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同心协力

定河山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同心协力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0-07 21:16:47 来源:笔趣阁

没有理会永王从自己这里离开后,会遇到一个什么事情。还会不会对那个妇人,那么的痴迷。将那么艳丽的一个妇人,丢在那种地方,那不是将肉丢掉狼群之中吗?更何况,那个妇人本身也不是什么老实人。当年还在桂林郡王府的时候,就与伪帝和几个子侄不清不楚的。

就连夫家的侄儿,都成了她的入幕之宾。能将这么一个女人当做宝,自己那不是没事找事吗?此事,对这个家伙也算是一个教训。若是不想让自己帽子变了色,他还是先管好自己家中那些女人。黄琼已经下定决心,自己不在京城这段时间,得让自己那位七嫂好好看住他。

不过现在,黄琼没心思在管那个家伙。接下来的几日之内,在等待于明远返京之前,黄琼不紧不慢的着手,做着南下之前的准备。一些政务上的事情,需要自己在离开之前处理干净。自己虽说叮嘱了司徒唤霜几个,不要提前泄露自己南下的事情。但后宫诸女也需要安抚一番。

另外就是几个郡王就府的事情,以及沈王与定王大婚的事情。而在还有三日,便是除夕的时候,于明远也最终从大名府返回。在于明远进京之后,黄琼没有立即召见于明远。而是让他休息一日,才将于明远召到了温德殿,与傅远山和吕端等人,整整谈了一个下午加上一夜。

从北辽今年寇边失利,明年开春会不会再一次大举南下。到对福建路以及大理国的,如今战局的看法。再到黄琼谈起,自己在年初五便要离京,整个京中布防以及天下军务的事情。至于高怀远与于小姐婚事,黄琼却是闭口没有谈。至少现在,他没有那个时间去谈这个闲事。

原本黄琼以为,自己在这个时候南下广南西路以及大理国,以于明远的性子会强烈反对。谁也没有料想,于明远在沉吟良久虽然没有明说,可却也没有表示反对。而看着有些吃惊的诸人,于明远却平静的道:“广南西路,向来是诸夷人杂处之地。而伪帝一族盘踞已经百年。”

“如今甚至很多广南西路的百姓,只知道有伪帝一族,却不知道有朝廷。如今伪帝覆灭已经近在咫尺,其余的族人已经全部被迁到了京城。广南西路民心,在很大程度上会陷入混乱。寻常的百姓倒也罢了,问题是广南西路诸夷。若是不能在短时日之内,安抚住诸夷后患很大。”

说到这里,于明远苦笑道:“我是带兵之人,那些兵的做派,我是实在太了解了。诸军在南面已经征战,到如今已经将近三年。不仅从上到下疲惫不堪,而且损失也不会太小。战事持续时日越长,这军纪越难维持。再加上诸军都是北方之人,对广南西路的气候都不习惯。”

“这还没有将瘴气、夷人,还有毒蛇猛兽带来的麻烦。还有粮草的补给困难,都计算在内。仗打到这个时候,恐怕军纪很难继续维持。别说下面的那些,本身也惦记着发财的武官。恐怕就是曹锐,现在要完全维持原本军纪,可以说都相当的难。这不是单靠杀人就能压下来的。”

“如果我估计没错的话,恐怕广南西路但凡有从逆的夷人部族,估计都快被抢干净了吧。有些小的部族,人恐怕都要杀光了。吕蒙正如今虽说就坐镇在靖江府,可问题是他身为一个文官,很难约束得住那群丘八。甚至有些事情,只要表面过的去,他也只能睁一眼闭一只眼。”

“若是在围城前,这么做未必有什么大事,最多后面麻烦一些。如今叛军只剩下南宁一座府城,可以说广南西路如今大局已定。在这么长时日持续下去,恐怕再想善后就难了。而如今能够约束到那些兵的,恐怕非陛下莫属。更何况,老吕过于稳重,有些事情未必能下狠心。”

“另外,陛下此去广南西路,也可安抚一下诸夷。至于大理国那边怎么处置,陛下也许亲临一线会更好下决心。包括这一仗打到什么地步,是灭国还是只解决善阐侯府,这个火候怎么把握会更好一些。至于其他的那些东西,放心吧,平叛打到这个地步,谁也撼动不了陛下。”

于明远的话音落下,傅远山和吕端两个人,犹豫良久却是还保持沉默。而于明远看着沉默的二人,却是了然的笑了笑:“二位相爷,陛下一向都依我等为肱骨之臣。若是我等连给陛下接触后顾之忧都做不到,那陛下还要我等作甚?我们这些文武大员,还不如回家抱孩子去。”

这番斩钉截铁话说罢,于明远又看看背对着自己三人,正抬头看着温德殿上那座匾,不知道再想着什么的黄琼。沉吟一下之后,站起身来一躬身道:“陛下此番坚持南下,臣知道陛下必定为了这天下百姓。臣唯一能做的是,保证这天下不会乱,京城和诸军更不会出现乱子。

“但陛下也要答应臣等一件事,否则臣就算是死谏,也要阻止陛下此次南巡。臣的这件事,那就是陛下要为天下着想,绝对不能亲身冒险。臣知道,以陛下的性子,更喜欢亲临一线坐镇。但那时,陛下只是英王。可如今陛下为这大齐朝的天子,如今可谓天下安危系于一身。”

“陛下是否平安,不仅关系着天下大局是否稳定,更关系到这乾坤。若是陛下,答应臣这个请求,臣等便在京城恭候陛下返回。若是陛下不答应臣的这个请求,臣如果死谏不成,那臣宁愿辞官携带家眷归乡。也不愿意见到这天下,因为陛下不听臣等劝谏,而陷入混乱之中。”

于明远斩钉截铁的这番话,让傅远山与吕端二人,都不由得愣住了。而看着御座上,那座悬挂的匾额,一直都很沉默的黄琼也转过身。看着在座的几个人,黄琼却是轻声叹息一声道:“明远的苦心,朕知道了,也懂得的。还请明远放心,朕此次南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

“虽说天下安危系于朕一身,此言多少有些夸张。不过朕也知道,宁夏府的事情可一,不可再二。诸位放心,不会只身冒险。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不在京城,将政务交给你们,朕自然是放心的。朕只希望,你们三人要同心协力。千万不要自己内部,生出什么龌龊的事。”

“只有你们三人同心协力,朕在前面才可以放手施为。以往在京中,朕给你们做后台。但在朕外出时,你们三人在京城表现如何,便是朕最大的后台。朕相信你们能够做到,朕和天下百姓对你们的期许。朕一直相信,只要咱们君臣几人同心合力,这天下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黄琼这番的话,几人还能说什么,只能报以苦笑。待离开温德殿后,傅远山和吕端拽住于明远,不约而同的埋怨起来。原本俩个人,还以为于明远可以劝说一下这位主。在二人看来,无论是那位伪帝是真死还是假死。朝中内外如今的形势,都不适合这位主在这个时候南下。

可二人都没有想到,于明远居然反过来支持。反倒是,更坚定了那位主南下的决心了。而听着二人的埋怨,于明远只能报以苦笑道:“我说二位相爷,陛下的性子你们不是不清楚。他若是下定决心,那是我劝说几句就能改变的吗?若是能劝的住,你们在京城不就劝住了?”

“咱们这位陛下,别看着年轻,可却是意志坚钢不可夺其志的主。但凡他下定决心的事情,岂是咱们做臣子的,能够劝得住的?更何况,这一路我都在琢磨,广南西路的形势。那边的事情,也许真的只能陛下亲临,才能安抚得住。老吕的确是能员干吏,这本事也是一顶一的。”

“可有些事情,是他能处理得了的?这奏折一来一往,至少要一个月还得多。二位大人,别忘了,广南西路可不单单是叛军和诸夷,周边不单单只有一个大理国。陛下虽说也给老吕足够权利,但问题是老吕那个人你们知道,稳是稳了一些,很多时候需要背后有人推他一把。”

“广南西路那个鬼地方,你们不要看偏安一隅。但内诸夷杂处,外有两个虽说是小国,但实力却绝对不算弱的小强。如果不能在短时日之内弭平,恐怕会后患无穷。到时候劳师糜饷,会永无止境。甚至还会牵连到湖广南路。这个时候陛下南下,对天下大局来说是一件好事。”

说到这里,于明远神色变得冰冷的道:“的确,现在还有几个毛贼不老实。如果陛下不在京城几日,这天下就要乱了的话,那我们这几位可就成尸餐素位,还有何颜面坐这个高官?若是有人想要趁着陛下不在京,搞出什么事情来。咱们这几位若捏不死他,也辜负陛下厚爱。”

听着于明远口中杀气十足的话,在看着这位进士出身,却是驰骋疆场大半辈子的新任枢密使,署理殿前司马步二军都指挥使,可谓是如今大齐朝军权集于一身的,如今这军界第一人,一脸的冰冷和杀气。除了苦笑连连,知道于明远说的也是实话,傅远山与吕端还能说什么?

而接下来的日子里,黄琼几乎天天将几个人,或是一同召集到宫中,或是分别找某一个人谈话。一直到离京的前一日,黄琼还将于明远与高怀远,这对未来的翁婿召集到温德殿,整整谈了大半天的话。当然,除了政务之外,黄琼还是第一次与于明远,谈起了两家的亲事。

听到这位年轻帝王,公开征求自己意见,于明远其实也是无可奈何。高怀远的确给他留下印象不错,为人精明能干,并没有什么坏习惯。肯读书,做事也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与京中那些纨绔子弟相比,无论是才干还是能力都的确是一流的。可问题是,印象不错归不错。

但高怀远的身份,依旧让于明远有些头疼,或是不喜欢。不仅仅是他勋贵的身份,也包括他那个南镇抚司都指挥使的身份。只是面对女儿喜欢,金城长公主的整日里,对自己一家人的嘘寒问暖。心疼女儿的于明远,最终还是在李秀劝说之下妥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