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吕端大事不糊涂

定河山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吕端大事不糊涂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8:53 来源:笔趣阁

也许黄琼将那个妇人,给送到永福宫关了紧闭。让这位永王为早日见到,自己心中欢喜的人,真的静下心来琢磨事情。也许是当着傅远山几个宰相的面,也不好意思胡诌八扯。毕竟年纪已经渐长了,如今都是当爹的人了,若是在胡说八道被人看做不着调,也实在有些丢人。

最为关键的是,永王不仅不是蠢人,甚至还是极其聪明的一个人。黄琼的用意,他又岂会真的看不透?但以往散漫惯了的他,是真懒得去管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至于皇位,从黄琼奉命监国那一天起,他就彻底死了心。因为他知道,自己无论是玩心眼还是手段都差的太远。

他也知道,自己这个九弟,是希望自己出来做事的。可他更担心的是,自己是皇子、是亲王,是黄琼的七哥。自己做的出色,从朝中诸臣到自己这个九弟,心中都会引发猜忌。自己这个九弟从西征平叛回京后,这心思是越来越难猜。自己若是做的太好了,谁知道会怎么样。

至于那些朝中大臣,估计也一样会极为顾忌。自从本朝从太祖年间,开始实施皇子封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的方法以来,从无皇子参与过政务。便是太子,在未继位之前理政都不多。自己这个九弟,可谓是开国百余年以来,第一个在被册封为太子之前秉政的。

可人家当初是被老爷子,当做储君培养的。西征平叛结束后,便以功晋储君之位。还没有几年,老爷子干脆连皇位都让了出来。可自己能行吗?自己可就是一个普通的亲王,别说皇位了,便是什么皇太兄一类的都轮不到自己。自己这位九弟,人家现在儿子都好几个了。

开国百余年来,文官把握朝政已经习惯了。在那些文官看来,这所有的官职,都应该是他们这些饱学之士。历代皇子与宗室,本已经从一落草开始,就已经享受了这天下极顶的荣华富贵。绝对不能允许他们,在将他们的手伸到朝政之中。圣天子垂拱而治,才是他们所要的。

自己协理政务,动了那些文官的盘中美味,那些文官能答应才怪了。自己若是做的太出色,恐怕用不了三日,这弹劾自己的折子,就会堆满了这间温德殿。所以,永王在接任宗正寺正卿以来,大多数时日都是在摸鱼。能混则混,能推则推,能少说一句话,绝对不多说一句话。

永王的能力,黄琼自然是心中清楚的。否则,也不会不吭不响的,在老爷子和废太子的眼皮子低下,暗中构建了那么庞大的,便是如今身为皇帝的黄琼,都相当顾忌的暗中势力。还成了这京城中的地下势力,公推的老大。靠着的,可绝对不是他皇子、亲王的这个身份。

这其中没有一定的手腕,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谁都清楚,要让京城那些便是皇帝都不怕的地头蛇,从内心之中服气,老老实实的任他调动。又岂是依靠权势能做到的?黄琼一直都知道,自己这位七哥实则是精明的很。那些荒唐举动,只不过是他当初为了自保刻意营造的。

只要他想做,肯定会好事情的。只不过,这个家伙散漫惯了,也藏掘惯了。但黄琼却恰恰最为生永王气的便是这一点。之前自己的前任,小肚鸡肠外加嫉贤妒能。再加上暗中对谁都使绊子的宋王,明面上儒雅与永王交好。但实则上,一旦认定永王有可能会成为他的对手。

之前的那点兄弟情义,什么都不是,恐怕会直接痛下杀手的蜀王。如今这些人,死的死,流落域外的流落域外。他一直将自己包裹隐藏起来,这不是什么毛病。可如今自己对他那么的信任,这家伙还整日搞七搞八。就好像每一年,不搞出一些事情来,就不是他用永王一样。

虽说黄琼一直都认为,这位主对那个妇人也就是新鲜罢了。但这并不妨碍,黄琼利用永王那点新鲜感,逼出这个家伙心中真正的本事。结果黄琼却没有想到,自己多次的苦口婆心,多次的劝说,居然都没有起作用。还是这次拿住这个家伙的软肋,这个家伙才算见了真章。

为了一个妇人,这次永王可谓是真的用了心。提出的建议,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路的,更没信口开河。面对黄琼的询问,永王以极其罕见的,便是黄琼也第一次听到的沉稳语气道:“当然,也未必是继承郡王爵位,这个爵位也可以降等,改封国公、郡公,侯爵、伯爵都可以。

“王宗之中,祖先对朝廷有过贡献。比如说死于王事的,如今身上有爵位的可以袭封,但是要降等。如果只是靠着血脉,身上有封爵的夺爵,或是将爵位降三至四等,给个末等爵位便可。爵位若是原封不动,还是封为郡王爵位,反倒是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些不该有心思。”

“派个人去静江府,好好的查一查。那些身上有民怨的,该正法的正法,该流放的流放的。剩下的一直都老老实实的,身上也无什么民怨的,朝廷可以每家每户赏一些地。让他们去自力更生。那些近枝王宗,臣算了一下大概七十多人。还是一刀解决了为好,以免夜长梦多。”

“只要他们还活着,便是伪帝发起叛乱被压制下去。可那些做梦,都想着成为从龙之臣的家伙,就不会太死心。那些近枝王宗还活着,他们便还有希望。与其还要应付那些人,不断制造的麻烦,还不如直接除掉也好。反正也不多,三服以内连子侄都算上,不过才七十多人。”

“这个人数,杀了可以威慑这天下那些心怀叵测,私下里面还不老实的宗室与勋贵,但人数上也不是太显眼,不过七十多人。若是现在俘虏的那些叛军官员,一并的处罚,都超过这个人数几倍。所以臣以为,那些三服以内王宗杀了为好。眷属一律罚没发,给在京诸王为奴。”

永王这个意见,可以说是眼下最好的一个处置办法。按照这个处理,实则是如今最适合的一个。不过最后一句话,却是又暴露了永王的小尾巴。这个家伙,没准又看上了那个妇人。这个家伙在被禁足期间,因为要拿出处置王宗思路,所以经过允许,去探视过几次那些王宗。

对于这个家伙最后一句话,黄琼与在座的几位相爷直接的忽略了。不过,对于他的话,黄琼却是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陷入了沉思。良久,刚刚从川西路被调回来的,前户部尚书吕端却沉吟一下开口道:“陛下,对于永王殿下提议,除了三服以内尽杀之,臣不同意之外。”

“其余的处置意见,臣倒是没有什么不同意见。臣看得出,永王在此事上可谓是颇费了一番心思。不过,对诸王宗的处置,臣最为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王宗的人数太多了。臣大概算了一下,足足有千余户。而无论是京畿,还是天下诸路,几乎都没有这么的闲置土地。”

“除非将其安置陇右、川东西二路,但这些地方要么是边防重地,要么是财赋重地,都不适合安置这些人。所以臣以为,对于永王的这些建议,还是要考虑的更加全面为好。臣的意见,实在不行就按照远枝宗室那样,每年发一些钱粮,至少短时日之内,先将这些人养起来。”

“臣大概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七八品宗室给予的钱粮,整体来看还是要比给地,对于朝廷来说更划算一些。这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若是指望他们种地,估计地里面的草都比苗要高。对于这些王宗之中,确实有才华的人,朝廷也可以选拔出来,给予一些官职做。”

“臣以为,只要不做武官、不掌军,这些人也就出不了什么乱子。臣听说,历代桂林郡王对王宗年轻之人,读书要求一向是极为严格。就算其成年之后,不能参与家族中事物,不能插手家族生意。最多,只能在家族之中谋一个差事。管管家族之中,田地收租之类的事情。”

“除了极为个别的人之外,家族中的事情从来都不能沾边。毕竟也算的上家学渊源,其中有才华的人也是有一些的。臣以为,既然朝廷要显示宽厚,念其祖宗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可以从其中选择一些,有才华的人出来做官。此次叛乱,这江南的官员被卷进去不在少数。”

“如今大理寺关着的,从江南押过来的被俘叛军官员,几乎已经都关不下了。再加上陛下登基之后,因为时局的原因,一直都没有开恩科。如今这天下的官员,数量多少有些不足。陛下也知道,臣在中书省本就分管吏部。如今江南文官空缺,足足在二百六十余人之多。“

“所以,臣以为可以从这些人之中,挑选出对朝廷还忠心,自身也有才华的年轻人,放到江北诸路做文官。自然,这些人便是选出来,也不能在派回江南。可朝廷却可以从京兆诸有司,以及江北诸路调任官员到江南。腾出一些位置,可以安置这些人。这样可以是一举两得。”

“即可以显示朝廷不忘其开国郡王,当年对朝廷立有大功的往事,以宽待其后人。虽出现了反叛之人,但朝廷依旧厚待之。又借机可以选拔出一批青年才俊,能够为朝廷所用。又可以利用这一举措,尽快的瓦解残余叛军的抵抗。最为关键的是,让天下人看看陛下的心怀。”

“只要忠于朝廷,只要为人有才华,陛下在选拔人才上,可以一样不问出身。虽说是叛王的眷属,但朝廷依旧可以用。陛下,臣以为对这些王宗应该严加甄别。有才,又没有恶心的人,朝廷还是该给出路的。若是有罪之人,要向天下昭告其罪行,以彰显朝廷为何处罚理由。”

“错就错的,对就对的,要严格的区分。而且臣以为,对于接任郡王爵位的人选,选出三服的王宗,此事倒是有些难以让人信服。桂林郡王府,毕竟是开国第一功臣之后。朝廷如果不打算绝其祀,不打算裁撤其郡王之位,以便向天下显示朝廷宽厚,还是应该从近枝中挑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