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九百四十七章 同时赶到

定河山 第九百四十七章 同时赶到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9:16 来源:笔趣阁

曹锐迟迟等不到步军,却在当天下午,接到了一个更为不幸的消息。根据侦骑的汇报,在西北方向的毛竹山一线,出现了大量的叛军。看来的方向,应该是从湖广方向过来的。这些叛军步骑加在一起,足足有小十万人。并携带了大量火炮,正在向着自己所在方向全力赶路。

接到这个消息,曹锐不由得心中一惊。他知道,这是湖广方向的叛军,从通城方向撤下来了。湖广方向的朝廷军马,固守现有的通城一线,还是利用当地湖泊众多,叛军除了通城方向狭窄通道,几乎无其他道路可通行才勉强坚持到现在。而能守到现在,已经是勉强支撑了。

现在别说追击了,守军还能剩下多少都不知道。所以这些从湖广撤下来的叛军,撤的是毫无忌讳,不用担心任何的追击和迂回包抄。至于湖广叛军是怎么撤到自己这里的,曹锐现在不想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他现在知道的是,自己准备了一桌子菜,却是来了两桌客人。

曹锐知道,自己手中的这些骑兵都加在一起,也很难与十余万叛军汇合。而分兵,自己现在也一样没有分兵的实力。眼下就连堵截兵力,都抽掉不出来的自己,最应该做的是撤离,等待步军的到来。可让他就此放弃,眼前这一大块,已经到嘴边上的肥肉,他又实在不甘心。

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做,曹锐现在头疼的很。提起统带步军走水路自己那个副手,曹锐此时恨得牙根直痒痒。这个家伙,到底出什么事情了?只是曹锐却不知道,他正在痛骂自己副手的时候,并没有叛逃,也没有出现什么太大意外。而是正带着全部步军,正忙着改行当纤夫。

而且说起来,这事还得怪到曹锐的头上。他的那个副手是世家子,在山东路水师混过两年,虽说在山东路水师任上,因为不肯同流合污而饱受排挤。但因为山东路水师,还负责黄河下游的巡查。虽说对南方的河流并不了解,但对于河流的走势与水量,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尤其是眼下正值一年之中,河流水量最小的春季。而小河涨水,大河才能满道理,他更是知道。在接到统带全军走水路南下的命令之后,对于沿途需要经过的鄱阳湖,潦水的水量能不能支撑如此多,载重量都不小的船队,他还是很担忧。他太知道水量不足会带来什么后果。

若是搁浅在湖中那个沙洲上,那可就叫天天不应了,更是要耽误大事的。所以,他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找到被赵无妨扣在九江的船夫,详细的打听了沿途所有水运情况。得出的结果,并不让他乐观。春季正值枯水期,面积大大缩小的鄱阳湖,恐怕很难能承载那些大船。

可若是筹集一批小船,倒是过鄱阳湖没有问题。但问题是,自己的部下都是一群北地的旱鸭子,小船一是不安全,二也容易被搞散。最为关键的是,小船稳定性太差。若是乘坐小船,自己那些部下晕船就晕个差不多。等上了岸估计都吐成了一群软脚蟹,那还打什么仗了?

所以,他再三犹豫,还是提出不走水路。但曹锐的坚持,让他也只能无奈。退而求其次的,提出不走华林水,而走水量较大的章水。可这个他自己就行不通,章水途径南昌府治,而如今南昌府还在叛军手中。这一走章水,什么奇袭效果都没有了,恐怕所有动作都在叛军眼中。

但华林水除了汛期之外,春季的流量是真难以支撑大船。就是与双溪汇合之后的潦水,能不能走大船还两说。可曹锐只是在扫了一眼地图后,坚持自己原定计划不变。无奈的他,也只能每条大船后面在拖行一条小船。在吴城逆流而上进入修水,然后又在建昌以南进入潦水。

在进入潦水之前的路还算畅通,虽说正值春季枯水期,可接纳了周边大量河流的鄱阳湖,水量还是足以承载这支船队的。尽管这些出身北方的官兵,很多人都因为这一辈子,还是第一次乘船,而因为晕船吐得稀里哗啦。可毕竟大船,还是相对稳当一些,再加上路途并不远。

从都昌上船横渡鄱阳湖这一段湖面,正是鄱阳湖水面相对较为狭窄的湖面,所以即便大部分人都晕船了,可也很快就完成了横渡。而且进入水量很大的修水,也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除了部分不晕船的官兵,因为是逆流而上,而被迫下船配合不足的纤夫,当了一把纤夫之外。

在永修以下的水面上,倒是没有出什么太大的问题。问题出在永修以上,也就是从修水进入到潦水之后,没有了修水的水量,正值春季的潦水水量一下子锐减。这个叫做张全的副手,也只能让部分晕船较轻的官兵,换装到拖带的小船之中,以减轻大船的吃水量,尽可能向前。

潦水这一路上磕磕绊绊,也总算坚持了下来,但也耽误了不少时间。毕竟是逆流而上,又是水相对较浅,如果不是这个叫做张全的副手,坚持携带了大量小船,将大部分人都换装到小船。只留晕船太厉害官兵,以及辎重在大船上。恐怕潦水走了一半,就只能下船步行了。

在华林水与双溪交汇区域,还差一点走错了路。等到进入华林水,大船就完全走不了了,几乎全部搁浅在了河口。华林水的下游,虽说主河道也有一人多深,可对于这些载重几百石的大船来说,还是太过于笨重了。见到走不了的张全,干脆的留下几条大船装运辎重和大炮。

其余人马分为两队,一部分乘坐小船掩护稍微小一些,装上了火炮的中等船继续前行,等到实在走不了再说。其余的人马,全部下船步行。反正这里,距离曹锐事先选定的战场,已经并不遥远了。没办法,他所有驮载或是牵引大炮的骡马,都给了曹锐。可大炮还是要带的。

这一来一去,耽误了大量的时间。曹锐将叛军中军主力,压制在了华林水南岸,可张全还带着步军,刚过了双溪与华林水汇合处。等到曹锐的侦骑找到他的时候,他正满身大汗的亲自带着一群官兵,将一艘装了五门大炮,以及大量弹药的船只,从一处搁浅的沙洲上推出来。

听到侦骑的禀报,张全心不不由得一惊。他也知道,自己这是耽误事了。如果再继续延迟下去,恐怕不知道要耽误多长时间。而这里距离主战场,还有足足七十多里路。看着前面漫长的河道,张全咬了咬牙。干脆下令,放弃那些实在通行吃力的大船,不晕船的官兵换小船。

同时腾空五艘捎大一点,每条船上装两门炮,继续溯流而上。其余的人放弃乘船,又自己亲自指挥开始急行军。同时留下一千人,护卫其余的还能通行,但还有搁浅威胁的船只,将其他大炮能装的都装上,尤其是那五门三千斤大炮随后跟进。实在带不走的,先沉到河中。

分配完成后,张全立即指挥大队向战场赶去。他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只要能抢在叛军的援军赶到之前,与曹锐汇合就是胜利。在张全看来,若是还按照原本计划去弄,恐怕那边都打完了,自己还在这里推船呢。所以,在实在不能在耽搁下去的情况之下,还是步行更快一些。,

为了鼓动自己麾下将士的士气,他没有骑马。而是将自己的战马,连同军中携带并不多的战马,都给腾出来驮运盔甲。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减轻官兵的负担。他亲自率领的第一批一万步军,手中除了军械之外,所有的盔甲全部放在了马背上,以及一批小船另外跟着驮运。

张全自己亲自作则,不仅将自己战马贡献出来,还拎着一支长枪走在队伍最前列。一路上不休息、不打尖,所有的掉队人员,留给后面的人收容。他自己带着先头一万人,用了三个多时辰拼命赶路,在几乎要累得吐血情况之下,总算在天黑之后,赶到了战场与曹锐汇合。

见到累的几乎要吐血的张全,得知自己在部署计划的时候,有些过于想当然了。曹锐也没有多怪罪他,毕竟张全已经赶到了。而且后续军马,也正在全力向这里赶。沿着华林水而上军马,离着这里也不足十五里了。步军的赶到,让曹锐一下子安心了许多,底气也足了起来。

原本曹锐是让张全带着的,到了战场已经只有七千的步军。连同后面掉队的,则后半夜才赶到,实在已经疲惫不堪军马先休整一日再出战。可第二日清晨,华林水上的炮声,直接让计划发生了改变。已经乘船赶到战场的军马,还未来的及下船,就发现了北岸出现大量敌军。

一股兵力,正在强行要搭设浮桥,后面还有大量的骑兵,正在陆续的跟进。带队溯流而上的武官,来不及请示主将。直接将船身横在河中,船上的大炮炮口朝着北岸敌军,立即开火射击。被炮声惊醒的曹锐,发现北岸出现的叛军几乎是漫山遍野。其中骑兵,就足足两万人。

如果不是沿河而上的一部提前发现,搞不好就被这群突然出现的叛军,打通南北两岸之间的联系了。好在叛军大队,在陆续的赶到、曹锐的步军也同样在陆续的赶到。形势危急,干脆连船也不下,直接将船队停在河中开火,集中炮火和弓箭手,打击要渡河的叛军大队军马。

知道,这是湖广叛军主力赶到了的曹锐,也立即将几乎全部大炮与弓箭手调集。由张全接替自己,以步军为主对着当面的宋偐所部,发起全力进攻。同时自己集中一万三千骑兵,陆续脱离战场。向着华林水上游,他早就勘察好的,可以骑马涉渡的地点迂回包抄过去。

只是他还没有脱离不到五十里,却与抱着同样目标的叛军相遇。甚至叛军骑兵一部,已经渡了过来,后续足足两万步军也正在涉渡。见到叛军一部已经渡河,曹锐二话没说,立即展开阵型迎了上去。两军距离下游战场五十里的地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