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609章 第二个沐家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609章 第二个沐家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李景隆在腊月初八拿下了升龙府,朱棣接到捷报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八。

报捷的使者先是赶到了广州,然后用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应天,一路上光是马匹,就跑死了好几匹。

总算在年前送到了朱棣手里,皇帝陛下也能过一个舒服的年了。

接到捷报之后,朱棣岂止是高兴那么简单,几乎到了发狂的地步。赢得胜利的李景隆,再也不是昔日的废物,反而成了朱棣眼中的宝贝。

这家伙天马行空,肆无忌惮。

放在国内,未必管用,可撒出去,真是一张王牌。

实在是太好了!

朱棣如此看重安南,其实是有原因的。

安南自从秦汉以来,就是中原的领土,到了唐末五代的时候,安南趁着内乱,脱离了中原掌控。

到了北宋的时候,赵家的皇帝也是没有出息,别说安南,就算连云南都拿不回来,后来更是连河套都丢了,这可都是老祖宗的遗产啊!

朱元璋称帝北伐,拿回了燕云十六州,安南脱离中原版图和燕云十六州的时间大致相同。老朱拿回燕云,朱棣就要拿回安南。

作为一心要证明自己的永乐大帝,安南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才促使永乐一朝多次出兵,不惜代价,也要巩固安南。

而新式的战法,让攻打安南变得容易了许多。李景隆不但拿下了升龙府,还裹挟了数万占城人马,他利用占城和安南的矛盾,以夷制夷,更是给了朱棣新的启发。

趁着年前,朱棣欣欣然去了孝陵。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朱棣只要去祖庙跟老爹念叨一下就行了。这次却是去了孝陵,显然,他要好好跟着老爹炫耀了。

同去的还有朱高炽三个,包括皇长孙朱瞻基都没有放过,乖乖跟着去了。

朱棣怎么跟老朱说的,柳淳不知道,左右不过是一番炫耀。告诉老爹,你不敢打的安南,让儿子摆平了,那些跳梁小丑一般的安南畜生,受到了大明正义的惩罚,在孩儿的带领之下,大明必定一天比一天繁荣昌盛。

朱棣从孝陵回来,在路上就忍不住考察几个儿子的见识。

“你们觉得,要怎么治理安南?”

朱高煦道:“安南民风彪悍,反复无常,最是不讲信义,对待他们,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杀!杀得血流成河,杀得尸积如山,把他们杀怕了,也就太平了。”

朱棣听完,很发愁,老二这好杀的毛病,到底是跟谁学的,我也不是这样啊!

朱高燧见父皇似乎不满意,就忙道:“儿臣觉得还是以安抚为主,安南那么多人,可以充当苦力,干嘛都杀了,只有傻瓜才那么干呢!”

你敢说我是傻瓜?

朱高煦把眼睛一瞪,这个老三,是真的欠揍了。

两个兄弟意见不同,而朱高炽则是抱着儿子,仿佛没听见一样。

“太子,你为何不言不语?”

朱高炽慌忙陪笑道:“儿臣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总之还要父皇圣裁。”

朱棣哼了一声,“滑头!这天下的事情,要是朕都能说了算,那就好了。”朱棣顿了顿,不耐烦道:“去柳府吧,看看他怎么说!”

朱高炽嘿嘿暗笑,他才不愿意费吐沫呢,如何管理海外,这事情真的要听师父的,他老人家看得长远,心也比任何人都细。

车驾到了柳府,发现柳淳正在忙着挂灯笼,张罗着过年。

朱棣深吸口气,“你好安闲啊?”

柳淳从梯子上跳下来,陪笑道:“陛下,臣一年到头,也歇不了几天,好容易过年了,也让臣放松放松。”

朱棣板着脸,哼道:“你少跟我装蒜,论起繁忙,你还能比得过朕吗?再说了,这次是李景隆给朕找了个麻烦,他跟你可是亲戚,这事你要替他解决。”

朱棣二话不说,把柳淳叫到了书房,他简单将李景隆保举张辅担任越国公的事情说了一遍,还提到李景隆让张辅世袭镇守安南。

此话一出,就连朱高炽三个都吓到了。

他们想到了许多治理安南的办法,却唯独没有料到,竟然还有这么一手!

世袭镇守,这也太过了吧?

当初朱元璋让沐家镇守云南,那是迫不得已,现在把安南交给张家,怎么看都有点异想天开?

更何况朱棣极力削藩,他能允许土皇帝存在吗?

柳淳听完,忍不住摇头,李景隆这个货,光知道给自己找麻烦,实在是可恶。本来有些话他说是不合适的,偏偏李景隆逼着他说。

“陛下,臣斗胆说一句,即便将安南纳入版图,派遣官吏统治,可那里情况复杂,安南之人又反复无常,必定是降儿复叛,没完没了。”

朱棣老脸拉长,十分难看。

即便安南属于中原的时候,也是叛乱不断。而且随着元朝三次进攻失败,很是鼓舞了安南上下,让他们有胆子对抗中原。

一次战败,还真未必能打断安南的脊梁。

“朕也知道安南不好管理,可让人世袭镇守,就是个好办法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柳淳顿了顿,这才道:“陛下,从安南到大明,最快也有二十几天,等到朝廷有了决断,派遣人马赶到,至少是小半年之后了。就算派遣水师,也要三个月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以发生太多的状况。而且每次劳师远征,胜负难料,风险太大。”

“如果能安排可靠之人,世代镇守安南,遇到情况,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未尝不是一个办法。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伴随商贸和教育。”柳淳目光坚定,充满了信心道:“只要让安南在经济上依附大明,在文化上,从属大明,这块土地,迟早会瓜熟蒂落,只不过在这之前,需要用一种相对廉价的方式,控制安南。”

“臣是赞同李景隆的建议的,但是让谁去镇守安南,这个臣就不好说了。”

的确不好说,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情深义重,就算亲儿子也未必比得上。老朱这才信任沐英,将三十万大军交给了他,让他世袭镇守云南。

现在让朱棣上哪去找一个沐英一般的人?

张辅,他真的行吗?

朱棣眉头紧皱,突然他对柳淳道:“你想不想替朕镇守安南?”

这话一出,朱高炽三个先吓坏了,父皇,你说什么呢?居然让师父去镇守安南,这不是开玩笑吗!

他们现在还有好些事,需要请教师父,怎么能放他离去?

哪知道柳淳兴冲冲站起,欣喜道:“陛下信任,臣感激不尽,臣现在就收拾东西,赶快动身。”说着柳淳还真的打算卷铺盖告辞。

朱高煦可急坏了,他竟然冲到了柳淳面前,焦急道:“师父,你要去安南,弟子也跟着。”

朱高燧也低声道:“师父,安南的生意保证好做,要不也带着弟子算了。”

朱高炽虽然没说话,可也是一脸的焦急,恨不得能跟着柳淳一起离开。

三儿子的表现,简直让朱棣切齿咬牙。

我才是你们的爹!没事跟着柳淳跑什么?

朱棣愤怒挥手,恨恨道:“柳淳,你想跑安南躲清闲,那是痴心妄想!朕不会那么容易上当。”

从柳淳这里离开,朱棣返回了皇宫。

到了大年三十,朱棣把张玉请了过去,皇帝陛下赶走了所有伺候的奴婢,外人只知道他们君臣喝光了一坛子洪武十三年的美酒。

转眼,到了正月十六,所有的衙门重新开门办公。

朱棣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在安南设立承宣布政使,同时设立都指挥使司和按察使司。这三司的设立,标志着安南正式成为了大明的一个省份。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朱棣加封张辅为平越侯,授予丹书铁券,节制三司,世袭罔替,镇守安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