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389章 恩科霸榜事件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89章 恩科霸榜事件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前辈,此次重新开恩科,只有请您老人家担任主考了。”茹躬身说道,在他的对面,坐着须发皆白的刘三吾。

老爷子早已经年过八旬,他不但年纪大,德望也高,这几年刘三吾著书不少,其中就包括字典、典故、诗词、文章一类的工具书。

别看只是编撰,老爷子就已经名震天下,无人不知了。

还记得周王朱不,因为编写了几本医书,经过柳淳的推广,已经活人无数……纵观整个古代,医学资源都是极端稀缺的。

许多老百姓生病了只能求神拜佛,弄点符水喝喝,或者自己采一些草药,能扛得过去算是幸运,扛不过去就认倒霉。

第一次让所有人能普遍看得上病,还是赤脚医生的功劳……虽然大多数赤脚医生只能解决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但是却不能否认,是他们让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老百姓,第一次享有了生病时能请医生诊治的最基本的待遇开天辟地,功德无量!

朱编写医书,也培养了一大批的医生,虽然程度不高,失误不少……但他已经被许多百姓当成了万家生佛在供奉着。

刘三吾主要是针对普通读书人,编写字典,历代的典故手册,挑选精品诗词、文章,进行点评解析,汇集成册。

说穿了,就是什么新华字典,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一类的编者……可就是如此,已经让许多人得以读书识字,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刘三吾,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学宗鸿儒。

也只有他,才能主持恩科,让科举取士,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老爷子这么大年纪了,还让他在前面冲锋陷阵,茹的脸上很是发烧。

“前辈,我再安排几位部堂高官,给您老打下手,一起主持恩科……”

“不必!”

刘三吾突然摆手,他的寿眉垂下,老脸含笑。

“茹大人,前一年,另一位茹大人死了,现在当朝的老朽,就剩下我一个。恰逢此役,老夫当仁不让!不过话说回来,我这把老骨头也未必能有多大的作用。就不要牵连其他人了。恩科的事情我一肩扛起,至于接下来如何维护变法的大局,如何延续先帝的国策,还要你们多多费心。”

老爷子眼睛放光,热情洋溢道:“茹大人,你或许有顾忌,老夫也明白,跟天对着干,不会有好下场的,可老夫也请你相信,自古以来,我们就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人力或许有限,可老夫坚信人定胜天!”

茹听到这里,浑身一震,不敢置信地看着刘三吾。

老爷子继续道:“茹大人,先帝是旷古未有的仁君,他爱惜百姓,才能以一己之力,推动变法……可先帝毕竟只是一个人,历代变法,都难逃人亡政息的命运,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力量不够用!所以才要大多数人,把力量集中在一起,由千万人去推,就不愁变法不成。”

“而且这一次只要我们成功了,就再也不会有人亡政息的情况了。这是两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壮举啊!”

“老夫耄耋之年,衰朽之身,与其老死家中,不如奋力一搏,做逐日之夸父,移山之愚公!老夫清楚,未必能看到胜利之日,但是能做开路先锋,已经是死而无憾!”

“茹大人放心,老夫绝对秉公录取,确实有才,言之有物,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未来的国之栋梁,才能为了变法大业,燃尽一腔热血……”

茹听完,眼中垂泪,他突然站起身,掸了掸衣襟,跪在了刘三吾的面前,磕头作响。

“老大人,末学后进今日才明白,夫子所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真意!晚生也会死,可晚生不会怕,因为这都是注定的,没人舍生赴死,又如何能推动变法!而且晚生坚信,我们会赢的……即便我们都战死了,后面还会有人前赴后继,我们要给真正能推动变法的人闯出道路,做扑火的飞蛾,行博浪一击,百死不悔!”

刘三吾看了看茹,老怀大慰。看起来燕王还是识人的,就冲这一点,燕王就有胜算。刘三吾的一双老眼,洞若观火。

他觉得朱元璋应该是有意引蛇出洞,想要一举全歼……在最后的关头,还把恩科交给东宫的人负责,先帝应该是打算让他们出错,然后才能断然出手。

而东宫这边,也到了不得不拼的时候,因为这段时间以来,他们损耗太大,急需补充新生的力量……如果先帝不是突然驾崩,或许此刻东宫的势力已经灰飞烟灭了。

如今先帝虽然去了,恩科这个武器还留着,甚至刘三吾觉得,这样拼下去,未尝不是更好的选择。

北平他去过了,云南有柳淳在,那小子会干什么,老先生一清二楚,燕王在西北巡边,也肯定会有所准备。

真到了关键时刻,就三路发难,里外开花!

先帝或许能杀掉一些人,但是真正打起来,那才能彻底铲除反对变法的力量。

很多人都喜欢观察六部,勋贵,看看各地的高官大员,他们站在哪一边……从表面上看,支持变法的力量,是占据上风的。

可刘三吾太清楚了,之所以有这种假象,那是先帝的威望太高了,一个人就压制了整个官僚体系。

那些乡绅士人,面对老朱,半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很多投机之徒,也趁机混入变法一派,摇旗呐喊。

等到风向变化,这帮人就会带头反对变法派,让变法彻底失败!

看惯了人心险恶,看透了世态炎凉……到了这个年纪的刘三吾,突然觉得,来一场杀戮,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那一天他注定看不到了,因为老先生要为阻止杀戮,尽最后的努力。

听起来很别扭吗?

一个渴望杀戮的人,居然要用生命去阻止杀戮……或许这就是真儒,这就是真正的君子吧!

在历史上,刘三吾主持的科举尽数录取南方人,引来了北方士子的不满,出现了著名的南北榜案。

面对汹汹而来的压力,刘三吾坚持了心中的正道,既然是以文章取士,在科举之前,没有规定按地域录取,即便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老先生也不愿意妥协。

南北榜一案的最终结果,是朱元璋为了维护地域公平,南北分别录取……至于刘三吾,朱元璋并没有杀他,而是流放戍边……其实从处置的方式上就看得出来,朱元璋也知道刘三吾没错,只不过他们坚持的东西各不相同罢了,但老头的人品绝没有问题,否则他又怎么会躲过洪武帝的屠刀!

到了这一次,刘三吾依旧坚守心中的正道,只不过他的正道变成了变法,老爷子为了维护变法,不惜耗尽一腔热血。

求仁得仁,这就是儒者最高的境界!不必伤心,只为道义!

恩科终于重新开始,魏琮从镇江匆匆赶回了应天,他是昨天晚上才到,只睡了两个时辰,就随着所有的士子,进入贡院,开始了再一次的科举淬炼。

在魏琮看来,或许这就是涅磨砺吧!

相比起柳先生贬官云南,他的这点苦,真的算不得什么。

那些北方士子,在科举考过之后,就在京城盘桓,没人离去。

他因为是镇江人,又因为鸡鸣山学院全军覆没,他想告别母亲,就去云南,追寻先生的足迹,继续求学。

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有人在京城战斗,有人就需要更加丰富底蕴,学到更高深的本事,假如有一天能学到先生的三分本事,也就不要担心什么了……不过既然峰回路转,有了重新考试的机会,那就放手一搏吧!

三场九天,结束考试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虚脱了。

可大家并不敢放松,每个人都在焦急等待着最终的结果……十天之后,榜单终于出来了。

一共录取一百一十二人,其中北方士子三十九人,南方士子七十三人,看起来依旧是南方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但是,仅仅鸡鸣山学院,就贡献了四十人!

比所有北方士子加起来还多,另外还有凤阳学院,还有长沙岳麓书院,再有,北方士子的主要来源,竟然是北平!

是朱棣培养出来的一群人,也是广义的柳学门下,总计,支持变法的柳学门人,达到了惊人的九十六人!前二十人,更都是柳学门下,完美霸榜!

此榜一出,朱允,还有他的师父们,全都黑了老脸……这算什么,要坐视柳学把持科举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