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做的更狠

定河山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做的更狠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8:53 来源:笔趣阁

大理国虽说不如北辽,东瀛与高丽这般对大齐制钱依赖。可在自己铸钱不敷使用,甚至很多其他小国并不买账,更认大齐钱的情况之下。大齐国的制钱,与其本国制钱一样流通。而且因为铸造精良,相比大理国自己差强人意的钱币,还更受大理国内部民众与百姓的欢迎。

所以,黄琼也不担心那些家伙会感觉到吃亏,更不会打乱大理国正常的秩序。甚至因为给更加受欢迎的大齐钱,搞不好很多部族都会见钱眼开吧。不过想了想,黄琼又给吕蒙正下了圣旨,命他从桂林郡王府抄出来,还未来得及转运京城的绸缎之中,给二人各拨出两万匹。

毕竟在有些钱也不好使地方,这些制作精美丝绸,会更受那些头人喜爱,更何况布帛本就可以当钱用。当然,一直固执拒绝配合齐军的那些部族,补给不足的时候,就要用上不是吗?不过,这算不算变相花钱收买,黄琼倒也没有考虑太多。但他认为这是另外一种攻心为上。

二十万贯钱数量不大,而且相对于从两川转运粮草所需,这二十万贯钱的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次无论是傅远山、吕端,还是户部尚书都没有反对。只是三人谁都没有看到,此事定下来之后,黄琼神色之中一种深深的无奈。更是感觉到国力匮乏,带来的压力。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对一个施政者,没有钱什么都做不了。黄琼做太子的时候,便知道这个大齐朝是穷的要死。如今登基,更感觉实在太穷了。现在别说做的别的事情,就是保证朝廷官员的俸禄,还有参战诸军的军饷和烧埋,每个月都让黄琼头疼不已。

只是在傅远山和吕端离开之后,黄琼将户部尚书单独留了下来。他最后的一句叮嘱,却是让这位户部尚书不由得愣住了。这位年轻皇帝,居然要求这二十万贯的制钱,都是用户部积存的,历年查没的假钱。能少用真钱,还是要尽量少用真钱。按照十比一的比例使用真假钱。

而听到黄琼的这个吩咐,户部尚书神色多少不自然。既然打算用钱去收买那些部族,可还用假钱,这么做实在有些不地道吧。人以信为本,身为一个朝廷更应该讲诚信,无诚信又何以服众。若是在这件事上搞欺诈?还算什么诚信。若是传出去,会严重影响到朝廷威信的。

看着这位户部尚书,虽说不敢表示反对,但却是一脸不满的神色。黄琼皱了皱眉头道:“你是掌管这天下税赋的户部尚书,如今天下流通的制钱之中,假钱的比例有多高,你应该大致清楚。朕问你,民间百姓手中的那些假钱,你能全部都替换掉,或是说干脆收缴上来吗?”

黄琼的这番话,将这位户部尚书,问的瞠目结舌,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他总领一朝户部,掌管天下税赋钱粮进项与支出。虽说大额支出,还需要这位主御断,以及呈报中书省审批。可一般的支出,他自己就可以决定。对于朝廷每年进项以及支出,他还是能做到了如指掌。

可若是问起来,这天下流通铜钱之中,有多少是私铸钱也就是假钱,能不能将那些流通多私铸钱都收回来,这不仅仅是他,别说他一个高高在上的户部尚书,很难回答这天下有多少假钱。恐怕就连一个知县,都回答不出来自己治理的县,市面上流通那些制钱有多少是假钱。

见到户部尚书难以回答,黄琼摇头叹息一声道:“市面上,流通的私铸钱究竟有多少,别说你这个户部尚书,便是天下任何一个人都回答不出来。那些私铸钱,如今实际上已经成了流通制钱的一部分。若是单靠朝廷铸造的真钱,在每年制钱都大量外流到高丽、东瀛和北辽。”

“单靠朝廷铸钱,根本满足不了需要。那些小商户铸造的私铸钱,因为他们不可能承担高额的成本,制作过于低劣,基本都是一次性的,民间自己就淘汰了。现在的这些制作,还算是可以的,只是铜的比例低于朝廷铸造的制钱,而略显粗糙。所以,在民间也在大量流通。”

“几乎是起到了,部分替代朝廷铸造真钱。这说明,他们的这些私铸钱,已经得到了民间的认可,只是武威钱庄自己不认罢了。不仅民间认,就是朝廷不也是税钱入库的时候,靠着那些积年老吏,才能将那些私铸钱区别出来。别当朕不知道,你们户部那些黑心思的老吏部。”

“经常拿着那些私铸钱,顶替朝廷正规铸造的制钱,给地方卫军发饷。既然民间认,你们户部的人自己都做得出来,那么那些铸造还算可以的私铸钱,怎么就不能用。别告诉朕,你们坑自己人可以,拿着坑外人就不行?你们库中,还有多少查获的私铸钱,这次都拿出来。”

黄琼的话,让户部尚书无言可对。尽管不知道,世面上流通的钱,有多少是私铸钱,可他也知道世面上流通的钱,很大一部分都私铸钱。那些朝廷正规铸造的钱,早就被那些走私商,走私出去大半了。若是全靠朝廷宝泉局来铸钱,去完全填补其中的不足,这成本实在太大了。

有些时候,也只能放任自流。或是说,睁一只闭一只眼。现在世面上,私铸钱甚至已经张狂到了,与宝泉局铸的钱一比二的兑换价。所以他也知道,这位皇帝并未说错。这些私铸钱,老百姓可以花,但作为朝廷的中枢机构,却是无论如何不能花的。至少不能在国内花出去的。

如果使用正规铸钱,朝廷也是有成本的。而使用这些查没来的私铸钱,倒是可以为朝廷节省一部分成本。只要这些钱,不回流到大齐,倒也不是什么问题。沉默良久,想起国库内储备的,那几十万贯查没的堆积如山,花也花不出去的私铸钱,这位户部尚书最终还是点了头。

不过,都说身居高位的人,没有下定决心便罢,一旦下定决心,做的比谁都狠,也做的比谁的都干脆。这位户部尚书咬了咬牙干脆道:“陛下,那些查没的私铸钱,虽说制造也算是精美。不过毕竟含铜量比摆在那,与朝廷宝泉局正规铸造的那些制钱,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朝廷铸造的钱,更加的光滑,字迹也更加的清晰。最为关键的是朝廷铸的钱,更加的铮明瓦亮。只要接手的人不傻,一看就能看的出来。若是二者混杂在一起,反倒是容易引起他们怀疑。因为陛下登基后,严禁铸造铜器。所以查没出来的私铸钱,除了解送宝泉局铸钱外。”

“户部的府库之中,查没的私铸钱如今倒是有几十万贯。臣以为,干脆这批拨给前面的钱,都用查没的私铸钱。反正大理国与广南西路接壤,伪帝就连私铸钱,用来替换朝廷铸钱,将制钱大举向海外走私,以牟取暴利的事情都干得出来。臣就不相信,他不会同样糊弄大理国?”

“搞不好,伪帝与大理国贸易的时候,用得都是他们私铸钱。太上皇在位的时候,臣与伪帝接触过,感觉到那个人贪婪的很。几乎是只要与钱沾边的事情,就没有他不敢做的。臣曾经接到下面的信件,他就连给叛军士卒发饷都是真假钱三七开。其中他自己铸的钱占了七成。”

“这种事情,他都做的出来。与那些几乎不识字的部族去做生意,他能全部用真钱那就怪了。若是大理国的那些部族,真的用私铸钱用习惯了。宝泉局铸造得太过精美的制钱,便是少量掺杂其中,也会被他们发现之间的区别。反正既然已经做了,那么就索性做到底就是了。”

对于这位户部尚书的话,黄琼沉吟了好大一会,最终还是微微的点了点头。不过拍了拍这位尚书的肩膀,黄琼淡笑道:“糊弄外人可以,但你这个户部尚书,可千万不能糊弄自己人。户部那些府库之中的私铸钱,决不能再重新进入市面。至于怎么处置,朕要慎重考虑才行。”

下了常朝,昨儿夜里一夜没睡的黄琼,有些疲惫的捏了捏鼻梁。批了一会折子后,黄琼站起身来走到了温德殿外,却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外面已经开始飘飘扬扬的,落下今年第一场雪。见到院子里面的太监,正在分发工具准备要扫雪。黄琼却是摆摆手,制止了太监举动。

瑞雪兆丰年,黄琼希望今儿的雪,会是一个好兆头,今年能彻底解决叛乱。这场持续已经两年的叛乱,实在持续太长时日了。大量的岁入,都消耗在这近似乎无底洞的军费消耗之中,自己却是做不了其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自己原本所有的设想,现在都还只能是一场空谈。

随着时间的持续,雪落得越来越大,地上的积雪也越来越深。一群太监拎着扫雪的工具,即不敢扫,也不敢就这么的离开,更不敢发出声音。只能站在那里,看着皇帝凝视着地面上的积雪越来越深。只有黄琼的一个贴身太监,小心翼翼将一件狐皮大氅,批到了黄琼的身上。

那个太监的动作虽说很轻,却依旧让黄琼从沉思之中清醒过来。搓了搓冻得有些苍白的脸,看了看面前一群一样被冻得够呛,却只能不敢发出任何声音,轻轻的跺着脚取暖的太监。黄琼却是皱了皱眉头,对着身份的温德殿总管太监吩咐,让他去找何瑶,给宫内太监增补冬衣。

然后摆了摆手,转身离开了温德殿。而在他离去之后,几个太监急忙扫起雪来。而黄琼并未理会,这些太监的动作。而离开了温德殿之后,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去南宫珍那里。而到了南宫珍那里,却见到不知道,正在与南宫珍和梁佩茹说着什么的南宫媚,眼睛有些发红。

走到南宫媚身边,黄琼当着南宫珍和梁佩茹的面,一把将南宫媚抱到膝盖上。直接不顾南宫媚的挣扎,来了一个长吻。对着二女直言不讳的道:“没错,朕与媚儿就是昨儿你们见到的那种关系。若不是媚儿坚决不答应,朕又岂会让她离开朕?对于朕来说,她与你们都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