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插手的原因

定河山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插手的原因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9:16 来源:笔趣阁

在黔中路那些服从朝廷,又与其同宗同源部族配合之下,摸清楚那些主动归顺的部族底子,要容易的多。而且在进入大理国之后,因为地形的原因,气候倒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最关键的是鄯阐候府,在黔中路方向部署兵力,主要集中在面对黔中路与川东路的建昌府周边。

对于齐军的可能进攻,那位鄯阐候也做了一定的准备。从原来的支援,到现在的插手,他很清楚会招致齐军的报复。所以在郭晨所部,进入黔中路之后,他便着手开始部署。他鄯阐候府的精兵,几乎是全数出动。仅仅在与黔中路,接壤的大理国建昌府,便部署了两万军马。

却没有想到,郭晨在当地部族的引导和配合之下。在进攻之前,秘密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只以自己的副手,统带部分兵力吸引和分散,建昌府守军注意力。自己则统帅主力军马,星夜兼程绕路偷袭东川郡,倒也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击溃一千五百守军,拿下了东川郡。

郭晨部进展相对顺利,但赵无妨却没有那么幸运了。广南西路的那些部族,自身都不值得信任,而且部分本就在配合叛军行动,与他是敌非友不说。便是在进入大理国境内之后,遇到主动来归降的部族,在摸不清楚根底之前,他也不敢擅自收纳。再加上,当面的守军数量。

赵无妨进展缓慢,倒也就不意外了。甚至几次,遇到当地部族配合守军,打自己的伏击,还吃了不算小的亏。甚至在守军的有利反击之下,赵无妨甚至一度只能退回广南西路。若不是守军一部以为占了便宜,冒险尾随追击,让赵无法反手打一个措手不及,击溃其几千军马。

乘虚又转身,重新攻入石城郡境内,并趁着守军被打怕了,全部收缩回了石城郡城内,合围了城池。这次赵无妨的脸,险些都有些丢尽了。不过吃了不小亏的赵无妨,在奏折上也明言,大理国在石城境内的军马,早就做好了准备。数量也绝对不是,只用来防御朝廷反击的。

而与自己交手的这股大理**马,不仅战斗力很强,而且步骑齐全。明显是鄯阐候府精锐不说,手中还有虽说数量不多,可也有足足八门千斤大炮。如果不是朝廷先发制人,抢先攻入大理国境内。搞不好石城郡内的这些大理**马接下来,会配合叛军直接进攻广南西路。

从俘获的隶属鄯阐候的武官口供来看,鄯阐候府在石城郡内,储备了足够五万人,使用两年的粮草和马料,以及大批的弓箭与其他军械。就在叛军江南西路大败之后,鄯阐候便在诸部族之中,固泽而渔一般的大肆征集兵员。如今鄯阐候府,所属兵力已经扩充到了九万余人。

如今集中在石城郡的这些粮草、物资储备,都是叛军起兵之后,在最短时日之内调集的。如今石城郡内鄯阐候府所属兵力,足足有四万多军马。自己在进入石城郡之后,发现这些军马都是呈攻势部署。这说明鄯阐候府对广南西路窥视,已经不是一日,甚至已经准备插手了。

原本以为,伪帝不会那么蠢,将大炮和火器外泄给大理国。可从赵无妨的奏折来看,那个家伙不仅将火器外泄,甚至还直接出售了大炮给大理国。那个蠢货真的是为了争夺天下,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他也真的不怕,那个所谓的鄯阐候,在自认需要的时候会抄了他的后路。

赵无妨的这个判断,黄琼自然还是相信的。不过,这多少有些超出黄琼的预料。原本黄琼以为,那位鄯阐候选派自己麾下武官,接手叛军指挥,变相的插手广南西路叛乱,已经是做到极致了。可黄琼却没有想到,这位主不知道是究竟抽了那阵风,这是摆明了直接准备动武。

真不知道,究竟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勇气,敢在这个时候插手。他真的以为自己是唐玄宗,他自己是当初那位南诏王?他当真以为,做了这些事情,可以不受惩罚。还是以为朝廷如今集中精力在平叛,而无暇顾及他们?或是真当他鄯阐候,所谓的精兵当真是天下第一精兵?

其实黄琼不知道,让 那位鄯阐候如此不惜一切,这个时候插手的原因只有一个。刘氏二女成了黄琼嫔妃,段锦成了黄琼的贵妃,那位鄯阐候已经接到伪帝的告知。得知不仅自己一直苦求无果的女神,成了黄琼的妃子。更是就连自己前后两个老婆,也都成了黄琼的女人。

这换了那个男人又能受得了?这位鄯阐候,自从出兵替大理皇室平息杨氏叛乱。从岳侯晋封为鄯阐候,并获得了大理国几乎整个东部,成了自己直属领地。晋位布燮以来,大理国的朝政,几乎都在他们父子之中手中掌握着。大理国皇室可谓是,已经成了他们高家一个傀儡。

大权在握之后,这一路可谓是顺风顺水。府中的妾室,几乎都是大理国各部族的子女。他的那些兄弟之中,也很是有几位将皇室的公主,迎娶到了府中。如今权势滔天,也算是心高气傲的他,却不曾想被黄琼这位大齐皇帝给带了帽子,而且是双料帽子,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更何况,这位鄯阐候惦记着广南东西路,已经不止一年了。他们高家如今在大理国权势,几乎已经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步,大理国最为富庶鄯阐府,成了他侯府的直属领地,却依旧有些不满足。广南西路在历代桂林郡王苦心治理下,如今日益富庶,他可谓眼馋已久了。

新仇旧怨叠加在一起,也让这位鄯阐候顾不得什么了。最为关键的是,他更担心的是,如果伪帝失败,自己与其勾连做的那些事情,会引起朝廷的报复。既然如此,本着早动手占便宜,晚动手遭殃的原则。他便调集麾下,几乎可以调动的军马,并在自己属地之中大肆征兵。

倒不是说他真的鱼死网破。他又不傻,岂会不知道大齐与大理国,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更何况,他背后的大理国皇室,如今对其已经日益忌惮。双方当初平叛,达成的蜜月期早已经随着权利争夺,而快速的消失。大理国的那位现任皇帝,也就是段锦的侄儿,可不是省油灯。

到时候,别说出兵相助,不在背后捅他一刀就不错了。他集中这么多的兵力,除了防止齐军的报复之外,实则更多的还是想要趁乱捡便宜。帽子被带上了,还是双重帽子,固然让这位鄯阐候难以接受。可毕竟能做到这个地位的人,又有那个真的会因为一时失去理智而冲动。

不过此时的黄琼,自然不知道让鄯阐候如此不顾一切,也要起兵插手其中的原因。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己不仅把人家,苦追不得的女神给霸占了。还将人家前后两个老婆,都划拉到了自己手中。这别说人家一个堂堂大理国掌权的鄯阐候,就是一个普通人都受不了。

看着地图的黄琼,心中咒骂了一声蠢货之后。却是返回到了御座上,又拿起赵无妨和郭晨的折子,还有目前正在围攻梧州的曹锐折子,仔细看起来。赵无妨折子上,除了汇报这些事情外,倒也没有叫苦。郭晨那边也是报喜不报忧,但黄琼依旧看得出,他们面临形势很复杂。

二人在折子上,几乎都不约而同谈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理国境内异常复杂部族。这些部族相互之间的关系,比大齐境内的还要乱套。今儿可以因为联姻,相互之间成为盟友。明儿便可以为了地盘,或是其他的利益,相互之间大规模厮杀。而且这些部族,几乎是谁都不服。

对大理国皇室,以及原本鄯阐候府都三心二意。只不过原来的鄯阐候府,靠着自身雄厚,甚至超过大理国皇室的精兵,以及采取的种种分化瓦解,吞并周边的小部族,为自己效力等手段,才勉强压制下来。但实际上,这些部族并非是真正从内心,服从那个鄯阐候府的管辖。

二人都表示,如果朝廷想要彻底灭亡鄯阐候府,可以从这些部族着手。尤其是可以利用这些部族,听从大理国皇室的有之,想要趁乱自立的有之。还有纯属墙头草的,谁强大便服从谁,总之种种不同的心态。赏赐一些封号以便拉拢这些,并非是铁板一块的部族为自己所用。

敲了敲桌面,黄琼却是没有立即下结论。折子上二人虽说都未明说,可其中的意思都很明显,二人都不赞同实际控制鄯阐候府属地。因为在二人看来,如果朝廷控制这里,搞不好都会被拖得师老兵疲,甚至是被拖垮。二人实则都建议,朝廷最好还是扶植起来一个傀儡为好。

而且二人都建议,粮草还是不要就地征发,尽可能的从后方转运。以免朝廷无论做什么样的决定,都不会造成太过于严重后果。二人前面的意思,倒也符合黄琼的想法。可后面的建议,却是让黄琼有些难以抉择。之所以他此时如此的疲惫,就是常朝时因为此事争吵造成。

傅远山明确表示,现在朝廷根本拿不出太多粮草,保障攻入大理国境内官军供给。两川如今的存粮,已经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标准了。再调动,朝廷就真的没有应急手段。而吕端其实也是这个意见。既然朝廷原本就决定,没有长期占领鄯阐候府属地,粮草还是就地取之合适。

现任户部尚书,更是言辞激烈的反对。用那位户部尚书的话来说,两川之地如今存粮本身依旧所剩不多。今年秋税,虽说已经收上来,可如今要用到钱粮的地方实在太多。更何况,明年的情况还不知道,朝廷若是一再动用本就已经不多的存粮,明年一旦遇到天灾怎么办?

这位户部尚书,隐隐约约的指出,在没有了桂林郡王府,每年的进项之后,依靠朝廷其余的钱粮收入,根本就是入不敷出。这两年平叛,朝廷在钱粮方面,其实一直都是寅吃卯粮。甚至很长一段时日都是靠着内府库,才勉强维持了下来。实在负担不起一个新开战场的供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