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定河山 > 第九百九十六章 劝进

定河山 第九百九十六章 劝进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8:53 来源:笔趣阁

说到这里,黄琼的一根手指突然突破了欧阳氏防线。将本就被黄琼那只作恶的手,弄得面红耳赤的欧阳氏,脸都要红得滴出水来了。而看着面前娇羞的妇人,兴致又上来了的黄琼,那里还能克制的住?手更是大势的作恶起来。顺手将胡氏也拽了上来,将李氏向下压了去。

这一夜,黄琼就歇息在了李氏这里。几个妇人,他那个也都没有放走。第二日起床之后,在李氏与胡氏的服侍之下,神清气爽穿好衣物后的黄琼。将因为被自己重点照顾,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此时依旧还浑身无力的欧阳氏抱在怀中,好好的安抚了一番之后才离开。

而就在黄琼与几个妇人,在李氏寝宫之内翻云覆雨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靖江府,从江南西路一路败退回到自己王府的汉王,却看着面前跪满一地的文武官员,却是暴跳如雷:“孤让你们来是针对目前形势,来给孤出谋划策的。不是让你们来,对着孤说什么汉王英明的。”

“如今官军,已经打到了梅关。一旦梅关失守,广南东西二路将再无屏障。官军随时都可能打到静江府。难道你们要让孤,丢掉先王创建的百年基业,丢掉历代先王的陵寝,就此流亡海外吗?孤这么多年,花了无数钱帛,难道就养了你们这么一群,只会说屁话的酒囊饭袋?”

今儿的这位汉王,撕下了以往一向都温文尔雅的神色,发如此大雷霆。原因除了战场上的形势,越来越不利。先是江南西路大败,自己费尽心思苦心培养的二十万大军,除了战死的之外,其余的都成了官军的俘虏。接下来,自己亲自统带几万大军,围攻南安城一个多月。

以众攻寡,可却是拼了老命,就连南安城外城墙都没有能够攻下来。反倒是在欧阳善快速增援之下,被冲了一个稀里哗啦。若不是断后掩护的,是自己心腹将领,带着自己的侍卫亲军拼死力战,才掩护自己跑回到梅关。再一次上演了当初南安之事,还丢掉了自己最后亲军。

现在的自己,只能闭关自守。还不知道,如今已经进驻赣州、南安一线的数万官军,什么时候南下进攻自己腹地。最为关键的是,江西连续几场大战下来,自己手中的能战之兵都已经丢光。剩下的那些军马,别说重新对朝廷发起攻势,就连防守广南东西路都已经力所不逮。

如果再拿不出办法,自己就连广南西路这个根本之地,恐怕都无法再守住了。而自己这些年,拿着大笔钱帛这群家伙,除了说汉王英明,一切由汉王决断,吾等并无不服之外,却是连一个屁大点的主意都拿不出来。自己养着这群人除了伸手要钱外,居然就这么一点的本事。

面对着这些人,心中升起无力感,却这也只是他今儿如此震怒的原因之一。今儿他如此震怒的原因是,为了改变不利局面,他将自己圈养那些武林高手,派了很大一部分去京城,想着来一个釜底抽薪。在他看来,一切根源都在那个皇帝身上,只要杀了他,这朝廷就会大乱。

到时候,自己依旧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从京城传来的消息,自己派出的那些所谓高手,非但没有能够杀掉那个狗皇帝。反倒是派出去那些高手的人头,却反倒都快要将京城的南门给挂满了。明面上、私底下两个战场,可谓都是输的一塌糊涂,这如何让他不异常的震怒?

但无论他如何的震怒,如何的责骂,底下这群文臣武将却就是一声不吭。倒不是他们不想为这位主出主意。大家到这个时候,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这位主倒了,如今都成叛军中官员他们,又会是一个什么下场,恐怕就是傻子都知道。可面对如今的困境,他们也束手无策。

谁也没有想到,当初看起来强大无比,在江南通过收买、刺杀,种种手段搞出来大批内应的这位汉王,居然垮的如此之快。那些被他收买的内应,除了在早期攻入江南西路和湖广南路之外,能起到的作用几乎是微乎其微。谁又能想到,如今那个年轻的皇帝手段如此的了得。

仅仅是调动了几个年轻的武官,并将永王放在了江宁府几个月。便将这位主十几年苦心部署,搞得一个乱七八糟。而他启用的那些年轻武官,仅仅几个回合,二十几万大军便被解决一个干净。谁能想到一个,在升任节度副使前,刚刚做满了一任虎牢关都统的前四品武官。

就敢直接杀了一个,这位主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才收买的节度使。放一个永王在江宁府,江南东路的那些内应,居然没有一个敢轻举妄动的。如今走到这个局面,都被官军给打到了家门口,他们也是一筹莫展。那可是四大营啊,天下闻名的精锐,这广南西路还能守住吗?

而看着无论自己如何的暴怒,除了汉王英明之外都一言不发的这些官员。知道不管自己如何再问下去,也得不什么回答的汉王,也只能有些头疼挥手示意,他们现在可以滚了。在诸官员离去后,他瘫坐在那张从三代桂林郡王,留下来的靠背椅之中,脸色铁青的一言不发。

而留下来的陆文涛,看着这位面色铁青的汉王。咬了咬牙对着这位主道:“王爷,在下倒是有些主意,王爷觉得可以的话,大可以一试。王爷,这广南西路诸夷杂处,各部都有自己一定数量的族兵。王爷大可以传檄各部族,让他们部族出兵。至少筹集五万人马不成问题。”

“这些人,虽说战力并不强,与朝廷经制大军无法抗衡。可王爷,足可以利用这些部族兵,熟悉广南西路地形、气候,并且擅长在山林之中作战的优势。缠住朝廷的大军,一点点的消耗官军元气。同时王爷也要,在整个广南西路境内实行坚清壁野,不让官军筹集到一粒粮食。”

“没有了粮食,在被部族军一路的骚扰。在加上炎热的气候,广南西路四处流行的瘴气,官军就算战力再强,在下就不信他们能施展开?王爷,广南西路不是江南西路,官军不可能所有的粮食,都靠朝廷转运。大部分的粮食,恐怕都要靠着就地筹集。只要断了他们的粮道?”

说到这里,陆文涛沉吟了一下道:“如果王爷还有些不放心的话,在下以为王爷可以让鄯阐候府出兵。鄯阐候府有三万军马,战力也算是不错。那个鄯阐候对黔中路,以及广南西路与大理国相邻的几个府,一直都窥视依旧。王爷可以用这些地方,调那个鄯阐候出兵相助。”

“只要能保住王爷,那些地盘不过是暂时寄放在他那里。等到王爷的元气恢复,什么时候拿回来,不就是王爷一句话吗?到时候,只要王爷想的话,整个大理国不一样都是王爷囊中之物吗?王爷,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个鄯阐候从王爷这里拿了那么多利益,总不能不出本钱。”

陆文涛这番话说罢,汉王却是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陷入沉思。只是除了他这个主意之外,眼下也一时想不出其他什么办法的汉王,虽说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你马上起草文书,让诸夷部族出兵。告诉他们都给本王倾力动员,能出多少兵,就给本王派多少兵。”

“谁若是怕朝廷报复,只派出点军马糊弄本王,或是不肯出兵,那就先掂量掂量,能不能承受住本王的雷霆之怒。还有,命令各州府立即坚清壁野,并昭告乡里。若是谁敢提供粮草给官军,本王便诛杀他们的九族。若时候有部族敢提供粮食给官军,本王会让他们鸡犬不留。”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你就代本王跑一趟大理鄯阐府。告诉那个鄯阐候,孤与他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孤若是倒下了,他又能独善其身到哪儿去?别看他鄯阐候,在大理国算是一言九鼎人物。可对于大齐朝来说,他那点势力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孤倒了,他能抗住朝廷报复?”

对于汉王的吩咐,陆文涛点了点头,表示一定照办之后。又有些犹豫的道:“王爷,其实在下还有一个建议。王爷,有没有考虑过正位?如今军中,以及文武百官的士气都有些低迷。王爷若是能在这个时候登基为帝,势必会大大鼓舞官员和军中士气,对各部族也更有威慑力。”

听到陆文涛劝进的话,汉王却是有些迟疑了。的确,登基为帝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他起兵造反,就是为了这一天。可如今这种态势之下,他必须要考虑自己登基为帝,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军心士气和官员的影响。毕竟广积粮、缓称帝,才是自己既定的策略。

而见到面前这位主,听到自己劝谏的话,虽说有些心动,但却还是有些犹豫。陆文涛却是继续劝道:“陛下,正是现在的时局有些艰难,才是您正位的大好时机。您是汉高祖的嫡系后代,这天下论起正统来,谁又能超过您。只不过因为后汉诸帝失得,才使得帝业中落。”

“如今只有您这个大汉天子后裔正位,牢牢占据了正统的位置,才更能吸引天下英才为您效力。这天下大势,谁占据了正统的地位,才能在民心之上更加占据上风。如果只是称为汉王,毕竟在正统之争上落了下称。只有您顺应天意正位大统,伪朝民心才能尽归陛下所有。”

“陛下,伪齐诸帝自宣宗朝开始,便昏庸无比。诸宗室无不鱼肉百姓。当今这位伪帝,就算再有能力,可已经丧失殆尽的民心,也不可能在短时日之内重新收拾起来。而当初开国先王功震天下,天下诸人无不敬仰。到如今即便是百余年过去,可天下子民却仍旧怀念异常。”

“而当年开国先王去世的原因,更是天下皆知。这天下之人,为先王抱不平的不知道凡几。陛下身为大汉天子后裔,又有开国先王遗爱加身,若是正位大统,先天便占据正统之位。到时候,又何愁天下之人对陛下不归心?那些从龙之臣,自然也会对陛下尽心竭力辅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