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音乐系导演 > 1154.最终剪辑权

音乐系导演 1154.最终剪辑权

作者:俗人小黑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3:16 来源:笔趣阁

陈航的苦难还没有结束。

其实和好莱坞团队合作,如果适应了的话,会觉得,非常舒服。

因为,好莱坞的团队,在专业方面,真的就如同工厂的流水线一般。

他们每一个工种,都是专业的。

很多人说,华国的电影,和好莱坞差距主要是在市场方面。

可是等华国的电影市场崛起之后,大家才惊愕地发现,其实并不是。

或者说不仅仅是!

在王逸凡看来,华国和好莱坞最大的差距,其实并不是特效技术,也不是资本,同样的不是市场。

特效技术,好莱坞这边的确足够先进,但是其实差距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大。

事实上,可以说华国的特效团队,大多数如果在足够的金钱的支持下,达到好莱坞顶级特效公司制作出来的效果的百分之八十,还是可以做到的。

是的,百分之八十。

看似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差距好像不大。

但是,恰恰是这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效果,才是真正的最大的差距所在。

因为,单纯地从金钱方面来说的话,前面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可能只需要占据到好莱坞特效公司的特效花费当中的百分之二十,而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费用,他们会用来实现这最后的百分之二十的效果。

听起来,好像很难理解,但是,实际上,事实就是如此。

卡车司机为什么,他的电影,往往能让人尖叫,能创造破纪录的成绩。

因为完美,《泰坦尼克号》其实单纯地看里面的剧情,似乎根本不需要花费那么长的时间,里面的特效,似乎也不是什么最尖端的特效技术。

很多特效公司,如果有足够的金钱,都可以做到。

但是为什么《泰坦尼克号》却始终无人能够复制?

很多人可能无法想象,当年,卡梅隆,在拍《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对细节的要求,可以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卡梅隆和他的团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泰坦尼克号”搬上大银幕。但“泰坦尼克号”的制作周期并不长,福斯巴哈片厂的摄影棚于1996年5月30日开始建造,它涵盖了一个40英亩的海滩,有超大水箱,32000平方英尺的大舞台,还配备了制作办公室、道具仓库、发电厂、焊接车间,更衣室和其他辅助设施。大约花了100天的时间,一艘非常雄伟壮丽的“泰坦尼克号”便屹立在墨西哥海岸线,主要的拍摄也开始了。这艘长达775英尺的船只只比真实的泰坦尼克号小10%左右,卡梅隆说:“你无法想象泰坦尼克号有多大,我们也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真正意识到,它有882英尺长,48000吨的排水量,实际的钢铁重量将近60000吨,简单讲,它是一个庞然大物。”泰坦尼克号造船统筹师托马斯·安德鲁则称:“建造一艘好船需要300万个铆钉和大量汗水。”

很多人很难理解,甚至觉得,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去打造《泰坦尼克号》这么一艘只能用来拍电影的船,甚至动不了的船,拍完之后,还要花钱拆除的船,是不是太浪费了?

是不是太难以让人接受了?

更何况,当年《泰坦尼克号》的所有的包括,餐具等等,都是特别定制的,完美地重现当年的《泰坦尼克号》的细节。

我们试想一下,其实如果没有这么多完美的细节,好像电影,似乎也不会差太多吧?

可是这就是最大的差别所在了。

也正因为,那种追求完美到了强迫症的地步的态度,才造就了《泰坦尼克号》这部被誉为,影史巅峰的作品。

特效其实也是如此。

很多特效,看起来好像相差不大,但是花费的金钱却是数以倍计的。

只是为了让最终的特效看起来好上那么一点点,结果却花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

这也同样的是差距所在。

因为在工业设计方面,在很多科技产品的性能上,往往,也是这样的一种态度。

追求最后的百分之一,但是花费的却是远超那只有百分九十九的数倍!

言归正传,王逸凡认为,华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产业最大的差距,一直都只有一种,那就是人!

是的,人!

不是明星,不是演员,而是幕后的专业工种!

比如灯光师,比如摄影师,比如烟火师等等,等等。

这方面,华国大多数,其实都是半路出家的,但是在好莱坞,这些人,却都是专业培训出来的。

这才是最大的差距所在!

当然,之所以说陈航的苦难还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到来。

是因为,最终剪辑权!

是的,一部电影,很多人都觉得,只要拍的好,就完事了,可是实际上,剪辑真的是至关重要。

好的剪辑师能化腐朽为神奇,而烂的剪辑,你拍的再好最后也能给你剪出个寂寞来。

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最终剪辑权,其实就意味着,这部电影,到底是你这个导演的想要的作品,还是制作人想要的作品。

因为电影拍摄的时候,会出现海量的镜头。

而且顺序是很少按照电影播放的顺序来拍摄的。

同样的也会出现大量的,导演的即兴的拍摄镜头。

这个时候,剪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是一部电影,大多数时候,都是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当然,一些大几个小时的电影是另类,正常情况下,商业大制作,都是在两个小时左右。

但是拍摄出来的镜头,时常却是高达上百,乃至于数百个小时。

那么这个时候,剪辑就需要取舍了。

有些镜头,必须放弃,哪怕镜头非常完美,但是对电影剧情却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这个时候,就必须舍弃。

同样的,一个故事要怎么讲,倒叙?或者正叙?

甚至,一个镜头是否保留,出现的时间,都有可能影响到整部电影。

或者保留多少,等等,都会影响到整部电影的效果。

所以,最终剪辑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没有最终剪辑权,甚至可以夸张一点地说,导演几乎就是工具人了。

很多导演,甚至不承认不是自己拥有最终剪辑权的电影是自己的电影。

因为,剪辑,很多时候,赋予了电影主导者的思想,只不过这个思想未必是导演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