抢先拱手,又把孩子叫过来,“这是犬子杨浩!”

“哦!”赵勉含笑点头,“我记得,没想到孩子这么大了……这是?”

“哦!”

杨靖笑道:“这孩子也跟我念叨,想要学科学……我就帮着他报了一个算学班。”

赵勉好奇道:“杨浩,你怎么想学科学啊?”

“我想飞天!”少年脆生生道:“学了科学,就能造热气球,就能飞天了!”

杨靖无奈苦笑,“小孩子就会异想天开,我也没办法,让赵兄见笑了!”

仅仅报了算学班?见识还是不行啊!

赵勉突然觉得骄傲起来,他捻着胡须道:“贤侄,如果你真有心学,伯父建议你从一年级开始,跟孩子们一起读书,你会获益匪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