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这笔钱还是要花的?

定河山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这笔钱还是要花的?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9:16 来源:笔趣阁

等了小半夜,只得到了于小姐身边,一个贴身小丫鬟的口信。那个丫鬟告诉他,说她家小姐说了,她们家就是普通的人家,配不上当今皇帝的亲外甥,更配不上一个伯爵。还是让他另配高门显贵人家。今后,二人还是不要再见面为好,免得影响了他伯爵府的声誉和清白。

小丫鬟的这一席话,让高怀远直接呆住了。无论他怎么恳求,这个小丫鬟帮他带句话,他可以向着于小姐解释。只是无论他怎么说,那个小丫鬟却就是不肯替他传这个话。只是告诉他,她传的这些话都是小姐原话。她只不过是一个小丫鬟,又那里敢参合主子的事情?

无奈的高怀远,回到自己家中几乎一夜都没有睡,在自己院子里面,驴拉磨一般几乎转了一夜。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怎么泄露出去。尽管他也知道,这事根本就瞒不了多久。甚至都不用远,等到于明远回京之后,自己的身份就会暴露。可他总还想着能瞒一时,是一时。

听着这个家伙的话,黄琼无奈的摇了摇头。直接骂他蠢到家了,一点担当都没有。既然喜欢人家,没事隐瞒什么身份?实话实话不行吗?若是他真的喜欢人家,实在不行可以找自己吗。自己这个做舅舅的能不帮着他?于明远不同意,自己可以帮着劝说吗,非要搞出这一出。

被黄琼这顿骂,高怀远更是垂头丧气。等到黄琼问他,此事与作为他母亲的金城长公主商议过没有。他却是摇了摇头,表示还没有与自己母亲说这事。见到这个家伙居然两头都瞒着,黄琼更是头疼不已。让他先滚回家去,与自己母亲说清楚,先搞定他自己母亲再说其他的。

至于于明远那里,在高怀远摆平自己母亲与佳人之后。他会与于明远谈的,但如果于家同意,他可以支持这件婚事。如果于家不同意,他也不会勉强于家。他高怀远的确是自己重点培养的人才,可于明远也同样是自己的肱股之臣。自己不会逼迫于家,去被动接受这个亲事。

待高怀远被自己骂的落荒而逃后,黄琼很是有些头疼。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这位于小姐的性子,倒是与他爹几乎一模一样。当初自己调于明远进京后,想要将于明远那个,在陇右四处风沙肃州,做知州儿子调回京城来。若是想要继续做地方官,也要换一个好一点地方。

那小子从进士及第,便外放到陇右,从知县一步步的走了出来。若说历练,这几年也历练的差不多了。但于明远却是想都没有想,便直接拒绝了。当初儿子外放,自己便没有托任何的关系。儿子去哪儿实授,他从来没有插过手。虽说他现在转武,可毕竟是两榜进士出身。

在朝中,还是有一定人际关系的。让儿子留在京城,或是外放一个富庶地方任职,都是没有问题的。可偏偏于明远却硬是没有插手,甚至儿子被踢去陇右最贫穷的一个县任知县,这其中都有他的手笔。曾经在川西最穷的一个县,做过两任知县的于明远,认为真正锻炼人。

越穷的地方,才越能获得磨练。若是调任一个富庶的地方,用不了多久,就会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之下,下水成了贪官。越富庶的地方,局面就越复杂,越不利于自己儿子成长。而且在于明远看来,自己如今坐到署理枢密使的职位,是自己对朝廷还有些微末功劳换来的。

那小子对朝廷还未建什么功勋,还没有资格享受他老子的功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情,在他这里便行不通。况且儿子的历练还不够,火候还差的太多,调到京城这个大染缸里面,那是害了他。他于明远不求名垂青史,家里可以出一个纨绔子弟,但是绝对不能出贪官污吏。

当初于明远亲口说的这番斩钉截铁的话,黄琼到现在依旧是记忆犹新。以他对于明远了解,他知道这并不是在投自己的所好,而且这才是真正的目光长远。当初开国以来,那些跟随太祖、太宗征战天下,曾经声名显赫的勋贵世家,现在还剩下几个?又有几个不是在勉强维持。

若是没有朝廷一年的俸禄,再加上历代皇帝赏赐庄子,现在恐怕至少七成都解不开锅了。便是如此,可那些世家子,尤其是武勋贵出身世家子,除了为祸地方之外,还有几个会骑马的?自己去陇右平叛,征调御林军出征时候,那些世家子弟的表现,自己到现在还记忆深刻。

想到这里,黄琼内心还是对高怀远这个家伙,到底能不能成为于明远的女婿,有些不太看好。虽说高怀远在世家子之中,算得上青年才俊。可在于明远眼中,与那些世家的纨绔子弟,也没有太大差别。而且越是大家族的内部,有些东西便越是复杂,争斗并不比宫中差到哪去。

于明远当初能为了这一儿一女,单身了那么多年的鳏夫,可见他有多疼爱自己这两个孩子?虽说于明远并不溺爱自己两个孩子,但从这两个孩子的教养来看,他是真的疼爱这两个孩子。这样一个父亲,真的会将自己唯一女儿,为了一个伯爵夫人虚名,嫁到一个内部复杂世家吗?

对于这一点,黄琼却是很不看好。当然,如果高怀远能搞定那位于小姐的话,这事就另说了。不过看那位于小姐的固执,恐怕自己的这位外甥,追妻的路会很难。看着书案上堆积如山折子,黄琼还是决定让小子自己去头疼吧。自己事情这么多,那有那么多闲工夫去操心他?

拿起一本折子的黄琼,最终还是将注意力都转回了折子上。一个军费的事情,都够自己头疼的了。相对有南北两个方向,繁重的军费负担,复杂的形势,高怀远那点事情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就在黄琼不紧不慢批着折子的时候,一封来自南线的八百里加急,送到他的面前。

当黄琼看了上面的内容却是乐了。在南线曹锐的大军,已经突破南岭叛军堵截,率先攻破了梅关,攻占广南东路北部重镇梅州。而在西线,从岳阳星夜兼程南下的郭晨所带一万二,已经从原本不堪一击的弱旅。在湖广南路几次大战之后,成了如今百战精锐原两湖地方卫军。

从湖广南路越过十万大山,突入广南西路,而且在被曹锐留下的欧阳善,指挥的五千全部换成,缴获叛军大理马的骑兵配合之下,兵锋直指桂林郡王府所在静江府。而在这封八百加急上,除了详细汇报南面战况之外,还有两个即在黄琼意料之外,也在黄琼意料之中的情况。

一个是几天之前,叛王正式在静江府登基为帝。自称汉高祖后裔,所以建国号为汉,以永历为年号,以静江府为行在,以原来的桂林郡王府为皇宫。并追封了历代先祖,大势封赏文武百官。而就在他登基为帝的当天,伪汉政权委梅州知府与梅州守将,却是率军开城投降。

另外一个消息是,他在占领梅州府之后,所派的五百侦骑,在切断静江府与广州府通道时,意外在西江之上俘获了,叛王府正在秘密转移大批金银的船队。按照俘获押运的人供述,之前已经转运了几批。不过之前转运的都是以军械为主,转运的金银财宝,数量并不是很大。

这批最后转运的,才是以财物为主。而这批财物之中,仅仅黄金就有二十万余两。白银则在五十万两左右,至于其他的珠宝玉器更是无算。还有一批军械、盔甲、火药,精铸的万斤大炮十余门。之前已经运走多少,他们并不清楚。他们现在只知道,如今叛王府的府库已空。

至于这些金银和军械,都被运到哪里去,便是这些叛王府的心腹都不知道。他们唯一知道的是,这些东西都是准备运到广州府,然后装船运往海外。曹锐在折子上奏报,金银他会如实押运入京。不过,他也希望朝廷能拨付一部分出来,给参战各军一些赏赐,以鼓舞士气。

因为对于此次南下作战的官军之中,大部分北地出身的人来说,这广南东西路的天气实在太操蛋了。每日这太阳,就像是一个大火球一样,天气热的人都要被洒脱皮了。原本江南西路就够热的了,没有想到这广南东西二路更是热的要命。这一路上中暑的将士实在太多了。

这刚一进入广南东路,每日都要有几百人中暑。甚至每日都有人,因为酷热而被活活的热死。再加上种类繁多,自己以往听都没有听说的各种毒蛇、毒虫,以及粮草供应上的不畅,使得大军自从过了梅关之后,士气一直都不是很高。多少发点犒赏的钱,也鼓舞一下士气。

看罢曹锐的奏折上最后的要求,黄琼手却是紧紧攥住这本折子。手上鼓起的青筋,显示了他心中的异常愤怒。在黄琼看来,该不该给犒赏,或是给多少犒赏那应该是朝廷给的,而不是他曹锐该自己张嘴要的,尤其不该是这个时候张嘴要的。他这么做,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是在与自己示威,还是有其他的心思?想要挟诸军,以要挟朝廷和自己?或是在干脆收买军心?心中的愤怒,让黄琼丢下手中的奏折,站起身来在温德殿来回的踱步。沉思良久,派人将傅远山找了过来。等到傅远山赶到温德殿之后,黄琼直接将曹锐的这道奏折丢给了他。

而看完这份奏折之后,傅远山却没有如黄琼所料的那般,对曹锐的做法提出什么异议。而是在沉吟了好大一会,却从自己袖子里面抽出一封信,交给黄琼之后才不紧不慢的道:“陛下找臣,臣也正想着来见陛下。这笔钱该不该给,陛下还是看完这封信,在下决心不迟。”

傅远山的话,让黄琼愣住了。接过傅远山的信,打开之后仔细看了起来。只是信上的内容,让他越看眉头皱得越深。合上信之后,黄琼对傅远山道:“以傅大人的意思是,就算是为了广南东西二路接下来的善后,这笔钱还是要花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