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恶汉 > 第一三九章 请君入京为质子

恶汉 第一三九章 请君入京为质子

作者:庚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8:06 来源:笔趣阁

新婚的快乐时光,在悄然无声中飞快流逝。

董俷和绿儿白天骑马在牧场中奔驰,晚上则如胶似漆,颠鸾倒凤,日子好不快活。

经过滋润的绿儿,水嫩的好像可以掐出水来的小花。

看在人心里,疼在人心间。那些原本对这椿婚事并不看好人,也不得不承认看走了眼。

或是旁敲侧击,或是暗中观察,董俷心中的疑团渐渐被解开。

婚前,董俷因搬去了临洮居住,在牧场的住所也就暂时的空闲下来。

虽然平时董绿也会过去打扫和照看,可大部分时间,那里却是被王姬所占用。王姬是感兴趣董俷以前读过的那些书,特别是那些断句的分隔,无疑是一种对那些先人所流传下来著作的一种另类解释。对于此,王姬颇感兴趣,有时会在书房呆到很晚。

董绿看王姬来来回回的奔波辛苦,干脆让她住在了董俷的卧房中。

一来方便看书,二来呢,她也方便找王姬说话。对王姬的才学,她还是颇为敬重。

董绿也喜欢读书,但大都是囫囵吞枣的,不甚了解。

如今有这么一个学养高深的女子出现,她自然不愿放过。

看看书,或是听王姬演奏琴曲,倒也算是一种消磨时间的乐事。一来二去之下,王姬也就经常留宿在董俷的卧房中,甚至还把书房里的书案,一同给搬了过去。

那一夜,董俷浑浑噩噩的,习惯性的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奇妙。

董俷心知肚明,董绿也很清楚,而王姬呢,则是有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董绿和王姬见面时,依旧能说说笑笑。

可一旦董俷出现的时候,气氛就会一下子变得尴尬。

三人都是心怀鬼胎,只是谁也不愿意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董俷不愿意,因为他不知道该说什么;董绿不愿意,因为她害怕失去了董俷的宠爱;而王姬更不愿意,她一个寡妇,借宿别人家里本就是有寄人篱下的意思。虽说那一夜只是误会,可说出去,谁又会相信?

反正,就这么耗着。

大约过去了十天左右,王姬终于忍受不了那种天天和董俷见面的尴尬,提出离开。

“姐姐,你为何这么急着要走?”

董媛不晓得这其中的奥妙,拉着王姬的手依依不舍。

而王姬呢,则只能苦笑,“我离家也久了,想必那件事的风头也过去了一些,所以想回家看看。家中尚有老父在,实心中牵挂。再说了,我也不可能总住在这里,毕竟不是我的家啊。”

“看姐姐说的,这里就是你的家,看谁敢嚼舌头。”

“没人嚼舌头,是我真的牵挂老父,所以……我明天就动身。”

王姬的口气很坚决,带着不容动摇的决心。

董媛见是这种情况,也知道劝说没什么用处。再说了,人家说的也没错啊,想念老父,总不能拦着人家不让走,是不是?真如阿丑所说的那句话: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啊!

第二天,王姬动身启程。

董夫人也颇为不舍,但也不好强行挽留。

有心询问王姬的住所,他日也好来往。可王姬却留了一句:若是有缘,自能相见。

也许,有学问的人,都有点怪脾气吧。

不过出于安全考虑,董夫人还是拍了一支人马,由马嵩负责送王姬回家。

至于送到什么地方,那就由王姬来决定。若是她觉得安全了,可以让马嵩带人回来。

仔细想想,如今岁月兵荒马乱,一个女人孤身上路,确实不安全。

王姬接纳了董夫人的好意,坐着马车,在马嵩和五百巨魔士的护卫下,离开了牧场。

走的时候,董绿来送行了,可是董俷却没有。

也明白董俷的苦衷,真的来了,怕又难免会有一番尴尬的场面,倒不如不见的痛快。

只是这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当离开牧场已经有些路程了,王姬在马车里,突然听到了一声如野兽般的马嘶。

声若巨雷,在旷野中回响。

王姬心中一动,连忙从车帘的缝隙中向外观看。只见远远的一座山岗上,有一人一马静静的立在那里。

马嵩连忙让马车停下,走到车旁,轻声道:“小姐,那是我家公子,可要见一见?”

王姬的心思很复杂,犹豫了一下,“还是算了,我们走吧!”

对于王姬和董俷之间的故事,马嵩并不是非常的了解。不过也算是久经风浪的人,他能感觉到,也许在二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有时候想想也可笑,自古才子佳人……可自家那位公子啊,和才子真的没甚关联,甚至连长相也看着有些……

可偏偏这桃花运,却是好的出奇。

王姬既然不愿意见董俷,马嵩也没有强行作为。看了看远处山岗上,跨坐狮鬃兽的董俷,心里叹口气,催促车马继续前进。

而董俷呢,则挽住了缰绳,看着车马愈行愈远,心里顿时有怅然若失的感受。

不过很快的,这感觉也就消失了。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与其在这里怅然若失,不如把握好手中的幸福,省的将来失去后再去追悔。

“你保重!”

董俷冲着马车大声的吼了一句,如同巨雷一般,撕裂了平原上空的宁静。

王姬在车上一颤,却没有在回头看。

也许,那只能是一场梦吧……

******

回到牧场后,董俷抖擞精神,再次忙碌起来。

他有他的事情,他很忙,可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儿女情长。

临洮屯田已经开始,从宛县押解过来的俘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后,开始了劳作。

也幸好早年董俷的未雨绸缪,敕勒川牧场囤积了很多粮食,足够这些俘虏渡过严寒的冬天。等开春的时候,陇西将会对羌人发动反击。而那时张掖也基本上能稳定下来,再把这些俘虏分批送往张掖进行屯田,至于借口嘛,就让贾诩去费脑筋吧。

华佗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察之后,决定暂时留在牧场。

和马真联手组建医护营,董俷派人往宛县送信,请求老爹董卓给出一个校尉的头衔。

就叫医护校尉,也算是军中的高级军官。

相信老爹也不会拒绝,毕竟这医护营的组建,对于维持军中的生力军有很好的作用。

闲暇时,就拉着董绿一起骑骑马,唱唱歌。

不过每次出去,总会有一大群跟屁虫在他们身后。典韦、沙摩柯这就不用说了,就连虎女营的新任都尉任红昌,也总是带着一群姑娘们跟着。有时候不无恶意的猜想,那老沙之所以这么牢牢的跟随,十有**不是为了他这个二哥,而是为了姑娘们。

马上就要进入十二月……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而且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雪。

凉州千里冰封,呈现出银装素裹的妖娆。据陇西郡城传来消息,羌人的攻击越来越猛了!

战事趋于惨烈,但陇西郡城依旧稳如泰山。

牛辅丝毫不在意羌人的猛攻,相反这些行动在他看来,只是羌人们的垂死挣扎。

从临洮源源不断的送去粮草和兵马,保持着郡城方面的兵力。

与此同时,第一批训练出来的医护兵走上了战场,有马真带队,进驻于陇西郡城。

一切看上去都很好,是按照董俷的计划所发展。

可是在进入十二月之后,一连串的事件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首先,从冀州送来了一批战俘。人数倒是不算太多,只有五六千人左右。可真正令董俷感到吃惊的,却是后续还会有六万战俘在三个月之内分批送抵凉州临洮。

“怎么会这样?”

董俷倒也不是因为人多而吃惊。事实上凉州地广人稀,人口最为匮乏。虽出产战马,兵士也非常悍勇,可无奈那人口的基数拜在那里,想要获得大发展,很困难。

这些俘虏的到来,对于缓解这种尴尬局面很有好处。

特别是平衡羌汉人口的差距,对日后的发展极为有利。可有一个问题,正值隆冬,哪有那么多的粮草?本来是稍有充裕的粮草,如果加上六万人,可真的就麻烦了。

贾诩和黄劭也紧皱眉头,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有些反应不来。

“是哪里来的战俘?”黄劭忍不住询问。

“冀州!”

贾诩苦笑一声,“卢车骑平定冀州之乱,和董中郎采取了同样的怀柔手段,不杀战俘。这固然有助于加速平乱的过程,可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数目巨大的战俘群体。朝廷拟按照董中郎早先的呈报的策略,将这些战俘分批分地,送往边塞做戍卒。”

“冀州,那可是有十几万啊!”

黄劭忍不住说,“难道朝廷就没有考虑一下边塞的情况?”

贾诩嘿嘿冷笑,“老黄,你怎地还这么天真?朝廷里面的事情,历来都是百官动口,至于解决的办法,他们是不予考虑的。如今这些俘虏即将抵达,只怕想我们的压力就要增加许多了。不过,朝廷突然行此政令,难道是冀州方面出了变故?”

董俷抬头,愕然道:“冀州出什么变故?”

贾诩沉吟半晌,“冀州素来粮草颇丰,而且有众多世族大户,都多有存粮。如果卢植在,以他的本事想要解决这问题应该不难。他也应该明白,将战俘戍边固然是有好处,可同时也存在这很多风险……这样连招呼都不打的送过来,只怕是……”

“卢植有危险!”

贾诩连连点头,“没错,只怕朝廷是对卢植起了猜忌之心。”

“那我们怎么办?”

贾诩笑了笑,“接收……如果实在不行,咱们就要提前开始迁徙计划。一俟陈到打下张掖,就准备迁徙战俘过去。老黄,你可要早作准备,说不定要提前去张掖了。”

黄劭点点头,“提前动身倒是没什么,可张掖恐怕也是存粮不多吧。”

贾诩阴阴一笑,“怕什么?你想想这些人以前是干什么的?存粮不够,就纵兵抢掠,这些人干这个颇为在行。张掖、酒泉、敦煌三地有西域荆扬的称号,那些本地的羌人大豪们,都颇有家产。与其让他们资助叛军,倒不如资助一下我们的好。”

“可这样,好吗?”

“有什么好不好的,张掖天高皇帝远,正逢羌人作乱,那些当地豪强就算是想告状,恐怕也没有地方。老黄你要记住,酒泉、敦煌没有了,咱们就再往西推进,西边没有了,就往北边走。反正,只要能封锁张掖,断绝了西域的联系,想怎么做都行。”

“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怕也只有这么做了!”

黄劭虽然对这方案不甚赞同,但也认为是解决困境的好办法。

董俷在沉吟了片刻之后,“老黄,如今将做营的人太多了,在牧场里呆着,不免有些引人注目。我看……实在不行的话,把将做营也迁过去,说不定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样,等我们开春展开反击之后,就让将做营出发,老黄你统计一下,有多少人愿意走。”

“属下立刻就办理这件事。”

“接下来吗……”董俷看了看贾诩,“我们就等陈到的消息吧。”

三人正准备商量具体的步骤,却突然有成蠡从牧场匆匆赶来,气喘吁吁的跑进厅中。

“主人,三老爷回来了!”

董俷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哪个三老爷?”

“就是老主公的兄弟,您的三叔……”

“他不是跟着我爹在宛县吗?怎么突然跑回来了?”

董俷感到非常诧异,疑惑的看着成蠡,“三叔回来做什么?我爹呢?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小人就不知道了,不过老夫人命你立刻回去,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

董俷想了想,起身道:“老师,老黄,关于我们刚才说的那件事,你们再好好的盘算一下,无比要做到万无一失。我先回去,你们做好计划,咱们回头再商议。”

“喏!”

贾诩和黄劭也拱手应命,目送董俷在大厅外叫上典韦、沙摩柯和董铁,和成蠡一起离开。

“三老爷来临洮干什么?”

贾诩眼睛一眯,“只怕是朝廷,要有大动作了!”

“大动作?”

“冀州遣送战俘,董校尉又在这时候回来。以我之见,恐怕中郎将大人要回凉州了。”

“啊……”

“老黄,我们要加速行动了。主公说要这件事神不知鬼不觉,最好能在董中郎回来之前,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

“劭明白!”

贾诩和黄劭在临洮继续商议事情。

董俷则跨上狮鬃兽,风驰电掣似的向牧场飞奔。

如今狮鬃兽已经有三四岁了,按照普通马的年纪,应该属于成熟的年龄。但由于狮鬃兽的寿命较之普通战马要长很多,故而其成熟期至少还要三四年的时间。

不过即便是这样,狮鬃兽拖着董俷,已经是毫不吃力。

董俷也想让象龙多休息,顺便和阿丑联络感情,故而整日的骑着狮鬃兽,把象龙放在牧场中休养。

进入牧场,发现牧场里多了很多官军。

在大宅门口,也有官军守护。董俷还没到跟前,就有人大声喝道:“何人纵马飞奔,还不赶快停下来?”

话音未落,从门后闪出了一个都尉,上前就给了那卫兵一脚。

“喊什么喊,没看见那是俷公子来了吗?”

董俷勒住了马,疑惑的问道:“你们是谁?为何守在我家门口?”

都尉连忙上前行礼,“末将赵岑,在前将军的帐下效力,此次是奉命护送董校尉回来……董校尉要我等在此守护,这小子是新丁,不识公子尊严,若有冒犯还请恕罪。”

这时候,典韦等人也骑马感到。

董俷、典韦、沙摩柯跳下马,一个个如同凶神恶煞一般,吓得那新兵心里就一哆嗦。

“哦,没事……赵都尉一路辛苦了!”

董俷倒也没有在意那新丁的冒犯,而是客气了一声之后,带着众人走进了大宅内。

把个赵岑长出一口气,过去又踹了新兵一脚,“这里不是宛县,眼睛放亮点。刚才若非我眼睛尖,你小子肯定被董煞星给杀了。你没见过董煞星的厉害,那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新兵哪敢还口,连连道谢,一连串的马屁送出,让赵岑好不得意。

而董俷这时候,已经进入了大议事厅。

“三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董俷一进门,就看见了董旻正和老夫人、董夫人说话。

厅中还有董媛、董照以及董绿三人在旁边作陪。董旻如今比当初在宛县分别是,似乎又胖了一圈。只是脸庞比以前黑了,也不知道他天天究竟是在宛县干什么。

对于董旻,董俷还是颇有好感。

这个三叔人不错,只是有时候太喜欢和稀泥了。

本事不大,也没甚主见。可若说喝酒玩乐,那绝对是一把好手,而且为人很亲切。

董家上上下下,对董旻的印象都很好。

而董旻呢,顶着张弥勒佛似的大圆脸天天嘻嘻哈哈,见谁都是笑眯眯的。

这个人没本事,但却有自知之明。也无甚野心,小时候对董俷,也还算是不差。

至少比起其他人而言,态度好很多。

董旻见董俷进来,吓了一跳。

也不回答,走过去装模作样的比划了一下,苦着脸说:“娘,嫂子……你们天天让阿丑吃什么东西啊。这才几个月啊,怎么又长个头了?怎么我就不见长高呢?”

厅中人都不禁莞尔。

也难怪,董俷的个头如今有九尺五寸左右,比起董旻七尺多的身高来,可是整高出一个头来。以至于董旻要想和董俷说话,不得不仰着脖子,感觉非常的滑稽。

众人说笑了一会儿,分别坐下。

“阿丑,这玩意儿听说是你鼓捣出来的?”

董旻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又是扭,又是晃,笑呵呵的询问。

这太师椅也是几天前才从将做营出来的产品。随之一同出品的,还有八仙桌和茶几。

老夫人和董夫人就坐在八仙桌左右,两边是太师椅,每张椅子旁边,还拜访有小茶几,可以放置一些物品。对于董俷的这个发明,董府上下都很满意。如今,董俷已经欠下了好几套家具,老夫人、董夫人、董媛是必不可少,他自己也需要一套,就连董照,也兴致勃勃的向董俷要了一套家具,准备在她的房间里摆放装饰。

董旻摇着头说:“我早就说这孩子不一般,不但是勇武,这脑子里稀奇古怪的东西还真的是不少呢。等哥回来了,肯定又要乐得合不拢嘴,这玩意儿挺好,不错。”

董俷闻听一怔,“爹要回来了?”

董夫人开口道:“没错,你爹这次因平叛有功,故而被皇上加封为凉州刺史,东乡侯,前将军……如今已经在宛县准备动身,预计在年底之前,就能抵达咱们临洮。”

“爹回来很好啊……正好能赶上开春的反攻。”

董俷说着,疑惑的看着董旻,“三叔,你提前回来,莫非是有要事?”

董旻收起笑容,点点头说:“我是奉命回来,明天就要奔赴安定,去拜见一下先零羌的豪帅。二哥和先零羌豪帅的关系非常好,准备说服他归降朝廷,在开春反攻时,从安定出兵,协助我们平叛。先零豪帅在羌人中的威望不小,说不定还能策反其他羌人豪帅呢。反正,说服的越多,我们反攻时的阻力就越小,胜算越大。”

“哦,那么说,三叔只在这里停留一天了?”

“没错!”

董旻说完这句话,突然沉默了。

老夫人率先觉察到了他这种奇怪的沉默,问道:“叔颖,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

“这个……”

董夫人一皱眉,“三弟有话就说,吞吞吐吐的一点也不爽快。”

“是这样!”董旻看了一眼董俷,沉声道:“随同大哥朝廷旨意一起抵达宛县的,还有一封征辟令。是大将军府发出的,要征辟阿丑为大将军府的兵曹掾,所以……”

没等董旻说完,老夫人就反应过来,厉声喝道:“什么兵曹掾,莫非是要阿丑做人质?”

“这个……”

董旻生平一怕老哥,二怕老娘,听老夫人发火,吓得立刻缩脖子不敢开口。

董媛和董绿脸色苍白,看看董俷,又看看厅里的众人,可不敢开口。这种情况下,轮不到她们说话。

董夫人说:“那你二哥怎么说?”

“二哥的意思是,让阿丑拿主意。如果阿丑不愿意去的话,他大可把此事推掉。”

“阿丑不能去!”

老夫人斩钉截铁的说:“雒阳太危险了,阿丑的性子纯良,又是个火爆脾气。万一他惹了祸事,只怕到时候性命难保。我宁可仲颍不做凉州刺史,也不同意阿丑去雒阳。”

董俷在听到这消息的一刹那,也是吃了一惊。

但他很快就平静下来,认真的考虑了一下这里面的机巧。

只怕是何进对老爹颇有顾忌,所以才会要我去雒阳做人质吧。如果我不去,他肯定会想办法找老爹的麻烦。凉州大战即将开始,如果被自己人算计,岂不危险?

可是去……

董俷也实在是不想去。

雒阳那是什么地方,大汉江山的中心所在,也是世族力量最为庞大的地方。且不说那些人对武人是何等的看不起,就算是看得起,天天陪着他们勾心斗角,天天和这些人空谈国事……董俷心里冷笑一声:他们看不起我,我还未必看得起他们。

再说了,凉州大战开始之后,董俷还想参与。

毕竟这是一个找韩遂报仇的最好机会,如果丧失了时机,只怕以后再报仇就难了。

“相公,我们不要去雒阳,好不好?”

董绿忧心忡忡,从王姬口中听到过,也曾从黄劭、唐周那里了解过。雒阳虽繁华,却是步步凶险。想当初老爷身为河东太守,在雒阳还不是遭人算计,受人侮辱?

再说了,这才新婚不到一个月,她可舍不得离开董俷。

董媛更是以坚决的态度说:“阿丑,我们不去雒阳。那地方有甚好,不能骑马,不能唱歌,和一帮子酸书生天天在一起,就算再好的一个人,也要被变得发馊。”

董俷笑了,貌似姐夫李儒,也是个酸书生吧。

就连一向对董俷不太友好的董照也忍不住说:“娘,还是别让阿丑去雒阳,他那性子,肯定会惹祸的。”

老夫人听董俷不说话,沉吟了一阵道:“阿丑,你说话啊。奶奶想听听,你有什么见地。”

“奶奶,雒阳不能不去!”

董俷在沉吟了片刻之后,“朝廷既然让爹出兵平乱,正是我董家壮大自己的绝佳机会。如果我不去,定会让朝廷心生不满,同时交恶大将军,对父亲极为不利。至于凶险……嘿嘿,其实如今这天下,又何处不凶险?放心吧,孙儿自会小心。”

老夫人和董夫人都沉默了!

好半天,老夫人叹了口气说:“阿丑,你已经长大了,知道为这个家族的未来考虑,奶奶很开心。也罢,既然你拿定了主意,奶奶也不拦你,只是到了雒阳,你一切都要小心。”

“我有一个要求,想请转告父亲!”

董夫人点点头,“阿丑,你说……娘定会为你转达。”

董俷的眼中闪过戾芒,周身陡然散发出浓浓的杀意,“请父亲定要为我手刃了韩遂和北宫伯玉二贼子,大姐的仇,我从未有一日忘记过。不杀韩遂,孩儿誓不为人!”

下章预告:三丑战三英

董俷前往常山寻找赵云,但却不见常胜将军的踪迹。

却不想在前往雒阳的路上,遇到了企图抢马的三将军张飞……三丑三英初次交锋,本已偏离轨道的历史,在不经意中,悄然的回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