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音乐系导演 > 1001.发布会

音乐系导演 1001.发布会

作者:俗人小黑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3:16 来源:笔趣阁

现场的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于东南亚,欧美地区的媒体记者,一个个都安静地听着齐东明的话。

其实大数据这个概念,很早就有了。

大数据也的确在很多应用领域大行其道。

这年头最热的话题是什么?大数据!

风口是什么?大数据!

人工智能也同样的在大数据战略当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齐东明的话,也让现场的媒体记者们都兴奋了起来,都燃了起来。

其实不是这些媒体记者们真的有多相信齐东明所谓的大数据战略。

而是因为,这是个大新闻,妥妥的大新闻啊!

“事实证明了,大数据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是可行的!”

“大数据其实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比如我们常常看新闻的时候,总是能够发现,新闻平台推送给用户的都是用户喜欢的,想看的新闻!”

“比如,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总是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想要的......”

“大数据,简而言之,言而简之就是,大数据懂用户,懂你们!”

“而一部电影,怎么样才能受欢迎?”

“根据数据表明,电影相关的搜索量与票房收入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

“同样的,在北美,奈非刚刚证明了大数据战略的可行性,他们基于大数据投资拍摄的电视剧,无论是剧情设置还是选择演员、导演阵容,都以用户在网站上的行为和使用数据做支撑,从而受到观众热捧,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现象级的作品!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大数据更懂观众!”

“很多人都说,电影是高投入高风险的项目,因为没有人敢说自己能掌控市场,能摸准市场的脉络,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大数据可以!”

“一旦大数据战略被推行,被应用到电影的各个环节,那么电影投资将不再是什么高风险项目,而是可以预期的项目,可以预测的项目!”

“剧情的设置方面,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剧情,并以此投其所好,而演员的选择方面,同样的,我们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出,哪一个演员适合哪一类的角色,哪一类的角色,选择哪一个演员才会最受观众青睐,甚至于,哪一个导演,更适合拍摄什么样的剧情,都可以用用户在网站等方面的行为和实用习惯数据作为支撑,大数据将提供给观众,他们最喜欢的,最爱的剧情,最合适的演员,最合适的导演,我想不出来,当一部电影,所有的一切,都是观众最喜欢的,那么这样的电影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呢?”

“所以大数据战略才是影视产业的未来,新时代即将到来,影视产业也到了变革的时候了!”

“为此,我们阿狸传媒和未来星传媒,将共同启动大数据战略,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齐东明笑着说道。

“我们将联手投资二十亿,共同使用大数据模型,制作五部大制作,这是大数据战略的第一步!”齐东明又继续道。

现场的媒体记者也轰动了。

果然是大数据啊!

只不过,早前大家虽然猜到了很有可能是近来最热的话题大数据,但是当齐东明正式宣布的时候,大家还是有些被震到了。

无他,按照齐东明的话来,那真的太劲爆了。

大数据战略如果真的可行的话,那的确可以说是影视产业将迎来全新的变革。

因为按照齐东明的话说,大数据更懂观众,那么那些金牌编剧,那些大导演,岂不是反而地位一下子就变得不那么炙手可热起来。

因为大数据可以取代他们。

大导演虽然是因为其创造的成绩,票房等等,才会成为大导演。

而大导演一向都意味着电影的成功率大大增加,可是现在,按照齐东明的话来说,那就是,大数据可以取代大导演,将风险降到最低!

大导演同样的也意味着天价片酬,每个大导演,参与电影拍摄执导,都能够获得巨额的回报。

而如果大数据真的可以取代他们的作用,那么大导演的价值就不是那么高了。

当然,这可能吗?

管他呢!

可能不可能,有什么关系?

关键是,这个新闻,值得大书特书啊!

至于,是不是真的能成,成了他们有的写,不成,他们也同样的有的写。

实际上,大数据的确很牛逼,他们这些媒体工作者,其实是感触最深的。

要知道,大数据能不能用来制作电影,他们还不知道,但是他们却知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却已经可以用来写新闻了。

虽然目前机器人写的新闻稿子依然还是奇葩,但是却已经影响到了整个媒体行业。

那么如果大数据真的有齐东明说的那么厉害,那的确是一个可以说震荡全行业的新闻了!

进入问答环节,现场的记者们都直接炸了。

一个个看台上的齐东明等人都像是鲨鱼闻到血腥味一般。

不过,这种场合,肯定是要守规矩的。

但是就算是这样,当问答环节已开启,底下就是长臂如林!

“我是来自《电影时代》的记者,廖俊,我想请问齐总,按照齐总之前的意思,岂不是说,大数据的出现,电影将会沦为流水线产品?也就是说,大导演们的作用,将被取代?”

齐东明点头道:“可以这么说,大数据分析正深入到电影的创作环节,这对整个影视创作行业,从剧本选择,导演、演员的选择,拍摄和后期制作乃至营销,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当然,目前来说,大数据战略依然还无法取代大导演们的作用,毕竟,大数据战略才刚开始实施,也同样的需要数据作为支撑,但是未来,这绝对是一个方向!”

“齐总你好,我是《华国电影报道》的记者方放,说了那么多,可是目前为止,也只有奈非成功过,一个案例,似乎不足以证明大数据的作用吧?能否具体举例说明?”

齐东明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早有准备,他笑着道:“举个例子吧,大数据战略,是指在投拍一部电影时,首先就是用数据来定位,了解该内容在文学网站上有怎样的点击量,在电影网站上有多少评分,掌握电影的核心观众在哪里;然后再通过各种平台做导航,使产品和消费者之间进行社会化的互动沟通;最后再借助数据,把各种互联网平台上的网民想办法导入电影院。大数据的作用就是让我们一面做,一面看各种数据所传递的信息,然后把很多东西反馈到跟消费者的沟通上。电影本身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产品,整个电影创作和营销过程是一体的。”

“简单地说,大数据的作用,就是能够及时和观众进行交互,而不是像传统的制作那样,先制作出来,再来考虑观众是否能接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