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让他们明白底线

定河山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让他们明白底线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8:53 来源:笔趣阁

黄琼这番话说的很直白,除了对南镇抚司再度表达了严重的不满之外,还解释了为何让正在星夜兼程南下的吕蒙正放慢脚步的原因。而傅远山听到黄琼的解释,才知道这位主居然为吕蒙正考虑如此全面,担心他被动搅合进去。心中的感觉一时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滋味。

不过,到底也是为相几年的人了。虽说此刻心中的感觉难以言表,本就老成持重的傅远山还是很快调整了情绪,飞速的按照黄琼意思将两道圣旨拟好,准备呈到黄琼手中让他检查。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黄琼却是压根连看都没有看。让他亲自动手用玺后,走密旨渠道发出去。

待密旨发出去之后,黄琼又将曹锐给傅远山的信要了过来。让人掌上烛火之后,就着烛火上直接烧掉。待做完这一切之后,黄琼才平静的对傅远山道:“傅相记住,这封信你从来没有接过,朕也从来都没有看过。还有,傅相替朕拟一道明旨,加封曹锐夫人为三品诰命夫人。”

“另外,朕再命宗正寺划拨曹府皇庄一处。此外,郭晨之母不是始兴候续弦夫人,身上连个诰命都没有吗?此次也加封三品诰命夫人,其夫人加封四品诰命。赵无妨的妻子,加封三等诰命,照赏皇庄一处。至于于明远那里,朕暂时就先不赏了,待其凯旋回京后再另行封赏。”

“将于明远的长子升一级,调回京城军机处做领班军机。参与南北征诸将,除了战场畏战不前,或是战场潜逃的之外,一律各自晋升一级。傅相,下一步外放广南东西路的官员,一定要仔细斟酌。还有,督促吏部拿出一个中枢诸官员,还有地方官员一个定期交换的制度。”

黄琼突然封赏前线诸将夫人,这又是加诰命,又是赏庄子的,让傅远山一开始多少有些摸不到头脑。但傅远山总归是在宦海之中,打熬了多年的人。对黄琼的用意,略微一思索,便明白这位主的意思了。这位主这个举措,可谓是在明确告诉前线诸将,虽说如今是非常之时。

但这并不代表,朝廷是在一味的放纵他们,在有些事情上朝廷,还是有自己底线的。只要不越过这个底线,朝廷一样会给他们封妻荫子,一样会不吝赏赐。同时也在变相的,提醒前线诸将,在有些事情之上别做的太过分。至少在做出某些决定之前,多想想后面的妻儿妇孺。

看着手中草拟的,准备转给礼部的这道圣旨。明白黄琼此举用意和苦心的傅远山,想起之前发出的两道密旨。此时对这位年轻帝王的手腕与心机,却是越发的佩服,甚至心中还产生了一丝无比的敬畏。这板子打下去之前,先把甜枣给塞足了。正常该给的,一样都没有少给。

可你们要是在前面做的太过了,到时候别怪他这位帝王翻脸无情。武官不像是文官那样治理地方,尤其是中央禁军各级武官,更不像那些地方武官,可以借着剿匪、调防一类的事情捞钱。只能借着战事,顺手牵羊发一点小财,这是自从先秦以来,都难以彻底解决的老大难。

便是当年治军严谨的桂林郡王,也都管不住前线将领,借着打胜仗机会捞上一笔。更何况,开国百余年来,军纪已经日渐松弛的今天?若不是四大营军饷向来封厚,再加上几任都指挥使,都是治军严谨之人。那些早看着那些地方武官,变着法捞钱发得稀里哗啦眼红的军官。

恐怕到了战场上,早就散开了去弄钱了。要知道,这些年与北辽、回纥、吐蕃作战的时候,这些大齐朝有名的精锐,战场上对敌军狠。下了战场对敌国的百姓,也一样不逊色。可也一样,都是一路走一路抢的。无论是当年桂林郡王,深入吐蕃腹地,还是黄琼外公清剿青海湖。

每次域外征战归来的诸军,洗劫而来的金银都满身。当年金铁骑深入北辽一次,不仅将沿途所经过的北辽部落,洗劫了一个一干二净,牛羊被当做军粮、细软被抢,大量的妇女被糟蹋。而在攻破北辽上京城之后,又将上京城内,从皇宫到普通百姓之家,彻底的洗劫一空。

甚至还有由那位金铁骑带头,上到上京城内的王妃、郡主,各级文武百官,下到普通的百姓眷属,都给糟蹋了一遍,甚至是几遍。根据当年跟随那位金铁骑出兵的武官,说起整个北辽上京城内一片哀嚎。那些以往的王公贵妇,成了一群群待宰的牛羊一般,被任意的凌辱。

那位金铁骑,便是连已经近六十的北辽太后,都没有放过。自己下不去手,却让自己亲兵做了。其还扬言,此举是给辽人换血脉。临走的时候,在北辽上京城放了一把大火,将整个上京城从宫殿到民居,烧成了一片白地。此举使得北辽十余年,到如今都没有彻底的恢复。

在燕山府这种边防重镇,当过多年知府的傅远山,对着这些所谓的精锐,在域外作战的德性自然一清二楚。他更知道,当初在郑州平叛的时候,若不是黄琼这位当年的英王亲自坐镇。恐怕平叛之后,郑州民财早就十不存一二了。可如今江南平叛,毕竟不是当年在域外作战。

面对的不仅是自己的百姓,还是在桂林郡王府治下百余年。如今眼中只有叛王府,而没有朝廷的百姓,以及原本就叛服不定的诸夷部族。这位帝王的意思是,你们若是借机发点小财,他不是不能包容的。可若是做的太过了,引发后续动荡,别怪他这个做皇帝的翻脸无情。

该给的,朝廷都已经给了。若是惦记太多,原本就不该自己惦记的东西,那未必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这么一弄,就算前线那些将领,便是想要捞钱都想的要疯了,也不会做的太过了。连续几道诏令,虽说看起来不起眼,但可以挽救很多人的脑袋,也可以挽救许多武官眷属。

想明白这一点的傅远山,不由得心中苦笑。他有时候真看不透这位主,是真的慈悲心肠,还是过于雷厉风行。从他在郑州处置叛乱官员,在陇右整肃军纪的做派,倒是一股子铁血手腕。可今儿这些提前的教导,又对那些前线作战的武官,也算是煞费苦心的想要防患于未然。

而更是出乎傅远山意料的是,之前对前线将领的那道密旨,这位年轻的帝王在自己草拟完成后,看都没有看便让自己用印了。可这道册封前线各级将领眷属的明旨,他却拿了起来仔细看一遍,又沉思了好大一会,貌似在推敲着什么。才让自己用印,派人加急送往了礼部。

待连续几道圣旨发了出去,黄琼又与傅远山商议了一些事情,又留下一同用晚膳。而面对黄琼的留人,傅远山倒也没有没有推辞。从这位主做太子,开始掌管朝政开始。两个人单独用膳,或是与其他人一同用晚膳的时间,几乎与傅远山回家吃饭的时日,几乎差不多一样。

这位主并不是那种太讲究帝王尊严的人,反倒是在没有政务缠身的时候,是一个相当随和的人物。无论几个人一同用膳,都不实行分桌制。而是大家在一张圆桌上,就那么几道菜色坐下来一同吃。用膳的时候,也不讲究什么君臣之分。除了没有酒之外,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除了江南西路大捷那次,一同用膳这么多次,傅远山还从未看过这位年轻的帝王,在用膳时用过任何的酒。不过,对一些喜好美酒的官员,只要入了他的眼,赏赐贡酒倒是从来不吝啬。便是唯一的那次饮酒,这位主也不过是浅尝即止。很明显,这位主对酒并无什么喜好。

不好酒,在吃的方面,虽说也不止一次抱怨,宫中的伙食难吃,可也没有见他搞出什么花样来。反倒是开国以来定制的,皇帝每顿膳食要三十二道菜色的标准,直接被他降低到每顿不超过四个菜一个汤。两荤两素,几乎成了他做太子以来,到今日登基为帝的标准伙食标准。

若是只留一个臣子吃饭,每顿饭也不过增加两个菜。若是再多,也只不过多一个人,多增加两个菜。但若是四个人以下,不得超过八个菜。这个饮食标准,别说在大齐历代帝王之中,可谓是几乎没有,就是一个将军都不如。便是从夏商以来,又有那个帝王膳食如此的简单?

便是与自己这个做臣子的相比,在膳食上都颇为有些不如。更何况,这宫中的御膳水平,远不如家中老妻所做美味。再看看这位年轻帝王,只要不上朝,身上就是一身不是白色的,便是蓝色的书生装。宫中专门为其制备的,各种刺绣精美的袍服,自己反倒极少见到他穿过。

用来束发的,也不过是一条布带而已,别说皇帝便装时束发的金冠从未见他带过,便是翼善冠都极少带。至于美色,除了之前身边的那些妇人之外,礼部与宗正寺几次要为他选秀,却都被他回绝了。反倒登基为帝之后,除了太上皇那边之外,从宫中放出了大批宫女回家。

这位年轻的帝王,如此做派倒是给人一种无欲无求,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朝政上的感觉。搞得傅远山有时候也不知道,如今宫外和朝中传出的,这位帝王贪花好色,只要入得了他眼中的妇人,就算人家已经有了家室,也要不择手段搞到手的传言,到底是从那里来的。

不过,黄琼哪有那么多的心思,去琢磨面前这位,深得自己器重的重臣,此刻心中在想着什么。在傅远山离开后,黄琼却是又将心思转回了前线诸将身上。军中的一些潜规则,黄琼不是不能理解。只要前线将领所为,不影响朝廷的大局,别做的太过分,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眼下却是不行,如今自己急需桂林郡王府的财富,来填补如今空空如野的国库。更何况,还有整个江南善后,以及自己后续一些想法。黄琼已经决定,待叛乱平定之后,开始大力扶持钱庄业。将武威钱庄收为朝廷,确切说自己所有。以为那些有心出海商人,提供钱帛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