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718章 比朱棣还有钱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718章 比朱棣还有钱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柳淳笑眯眯看着郁晗,“你可真机灵啊,什么都知道。”

郁晗愣了一下,慌忙道:“先生,多亏了先生的教导,弟子在鸡鸣山学堂懂了太多的道理,所以区区明教妖女,根本骗不了我。”

“这么说,还有我的功劳了。”柳淳哑然失笑,“你说,这贪赃枉法,是不是我教的?”

郁晗吓得慌忙摆手,“不,没有,绝对没有。”他哭着拜倒在地,“先生,我不敢给自己开脱,这些年来,老匹夫做的事情,我都知道。可我贪图享乐,不敢告发,还跟着他做了许多的坏事,我死有余辜。只求,只求先生能网开一面,饶了我娘,她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她是最苦的那个人……”郁晗揉着眼角,不停哭泣。

柳淳看了看他,只是叹口气,让人把他押下去。

父子俩的口供南辕北辙,看似矛盾重重,可柳淳是干什么的,岂会被这些表象迷惑!

说穿了,他们都在推卸罪责,将所有的问题推到明教身上。他们父子有的是被算计了,有的是举发有功,可靠着这点手段,就打算脱身,那也太不把锦衣卫放在眼睛里。

“郁新拿下了,接下来的办案重点在户部,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给我查清楚户部的问题。我不信,一个明教能够逆天!”

柳淳断然说道。

以往他没有在意明教,的确有疏忽,可有人告诉他,明教有多厉害,三头六臂,七十二变,柳淳依旧不相信。

不能被郁家父子误导,更不能让一个明教牵涉了太多的精力。

柳淳果断调集精兵强将,全力以赴,攻击户部堡垒。

最兴奋的人莫过于解缙了,之前他攻击工部,碰了一鼻子灰,如今接掌了户部,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遍。

如果再错一次,他就真的该死了。

这一次解缙没有咋咋呼呼,跑去查账,找证据,而是先找到了户部侍郎古朴。

“古兄,这些年你都是郁新的助手,协助他做了不少事情,这一次朝廷拿下了郁新,整顿户部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古兄若是能站出来,解缙必定全力以赴,保古兄的安全。还望古兄能够深明大义,协助小弟。”

解缙身为尚书,能够如此低姿态,着实令古朴大吃一惊。可他依旧没有胆子开口,只能无奈道:“下官如果有错,还请朝廷按照律法治罪,下官不敢有怨言。”

解缙冷笑,“古兄,我知道你还心存顾忌,如果真的是按照律法办案,上上下下,就要人头滚滚了,朝廷不能废了整个财税体系,可朝廷也断然不会允许贪官污吏,继续为非作歹。”解缙随手将一封信递给了古朴。

古朴慌忙接过,展开一看,顿时大惊,“这,这是太子的手谕?”

“嗯!”解缙点头,“我没本事要到陛下的旨意,就只有太子手谕一份,你觉得如何?”

古朴看到这个,已经浑身颤抖了。

朱棣的旨意,他是不敢奢求的,能有太子的保证,已经是开天地大恩了。

古朴双手颤抖,匍匐地上,“解大人大恩大德,下官感激不尽,下官如今命悬一线,五内如焚,下官当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解缙冷笑,“怎么办?说实话,实话实说,就是最好。莫非你有本事骗过所有人吗?郁新已经被拿下了,还会在乎你一个吗?”

解缙的这番话,彻底吓唬住了古朴,这家伙本就不是胆大之人,如今郁新被拿下,古朴早就六神无主,面对解缙,面对锦衣卫,他只好竹筒倒豆子,把事情都说了出来。不过在他这里,罪责是推给了郁新,他完全是无辜的。

……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朱棣用力敲着桌案,怒火中烧,已经到了抓狂的地步。

面对古朴的供词,朱棣终于看清了户部的问题。

作为大明财税的中枢,户部这种旧时代的东西,已经完全不适应时代的变化了。可是作为户部尚书的郁新,并没有积极想办法堵住窟窿,解决弊端,而是利用这些弊端,大发利市……所谓漕运,其实只是一小部分而已,真正的大头在于更赚钱的盐!

朱棣生气也是有原因的,郁新能稳坐户部尚书,在于他给朱棣提了两条最主要的建议。

其一,就是开中法。

所谓开中法,就是令商人输运粮食到塞下,然后发出凭据,根据凭据支给食盐,边防粮储因此而充足,将盐和九边防务联系在一起,实现养兵百万,不费一两银子的目标。这是朱元璋非常得意的政绩。

朱棣继位,郁新重新执掌户部,就恢复了因为靖难之役中断的开中法,还做出了许多调整,完善了相应的细节。

还规定百姓可以用纸币换取食盐。

朱棣觉得这个办法是父皇留下来的成法,就没有怀疑,放手让郁新去做。

可根据古朴的陈奏,三年来,光是一个开中法,郁新就敛财不下数百万!

“柳淳,你可看出了其中的问题?”

朱棣发问了,作为精于敛财之道的柳淳,完全是一点就透,早就想通了,“陛下,开中法是先帝时候确立的,初衷当然是好的,而且就算现在看来,也是不错的办法。”

“荒唐,出了这么大的漏洞,你还敢说开中法是良法?”朱棣瞪圆了眼睛,吹着胡子,大怒叱问。

柳淳笑道:“陛下稍安勿躁,臣以为开中法的设计是好的,但执行起来,有几个问题没有考虑清楚,因此造成了敛财的漏洞。郁新也就是靠着这些漏洞发财的。”

朱元璋设计开中法的时候,是利用食盐作为吸引,让商人向九边输送粮食,保证边防需要。然后商人用粮食换取盐引之后,再去盐场支取食盐,拿到指定区域出售。

如果一切正常,这个办法绝对是利国利民的。

可问题在于洪武朝的后期,九边军户就大量的逃亡,人口减少,使得九边实际需要的粮食,大大下降。

而且另一边,由于大明户口增加,食盐的需求也提上来了,原来的盐引数量不够老百姓吃的。

如果你是掌管财税的户部会怎么办呢?

四个字:虚开盐引!

商人输送很少的粮食,而能拿到两倍,三倍,甚至更多的盐引。他们卖盐赚钱,回头自然要孝敬。

九边的卫所将领,户部、兵部衙门,全都能分得到。

作为主导一切的户部尚书,郁新自然是大赚特赚。

“陛下,其实开中法的问题在于没有调解机制……比如说,大明有多少百姓,要吃多少食盐,九边需要开出多少盐引……完全没有答案,全靠以往的惯例。问题是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口分布也在不断调整,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还有,针对边军,需要多少粮食,实际产出多少,外运多少……全都没有详细真实的数据作为支撑,如此一来,户部趁机发财,也就不足为奇了。”

柳淳侃侃而谈,“郁新更大的可恶之处还在另一个方面上,他说各地屯田所产的东西不一,请允许各地物产都可以输运给国家,充当税赋。这一条本来是好的,是照顾老百姓实际需要的。可是在制定兑换比例的时候,郁新就耍了手段,他规定粟谷、糜黍、荞两石准许当大米一石。稻谷、高粱二石五斗,禾参稗三石,各准许当大米一石。黄豆、小麦、芝麻与米相等。一石换一石。”

柳淳深深吸口气,“这么多东西,规定的价格跟实际价格已经有严重的背离。而且由于种类太多,在缴纳粮食,运输,储藏,兑换的过程中,十分繁琐,非常容易出错误。有的是无心之失,有的则是蓄意为之了。”

朱棣当然明白柳淳的意思,比如说市面上芝麻涨价,一石芝麻能换两石大米,结果收税的时候,按照一比一收税,官吏拿到了芝麻之后,去市面换成大米入库,他就赚了一倍。

锦衣卫之前追踪的酒坊,就是利用这个差别,大肆发财。

“柳淳,各地物产不一样,这是气候使然。朕总不能让各地都种水稻,或者都种麦子吧?既然不能,那就免不了贪墨套利啊?”

柳淳深以为然,“陛下所言极是,不过臣觉得还有一样东西,能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东西?”

“钱!”

柳淳很干脆答道:“陛下,物产虽然不一而足,但是最终都要换成钱,只要朝廷统一征收货币,这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柳淳笑呵呵的,他所说的,正是一条鞭法,经过这么多年的准备,也的确该拿出来了。

“不!”朱棣却断然摇头,“你这是昏招,朕可以收钱,但是当朝廷需要粮食物资的时候,去哪里采购?如果朝廷大举购买,势必物价飞涨,那又该怎么办?”

柳淳笑道:“陛下睿智,臣以为在征收货币的同时,再建立一套遍及全国的仓储体系足矣!各地仓库是按照市价收购物资,提前储备起来。朝廷需要,就从仓库支取。另外随着兴学的推进,货币已经深入到了各地,在几年之内,即便是乡村百姓,也会明白货币的好处。百姓接受了货币,各地的仓库体系建立起来,有了物资调配的空间,废除实物税收,改用货币税收,臣以为时机已经成熟了!”

朱棣仔细思索半晌,“还是不能操之过急,先选两个省实验一番。”在军务上面,朱棣讲究雷厉风行,可是涉及到了民政,尤其是向老百姓要钱,朱棣又变得格外保守。

柳淳是很高兴朱棣能这么想的。

“陛下,臣这里还有一份礼物,要献给陛下。”

“礼物?你不给朕添堵就不错了。”

柳淳大笑,“陛下要是这说,那臣就把郁新的小金库直接上缴国库算了。”

朱棣急了,忙问道:“什么?郁新的小金库?有多少?”

“这个臣不好说,不过总之比陛下多就是了,而且还多了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