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永安郡王

定河山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永安郡王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9:16 来源:笔趣阁

听到傅远山的话,黄琼倒也想起来了永安郡王,的确今年已经十三岁。按照本朝祖制,皇子十三岁晋封亲王,出宫居住于御赐亲王府。同时配备属官,在自己王府教谕。今后再见自己的母妃,便只能每月初一、十五两次定省。其余的时间之内,无诏不得再进入皇宫居住。

若是换了其他的皇子,黄琼倒是无所谓。到了年龄,该出宫出宫,该晋封亲王就晋封亲王。哪怕再对自己那些兄弟看不上眼,再担心那群什么都不会干的混球,出去搞出什么一堆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就像年长的那几个一样。可黄琼也知道这是祖制,至少现在自己改变不了。

好在老爷子已经取消封藩制,将这些人留在京城严加看管就是了。?在自己的眼皮子低下,总归好在放到外地去祸害百姓。但别人是别人,可对这个明着是自己弟弟,实则却是自己侄儿的永安郡王,黄琼却不是一般的忌讳。这倒不是因为他母亲,或是因为他并非是自己弟弟。

而是他那个真正的生父,也是自己这一生,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敌人蜀王。这个永安郡王出宫,有些人要搞事了。因为那个该死的温邰亦,蜀王在京城暗中潜藏的势力,到现在还有多少,朝中还有多少他的人,自己到现在都不清楚。这个永安郡王一旦出宫,某些人的野心?

但为了掩饰这件天家的丑闻,一些面子上东西,黄琼也不是不会做。封一个亲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原本如今在西域,实力已经发展到今非昔比的蜀王,如今一直都没有任何的动作,就已经让黄琼心生忌讳了。若是这个时候,永安郡王在出宫就府,黄琼多少有些担忧。

只是看着面前的傅远山几个人,再看看御案上堆满的奏折。黄琼沉吟了一下之后,却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都坐下之后道:“永安郡王的事是家事,眼下还是国事为重,其他的事情放在一边。看看这一屋子折子,朕现在哪有那个心思?永安郡王现在还小,过一段日子再说。”

几个臣子,听到黄琼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多少有些怪怪的味道,心中不由得都生出一丝疑惑来。只是疑惑归疑惑,可这几位都是七窍玲珑的人。此事又是涉及到天家的事情,又有那个人会去刨根问底。最多以为这位一贯看不上宗室的主,为有可能多一个混世魔王头疼。

他们都是做宰相的人,天下那些宗室德性,他们不是不知道。也不知道,这历代的嫔妃是怎么教育出来的。哪怕在宫中时,性格再老实的皇子,出宫都会犹如变了一个人一样。什么混账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这位主当初从做太子起,便对那些皇子与宗室一向严加管教。

继位之后,对那些皇子的管教越来越严厉。之所以提起马上便要出宫就府的永安郡王,还有其他三位年纪都差不多的郡王,便是一脸的不情愿。恐怕也是为这些,即将出宫的兄弟头疼吧。毕竟有了前面和外面的那些前车之鉴,估计这位向来杀伐果断的主,心中也没有底。

这些出宫之后,彻底没有约束的皇子,究竟能变成什么样子,恐怕只有这老天知道。不过,看已经出宫,还活着的皇子都干过什么,大致也能猜出那些人的德性。搞不好这大齐朝的京师,又多了一群祸害。尤其是如今管着宗室的宗正寺正卿,又是永王那么一个不着调的人。

虽说永王现在表现,让人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但在座的这些重臣之中,没有一个人相信,永王会真正的洗心革面。他们更愿意相信,永王是在面前这位主的威逼之下,在那里装样子。让永王去管着宗室,也不知道这位主究竟是怎么想的。也不怕那些宗室,会被带的更跑偏?

不过,虽说也担心,那几位郡王出宫之后,彻底的放飞自我。但这事毕竟是天家的私事,他们也不太好说什么,更帮不上什么忙。只能让面前这位主,自己头疼了。只是做过京兆尹的傅远山却知道,今后京兆府可有的头疼了。这次一下子要放出宫四个郡王,换了谁都头疼。

只是接下来政务商讨,让几个人都没有心情,在去琢磨那几位皇子的事。如今已经进入最后关头的江南平叛,是如今朝中的头等大事。江南西路、湖广南路两个主战场的善后,已经进入广南东西二路的大军,粮草辎重的保障,前线将士的饷银的发放。诸路钱粮的收缴。

还有河工、漕运、通商等等,一系列的事宜,以及前线阵亡将士的抚恤钱粮,到底要从那里出。尤其是已经开始全面推行的摊丁入亩,遇到的重重阻力需要得到解决,那个不比那些从落草开始,便开始享受荣华富贵。就算一辈子什么都不做,都饿不死的皇子,要重要的多?

如今空空如野的国库,上哪再去找进项填补。才是此时温德殿中几个人,最为头疼的事情。这一商议事情,便是整整一个上午过去。看了看天色,黄琼便留几个重臣留在温德殿,一直用了午膳才放他们回去。考虑到多了几个重臣,黄琼还吩咐御膳房,特地多准备了几道菜。

早在这位主还是太子监国时,商讨政务只要晚一些,便要被留下一同用膳的几个人。虽说对宫中御膳房的伙食很是鄙视,可毕竟是皇帝的一番心意,倒也没有推拒。一直到用了午膳之后,几个人才陆续的离开。而在其他人离去后,傅远山又被黄琼单独留下,商议一些事情。

只是在傅远山离开后,一直温德殿外的守护太监,一溜小跑的进来禀奏,慎太妃自从午膳之后,便一直就在殿外候着。便是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还在外面等候想着要面君。听到这个女人,居然找到这里来,黄琼才想起这个女人,那种非同一般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性。

不过想了想,当初这个女人在得知自己已经知道内幕后,为了保住永安郡王做的那些事情。黄琼倒是有些了然了。也知道,那个女人不见到自己,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黄琼。吩咐太监,让慎太妃先回去。就说她的想法,自己已经知道。等到自己忙完政务之后,自然会去她那里。

不能不说,慎妃这个女人,还是很有眼力价的。更清楚的知道,黄琼那个顺毛驴的性子。知道自己若是将这位主,真的逼得太紧了,反倒是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听到太监传过来黄琼的口谕之后,倒也干脆。那个出去传旨的太监,不大一会就回来,告知慎太妃已经回宫。

慎妃离去之后,黄琼倒也没有想太多,将精力都放在了政务上。直到晚膳后看看天色,才转身去了慎妃那里。待到了慎妃的宫中,发现慎妃这次倒是没有搞什么幺蛾子。只是与其母和其姨母,带着永安郡王老老实实的等着自己。见到黄琼进来之后,也是按照规矩老实请安。

也许是真的有事求黄琼,这次慎妃罕见的受规矩,倒是让黄琼颇为感觉到意外。手虚扶了一下,示意几个人起身之后。黄琼看了一眼,已经足足有大半年没有见到,如今又长高了不少,也显得更加沉的永安郡王。将其叫到自己面前,语气平淡的道:“最近都读了什么书?”

虽说大半年没有见到,自己这位极少与自己这些做弟弟亲近。反倒是要求极为严厉,比自己父皇对自己这些年纪小的兄弟,严厉得多的皇兄,永安郡王倒也没有怯场。听到黄琼的问话,倒也语气沉稳的道:“回皇兄话,臣弟最近一直在与师傅,在宫学中读《中庸》、《大学》。”

听到永安郡王已经开始读《中庸》,黄琼倒也提起几分兴致。随口考校他一部分书上的内容,却发现这个如今才十三岁的永安郡王,倒也算得上是对答如流。虽说对文中意思,领悟稍显差一些。但这倒也不能太怪他,毕竟他也只有十三岁,能领悟这些东西已经是很不错了。

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那么的幸运,遇到那么一个博学而多才,对儒家经典还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母亲。当初,自己七岁开始读《中庸》、《大学》时,对书中意思理解还没有他这么深。虽说无法与当初的自己相比,可问题是自己可是两世为人,遇到的师傅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与他的那些年纪差不多,到现在读书还只停留在《龙文鞭影》,这一类启蒙读物的兄弟,已经算是进步许多了。要知道,自己当初管着宫学的时候,给宫学的规划是,诸皇子要到十五岁,才开始读《中庸》、《大学》、《论语》、《孟子》这四书,而且要先从《论语》开始。

当然,自己那些弟弟们,这个读书的进度,也是让黄琼不是一般失望。大部分人的书,读了一个稀里哗啦。就像是自己十二弟楚王,今年都已经二十三岁,大婚都已经数年的人。你问他《龙文鞭影》、《小学集解》,这种现在读书人启蒙时读物上的内容,恐怕都还一脸茫然。

倒不是这些皇子真的笨,而是他们压根就不用心去学。这些皇子一落草,可以说就享受这世上最好的待遇。只要自己不玩命的作死,就会一辈子荣华富贵。读书在他们看来,不仅仅是一件受苦事情,更是一件没意义的事情。在他们看来,他们又不用考进士,读书有什么用?

有那个精力,还不如琢磨怎么多捞取一些外快,以便让自己可以过得再舒服一些。别说皇子不上心,便是老爷子对自己这些儿子的教育,其实也不算太上心。他当初对皇子读书,要求严厉一些,也不过只是让自己那些儿子忙一些,别整天搞出荒唐的事,外加想东想西的。

虽说师傅也是精挑细选,可在监督上也就算了两个字。那个宫学办的,教授的师傅三心二意,学生更是无法无天。上课几乎是老师在课堂上讲,下面的学生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高兴了,学生三五天不来也是常事。反正这些天下最难管的学生,也没有那个老师真的会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