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恶汉 > 第四三0章 夏侯兰(二)

恶汉 第四三0章 夏侯兰(二)

作者:庚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8:14 来源:笔趣阁

凤雏飞走了!

董却依旧留在安邑,没有立刻动身,回转长安。

大战之后,各地都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特别是新占领的地区,更需要官员来治理。

可是董又从何处,调拨那许多的官员来呢?

手中倒是有不少的人才,可大多数人都还很年轻。处理具体事务或许可以,但若想要镇守一方,却非简单的一件事。资历,学识,缺一不可。顾雍已经无数次派人前来催促董回去,但董始终没有说出回归长安的准确时间。也难怪,顾雍解决不了的事情,他可以解决吗?

且不说他治下的领地,比之四年前扩大了数倍。

只他如今所在的河东一地,麻烦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原河东太守马峤被调往雁门郡,以至于河东郡如今群龙无首,政务堆积如山,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任,非常的麻烦。

雁门郡很重要,可是河东一样很重要。

虽然基层的官吏还算充足,但没有人来掌舵,始终不是长久的事情。

庞统走了,董身边只剩下了一个李逵,甚至连董自己,都觉得身边的人,不太够用了。

长安……

让顾雍和陈宫再顶一下吧。

若他们能解决最好,实在解决不了的话,那就只有从郡学中抽调人手,看看能否解决问题。

如今,董治下共二十七处郡学,有学子三千余人。

依照着黄劭所留下的《三学纪要》,这三千学子在未来,可以充当中层的官吏,至于郡学毕业之后,真真正正可以登上舞台的人,人数不会太多。百中取一。已经是一个非常乐观的结果。

但是,那尚需要等待啊!

仲夏时节,杨柳青青;汾水奔流,注入大河。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一场大雨过后。给炎热的夏季,平添了一许凉爽之气。董蓦地生出游兴,带着孟坦裴元绍,韩德李逵四人,并四五十扈从,策马走出了安邑,往郊外而去。

一行人鲜衣怒马,在官道上驰骋。

沿途只见葱郁绿色。颇令人生出心旷神怡之感。

随着河东数年未有战事,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当年逃离家园的百姓,如今纷纷回归故里。

荒芜的田地,又变得繁荣起来。

看着农人们忙碌,董地心里无比快活。这是我地治下,这一切,全都是我给他们带来的。

这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自豪!

对于董来说。后世的印记虽然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淡去,可是却始终保持着赤子地心境。

出城数十里里。就见许多人围聚在一起。

这里靠近条山,向西南则是盐监。准确的说,这里虽说属安邑治下,但实际上却归于夏县打理。作为河东的郡治所在,安邑治下的土地很大。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是非常的繁杂。

在大多数时候,安邑令无法兼顾全部。

自东汉和帝以来。周围各县会很自觉的将一部分毗邻治内的安邑领地,划归为自己地治下。

如安邑以北,过湔水的土地,基本上是由闻喜令打理。夏县也是如此,已成为不成文的条例。

董见这么多人围聚在一起,不由得感到好奇。

于是让李逵过去打听,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人群分开,一个青年急急忙忙的跟在李逵身后,来到董马前,插手行礼,“夏县令梁习,不知大都督前来,有失远迎,还请大都督恕罪。”

这梁习,年纪在三十上下,白净的面皮,却因为长久的日光沐浴,呈现出古铜色。

这也使得他原本很文雅地气度中,增添了英武之气。虽是文士打扮,可是服侍却显得破旧。

手上有老茧,指关节粗大,看上去有一丝土气。

董见到这青年,却笑了!从他的肤色上来看,这不是个整天呆在府衙之中地官员。那古铜色,想必是常年在外走动才得以沾染。身高大约有七尺八寸左右,鞋子上打着补丁,手上的老茧,当时练武所形成。

因为在梁习局促的行礼时,手上的动作,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董不喜欢整天呆在屋子里,却不去体察民情,不实地考察就做决断的人。虽然说梁习地身上,有一种土气,可是董喜欢。这样地人,也许才是实实在在,为百姓们分忧的官吏。

“梁习?”

董翻身下马,看着不远处正向这里张望地人群笑道:“出了甚事,怎地有这许多人,围在一起?”

梁习忙回答说:“启禀大都督,这些百姓围聚此地,是想要请衙门帮助他们复业。”

“复业?”

“正是!”梁习渐渐的摆脱了先前的拘束,回答说:“大都督有所不知,早年关中冀州有战乱,河东地区百姓流失了很多。这两年,因关中河东渐趋稳定,使得不少人又回归故里。可是土地已经荒芜,需要郡县衙门的辅助方能重建家园……可是,自前年开始至今,却……”

“却什么?”董似乎听明白了,沉声问道:“梁习,你但说无妨。”

“因大都督连番征战,使得关中各地物资贫乏。加之新得河内、京兆,以及并幽之地,大小官吏纷纷抽调出去,连带着本属于河东的物资,也一起被带走,造成河东目前的窘困之状。”

董身后,有孟坦裴元绍韩德等人,虽不是什么饱学之士,可也都粗通文墨。

闻听梁习这一番话,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梁习,分明是在指责董这两年的行为,有穷兵黩武的意思。这也是对长安所做出的规划。一种指责。弄不好。这可是要被砍掉脑袋的。

孟坦等人,都是寒门出身,闻听梁习如此说话,都为他有些担心。

能看得出来,这梁习是个好官。若是因此而触怒了董。于百姓,于关中都是一大损失。

孟坦连忙喝道:“大胆梁习,长安之策,岂是你能评价?”

董却一蹙眉,扭头细目一眯,吓得孟坦心里咯噔一下,扑通扑通的心跳一时间加速了不少。

如今的董,越发具有威严。

即便是不说话。可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令人心生畏惧。这,也许就是久居上位而产生地气度。

反倒是梁习,说出这一番话后,挺起了胸膛。

董上下打量此人,突然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上疏朝廷。请求改进?”

梁习说:“非下官不愿,实不能也。去岁雒阳鏖战。河内乃新定,少粮草物资地支援。若河东断绝供应,则河内必然大乱。而大都督与雒阳,不知关中疾苦,一味求战。非明公所为。”

反正已经得罪了你。死活都一样。

梁习挺起胸膛,看着董。丝毫没有惧色。

董却是面无表情,细目半闭,和梁习对视了片刻之后,突然道:“把他带走,我们回安邑。”

“大都督手下留情!”

周围百姓连忙上前恳请。他们已经知道,面前那如雄狮一样魁梧的男子,就是虎狼之将。

见董要带走梁习,众人连忙上来求情。

董脸一沉,“尔等还不立刻散开。梁习批点政务,非臣下所为。国有国法,非你等能够明白。各回各家,你等苦楚,我今已知道。朝廷自会有解决之法,勿要多言,速速离开。”

百姓们虽有心为梁习求情,可是董开口时,那股凛然杀气,令人不敢出声。

梁习倒是不怕,随着董一行人回到了安邑。

董换了衣服之后,让人把梁习带上堂来……

“梁习,你是聪明人。如今大战方歇,人心思安,你却批点朝政,莫非想要制造混乱?”

梁习只是图一时的痛快,却忽视了董所说的这一点。闻听之下,先一怔,不由得冷汗淋漓。

的确,他在大庭广众下,批评朝廷地举措,未免有挑动人心之嫌。

董手指轻轻敲击桌案,“你这行为,论罪可杀。但我却知,你也是一心为民。既然你点出了弊端,可有解决之道?若是没有解决之法,那我就以蛊惑人心之罪,将你立刻斩杀!”

梁习一怔,忙道:“下官口出妄言,实死罪。不过大都督说那解决之法,下官倒有些想法。”

“讲!”

梁习深吸一口,沉声道:“河东有沃土千里,人口如今也极为充沛。所缺的,只是钱粮物资。下官也知道,朝廷如今也是钱粮紧张,一时间怕也难以解决。所以,下官想出了一法。”

董道:“什么办法?”

“河东资源甚多,尤以盐池最为出众。只是盐池开采贩卖,却是极为混乱……大都督何不将盐池设为官有,再立使者监卖。这样一来,朝廷可从中收取盐税,以购买农具耕牛,供给归民。如此,归民可恢复耕种,重建家园,而朝廷也无需支出半分,将来还可以充盈国库。”

董对这治理之道,绝对是个外行。

不过听梁习说的似有意思,说不定真的能解决河东目前的问题。

沉吟片刻,他问道:“梁习,你说了这许多,听上去不错。但我只想知道,若我任命你为河东太守,需多长时间,能解决河东目前的窘迫?莫要和我说虚透巴脑的话,我要听实话。”

梁习先是一怔,想了想,大声道:“三年,若习为太守,只需三年,可令河东恢复桓帝时的景象。无需朝廷任何协助,只需给习一道法令,习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三年后,河东将补齐赋税。”

董沉吟了一下,“既然如此,你立刻给我一道章程。所需要求,尽可提出……梁习,你说三年,我就给你三年。若三年之后,你做不到地话,我绝不会心慈手软,到时候你需献出人头。”

“习,愿立下军令状!”

董点头,让梁习离去。

然后扭头对李逵道:“怎么样,若我命此人担当河东太守,如何?”

在政务上,董绝不会独断独行。在大多数时候,他会先询问周遭幕僚的意见,再做决断。

以前,董身边有庞统黄叙。

如今呢,李逵则充当了幕僚的角色……

李逵想了想,“此人所说,倒也可行。如果真的可以成功,非但是河东,于关中、凉州等地,皆可推行。不过是不是真的可以,还需要再做思量。毕竟这种事,早先似乎没有过先例。”

董闭目沉思,过了一会儿,站起身来。

“你以我之名,上疏长安。就说我将在盐池设立盐监,任命梁习为河东太守,并设司隶校尉于安邑,由梁习兼之……恩,就这个样子,你让孟坦他们准备一下,我们三日后,返回长安。”

李逵立刻领命而去。

董在大厅里,却陷入了沉思。

如果梁习的这个做法可以行得通,那么以关中并幽之地的资源,就可以大加利用。

要知道,董地手中掌握着许多的资源。单只马匹兵器两项,都能使得关中获得极大地利益。

在此之前,马匹兵器,都属于违禁品。

徐州麋家、西川张氏,以及中山的甄家……等等,虽有所涉及,但实际上还是被董所限制。

不过,堵不如疏。

你防范的再严格,始终会有漏洞。既然如此,我索性把马匹兵器开放,当然于核心之密,始终为我所掌握。我只需要领先你们一步,足矣。同时,还可以为我带来丰厚的回报,何乐而不为?

只是,这些物资必须官办,同时要选择良好的商家。

选谁好呢?

董轻轻地拍着脑门,枯坐大厅之中……许久之后,他突然嘿了一声,脸上浮出一抹笑意。

就这么办!

董自言自语道。

注,准确地说,盐池官办的方法,源自于三国时卫觊之手。详情可搜索百度卫觊两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