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817章 支棱起来的王老头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817章 支棱起来的王老头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王行是个儒者,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讲究谦谦君子,讲究……屁,老夫都这样了,还讲究个屁!

老实了一辈子,再不支棱起来,这辈子就完了,结束了……

咱也要鲜衣怒马,也要春风得意,午夜梦回,老夫也见到了百万雄师!

王行意气风发,当年他也想过科举,想过蟾宫折桂,奈何一把年纪,舍不了脸面,终究错失了机会。

事到如今,再不好好装一把,难道留着精神头,去地府撒野吗?

王行背着手,傲然立在人群中,斜眼望天,根本懒得看面前的渣渣。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这是不争气!朝廷鼎力支持的事情,你们竟然犹犹豫豫,连朝廷都不相信,还能相信谁?”

“老夫知道,你们当中不少人觉得父祖都是干这个,承袭祖辈的基业,你们也只能干这个,能守住家业,干得更好,就已经对得起祖宗了。”

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还瞄了一眼人群当中的庄老板,充满了不屑,这就是短视啊!

“你们还觉得织布,种茶叶,烧点瓷器就行了?告诉你们,时代不一样了。在太傅的著作里,这叫做产业升级,懂吗?未来钢铁,机械,铁路,采矿,交通运输……这才是朝阳……懂什么是朝阳吗?就是刚出来的太阳。”

“像你们还在干的,叫什么?叫夕阳产业,就跟老夫一样,没有多少时间了!”

“资本,人才,劳动力……都会投入到新的行业之中……你们就等着被淘汰吧!哈哈哈!”王行得意洋洋,不光人支棱起来,就连胡子都撅起来了,一副十足的老人得志的模样。

这下子可把许多商人都气坏了,你个老东西,嘚瑟什么?

到底是谁给你的胆气,敢跑我们面前装蒜?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要好好查,把你老家伙的靠山揪出来,让你老东西倒霉!

他们怒目而视,恨不得把王行给吞了。

可是王老头丝毫不在乎,他早些年可是见过千军万马的,区区商人能把他怎么样!更何况,还有太傅给他撑腰,王行更是肆无忌惮。

首批八千倭人壮丁到了,王行仔细检查了一番,别看在海上漂泊多日,但是这些倭人的身体不错,一看就是能吃苦的。

“王老爷子,我准备让他们休息三天,然后再开始工作……”

王行扫了一眼李宪,呵呵笑道:“小公爷,你是不是没上过战场?”

李宪微窘,还是争辩道:“我干过剿匪的!”

王行呵呵一笑,什么都没说。

兵贵神速,哪能休息三天那么久,不过咱王老爷子也是慈悲的,人家大老远来到了大明,也不能太黑了。

“今天给他们准备一顿干的,填饱肚子,往后就没有了。”

李宪一听头皮都发麻了,我说老王头啊,你也太黑了吧?人家过来干苦力的,你不给工钱就算了,怎么连干的都不给啊?

这是会累死人的!

王行才不管这些,他要的是铁路,至于倭人,那还是人吗?

“就这块了,让他们把地方让出来!”

王老爷子返回京城,就在朝阳门外,看中了一片地方,对着李宪道:“你看这块当未来的车站怎么样?”

李宪瞧了瞧,这地方当然没的说,宽敞,开阔,地势也高,不怕存水,交通便利,人员往来密集,放眼整个应天,都是最上等的所在。

可问题这块是寺庙啊!

而且还是有名的半山寺。

“我说王老爷子,听说这是个姓贾的宰相建的,有好几百年了。”

王行横了李宪一眼,这位小公爷是不是应天人啊!

“半山寺是当年王安石建的,可不是贾似道!”

李宪翻白眼了,“你知道还要拆?”

“废话!正因为是寺庙,老夫才要拆呢!”王行不客气道:“你派人去问问他们,让他们拿出地契,如果没有,老夫就要征用这一处违章建筑!”

李宪听得傻了,“王老爷子,这庙都几百年了,怎么算违章建筑啊?”

“废话,老夫就十二万两,要是不违章,我怎么征用?”

真是好强大的理由,李宪实在是无语了,他只能黑着脸,去寺庙询问……

柳淳,金幼孜,朱高燧,外加应天常知府,正在商量事务,李宪气喘吁吁,从外面进来,一见面就抱怨。

“小姑夫啊,我算是服了,你在哪找来这么个老宝贝啊?”

柳淳示意他坐下,李宪气喘吁吁,把经过说了一遍,他去半山寺问了,人家的确拿出了地契,李宪以为王行没办法了。

哪知道这位老爷子研究了半天,告诉庙里的和尚,你们只有地契,没有房契。

这说明什么呢?

你们拿到土地的时候,还没有这些房舍,所有的房舍都是后期加盖的,所以是不合规矩的。

说完之后,王行一纸诉状,就把半山寺给告到了应天府衙。

李宪摇头感叹,“我就听说过踹寡妇门,刨绝户坟。这回又加上了一条,叫抢秃子田!小姑夫,你就不管管?”

柳淳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当然要管。

“常知府,你了解半山寺的情况吗?”

常知府忙道:“半山寺始建于北宋,是王安石居住金陵期间,请旨修建的。不过当下的半山寺却是元朝时候重修的,当初先帝因为半山寺邻近大内,还想要将半山寺划入紫禁城……不过后来作罢,那块地正好在朝阳门外,绝对是一等一的位置,真没有想到,王行居然看中了这一块地,的确是很不错的选择。”

柳淳点头,“既然是邻近大内,私自建房就是不可以的。这样吧,你们应天衙门先把寺庙的土地收回……记住了,要按照农田价格溢价三成征用,然后我们再重新划定土地用途……两天之内,把土地交给王行,让他修建车站。”

“遵命!”

常知府二话不说就下去了,李宪听得目瞪口呆。

乖乖,这小姑夫怎么比王行还黑啊?

朱高燧伸手拍了李宪后脑勺一下,不屑道:“你小子真是傻了!天下名山大川,十之七八都被秃驴占走了,他们住在精美的房舍之中,享受着山景风光,鸟语花香……他们纳税了吗?他们干了什么好事?除了欺骗愚夫蠢妇,伤天害理之外,就没干过人事。半山寺那么好的地方,给他们实在是浪费了,征用过来才是替天行道呢!”

李宪翻了翻眼皮,说白了就是土匪,还说那么多干什么!现在的应天,就是一个土匪窝,他就是一群土匪中的唯一好人,真是太难了,

李宪缩了缩肩膀,不再说话。

事实证明,李宪还真猜对了。应天的这帮土匪,一个比一个厉害。常知府在拿到了半山寺的地契之后,竟然没有按照柳淳的意思,以农田征用。反而对半山寺的和尚们笑道:“你们的这份地契是前朝所发,虽然我大明立国以来,是承认前朝合法地契的,但是你们这些僧人是如何取得板上市的?”

常知府冷笑道:“据本官所知,元朝推崇佛教,所有才有人打着佛门的幌子,圈占土地,建庙修寺,大发利市。当初陛下在北平的时候,就已经严厉整顿过。”

“着江南的寺院,问题更多,不光是来路不正,而且许多寺院接受商贾捐赠,盐商每年动辄几十万两的银子,送入了佛门……美其名曰礼佛,可实际上钱是去哪了?”

……

这位常知府一顿猛轰,把半山寺的和尚弄懵了。

是有人想要我们的寺庙,怎么变成了我们罪大恶极了?

我们冤枉啊!

常知府冷哼道:“行了,你们先把地方让出来,回头本官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再给你们选一处建庙……记住了,虽然你们自己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寺庙绝不是法外之地,一样要遵守大明的法令,要为大明的发展让路!”

这一番操作之下,王行只用了一天功夫,就得到了这块土地。

紧接着,设计人员就进去了。

与此同时,八千苦力也展开了。

平整土地,清除树木杂草。

三天之后,一块巨大的牌匾挂了出去。

应天苏州铁路筹备处!

王行站在一丈多的木牌之下,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烧了八万多两银子。

光是订购各种建材,就已经花了五万,另外还有工具,伙食,征地款……柳淳给的钱,是真的杯水车薪,可王行半点都不在乎。

前些时候老夫找你们,结果没人愿意出钱,这一次老夫让你们高攀不起。

王行坐在昔日方丈的净室里面,翘着二郎腿,悠闲地喝着茶。

就在客房之中,已经等着几十位的商人了。

他们满脸的焦急谄媚。

“还请通报一声,我们要见王老啊!我们早就是朋友了,这次王老爷子承办铁路,我等都愿意出力啊!”

这帮人是再三哀求,王行总算是大发慈悲了。

“让他们来吧!不过老夫太忙了,低于三十万两的出资额,就不要来麻烦老夫了!另外呢,能提供建材物资的优先,光想着拿干股的也不要凑热闹……老夫可不是缺钱的人!”

一天之后,王行手里拿着厚厚的一个账本,来到了应天府衙。

负责迎接的官吏都傻了。

不久前王行就筹钱来的,结果五天时间,一文钱没有弄到,只能愁眉苦脸,沮丧无比……可这一次呢,老爷子年轻了二十岁不止,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走路都带着风,简直跟小伙子没什么区别。

最让人惊叹的是,他手里的账本,是真的厚啊!

“我说老爷子,这次可是信心十足,准备大干一场?”

王行努力忍着笑容,可高兴的情绪哪是能控制得住的。

老爷子现在是彻底支棱起来了,完全有了底气。

“总算能干一件造福百姓的大事了,哪怕干成之后,立刻就死了,老夫也是心满意足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