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送到对手刀口下?

定河山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送到对手刀口下?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9:16 来源:笔趣阁

既然开了头,这位大汉国的大学士,前广南西路参政便越说越顺当。当然措词上,他还是谨慎的多,以免让惹怒了这位大汉皇帝,提前赔掉了自己脑袋:“如今虽说城外,齐军侦骑四出。但其主力一部远在北面的全州,一部更是还在平乐府,远还没有完成对静江府的合围。”

“城中两万大军,虽说野战不是齐军的对手。但若是说护送陛下,以及宫中眷属安全南下,却是没有任何问题。齐军在城外的那些侦骑,吓唬人可以。但若说拦截我们,那点骑兵却是有心无力。而以陛下在广南西路的威望,只要撤到南宁和梧州,获得一定的喘息之机。”

“挥挥手,便可聚集起几十万大军。只有陛下安全,这广南西路的诸夷,还不为陛下所驱使?而广南西路诸夷丛生,很多地方也是瘴气丛生。齐军即不熟悉地形,也不熟悉民情。粮草更是要后方千里迢迢转运。只要时日一长,就算在精锐的精兵,齐军的士气也势必会下降。

“广南西路是陛下经营了多少年的地盘,陛下在这里一呼百应。征集大军,自然是轻而易举。同时我们可以派遣部分精兵,绕到官军背后切断他们的粮道。再加上陛下已经下旨,在广南西路境内坚清壁野。到时候粮草供应不足,再加上这里复杂的形势,齐军自己就乱了。”

“现在陛下若是死守静江府城,反倒是趁了齐军的意。他们就盼望着陛下,在静江府与他们决战。所以臣恳请陛下,千万不要死守静江府成,让城别走方为上策。只要我们能大败进入广南西路的官军,这里的一切都将还会是陛下的。不去计较一城一地得失,才算是正道。”

这个家伙说罢,在场的诸位官员无一不点头赞同。虽说这个家伙说出了大家心声,可究竟该何去何从,却是还要看面前这位主怎么决定。虽说眼下局面糜烂到如此,可这静江府却是人家祖宗留下的基业。不仅这座气势恢宏的郡王府,就连历代先祖的陵寝可还都在这里。

这天下历代之中,只要后人还有人在,便随意放弃祖先的陵寝,向来都是极其不孝的。对于帝王来说,更是要千夫所指的。当年晋室携汉人衣冠南渡,将先祖陵寝遗弃到胡人铁骑之下。虽说因为局势糜烂到不可收拾地步,而一种无奈的做法,但几百年来却也因此饱受指责。

如今历代桂林郡王的陵寝,都还在静江府外的尧山之上。整整五代王陵,再加上大批王宗的墓地,半个尧山都是王府的墓葬。这些先祖的陵寝,如果都要就此放弃,是要受到谴责的。不仅这些先祖的陵寝,还有桂林郡王府百余年来,在静江府打下的无数基业,就此全部放弃。

哪怕是暂时放弃,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可现在的问题是现实不等人,粮虽足、可兵不精,哪怕静江府城修建的异常坚固,可谓是城高垒深。但在外无援军,兵战力实在弱的情况下,如今固守静江府城实在不是上策。一旦敌军主力蜂拥而至,到时候就是想要走不可能。

大家都看着端坐在御案后的这位大汉天子,也都知道这事有些强人所难。放弃自己的老巢,而且是历代先祖,苦心经营百余年的老巢,这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只是出乎诸臣意料的是,这位大汉皇帝不愧是本朝,第一大商人出身,买卖做得如此成功,知道什么时候断尾求生。

就在大家都在琢磨着,该怎么劝说这位主的时候。这位主却是突然开口道:“爱卿所言甚是,胜败不在一城一地得失。如今的确不是固守静江府的时候。虽说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就此暂时放弃,要面临千夫所指。但诸臣是朕的真正根底,朕不能将所有根底都拿着去冒险。”

“朕虽说不是唐太宗那样千古一帝,可也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祖宗基业在重要,也不及诸位重要。诸位臣工,才是朕真正的基业。就依爱卿所言,暂时放弃静江府,将行在迁往南宁府。诸臣下去之后,立即着手开始部署。所有的人除了自己的家眷之外,什么都不要带。”

听到这位主的吩咐,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原本以为,劝说这位主答应撤离,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却没有想到,这位主却是想都没有想,立马便接受了劝谏。这无疑让所有的人,在错愕的同时,却是彻底放下了心来。只是他们都认为,面前这位主也算是一位枭雄。

工于心计,手段也算是相当狠辣。但是却忽视了,这位主真正的出身。当年号称开国第一功臣的首代桂林郡王,虽说生意做的也是满地开花,这天下赚钱的生意就没有不做的。从晒盐、炒茶,到武威钱庄、海外贸易,这钱赚的是金山银海,打下了如今桂林郡王府的基业。

但从根本上来说,却还是一员为国征战的武将。可自从第二代桂林郡王开始,因为天下的大局已定,便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经商之上。除了少数统军出征安南,或是平定广南西路的诸夷叛乱之外,便极少有领兵作战的机会。而且即便是领兵作战,也大多数是朝廷另遣将官。

而历代桂林郡王统军,更多的是监军与督师。负责调动军马、督促粮草,至于统军征战,随着年代的推移,已经越来越少了。甚至有的郡王,带兵出征压根就是什么都不管。除了捞钱抢女人外,也就当当粮草官。统军的机会越来越少,历代郡王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商场上。

与当年开国所封的诸位功臣后人,大多数便是连马都不会骑,整一个个都成了纨绔子弟类似。当年的开国第一功臣世家,也渐渐没落成了商人世家。而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都懂得趋利避害,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在某一项生意要折本的时候,放弃这门生意是必然的。

若是换成其他的任何人,放弃自己祖先百余年积攒的基业,历代先祖的陵寝,就算是不世枭雄,恐怕要心生迟疑。一般只要不是没有了实际权力的亡国之君,根本就不会做出这种选择。可面对这位精于算计的主,他可不会为了那点面子,将自己至之死地,坐困一座孤城。

在快速的分析了一下利弊之后,他立即下定决心从善如流。可问题是撤离容易,但却涉及到的事情却很多。在历代桂林郡王苦心经营下,这遍布静江府城内外的大大小小园子,该怎么处置?不说别的,单单一座并不比皇宫小太多的,占据整个静江府城六成面积桂林郡王府。

又该怎么处置?是一把火烧掉,还是原封不动的留下?若是按照之前这位主,坚清壁野的圣旨,这座桂林郡王府,还有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园子,自然该一把火烧掉。可问题是,这些都是王府的祖产,怎么处置都该他决断。还有遍布城内的,历代王府宗亲是带走还是留下。

这些王府宗亲男女,连同她们的眷属加在一起,现在足足有千人左右。单就这位主的叔伯、兄弟,亲的、表的加在一起,也有几十口子。若是带走,这要带走的人就实在太多了。在加上这些人亲戚里故,估计比爬的都慢。若是都留下,那可就等于将他们送到朝廷的刀口下。

对于大臣的请示,这位主却是干净利落道:“烧了作甚?这行在,朕只是暂时放弃。最多半年,朕就会回来。在朕大军攻占两京之前,朕还要作为行在所在,为什么全部要烧掉?还有城内所有的眷属,都丢给那个人。朕倒是要看看他,能拿着朕的这些宗亲,究竟该怎么做。”

“这些人,都是一堆包袱。带着他们,朕还要耗费大量粮草养活他们。更何况,这些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让他们步行,一天连三十里恐怕都走不了。让他们乘坐马车,朕又上哪儿去那么多的马车,去转运他们?便是走水路,顺着漓江而下,可朕一样无处寻那么多船。”

“朕将这些包袱,都丢给那个人。这些人,他若是都杀了,恐怕就要为千夫所指。先祖是他们这个大齐朝开国第一功臣。刘氏家族,造反的只不过是朕一个人。他杀了朕的这些宗亲,恐怕天下人都会指责他的心胸过于狭窄。连开国第一功臣之后,他都容不下、不肯放过。”

“他若是真的那么做了,这史书上就会给他带来浓浓的一笔,他的名声也就臭了。甚至还可以,让那些勋贵世家更加的离心离德。朕把这些人送给他,他要么狠一些,全部都彻底的杀光。若是不杀,这些人他就得养活,而且给的待遇还不能低。甚至就是流放,他都做不到。”

“朕送给他这样一份大礼,朕倒要看看他会怎么对待。他若是都杀了,倒是一件大好事。即让朕卸下了包袱,也让那个家伙好好的难受难受。也让天下人看看他这一国之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吩咐下去,立即回去做准备,今儿晚上丑时便出发。”要走的悄无声息。”

“朕会给你们每家一辆马车。若是细软带的太多,你们的眷属还能不能带,那就是的事情了。传朕的密旨,粮食能带走多少带多少。带不走的,一律全部泼上火油。待大军撤离之后,朕会安排人将那些粮食都烧掉。不要心疼你们的那些细软,有朕在,丢了多少都会回来的。”

这位主的这番话,在座的诸位臣子,心中不由得一阵阵的发冷。这历史向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将城内外的上千王府宗亲,都丢给那些官军,那岂不是将羊送到狼嘴之中吗。也许为了装样子,那些近枝宗亲还能保留一命。可那些远枝宗亲的下场,恐怕估计连个人都剩不下。

那些宗亲,就算血脉已经远了,可也是他的亲人。将那么多的亲人,都送到齐军的刀口之下,他难道真的就如此的忍心?那有一日若是他觉得,自己这些人都没有什么用了,是不是也一样可以随意的丢弃?或是送到对手的刀口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