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75章 太子的人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75章 太子的人设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朱标人很好。

这是柳淳的第一印象,身为太子,没有什么架子,对待兄弟更是客气,居然给朱棣斟茶,顺手又给柳淳倒了一杯。

柳淳不得不站起来,连忙拜谢。

朱标笑呵呵道:“你就是柳淳吧?郭氏传人?永昌侯写过好几次信,孤早年的时候,也读过一些郭先生的著作,有机会要向你讨教!”

通常情况下,上位者说有机会,就跟说有空一样,表示没机会……太子殿下那么忙,哪有空研究郭守敬的那一套啊!

不过朱标至少摆出了礼贤下士的态度,可跟在他身后的黄子澄就不是这样了……他从头到尾,脸冷得吓人,仿佛挂了一层霜。

面对柳淳,也仅仅是哼了一声,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探花郎吗!

三年才出一个的全国第三,学历高,才华高,地位高,远不是柳淳这种小透明能比的。人家瞧不上,也在情理之中。

柳淳也懒得多瞧黄子澄一眼,装什么蒜?千年来,少有的猪队友,那么多书,不知道读到了人肚子里,还是狗肚子,废物加饭桶!

柳淳跟朱棣过来,是把他的计划向朱标介绍,柳淳很认真谈了一遍……在谈话的中间,柳淳时不时扫视黄子澄。

看得出来,黄子澄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脸越来越长,快赶上驴了,他是不认同的……柳淳准备了一肚子话,等着黄子澄开口,他就给这家伙来点厉害的。

反正都跟方孝孺交过手了,不差一个黄子澄!

只是令柳淳意外的是,黄子澄忍住了,一言不发,任由柳淳讲完。

朱标默默听着,思量道:“四弟,这个办法,要教化牧民,改变习惯,是不是麻烦了一些?”

朱棣忙道:“鞑子以抢掠为生,不改变习惯,就没有长治久安,我以为付出多一些,是值得的!”

朱标又想了想,就颔首道:“好,既然如此,四弟就拟一个详细的方略出来,回头我递给父皇,请他老人家定夺!”

从太子帐篷出来,朱棣轻笑道:“你如何看我大哥?”

“温文尔雅,谦恭和善,有仁君之姿,只是……”

“只是身边的人有些讨厌!”朱棣接过了话,“你小子瞧了黄子澄好几次,斗志昂扬的,你是不是打算跟他舌战一场?”

柳淳耸了耸肩,“如果他愿意,我自然奉陪到底,正好让我瞧瞧,这大明的探花郎,有多大的本事!”

……

“黄先生,你以为我四弟和柳淳提出的方略如何?”

送走了燕王,朱标才向黄子澄询问。

“殿下,移风易俗,胡汉杂居,这个办法的确有可取之处。”

朱标道:“我也觉得不错,既然黄先生觉得可行,我就向父皇上书……这一次巡边,除了收回宋国公的兵权,就是筹建大宁都司,父皇还等着呢!”

朱标起身,向书案走去。

黄子澄却突然一笑,“殿下稍安勿躁,臣以为,此方略殿下断然不能答应!”

“哦?这是为何?”朱标不解。

黄子澄正色道:“殿下,燕王朱棣,在金山立下大功,朝野上下,无不知晓。论起领兵打仗,燕王乃是军中后起之秀,若是治理大宁都司,采用燕王的方略,那他可就是文武双全的贤王了。”

朱标深吸口气,不悦道:“先生,四弟有本事,我这个当大哥的高兴还来不及呢!”

“非也!”

黄子澄连忙道:“殿下仁慈敦厚,人尽皆知。只是这藩王自古以来,就是取乱之道,七国之乱,八王之乱,殷鉴不远!燕王无才,或许还是好事,若是燕王文武齐备,登高一呼……”

“黄先生!”朱标沉声道:“我相信四弟不会如此。”

“殿下,陈桥兵变,也非赵匡胤本意。”黄子澄痛心疾首道:“殿下若是真爱护兄弟,就该断了燕王的念想,让他当一个富贵贤王,如此对殿下,对燕王,都是最好的选择!臣之言只是为了成全殿下和燕王的兄弟之情,没有半点别的心思!”

朱标眉头深锁,这个黄子澄,学问是真好,可时常建议自己削藩,这就让朱标很为难了,都是父皇的儿子,兄弟之间,就不能和平相处吗?

“黄先生,不管怎么说,四弟的方略还是好的,你让我如何弃之不用?”

“殿下!”黄子澄微微一笑,胸有成竹……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觉得的。

刚刚柳淳讲的时候,他早就想好了反驳之词,可黄子澄觉得自己是探花郎,跟一介草民争执,凭空失了身份。

所以他才一言不发……只是这位大才子没有意识到,他这叫背后插刀子,更加不要脸。

“殿下,所谓胡汉杂居,是要从内地迁移二十万人到大宁都司定居,才能跟纳哈出所部人数相当!足足二十万人啊!背井离乡,到苦寒的塞上之地,殿下可忍心如此吗?”

黄子澄道:“殿下素以仁慈宽厚待民,故此朝野上下,士林归心。若是殿下也肆无忌惮,迁居百姓,逼着他们远离家乡,于心何忍啊?”

朱标也犹豫了,的确他很反对朱元璋粗暴地迁移百姓,几次劝阻,奈何父皇根本不听,反而责备他妇人之仁。

若是他也像父皇一样行事,岂不是自打嘴巴,前后不一,如何让人信服?

仁慈宽厚,爱民如子,这就是朱标的人设!

虽然大明朝还没有这个词,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朱标动摇了。

“黄先生,可若是不迁居百姓,又如何掌控大宁都司?”

“殿下,臣以为人心都是肉长的,纳哈出所部的官吏将领,悉数被安排到了白羊口服苦役,若是能把他们放回去,这帮人必定感恩戴德,称颂殿下仁慈。殿下还可以让颖国公屯兵大宁,震慑宵小。如此恩威并施,刚柔相济,纵然鞑虏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敢造反!”

……

距离和太子建议,过去了五天,朱棣信心满满,他的方略会得到支持,可等来等去,朱标那边都没有反应,实在是等不下去,朱棣去找大哥,回来的时候,脸都黑了。

迁居百姓,牵连太大,故此大宁都司,以归顺蒙古诸部为主,准许他们,划地放牧,为大明之屏障。

朱棣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移民是一定要做的,若是不改造牧民,至少要移民百万,才能镇得住一个大宁都司。经过柳淳的努力,把人数控制在20万左右,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分明是不想让我立功!”朱棣怒不可遏,攻击北元的战斗给了蓝玉,大宁都司的方略被拒绝了。

为什么?

是自己不行,还是自己错了?

都不是!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不是太子!

俩字:没权!

朱棣第一次认真考虑道衍的建议了……而此刻的柳淳,脸比朱棣还黑。天可怜见,他的方略是真正替大明朝考虑!

假如把大宁都司经营好了,什么土木堡啊,俺答汗啊,甚至日后的野猪皮都没机会崛起……三百年的太平,就让一个腐儒给毁了吗?

柳淳眼神闪烁,突然他抓起拟定的方略,就往外面走。

“我去见永昌侯!”

留下这句话,柳淳气咻咻,向着蓝玉的住处冲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