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手腕

定河山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手腕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29:16 来源:笔趣阁

听到黄琼已经将所有事情安排明白,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尽管所有的人都不赞同,黄琼这个时候离开京城。虽说大家都不认为这个时候,黄琼离开京城南下,是一件合适的事情。可都知道黄琼性子的他们,却都没有再继续劝谏下去。

因为他们都清楚的知道,以这位年轻帝王的性格,他决定的事情,自己就算劝了也根本劝不动。有劝谏的那个闲工夫,还不如琢磨一下他不在期间,自己该怎么做?他南下只带两个军机处的官员,明摆着他离开京城之后,大部分的日常政务,都要落到了自己几个人身上。

而从他离京之后的安排来看,这位主不仅精明能干方面,远胜于他那位老子。就是这个玩手腕、心机上,当年的太上皇也都是远远不如。四个人,在加上一个还没有赶回来的于明远。在他离京之后秉政的,有文有武有宗室,看似一个大杂烩。但实则上,其实各自管一摊。

他离京由傅远山领衔秉政,表面上看似军政一把抓。可实际上政务上,却多一个吕端协助。这个协管怎么管,那其中可就说道多了。不过二人自从分别为正副相以来,虽说在政务上也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但总体上来说相互配合,还算是比较密切,极少有相互掣肘的情况出现。

可若说二人完全尿到一个壶中,那压根就不可能。这世上没有任何两个官员,在政见上能够完全一致,就是傅远山与吕端也是一样。而相对于傅远山统筹能力能力强,看待问题比较长远,全局观更强一些。至于吕端的优点,更擅长于在理财和工部上。统筹全局差了一些。

相对于性格坚毅,还稍微有些固执己见,属于那种恩怨分明人的傅远山来说。吕端的性子则绵里藏针,为人更善于忍耐。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二人都是极为有才干的人,但对于政务也是各有各的想法。这两个人在黄琼的驾驭之下,联手将政务可谓是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若是没有黄琼居中协调,都是有个性二人,相互之间也是有矛盾。若是傅远山想要做点什么,吕端第一个就会反对。至于于明远,那是黄琼一手提拔的心腹将领。以于明远的为人,在军务上傅远山实则插不上手,也根本就调不动于明远。于明远本身也就是能力极强的人。

但于明远同样又是大局观极强的人,虽说不会无事生非。但若是傅远山想要做点什么,也是一样调不动的。四个人虽说大局观都很强,也会相互配合,但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互制约。永王作为宗室出面,却又只能管宗室。可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对几个人形成制约。

再加上掌管南镇抚司,这种情治衙门的高怀远,不仅是黄琼一手简拔的,更是黄琼的嫡亲外甥。这五个人便是黄琼不在的情况之下,也可以替他牢牢控制住,这天下的局面。就算单个人,有一点点那种野心,却又是寸步难行。这五个人,可谓是即相互合作又是相互制约。

黄琼搞出的这一手,都是人精子的几个人,又那里会搞不清楚。只是几个人,都只能感叹这位年轻的帝王,这一手下的好棋。五个人联手,即可以在他不在京城期间,牢牢把握住整个局面。就算其中某一个人,若是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其他四个人直接出手就能将其给灭了。

唯一表面上没有制约的是于明远,可问题是如今朝中的精兵都在南面。北面燕山府撤下来的精兵,如今都在大名府。京城的这些御林军,高怀远有权可以调动,但于明远却是插不进任何手的。更何况,几个人都认为以这位主的精明和手段,在于明远那里不会一点后手没有。

只是几个人都不明白,这位主如今已经有了不少的儿子。皇长子如今更是年纪渐长,说话就到了启蒙的年纪。他暂时离京,怎么不选皇长子监国,反倒是让皇后监国?这历史上,皇帝无论是出征在外,还是外出巡视,就算没有册立太子,可也会选一皇子,甚至是皇孙监国。

若是皇子的年纪实在太小的,选择太后监国的也不在少数。可历朝历代,从来还没有皇后监国的先例。如今皇后如此年轻,又从来都未接触过政务,她能担得起这个监国重任吗?能压制住群臣吗?哪怕就是把当年的静妃娘娘,从永福宫请过来,也比那位年轻的皇后要强吧。

也许看出几个人眼神中疑惑,黄琼淡淡一笑道:“别忘了废太子的事情。几个皇子都还年幼,才能和品性如何现在还看不出来。若是太早承担一些,他们现在还不该值得承担的事情。若是在遇到那些趋炎附势,以为自己有了机会的人,会毁了孩子。捧杀才是毁人于无形的。”

“现在无论让那个皇子监国,将来都会有一些小人,认为自己有了机会。朕可不想将来的后宫不得安宁,更不想朕的儿子,过早的步上朕那些兄弟的后尘。至于朕的这几个儿子,那个更适合,现在还言之过早。朕不想这么早毁了自己的儿子,更不会给某些人的可趁之机。”

黄琼的话音落下,几个人一沉吟却是发现,果然还真的是这个道理。朝中的势力小人太多,若是现在选择那个皇子监国。很容易被人误会,将来可能会是太子的人选。有些人,恐怕就坐不住了。这位年轻的帝王,想的居然如此深远。只是对于黄琼让皇后监国,几人依旧还是很不赞同。不过几个人,虽说不赞同让司徒唤霜来监国,却是几个人几乎都是不约而同的。

都没有认为,如今迁居永福宫的太上皇,更适合监国。更没有一个人,提起让太上皇出来掌管朝政。甚至他们几个,包括永王这个做儿子的,也都提起过一个字。哪怕脑海之中,也有过那么一丝的念想。但也就是那么的一刹那,随即便又被他自己压了下去,想都不敢再想。

因为他知道,他今儿提出来让太上皇出来秉政,明儿他就得步纪王的后尘,被关在永王府连大门都出不去。这位九弟现在用自己,那是在还念及当年的旧情之外,还也要借着自己压制其余那几个兄弟。若是自己不知道收敛,自以为在这位九弟心目之中,是绝对不可代替的。

去触碰自己不该去碰的东西,恐怕自己下场不会好太多。这位九弟,手可是狠着呢。看看宋王如今的下场,自己还是老实一些为好。帝王之家,什么父子之情,什么兄弟之情都是狗屁。若是不涉及到皇位,那肯定是父慈子孝、兄弟情深。若是涉及到皇位,那就什么都没有。

人家当皇帝的给自己面子,但自己不能不知道深浅。永王在这里,一时有些胡思乱想。但在看了看,身边的高怀远之后,还是打定主意他不在京期间,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看大家都是舅舅,别看自己这个七舅,比他的那位九舅,与他母亲的关系更是亲近了许多。

可问题是,这小子能走到今儿的地步,全靠他九舅一手提拔的。如今虽说下面的探子,还是要继续隐藏身份。但南镇抚司衙门,已经走到明面上。与隐藏身份前任历代都指挥使相比高怀远现在就可以说,自己是堂堂正三品都指挥使。自己这个七舅,早已经远不能相比了。

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过去这个大外甥,跟自己这个七舅关系最好。可现在,若是自己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自己这个大外甥该抓自己的时候,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而有了高怀远,自己这个九弟就算不在京城。恐怕京城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一样逃不过他的眼睛。

就在永王胡思乱想的时候,却不想黄琼示意其他人离开之后,却偏偏将自己留下了下来。而看着黄琼负着手,背对着自己的平静背影。永王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他隐隐有种感觉,黄琼接下来要交待自己的事情,绝对不会太好。或是一个很难接任务。

只是永王却没有想到,黄琼沉默了半响才缓缓的道:“朕不在京城这段时日里面,七除了要盯着住滕王、宋王,看押好废太子与纪王之外。朕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七哥处置。按照历朝规矩,亲王继承大统,其前府邸被称之为潜邸,不能在交给任何一个兄弟继续使用。

“本朝虽说不是太讲究这个,可有些规矩还是要走的。朕为英王的时候,王府便是现在的滕王府。老爷子在位,滕王由封地迁回京城,因朕搬入西苑,英王府空了下来,便又将其搬回英王府。这一点,七哥想必也是清楚的。朕如今已经入继大统,这王府再给他住就不合适。”

“若是在让五哥住下去,某些人搞不好会因为潜邸是什么吉祥之地。朕能从英王迁入西苑,先为亲王再为太子,到如今继承大统,他也是可以。除了被朕禁足期间,到现在还不断上蹿下跳,想着要拉拢朝中诸臣。更与其他出宫兄弟说什么,朕刻薄寡恩,若是他肯定不会如此。”

“朕顾念兄弟之情,一直没有理会。却没有想到,这段日子里面,某人表现更加频繁了。更是在京城散布谣言,说什么伪帝叛乱是朕引起。若不是太上皇糊涂,册立朕为太子。朕又整日里面,说什么要放开远洋商贸。人家郡王坐得好好的,坐拥天下财富,干嘛没事造反?”

“某个人总以为,他私底下做的那些事情很隐蔽,没有人知道。若是原来的英王府,再让他住下去,恐怕某个人就真的以为,他也可以一样沾上所谓的龙气,就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朕不在京城这段日子里面,你在京城闲置的公府之中,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朕离开之前,会让皇后拨出两千贯钱,你整修一下后将某人一家迁进去。至于原有的王府,还有那么多的新兄弟要出宫了,拨给他不是太合适。都是朕兄弟,朕不能顾此薄彼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