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九百六十九章 分歧与搁置

定河山 第九百六十九章 分歧与搁置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9:16 来源:笔趣阁

对于吕蒙正的回答,黄琼微微点了点头后道:“吕大人这是看到根子上了。的确处置好桂林郡王府,才是广南西路善后最大的问题所在。在大军完成对广南西路平叛之后,桂林郡王府五服之内的,不分男女一律押送到京。至于该怎么处置那些人,朕自然会拿出一个章程来。”

“至于其他的事物,朕既然授予吕卿临机决断之权,就由吕卿自行决断。怎么究竟处置,吕卿想好了之后,给朕上一道折子便是。不过那些夷人部族,吕卿也不要小看。对于他们处置,那就是心向朝廷的要安抚,死心塌地效忠叛王,要坚决的镇压,绝对不要有任何的手软。”

交待了吕蒙正之后,黄琼又转过头对杨继元道:“那些骑兵是不是抽掉,容朕仔细考虑一下。广南西路的确不适合骑兵作战,但朕也要听取一下前面将领的发言权。你抓紧时间,将手中事物抓紧移。杨卿,朕不给你派文官,福建路所有的军民事务,朕都交给你一个人负责。”

“所以,此去你做任何的决定,都要从全局来考虑。你此去福建路统筹军政二事,你杨继元的为人,朕还是清楚的。但朕最担心你的那个脾气,你这次独掌一方了,你那个爆脾气自己也要改一改,不要总是怼天怼地的。对待叛军官员处理上,也一定要多从全局上面考虑。”

黄琼有些不放心的叮嘱,杨继元也点了点头。见到这个家伙点头,黄琼也不知道这个家伙,究竟到底听没有听进去。自己已经是该提醒的提醒了,剩下的就要看他自己了。黄琼又与几个人商议了,一下接下来的事情。尤其是江南西路之战中,俘虏的大批叛军和伪官员处置。

这批叛军俘虏,怎么安置现在倒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十几万经过训练的青壮年,如果就此遣散,恐怕这些人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不是会跑回广南西路,重新为叛王所用。就是搞不好,会啸聚山林成为流寇。可如果不遣散,不算别的,每日所需的粮草就是一个惊人的数量。

如果全部收编,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压力。按照傅远山想法,其中挑选其中的精锐,先行收编一部分。其余的,老弱先就地遣散,剩下的暂时先羁押。只要将各级武官全部调离,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粮草压力是有些,但短时日内也不是完全不能支撑。

而杨继元的意思是,这些叛军都是叛军中的精锐,也完成了全部的训练。在如今朝廷现在两面用兵的情况,就这么羁押实在有些浪费。杨继元的意见是,叛军中的青壮,先补足江南战场缺口,只留兵不留官。其余的成建制调往北方,调拨给于明远,用来对付北辽南下军马。

之前,杨继元建议将江南战场上骑兵,大部分调往北方。正好,用两万骑兵押送几万步军还是没有问题的。在杨继元看来,北面的于明远迟迟打不开僵局,就是手中的兵力与北辽相比,相差还是有些悬殊。虽说这些叛军都是步军,用来对付给他们高官厚禄的叛王未必可靠。

但用来对付北辽,却是没有问题的。这么多的步军,在目前两线作战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哪怕只是羁押一部分,也是实在过于浪费。而且羁押那么多的叛军,也同样需要大量的军马来看押,实在是不划算。既然朝廷如今的粮草,勉强能够支撑,还是用到该用的地方为好。

可在傅远山看来,这些叛军用来对付叛王,除了普通军士之外,武官绝对不可靠。调到北面去对付北辽,不仅从江南西路到燕山府,几乎要横穿大半个大齐。中途一旦生变,会相当危险的。在其还不能肯定,他们对朝廷忠心有多少的情况之下,贸然将其北调也容易生乱子。

而且那些人,面对北辽也未必会朝廷忠心。在加上都是以南方人为主,气候上也未必能适应得了。若是因为北调对朝廷产生怨恨,到了燕山府前线一旦出现大规模反水,那就不是给于明远增援了,那是在给于明远背后下刀子。尤其是成建制的北调,傅远山反对的更加坚决。

在傅远山看来,现在可以明确证明,叛王此次起兵反叛,明显已经是与北辽勾结到一起。那些叛军武官,就算真的铁了心投靠朝廷。但是他们的眷属,直到现在可都还在叛王手中掌握着。若是成建制的北调到了前线之后,叛王暗中派人鼓动,到时候哗变风险还是相当大的。

北调一部分可以,但太多是不行的,而且与江南一样只能调兵,不能要武官。否则危险性太高,根本就不划算。而且傅远山认为,暂时羁押与直接将其使用,粮草消耗根本就不是一码回事。羁押这些叛军,肯定不能让他们吃饱,按照朝廷给官军的定量,一半就已经足够了。

可若是直接作为官军使用,这粮草消耗就要大的多了。还要不算,需要给这些人的军饷。如果将其全部纳入官军体系,那就要按照官军的标准支付军饷,这样对朝廷的压力实在太大。

但杨继元却对傅远山,这些个想法明显嗤之以鼻。在他看来,要保持军队的完整性,就要尽可能的保证建制不变。若是只调兵不调武官,不仅这一路行军难以控制,就算到了燕山府也短时日之内,很难形成足够的战斗力。那些武官只要调离了江南战场,就是没牙的老虎。

到了燕山府,又有于明远大军看着。就算有什么异动,也不会影响到全局。叛王要是有那个本事,能将全部军马都鼓动投靠北辽,也不至于从起兵到现在一败再败了。现在两个战场都需要补充,可这兵从那里来?总不能,京城中连一个站岗放哨的都不留,将御林八军派出?

况且就算高级武官不可靠,可那些低级武官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都说治兵先治将,若是连一个武官都不留,怎么才能将这几万人马平安调到北方。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这一将一相,在黄琼面前又开启了互怼的模式。当然,怼人方面更多的是杨继元这个刺头。

人家傅远山有宰相城府,根本就不爱搭理他,更不会与他无谓的争吵。听着这个家伙,又开始了怼人模式,黄琼不禁异常的头疼。最后,实在忍无可忍的黄琼,直接将此事定下了,先征求前线将领的意见,以及派人摸摸那些叛军士兵后的底子再议,至于现在先暂时放一放。

搁置了此事,又商议了几件事情之后。看着天色已经到了黄昏时分,黄琼干脆留众人一同用膳。知道杨继元是一个无肉不欢的家伙,黄琼还特地交待李海,今儿多预备两道荤菜。用晚膳时,看着这个家伙痛快淋漓捧着一根羊腿,在那里啃得满嘴流油,黄琼也只能无奈笑笑。

待傅远山几个人退去后,黄琼坐在书案之后沉思良久。他觉得傅远山的顾虑,绝对是不无道理。论起琢磨人心来,杨继元的那种性格,十个他都未必是一个文官的对手。将这些归降的叛军,如果不仔细甄别就调往燕山府,就像傅远山说的,那不是给于明远增援,是找麻烦。

而以叛王的为人,有些事情他是做的出来的。为了争夺江山社稷同室操戈不说,就连引狼入室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还能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甚至自己兄弟自相残杀如此惨烈,老爷子虽说一直都语焉不详。可黄琼却一直隐隐感觉到,兄弟相残到这个地步,此人脱不了干系。

相对于老爷子,此人手段太过于狡诈多变,凡事慎重一些为好。想到这里,黄琼亲自提笔给曹锐写了一道密旨。在这道密旨上,黄琼除了同意曹锐休整一个月之外,还询问了他如果将他麾下,部分骑兵调离的意见和想法。其次就是询问了,曹锐关于对叛军俘虏处置意见。

同时,黄琼又告诉曹锐,如果骑兵调离的话。可以从俘获的叛军精锐之中,挑选部分精壮补入军中。具体数量由他自己酌定,但要考虑叛军俘虏补充多了,他那里能不能控制住。不过在补充之前,要对俘获的叛军进行仔细甄别。七品以上的叛军武官,一律全部递解进京。

将这道密旨发出去之后,看着夜色已经相当的浓厚了。放下手中笔的黄琼,想起了昨儿被司徒唤霜强行带回来,安置在蔡氏寝宫三女,黄琼却是心中不由得一荡,便抬腿去了蔡氏哪儿。见到黄琼的到来,正在与张巧儿说话的蔡氏,看了看天色还早,便急忙命人准备热水。

黄琼每日里回后宫,但凡只要不是太晚回来,至少每隔两日都是要沐浴一次的习惯,蔡氏早就清楚的知道。现在天色还不算太晚,按照黄琼的习惯肯定是沐浴的。所以蔡氏马上命人去准备了。更何况蔡氏知道,此时两个人需要一个单独的谈话,自己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离开。

其实黄琼今儿过自己这里来,究竟有什么想法,以蔡氏的聪慧自然是清楚的。但张巧儿的三个孩子,还都在自己这里。这个时候,远还没有到休息的时候。尤其是张巧儿的那个大女儿,性子相当的敏感。而这位主与女人谈话,最后会谈成一个什么样子,蔡氏更是清清楚楚。

若是不先把那三个孩子,都提前安置好。一旦被三个孩子,尤其是那两个大的,发现他们的母亲成了那个样子,到时候事情可就真的大了。在那位主动情之前,她得提前去把孩子安置一下,今儿先送到何瑶的寝宫去。别被孩子们看出来什么,那就不好了。

蔡氏离去后,黄琼一把将表情忧郁张巧儿,抱在了怀中。轻轻吻了吻她的脸后,才道:“巧儿怎么了?还是再为张云儿和冯氏担心?放心,朕一定给你处理好。大不了朕这些日子卖力一些,让云儿和冯氏早点有了身子,她们就不会在闹腾了。她们估计就是有些东西放不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